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三国之铁骑南下 > 第三百六十五章上屋抽梯

三国之铁骑南下 第三百六十五章上屋抽梯

作者:妙时尊者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8:25: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冀州之地,金鼓连天;荆州之地,却在暗中博弈。

指挥这场‘博弈’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刘备的首席谋士—诸葛亮。

几个月之前,刘备听了诸葛亮的一席话之后,便开始按部就班的实施着了。

凭着刘备的个人魅力,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之内,便取得了刘琦的信任。

刘备的手下之人,也自然而然的成为了刘琦的亲信之人。

这大概就是爱屋及乌的道理!

身为刘备的首席谋士—诸葛亮,和刘琦的接触是最多的。

诸葛亮随意展露的才华,让刘琦为之叹服。

故而,刘琦事无巨细,纷纷向诸葛亮请教之后才会做决定,完完全全地把诸葛亮当成了自己的推心置腹之人。

然而,诸葛亮却不会如此。

诸葛亮乃是绝世聪明之人,怎么可能对刘琦的事‘鞠躬尽瘁’呢?

‘放长线钓大鱼’、‘以退为进’的计策,正适合应对刘琦。

是而,诸葛亮在处理平时的事务之时,智谋百出。

但只要涉及到刘表子嗣之间的嫡庶争斗之事,诸葛亮皆呈沉默不语之状。

即不出谋划策,也不指点迷津,让刘琦大为着急。

一日,刘琦让人请诸葛亮前来自己的书房议事。

诸葛亮不知缘由,应约前来。

南方地区,气候潮湿,蚊虫众多。故而在建筑风格之上,也与北方的大不相同。

刘琦的书房,是在二楼上的,想要去书房,便要先拿梯子上楼。

待诸葛亮上了二楼之后,刘琦便令下人将上楼的梯子拿走。

随后,刘琦一边抱着诸葛亮的大腿,一边痛哭流涕的对着诸葛亮哭喊道:“孔明兄,你要救我啊!”

诸葛亮表现出十分不解地样子,对着刘琦询问道:“琦兄贵为州牧之子,何人敢伤你?何须我来相救?”

刘琦依然抱着诸葛亮的大腿,并未松开。

然后继续说道:“孔明兄,现在的整个二楼之上,只有你和我两个人了。故而你此时说的话,只有你我二人能听到。

我也不绕弯子,我的后母蔡氏和弟弟刘琮,想联合起来夺我的荆州牧之位。

故而,他们必然会想办法害死我的。

我手下的人中,像你这么智力超群的人才并不多,故而,我只能向你求救,想求得一线生机。

请你务必要告诉我啊!如若不然,我们也都下不去了啊!”

对于此事,诸葛亮的心中早就有了计较,当听到懦弱的刘琦的这略带威胁的话语,又见上楼的梯子已被拿掉,便明白了刘琦的决心。

是而,诸葛亮对着刘琦说道:“大公子,可否让我为你讲一个故事呢?”

此时的刘琦,正是心急火燎的状态。听了诸葛亮的话后,在心中不由地抱怨道:“这都什么时候了,听什么故事啊!”

这话刚想说出口之时,突然灵光一现,仔细一想,回过味来了:“诸葛亮并不是那种不知轻重的人,他的故事,定有深意。自己的问题,涉及到州牧之位,诸葛亮不得不谨慎啊!”

于是乎,刘琦对着诸葛亮说道:“请孔明兄讲吧,我必洗耳恭听。”

诸葛亮清了清嗓子,开始说道:“春秋时期,晋国国君晋献公灭了骊戎一支之后,俘获了骊姬并将其纳之为妃。

几年之后,骊姬因受宠而得子,名曰奚齐。

为了自己的儿子,晋献公的宠妃骊姬便想谋害晋献公的两个最优秀的儿子:申生和重耳。

重耳深知骊姬的居心险恶,便选择了逃亡国外;申生却为人厚道,要尽孝心,侍奉父王左右,故而便留了下来。

一日,申生派人给父王送去一些好吃的东西,骊姬就趁机派人用有毒的食品将太子送来的食品更换了。

晋献公哪里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

刚准备去吃申生进献的那些东西之时,骊姬在一旁故意地说道,这膳食是从外面送来,最好让人先尝尝看,万一有事呢。

晋献公对骊姬的话,一直是百顺百依的,于是便让左右侍从先尝上一尝。

这一尝不要紧,侍从刚刚吃了一点之后,不久便倒地而亡了。

晋献公见到此番情景,大怒之。大骂申生不孝,想要杀父夺位,便决定要杀掉申生。

申生闻讯之后,明知是骊姬从中作梗,但还是不作任何辩解,自刎身亡。

而重耳,为求再次崛起,在齐国、楚国、秦国等地流亡十九年之后,再次归来。

在六十二岁那年,重新执政,成为名显一时的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

君不见申生在内而危,重耳居外而安乎?”

听了诸葛亮所说的故事,刘琦瞬间便明白了一件事情:“申生明知道被陷害,却仍然留在国内。

选择愚孝,而不选择避祸国外,以待昭雪,导致最终被害,于国家于个人均无益处。

而重耳,在受到迫害时,远去他国避难,最终成就一番伟业,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孔明兄是要借这个故事告诉自己,此时的自己应该选择远走他乡避祸。

只要在权力争夺中保全了自己的性命,他日,定然会卷土重来的。”

是而,刘琦对着诸葛亮说道:“谢孔明兄教我。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这就是成语‘上屋抽梯’的由来。

几年之后,因为江东孙权的进攻,荆州江夏郡太守黄祖战死,刘琦立刻自告奋勇地请求担任江夏太守之职,刘表同意。

这样做,使刘琦成功的逃过了后母和蔡瑁的陷害,并为刘备建立了‘根据之地’。

同时,也为荆州之战,埋下了伏笔。

......

