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三国之铁骑南下 > 第三百九十九章拿汉中与谋武陵

三国之铁骑南下 第三百九十九章拿汉中与谋武陵

作者:妙时尊者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8:25: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这天下间,从来都是我曹操率军攻打别人的地盘。什么时候,轮到别人攻打我曹操的地盘了?”

从曹操拥兵立旗开始,这句话,就一直陪伴在曹操的左右。

曹操确实是一个雄才大略,且能力高超的人。这句话,不仅说到了,而且做到了。

这人世间的很多事,都是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

能说到做到的,确实不多,而且不易。

曹操,在一开始的时候,只是袁绍手下的一个‘有兵无地’的兖州东郡太守而已。

经过了自己多年的努力,一路披荆斩棘,攻城略地,所向披靡。

最后成为了拥有凉州,司州,兖州,豫州,徐州,荆州一郡和冀州五郡之地的‘大诸侯’。

实力空前强盛,想打谁、就打谁!不服我者,皆灭之。

像割据一方的刘备,吕布,马腾,袁术......皆是我的手下败将!

然而,就在曹操壮志未酬之时,碰到了大将军韩成的奋武军。

两方在冀州大战一场之后,曹操方折戟沉沙,被迫选择固守在邺城之内!

而韩成,自然不会放过这样的好机会,趁着这个时间,派兵偷袭了曹操的徐州,并一举拿下。

五郡失其一,令曹操心痛不已,但也无可奈何。韩成方的骑兵太多了,长途奔袭作战,暂时不是己方所能对抗的。

但是,我曹操焉能被如此欺负?

古人云:“兵弱之时,骂不还口,打不还手。”

兵力暂时少一些,这个我承认。

但对我曹操来说,骂不还口,是因为我要准备揍他了;打不还手,从来都不是我曹操的做事风格。

既然对韩成暂时只能以防守为主,那么,我何不往南打啊?

于是乎,荆州之地和汉中郡之地,都成了曹操的目标。

在许昌县的郭嘉明白了曹操的心意之后,便主动请缨前往南阳郡,准备帮助曹操,西收汉中郡,南夺荆州城。

因此,便有了郭嘉拜访蔡瑁,蔡瑁投降曹操,曹操军助荆州军守襄阳县城之事。

待荆州之事完了之后,郭嘉便将目光放到了南阳郡西面的汉中郡上。

汉中郡,属于益州的范围,是益州最北面的一个郡。

北靠三辅之地的京兆和右扶风,其发展程度,自然不是一般郡县能比的。

用简简单单的十二字来形容就是:“人口充足,粮食丰盈,钱财富裕。”

这样的郡,对财大气粗的曹操来说,都是一种诱惑。

既然想要拿下汉中郡,自然就要了解此时的汉中郡太守—张鲁的一些事情。

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不是。

......

张鲁,字公祺,豫州沛郡丰县人士。自称自己是西汉留侯张良的十世孙、天师道教祖张陵之孙。

张陵,即张道陵,字辅汉,道教的创始人。因其最初创立的五斗米道教又称为天师道教,故世人又称其为张天师。

在张陵死后,张鲁的父亲张衡继承了其父的五斗米道教;故张衡死后,张鲁也顺理成章的继承了五斗米道教。

张鲁的母亲善保养,即使到了四十多岁的年龄,依然是鹤发童颜,风韵犹存。

又因会一些五斗米道教的‘道法’,故而得到了益州牧刘焉的信任。便借此机会,为其儿子张鲁,求得了一个督义司马的官职。

有了官职的张鲁,自然遵从益州牧刘焉的命令,与别部司马张修一起,带领重兵攻击汉中郡。

经过了多年的发展,五斗米道教在益州地区,拥有了庞大的民众基础,在汉中郡尤为甚之。

刘焉也正是看中了张鲁的这点优势,才顺水推舟的答应了张鲁母亲的请求。

果不其然,在手下的五斗米道教的教徒们的帮助之下,张鲁和张修带领兵马,一路长驱直入,直取汉中郡郡治南郑县,轻而易举的斩杀了当时的汉中郡太守苏固。

当人的手中有了士兵和地盘,并取得了短暂的胜利之时,便有了**。

在张修杀了汉中郡太守苏固之后,便想寻个机会杀了一同前来的张鲁,从而占据汉中郡,自立为王。

殊不知,张鲁也有同样的想法。

故而,两人在一番争夺之后,拥有庞大的五斗米道教教徒数量的张鲁杀了张修,并抢夺了其麾下的人马,占据汉中郡。

张鲁可是一个比张修还有心眼的人,他从不对外声张自己的野心,依然听令于刘焉。

是而,张鲁便率兵截断了斜谷道,并在刘焉的授意之下,多次杀害朝廷使者,让刘焉成为名副其实的‘益州王’。

刘焉得利,自然也不会亏待手下的‘功臣’—张鲁,是而,张鲁在汉中郡,活的十分滋润。

可惜的是,张鲁并不是一个好事多磨的人。

公元一九四年,刘焉病死,其子刘璋,在益州众人的拥戴之下,成为了新的益州牧。

刘璋对张鲁一家不满已久,故而在其上位之后的不久,以张鲁不顺从他的调遣为理由,杀害了张鲁的母亲及其家室。

张鲁自然不能在引颈受戮了,要起兵反抗刘璋的‘暴力’。

是而,张鲁便宣称与刘璋势不两立,割据了汉中郡,并以五斗米道教化人民。

这时候的张鲁,即是朝廷的汉中郡太守,也是五斗米道教的教主,他将两者合二为一,建立了政教合一的政权。

几年之后,曹操军和凉州军发生了大战,韩遂率众投降了曹操,使的凉州军大败。

凉州军的首领马超,率领其部众投奔了张鲁。

马超这样做,并不是因为张鲁有多么的优秀,主要是因为马超没得选。

广阔的天下,对马超来说,逃跑的地方,只剩下汉中郡这一处了。

......

