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三国之铁骑南下 > 第一卷并州风云 第八十三章兖州牧曹操

去年青州黄巾军在其首领张饶的带领下,聚集三十万人马,浩浩荡荡的去往冀州渤海郡发展,结果被公孙瓒打败,只好退回到青州。

又在渡黄河的过程中,中了公孙瓒的埋伏,损失了十万余人,粮食辎重尽数丢弃。

待回到青州以后,靠掠夺青州几个郡县获取这几十万人的粮食;

正逢青州刺史焦和昏庸无能,黄巾军未到来时,不知备军作战,只知祈祷神明;等黄巾军到来之时,立即望风而逃。

在焦和的‘大力支持’下,青州黄巾军迅速地占领了青州,活不下去的百姓都纷纷加入黄巾军,导致黄巾军的势力越来越大,已有近百万之众。

人数越来越多,粮食却越来越少,张饶一面采用“且战且耕”的做法,一面率众进入到北海郡的范围,北海太守孔融听到消息,领兵和张饶的黄巾军对战,结果不敌,被张饶所败。

北海太守孔融只能收拢散兵,力保朱虚县不失,再无多余兵力保护北海郡其他县了;直到平原郡太守刘备带领其麾下猛将关羽,张飞前来增援,青州黄巾军才缓缓退去。

北海太守孔融不足为惧,但平原郡太守刘备,及其手下关羽,张飞皆是一等一的猛将,手下兵马也是悍勇无比,故青州黄巾军不敢再打北海郡的主意;

但手下近百万的人口在与公孙瓒的战斗中,粮食都已丢弃,青州各郡县已经养不了这庞大的军队了。故张饶又打上了兖州的主意。

四月,张饶率领黄巾军攻下兖州任城郡,击杀任城太守郑遂。

兖州刺史刘岱不听属下鲍信等人‘固守城池’的劝阻,主张和青州黄巾军在郊外决战。

结果在东平郡附近,因兵力相差悬殊,被青州黄巾军所击败,自己也被斩杀。

青州黄巾军胜利后向寿张县方向移动。

青州黄巾军在兖州势如破竹的攻势,使兖州的世家官吏极为害怕,再加上刺史刘岱被杀,州中无人做主,兖州上下陷入一片慌乱。

这时东郡太守曹操的部下谋士陈宫劝说兖州治中、别驾等人迎曹操入兖州,与曹操关系很好的鲍信也极力推荐曹操入主兖州。

于是兖州治中万潜与鲍信亲至东郡迎接曹操出任兖州牧。

曹操进入兖州后,立即率领手下众军与鲍信军在寿张县汇合,却不想偶遇青州黄巾军,两军在郊外展开激战。

青州黄巾军久经战阵,手下士兵皆是精锐之士,当场便在阵前斩杀了鲍信。

曹操为挽回败局,亲自披甲上阵作战;作战时身先士卒,以此来激励麾下将士的斗志。

经过一番激战,终于将青州黄巾军赶出了奉张县。

经过此战,曹操军伤亡惨重,知道与青州黄巾军硬碰硬可不行。只能寻计破之。

经过曹操亲自观察几日后,见青州黄巾军存在行动不便、补给困难的弱点,

便下令夏侯惇,夏侯渊两兄弟率众固守县城,自己带领两千余名骑兵突袭青州黄巾军后方。

经过两个月的时间,青州黄巾军熬不住,无条件投降了曹操。

经过此战,曹操共俘获人口近百万,降卒二十余万,挑选青州黄巾军中的精锐者,共计三万余人,组成一支军队,号称“青州兵”。

从此之后,曹操实力大为增强,自领兖州牧。

并且在兖州沿用青州黄巾军“且战且耕”的做法,这也是后面曹操实行屯田制的雏形。

......

韩成带领着众多的常山郡百姓,于三月中旬到达了雁门郡,任命崔林为雁门郡功曹,和郡丞徐邈一起进行百姓的安置及土地分配的工作。

各项事宜安排后,韩成便来到蔡邕府中。

当蔡昭姬和刘琦手挽着手的出现在韩成的面前时,韩成就像做错事的小孩子一样,一脸羞愧之色,低着头对着蔡昭姬说道:

“昭姬,你听我解释,不是你想的那样子的。”

蔡昭姬看着韩成的模样,又好气又好笑,说道:“呵呵,这是知道错了的样子啊!妹妹啊,你说我该不该原谅他啊?”

