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三国之铁骑南下 > 第三百六十章冀州之战(十)

三国之铁骑南下 第三百六十章冀州之战(十)

作者:妙时尊者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8:25: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高顺的‘护主心切’,让曹操不得不在分出一支一万人的大军前来抵挡高顺先锋部队的进攻。

故而,围困韩成的曹操军从五万人马变成了四万人马,韩成方的压力大减;曹操方的压力大增。

为了应对此番改变,曹操军的中军主将由夏侯渊变成了曹操。

毕竟这样的大战,一个指挥不慎,便会被韩成等人破阵而出。

突然增加了这么大的难度,曹操必须是当仁不让。这不是不信任,这是能力高低的体现。

在曹操的亲自指挥之下,虽然战斗的过程依然是险象环生,但是总算还是不辱使命:韩成的这两万骑兵,仍然还在曹操军中军阵型的围困之中;高顺的先锋部队,仍然也在曹操军中军阵型的围困之外。

......

两个人打仗,在不是势均力敌的前提之下,很快便能分出胜负。

但十几万人打仗,可就没那么容易的分出胜负了。

不知不觉之中,太阳开始降落了,时间也已经到达了傍晚时分。

由于没吃午饭,双方的士兵皆处于饥肠辘辘的状态,再加上经过了一日的激烈大战,双方士兵的体力也消耗殆尽了。

这就使得双方的大战,彻底处于胶着状态。一时间,胜负难分!

而且在这种情况之下,双方拼的已经不是最后的勇气和战斗力了,而是一口气—谁能坚持下来,谁便能取得最后的胜利的‘这口气’。

......

双方对战的这种事情,身为手无缚鸡之力的军师—荀攸和程昱,是帮不上什么‘正忙’的。为了他们的安全,反而还要分出一部分士兵来保护他们。

然而,此时的两人,却是心急如焚的状态。

正在指挥战争的人,不免会产生‘身在此山中’的感觉。一是因为没有精力想别的;二是因为没有时间想别的。

但身为旁观者的军师,却将此事看的十分明白。

虽然此时的奋武军处在曹操军的围困之下,但是并不代表奋武军输了,双方只是胶着而已,奋武军随时都有翻盘的可能。这是战场上的状态!

除此之外,此战还有此处战场之外的因素。

曹操军的兵力,就只有这么多了,后方是没有任何援军的。

但对面的韩成,却是不一样的:别的不说,就在壶关之内,就有不少援军。而在壶关西侧,有没有埋伏的人马就不知道了。

选择尽快地结束战斗,是此时曹操最好的选择。迟则生变啊!

可是,大战进行到现在这种情况,是曹操想结束就能结束了的吗?

若曹操大军一撤,奋武军的骑兵必然会趁机追赶。

到时候,可就不是输一仗这么简单的了;曹操军的人马死亡,必然是成千上万的。

这代价,谁能付得起?

还有更主要的一点是,现在的曹操,真的很忙,没有一丁点的时间来听他俩分析。

故而,他俩只能将着急的情绪转变成对天祈愿,祈祷曹操军能战胜奋武军;同时,祈祷奋武军没有援军。

时间,不会因为任何一个人而等待,整个天空,逐渐地黑了下来。

夜幕之中,战场之上,瞬间亮起了无数的火把。

整个战场,被这些火把照的铮明瓦亮。

谁说星星之火不能燎原?

那只是因为星星之火不够多!

当漫山遍野都是星星之火的时候,别说燎原了,该考虑的,应该就是怎么救火了。

正在这时,‘咚’、‘咚’、‘咚’......战场的西方,突然传来了一阵整齐的战鼓声。

曹操听到之后,瞬间蒙了!这是哪里的军队?

自己的安排,自己是最清楚的,这肯定不是自己方的援军。

既然不是自己方的,那便是对面的。

想到这里,曹操的心中一阵冷意升了起来:双方高达十几万人马的混战,可是谁都输不起的。

对面有了援军!这突如其来的消息,多么惊人啊!

无论援军的数量是多少,现在天色已黑,士兵是无法清楚的分辨,只知道对方的援军来了。此战注定了必败的结局啊。

即使信心满满的曹操的内心深处,也瞬间升起了一阵无力之感:这可怎么办啊?

这时,荀攸和程昱也听到了这战鼓之声。

两人也顾不得战场的危险了,匆匆地来到曹操的身边,对着曹操说道:“主公,这应该是敌方的援军的战鼓之声了。

无论敌方的援军有多少,这股新来的力量,必然会改变此时的战局。

我们这边的将士的士气,也必然会受到极大的影响。主公,我们要......早作打算啊!”