既然有如此便利的条件,郭嘉怎么能不利用呢?

是而,郭嘉便打着剿灭凉州余孽马超的口号,建议曹操手下的征西将军—曹仁,出兵拿下汉中郡。

曹仁听后,一脸为难之情地对着郭嘉说道:“祭酒大人啊,不是我不帮你啊,主要是我手下的人马有限啊。上一次,你让曹真和于禁率军前去荆州,至今未归。

此时的我,守卫防线就已经很吃力了。哪里还能在空出兵马,去攻打汉中郡啊?”

郭嘉听后,立即明白了曹仁的意思。对着曹仁客客气气的说道:“曹将军说的有道理。我也不要太多,你给我三千人马即可。”

曹仁听后,大吃一惊,对着郭嘉说道:“祭酒大人,虽然汉中郡没多少人马,但至少也在有三万人马吧。你就带三千人马,是不是有点少?这样,我再给你加五百,凑足三千五百人。”

郭嘉听到后,在心里鄙视道:“曹子孝啊曹子孝!你是真好意思说出口啊。面对汉中郡的三万守城大军,三千五百人马进攻和三千人马进攻,有什么太大的区别吗?”

但嘴上还要客气的回道:“谢谢曹将军了,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曹仁依然一本正经地问道:“不知道祭酒大人看上哪位将军了?”

郭嘉想了一下,说道:“就李典将军吧。”

曹仁咳了两声,对着郭嘉询问道:“虽然李典将军文武双全,是名难得的儒将。但攻城略地,陷阵冲锋之事,还是有一定的不足之处的。不如祭酒大人换一个?”

郭嘉连忙对着曹仁摆了摆手,说道:“不用了!不用了!就选他吧!反正拿下汉中郡,也不用冲锋陷阵。”

曹仁听后,暗自心道:“咦!果然不出我所料,祭酒大人的心中已经有了计策。这可是轻而易举的立功的好机会啊。”

是而,曹仁故作惊奇地问道:“额,不用冲锋陷阵?那么祭酒大人如何取汉中郡啊?可否说出来,让曹某学习学习。”

郭嘉微微一笑,自然明白了曹仁心中的‘小九九’,便对其说道:“呵呵!山人自有妙计!”

心中却暗道:“让你派个兵,都抠抠嗖嗖的,就不告诉你,急死你!”

曹仁无奈中......

荆州零陵郡零陵县

经过了刘备的一番‘善意开导’之后,诸葛亮明白自己应该做什么了。

大丈夫,能屈能伸!战败之后,一蹶不振才是最可怕的。

是而,诸葛亮又恢复了往日的风轻云淡、运筹帷幄。

经过几天的深思熟虑,这日,诸葛亮来到刘备的屋中,对着刘备恭敬地说道:“主公,我有一计,可立即东山再起。但要冒很大的风险。故而前来请主公定夺。”

刘备听到了诸葛亮的话后,深情的看着诸葛亮。

心中暗道:“我的孔明,又回来了!”

只见刘备一边紧握着诸葛亮的双手,一边对其说道:“孔明啊,你能继续为我出谋划策,简直是太好了!

你放心大胆的说,你看看我们现在的这个情况,还能差到什么程度,还有什么不敢试的呢?”

这大实话说的,简单而伤人。

然而,诸葛亮在得到了刘备的肯定之后,感激万分。

一本正经的对着刘备说道:“主公,据我分析,襄阳县城里的曹操军,不会在襄阳县城里停留太久的。

毕竟在冀州,奋武军还在与之对战呢。韩成的势力,那可是相当的强盛,曹操不敢有丝毫大意。

对曹操来说,自然是手中的兵马越多越好!少了,是真的打不过啊。

在此种情况之下,曹操定然会选择和孙权达成暂时的联盟,尽快地结束荆州的战争。

只保南郡和南阳郡,则成了曹操最好的选择。

至于其他的郡县,若我所料不错的话,曹操应该会主动让给江东军,至于代价,应该是让江东军从徐州南部牵制奋武军。

这样做,双方得利,一举两得!

而这,也是我们的机会。

我们可安排一未在荆州军面前露面的大将,带领两万人马,伪装成江东军的样子,直奔武陵郡而去。

若事情顺利的话,蔡瑁的荆州军应该会主动退走;若事情不顺利的话,我们的大军也已经进入了武陵郡的内部,到时候,突然发起攻击,凭着二将军和三将军的勇猛无敌,拿下武陵郡也不是什么难事。

武陵郡在手,我们便可将重心转移过去,以此为根基。向西进攻益州,向北进攻南郡......

与此同时,我们还要派遣使者前往建业县,和孙权说明情况:我们是暂时借用武陵郡,并不是长远地占领。当我们拿下益州,或者是汉中郡之地时,便将武陵郡还给江东。”

刘备听了诸葛亮的话之后,思索了好久。

半个时辰之后,只见刘备深吸了一口气,对着诸葛亮说道:“孔明之计,可行!不成功,便成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