冀州之战的一个月之后,奋武军的十万大军,在韩成的率领之下,朝着邺城的方向开拔而来。

只见奋武军声势浩荡,颇有一副不拿下邺城,誓不罢休的局面。

邺城之内,曹操也是准备就绪。

不仅将贾诩从凉州调了回来,更是将手下的‘能兵强将’尽数调来。摆出一副聚兵死守,和奋武军一绝高下的气势。

这一次,韩成的奋武军行事是嚣张至极。

以一万步兵为前锋,不派一只探马,只管向前推进;以六万步兵为中军,带着大量的粮草辎重,缓缓而行,每日只前进三十里。

这种做法,自然惹怒了邺城中的曹操军。

韩成这样做,就是料定了自己有十足的把握吃掉曹操军,要不然,何须如此猖狂?

是而,曹操军中的‘虎豹骑’主将曹真,曹休前来曹操的临时指挥之处,对着曹操请缨道:“主公,奋武军实在是太嚣张了!请给我俩三千‘虎豹骑’将士,我俩定会给奋武军点颜色看看。”

曹操听到曹真和曹休的请战之语,对着他俩说道:“子丹,文烈,你俩说的对,韩成确实是太猖狂了。这样下去,我军将士的士气必然大受损伤!我同意你俩的出兵请求。”

正在这时,站在一旁的谋士荀攸出言道:“主公,我认为此举不妥啊!韩成手中的战马众多。

即使此次的大战是攻城之战,用不上太多的骑兵,但也不可能一支骑兵都不派出啊!这其中定然有诈啊。

韩成如此嚣张,我觉得,定然是想引我们上钩的奸计。

一旦我们的‘虎豹骑’出击,他们的骑兵便会迅速杀出,困住我们的‘虎豹骑’。

到时候,我们是救还是不救?

救的话,正中了奋武军的计谋;不救的话,都是手足般的兄弟,怎能忍心?

再说了,‘虎豹骑’的将士如此英勇,现在去袭击大军,岂不是浪费了?

杀鸡焉用宰牛刀!

若在奋武军攻城疲惫之时,‘虎豹骑’突然杀出,到时候,不是毕其功于一役了吗?”

曹操听到荀攸的话后,对着曹真摆了摆手,说道:“子丹,文烈,你们都听到了吧,让士兵们先散了吧。公达说的对,我们万万不能中了奋武军的奸计啊!

奋武军实在是太阴险了!我们是深有体会的啊!怎么能在同一个地方,多次跌倒呢?”

曹真和曹休听后,无言以对,只能告退!

待曹真和曹休走后,曹操的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的目光,对着荀攸微微一笑,以示赞许。

冀州之战败了之后,英勇的‘虎豹骑’将士的心中憋着一股气,多次请缨出战。

士兵们一心向战,这是好事,但也是要分时候的。

此时的曹操,手中能战的骑兵超不过一万人,这三千‘虎豹骑’,绝对可以算是战斗主力了。

一旦有所闪失,后果不堪设想啊!

故而,曹操便和荀攸商量一下,在此处,上演这么一出‘好戏’。

曹操乃是主公,将士们请战,怎么好出面拒绝呢?多伤将士们的士气啊!

故而,只能让荀攸当这个‘瞻前顾后’的‘小人’了。

荀攸的表现,真的很不错,这分析,鞭辟入里!

......

与此同时,韩成的七万大军的三里之外的一座山谷之中,沮授对着身边的魏延说道:“云长,又白白地浪费了一天的时间。看来,‘虎豹骑’在今天,是不会出来的了。”

魏延面色严肃的回道:“长史说的对啊!要我是曹操,说什么也不能让‘虎豹骑’出来的啊。虽然‘虎豹骑’的将士都十分勇猛,但就那么三千来个人,死一个,少一个啊!”

沮授点了点头,表示很欣赏魏延的想法。

身为武将,能有这样的大局观,不错啊。

魏延见闲来无事,便对着沮授问道:“长史,我私底下询问一下,你觉得,我们这一次攻打邺城,是认真的吗?”

沮授再次面露惊喜之色,对着魏延问道:“云长,何处此言呢?”

魏延对着沮授,缓缓道来:“长史,你看啊!

战争讲究一个兵贵神速!冀州之战中,虽然我们损失惨重,但曹操更重啊!

我们若趁机发兵,一鼓作气拿下邺城还是有可能的吧。

就算主公不想让将士们多次进攻,那么劳累。当时的那种情况,从并州调军也来得及啊。

并州和冀州之间,只有一个壶关,距离很近的。

而且,我们还有大量的战马,行军速度是曹操军的三倍都不止。

曹操守邺城,需要大量的军队,也要从各地调军前来,定然耗时不短。

凭着我们的速度,定然会在他们大军到来之前,围住邺城。

困上几个月,邺城不还是手到擒来。

何须现在这样?”

沮授听后,对着魏延赞许的笑了笑,然后说道:“此话,出得你口,入的我耳,不足与外人道也。主公的计划,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曹操,也不是你想的那么弱。”

手机版网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