刘琦只是掩嘴微笑,不出一声。

蔡昭姬说道:“既然做错了事,必须接受惩罚。这样,你给我和妹妹一人各作一首词,一共两首,必须我都满意,我就饶过你。”

韩成一听,这个要求。好棒啊!诗词这东西,自己是张口就来啊,这还要感谢当年小学语文老师的恩情。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韩成抬笔间,一气呵成。

蔡昭姬和刘琦瞬间看呆了,好词!好意境!

蔡昭姬像是得了什么珍宝,生怕别人抢去,赶紧说道:“这首词是给我的,你再写一首给妹妹吧。”

韩成说道:“凭什么这首给你啊,我这首是写给刘琦的。”

蔡昭姬对这首词是爱不释手,一副讲条件的样子,说道:“你把这首词给我,我告诉你一个秘密。”

韩成本来就是顺口一说,没想到诈出蔡昭姬一个秘密来,赶紧说道:“你先说什么秘密,我再决定给不给你。”

蔡昭姬怎么可能吃韩成这套,一脸坚定地说道:“我告诉了你这个小秘密,你就必须把这首词给我,要不我就不和你说了。”

韩成见蔡昭姬态度坚决,服软地说道:“好吧好吧,你快说什么秘密。”

蔡昭姬见韩成服软了,趴在韩成的耳朵上说道:“我早就知道刘琦妹妹的存在了。”

韩城一脸黑线的说道:“恩?你怎么会知道?”

蔡昭姬狡黠的一笑,说道:“当然是你的亲卫们告诉我的,我是不让你随意纳妾,又不是不让你纳妾。作为惩罚,今天我和刘琦妹妹一起睡。”

韩成嘿嘿一笑,“一起睡好啊,干点什么也方便。”

蔡昭姬看着韩成一脸淫笑,知道他打的什么主意,便说道:“你别想些歪主意,今晚自己回客房睡。”

韩城见被蔡昭姬识破,就像霜打的茄子,瞬间焉了。

刘琦看到韩成的模样,偷偷地给了韩成一个含情脉脉的眼神,好像在说—“今晚我给你留门。”

韩成对着刘绮心领神会的一笑,结果却被蔡昭姬看到了,说道:“妹妹啊!你就惯着他吧,这样会把他惯坏的。”

蔡昭姬突然想到了什么,严肃地说道:“你还有一首词来,不许耍赖,赶紧写!”

韩成想了片刻,只能在做一首: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蔡昭姬读罢,说道:“这首诗开头太伤感了,不算!”

韩成知道蔡昭姬想再要一首诗词的小心思,怎么可能让她达成呢?

毕竟自己肚子里的墨水就那么多了,可是用一首少一首啊。

正在这时,蔡邕从门外进来,对着韩成说道:“你小子可真会享受啊,我替你教书育人,你却在我府中调戏我女儿。”

蔡邕正对着韩成不满的说道,眼睛的余光突然看到了桌子上的诗词,拿起来仔细一读,读完之后,一脸心疼的说道:“这笔丑字,简直是玷污了这两首词。昭姬,这谁写的啊?”

韩成心道:“岳父大人,你多少给留点面子。就这么三个人,除了我还有谁啊?”

蔡昭姬朝着韩成努了努嘴,说道:“这是我家韩大家写的。”

蔡邕一脸叹息的说道:“奇哉怪哉!你说你这个小子整天也不读书,字也认识不了几个。但就是这个脑子,总是能写出这么美妙的词来。

令我痛心啊,这首词,我没收了。”

韩成还没什么表示,一旁的蔡昭姬急了:“父亲,这可是我家成成写给我的,你拿着不太合适啊。”

心思被女儿点破,蔡邕老脸一红,不知道在说什么了。

这时,门口的一个下人来报:“老爷,门外有一人想要拜见你,说是你长安的故人。”

蔡邕一脸疑问的道:“我的故人?我亲自出去看看,这是谁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