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三国之铁骑南下 > 第三百一十五章仁者无敌

三国之铁骑南下 第三百一十五章仁者无敌

作者:妙时尊者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8:25: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古话说:“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这话说的一点都没错,只是有一个限定的条件—在双方能力差不多的情况下进行比较。

不能不分双方势力的强弱,只凭一腔热血,胡乱比较。

假如你让一个十七八岁的年轻人和一个五十多岁的老者比‘老谋深算’,这不是自讨没趣?

同样,你让一个五十多岁的老者和一个十七八岁的年轻人比身体素质,岂不是闲着没事干?

虽然韩成的实际年龄只比袁尚大了几岁,但是心理上却比袁尚成熟了许多。

从心理上的岁数来算,韩成比袁尚大了一倍都不止。

三十来岁的韩成,完全做到了‘三十而立’,而且还是那种‘立’的很好的人。

遇事不慌,处事不惊。

在一番分析之后,选出最有利的那条路。

而二十来说的袁尚,却犹如一个没长大的孩子一样,凡事皆凭借自己的喜怒哀乐决定。

男人,大概都是如此的。

当学会了冷静之后,就是真的长大了。

袁尚和韩成攻城时的不同做法,传到了任城县的曹操军大营中。

郭嘉是得了‘重病’,卧病在床,但还是有一口气在的。

当郭嘉拿到最新的‘军报’时,差点一口气没上来,就这么‘轻松’的走了。

郭嘉心道:“这个韩成,真没让自己失望,还是一如既往的强大;这个袁尚,真出乎自己的意料,一如既往的‘任性’”。

想到这里的郭嘉,不自觉的想起了自己和曹操的一件事。

......

那是很久以前的一个下午,曹操和郭嘉得了空闲之时,正在饮酒闲聊。

酒到正酣处,曹操突然对着郭嘉问道:“奉孝,你觉得现在的我,是个汉朝的‘忠臣’,还是个称雄一方的‘枭雄’啊?”

郭嘉没醉,所以沉默不语;郭嘉醉了,所以口不能言。

这问题可不能回答啊。

回答对了,是‘乱臣贼子’;回答错了,是身首异处的下场啊。

曹操将郭嘉的表现收入眼中,自言自语道:“唉,奉孝,我也不为难你了。这件事,我问过很多人,但没有一人敢回答。你只需听我说就行了!”

郭嘉敢听吗?答案是否定的。

只听郭嘉对着曹操说道:“明公,你喝醉了。我们改日再聊吧。属下今日就先行告退了。”

曹操听后,放生大笑道:“唉!这天下,竟然没有一人能知我内心,孤独啊!可悲啊!”

此时的曹操,哪里像是一个胸怀大略的‘枭雄’?却只像是一个寂寥而且孤独的老者罢了。

郭嘉看罢,暗中咬了咬牙,对着曹操说道:“身为属下,让明公说出这样的话,是属下的无能。请明公给属下一个倾听的机会,属下定洗耳恭听。”

曹操听后,喜出望外道:“这胆色才对吗。我的郭祭酒,怎么可能连听的勇气都没有?我识人,不会错的。”

然后拉着郭嘉的手,语重心长的道来:“奉孝啊。

我年少的时候,梦想着自己能率兵征战北方,扩大我大汉朝的疆域,建立不世奇功。

那时的我,有志向,却没有施展志向的能力。

待董卓进京之后,众大臣们却只敢聚在一起,暗中辱骂董卓。我以他们为耻,看不起他们。

那时的我,敢凭借一把宝刀就前去行刺董卓;

众诸侯讨伐董卓之时,也只有我敢率军直接追击董卓。

你说,我是不是个忠臣啊?

这一次大败,是我至今为止唯一的一次战败,它让我明白了。

我是个忠臣,但却是个没用的忠臣。

要想救皇帝,要想救汉室,光打着忠臣的旗号是没用的。

要有实力。

拳头大,才是硬道理。

于是乎,从那时起,我逐渐变成了一个‘枭雄’,一个势力越来越强大的枭雄。

当势力大到了一定的程度,我才明白一件事:汉朝,真的灭亡了,亡于皇帝。

因为有的人,不是你想扶,就能扶起来的,准确的话,你无论有多大的力量,他们也是扶不起来的。

为君者,应当心怀天下百姓;而现在的汉献帝,他的心中那里有百姓?有的,只是他自己的苟且存活。

将岌岌可危的大汉朝交给这样的人,怎能不亡?”