两人本来想说‘主公,我们退兵吧’。但话到了嘴边之时,又给生生的憋了回去。战况不明,‘退兵’两字,万万不可在提。

万一奋武军只是虚张声势,而曹操因为自己的一句话,退兵了,造成了大量的损失。这个代价,谁来承担?

曹操听后,瞬间就明白了荀攸和程昱的意思—这是劝自己退兵啊!

与此同时,曹操的心中是悔恨万分!

虽然自己不承认,但事实再一次提醒了自己:这一次,自己又轻敌了。

......

韩成,并没有多少亲自指挥战斗的经验。

对于身经百战的曹操来说,韩成是不配和自己对战的。奋武军中,大概也只有那个张辽,配和自己对战。别人,都不行。

一个领域的霸者,就是这么狂妄与气盛!

但不得不说,曹操有这个资本,他这么想,一点错没有。

韩成排兵布阵的能力,和他曹操相比,确实是不值得一提的。

可是,曹操忽略了一件重要的事情:韩成不仅是奋武军的主帅,他还是一方势力的主公。

自己‘身经百战’,出战之时,都会带荀攸和程昱两个谋士,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韩成怎么会不带谋士呢?

虽然,韩成手中的谋士没有自己手中的多,但是,如此大战,总能让韩成重视,挤出那么一两名来吧?

为何没有一人呢?

当看到此时出现的援军,曹操瞬间恍然大悟了,韩成的随军谋士,不是没有,而是没来!

当他来的时候,就是自己送命的时候了。

自己谋得是一战的胜负得失;而韩成谋取的是北方的胜负得失。

从格局上来讲,自己输了!彻彻底底的输了!

当然,若韩成没有两千年的文化,他的眼光,是不会这么长远的。

任曹操雄才大略,也比不过历史的沉淀!

......

这时,韩成也听到了这战鼓之声。在韩成的耳边,这声音,十分悦耳。

功夫不负有心人!自己的安排,怎能白费?

是而,韩成对着身边的将士们大声地喊道:“兄弟们,我们的援军来了。杀啊!破敌就在此刻。”

话罢,韩成身边的骑兵朝着周围的曹操军士兵冲了过去。

风水轮流转,到了我们奋武军反败为胜的时候了。

来的这批援军,正是韩成的提前安排。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韩成之前所做的一切,不过是为了麻痹曹操而已的。

虽然韩成的临战经验很少,但是,韩成并不傻!

面对五万大军,依然率领着两万骑兵一头扎了进去。这是经验多少的问题?

要么是另有所图,要么是自以为是到了极点。

当然,现在才知道,韩成是另有所图的。

其实,在出征之前,韩成就为此战准备了十一万的作战人马。

是十一万,而不是八万。

现在正在交战的七万,邯郸县城中,守城的那一万和韩浩去往司州的三万骑兵。

韩浩的那三万骑兵,不是疑兵之计,而是韩成故意分派出去的。

在司州‘抛头露面’之后,便快速地经过壶关,准时地到达此时的战场之处。

这也是韩成明明兵力不足,但还是非要张郃率领两万人马回防壶关的原因。

壶关一失,这三万骑兵怎么过来?他们不过来,此战怎么打?一切的计划,不都是白费了!

这不是韩成手下那个谋士的计谋,而是韩成自己的计谋。

胜点,不是战场上的正面胜利;而是人心,曹操的‘身经百战’的狂妄之心。

单论排兵布阵,能出曹操其右的,奋武军中,无一人能行。

哪怕是张辽,也不行!

非要找一人的话,也许就是袁绍手下的大将—鞠义了。

当然,这里也只能用个‘也许’了。因为鞠义已经死了,无法预知他活到现在的排兵布阵的能力,一切,都是估计而已。

其实,韩浩所率领的三万骑兵,在傍晚时分,就到达战场北方,但为何不参加战斗?

那是因为,三万骑兵并没有全都在这里。

在此处的,只有一万骑兵而已。

若天亮之时冲出来,万一被曹操军看清了虚实,岂不是前功尽弃?

天黑之后,夜幕就是最好的遮掩之物,士兵只能听见马蹄声,却无法知道援军的数量,岂不是‘以假乱真’?

至于剩下的那两万人马,在随军军师司马懿的安排之下,自有别的用处。

“趁你病,要你命!”是战场上的不二法则!这么好的机会,不算计一番,岂不是浪费?

手机版网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