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三国之铁骑南下 > 第一卷并州风云 第九十六章北上还是南下?

随着奋武军势力的发展,韩成手下的文人也渐渐增多。

但是对于战略方向的把握,只能依靠韩成自己,手下的谋臣最多只能出出参考意见,却不能做最后的决定。

就像诸葛亮的《隆中对》一样,只有方向。同不同意的,还是刘备说的算。

韩成将众文士叫到一起,主要也就是李儒,沮授,审配,耿武四人。

韩成郑重其事地对着四人说道:“今天叫你们前来,主要是让大家一起考虑一下,现在的我们是北上好,还是南下好?”

对于战略方向的把握,一直是沮授的强项。

但既然韩成这么问了,按照沮授对韩成的了解:韩成应该是既想南下,又想北上,且处在犹豫不决之中。

但是,沮授认为现在不是南下的大好时机,等韩成话音刚落,便站起身来,对着韩成行一礼后,说道:“主公,我雁门郡南面,是并州的太原郡和上党郡;西南面则是并州的西河郡和上郡;西河郡与上郡两郡之地和羌人接壤,且人口稀少,山岭众多,不适合土地耕种,故这两郡对现在的我们来说,作用不大,我认为可暂时不作考虑。”

韩成听完沮授的话,说道:“长史说的很对,西河郡和上郡我暂时也没有考虑,我所说的南下也就是南下太原郡的意思。请长史继续说下去。”

沮授得到了韩成的肯定,便继续说道:“现在的太原郡内表面上一片混乱,山贼横行,但实际上太原王氏并没有受到什么大的影响。

我军若占领太原郡,则会面临四面为敌的处境。

南面将会和司州的西凉军接触,北面和南匈奴等少数民族接触,东面还要守护常山郡和代郡,内部还要时时提防太原王氏作乱。若我们现在手中的兵力有六万之数,则南下是首选之策,但现在我军只有三万多人,不足以支持我们四线作战。

故我认为此时南下并不是最好的时机。

而现在正是北上的时机。

第一个原因是:在去年年末,我军在雁门关大战南匈奴军,杀死杀伤南匈奴军两万多人;第二个原因是:我们接到消息,在今年三月份,南匈奴族内发生了内乱,至少有不下三千之数的军队伤亡。

经过这两次大战,南匈奴的军队数量已经大不如从前了,我军可以趁机联合南匈奴北部的并州鲜卑族,南北夹击,定可使南匈奴部一蹶不振,以绝后患。到时再举兵南下,剑指中原。”

李儒身为情报营校尉,手中掌握的着大量的信息,对沮授所说的事情了若指掌,听到沮授如此说,心道:

“这个沮授才能不错,胸怀远大且战略眼光极准,是个人物。也不知道主公从哪里找的?以前‘掌管全国’的时候都没听说过此人啊。

不过此人还是缺少点历练,有点想当然,做事不够狠。

南匈奴部,仅仅靠南北夹击,怎么可能让他一蹶不振?

不过,若在南北夹击的过程中,增加点小动作,则南匈奴部不仅一蹶不振,有可能会变成我并州的一员了。

至于小动作吗,反正不是我汉族人,狠点没什么的。”

想到这里,李儒站起身来,对着韩成说道:“我同意沮长史的方案,先北后南,才是成功之道。不过,在沮长史的方案上,我觉得在增加一点策略,让南匈奴彻底归顺我并州比较好。”

韩成听到李儒的话,急忙对着李儒摆摆手,示意李儒停一下,对着剩下的两人说道:“不知正南和耿武是什么意思?”

耿武曾经是韩馥的别驾,对韩馥是忠心耿耿,对袁绍却是恨之入骨。

对于韩成所说的北上南下,并没有太多的思考,也没有太多的想法,只是关心韩成什么时候兵回冀州,对于冀州这个熟悉的地方,耿武可是有着不少的想法。

耿武听到韩成问话,直爽的回答道:“属下对于主公北上或者南下的任何方案,都没有任何意见。只要主公所说,属下便会去竭尽全力的执行。”

韩成听到耿武如此说,知道自己算是白问了,便将目光转向审配。

审配看到韩成看向自己,摸了摸自己去年刚留起来的小胡子,说道:“虽然刚刚沮长史说了南下的弊端,但我认为,南下的方案,还是利大于弊的。

虽说拿下太原郡等地,我军会出现兵力不够的现象,但此现象也不是不能解决的。

若我军迅速南下,占领太原郡各县,快速执行分地令,则可以从百姓中迅速征的兵源,就会有足够的军事力量守卫太原郡了,则不存在四面为敌的现象。”

韩成听到审配说完后,陷入了沉思。

李儒看看韩成正在沉思的表情,不知道韩成内心此刻想的什么,心里想道:“这个审配做事倒也刚毅果断,只是也欠缺点东西。自己给俩总结补充一下吧。”

于是站起身来,对着韩成说道:“主公莫要忧虑,我觉得可以让沮长史和审主薄的两套方案同时执行。

对于南下之策,审主薄的方案虽说可行,但太过于强硬。

我们可以同时分两面进行,一面派人与太原王氏接触,探探王氏是否有归顺的意思。

另一面则进攻太原郡北部的县城,打下一县,稳定一县后,再继续攻打下一县,慢慢地蚕食太原郡的地盘。

即对太原王氏进行压迫,有利于太原王氏的归顺;又不会出现沮长史所说的四面防守的情况。”

韩成对着四人说道:“韩校尉的这个南下方案不错,我回去在仔细考虑一下。”

又对着李儒说道:“对于北面的少数民族,你的策略是什么?”

李儒听到韩成的话,一副皮笑肉不笑的样子,说道:我的策略就是‘驱虎吞狼’。”

韩成问道:“谁是虎,谁是狼?你说明白点,我们又是什么呢?”

李儒不急不忙的说道:“回禀主公,属下以为彻底想要解决北方少数民族之事,不能单单只考虑南匈奴族,还要考虑并州鲜卑族和幽州鲜卑族等多个方面。

我的策略中,幽州鲜卑族的柯比能是虎,并州鲜卑族的步度和南匈奴族的呼厨泉是狼,而我们是引诱狼的肉。”

韩成说道:“韩校尉,你这样说大家都不明白,不如你具体的说说,怎么个‘驱虎吞狼’法?”

李儒听见韩成下令后,一副风轻云淡的样子,说道:“这事说起来也简单,分四步走。

第一步,我们开通与南匈奴族和并州鲜卑族的贸易关卡。

第二步,待开通几日后,派两队人马伪装成商队,去往南匈奴部和并州鲜卑部,并大力鼓吹我并州之地的繁华。

第三步,则是最重要的一步,安排一部分人马投奔到呼厨泉手下,促成呼厨泉和步度的结盟南下。

第四步,派人通知幽州鲜卑柯比能,告诉他步度和呼厨泉率军出征的消息。

然后,我们静静地等着看戏就行了。”

沮授和审配听完李儒的话后,顿时对李儒的身份产生怀疑:“韩成的二叔,不像是一个饱读诗书的文人,倒像是一个出谋划策的谋臣。

虽然说在自己的计策上添了一点,但这一点,可不是锦上添花的做作,倒像是化龙点睛之笔啊。”

韩成听完李儒的话,心中突然想起诸葛亮的一句名言:“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