郭嘉大惊失色,不在这个位置,没有这个能力,是真的没有这样的感触啊。

这不是凭借智商想出来的,这是实打实的经验。

有了经验,才能有这样的感悟。

但这个时候,郭嘉不能多说一句。

只能一本正经的表态道:“听明公之言,方之明公的不易。请明公放心,奉孝定用尽浑身解数,帮明公一统天下。”

曹操仰天大笑:“哈哈,这么多年了,终于说出来了!痛快!痛快!”

......

郭嘉想起了这些,惊奇的发现:此时的袁尚和曾经的汉献帝,是何其的相似?非不扶也,而是扶不起也。

当然,凡事不能只怪别人,要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这样才能进步。

若此时的曹操拥有三十万大军,何须如此费劲?

直接大军压境,拿下青州,逼的袁谭率军入冀州,和袁尚,韩成两人拼个你死我活,争夺冀州。

然后自己等人坐山观虎斗,最后之时,在出兵,一举拿下三方,岂不美哉?

总的来说,都是兵少惹的祸。

与此同时,郭嘉的心中也在暗暗的思考一个问题:“让袁尚和韩成两相争斗,能行吗?会不会为韩成做了‘便宜的嫁衣’?”

......

一夜之间,风云突变。

韩成的不顾疲惫、果断出兵,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渤海郡,经过奋武军的一夜猛攻,终于顺利的拿下了信县。

取得了信县的韩成并没有停止自己进攻的步伐,反而继续下令追击袁尚军,一直将袁尚军追到平原郡的袁尚大营外的五里之处,才肯罢休。

袁尚的停战一夜,让袁尚收获了一个大大的‘教训’。

平原郡,经过了一夜的休息之后,袁尚精神满满,不由地在心中暗道:“好久没睡得这么爽了,舒服!”

与此同时,高唐县内的袁谭军士兵也是这种感觉,睡得真舒服!

同时,大概每个袁谭军士兵都在心中默默的叨念着:“感谢三公子,感谢冀州牧大人。

要不是您大发慈悲,在咱俩打仗的时候,还不忘休息一宿,估计我们就被打败了。

真想跟着你混啊,太善良了。

对敌人都这么‘仁慈’,对待自己的手下,还用说?”

在随后的攻城之战,因为袁谭军的士兵得到了充分的休息。

即使袁尚付出了大量的人马之后,依然没能攻下面前的高唐县。

而此时,袁尚留在渤海郡防守的四万守军,只剩下了不到两万人马,而且带着奋武军,正快速地朝着大营飞奔而来。

自己的军队在前面,是逃跑的;奋武军的军队在后面,是追击的。

逢纪看到这幅场景,立即对着袁尚劝道:“主公,此时我们前后两面受敌,情况不妙啊!赶紧撤回攻城的人马,保留势力,再做打算啊。”

袁尚面对这种情况,顿时是一头冷汗,六神无主。

对着士兵快速下令道:“都听逢军师的。快行动起来!”

韩成看着袁尚大军,匆忙地撤入防备森严的大营中。

嘴角处露出了一丝得意的微笑。心中暗道:“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你袁尚有十万大军,都在这个大营中,有多少粮食够吃的?只要我的骑兵将你的粮路截断,我看你怎么办?”

于是乎,韩成下令道:“就地扎营!探马全部出动,一旦发现袁尚军粮草,立即来报,重赏!

青龙军随时待命,待探马寻到粮草的位置之后,立即出击。”

就这样,韩成等了三日。

探马的消息未等到,却等来了李儒的‘邀功信’。

信主要诉说了:情报营找到了华佗,并且将华佗软禁在太原县中。安排人全天候的监视华佗,防止他逃跑。等到郭嘉一死,便还华佗自由之身。

韩成看完信,提笔给李儒回了一封:“文优,吾知你的心意。

但这件事,一定要听我的—先派人将华佗护送到兖州。

虽然郭嘉很厉害,但是还没到那种让我害怕到夜不能寐的地步。

通过这种手段来取胜,太过于残忍。

不管怎么说,这也是一条生命。

上天有好生之德,既然我们已经找到了华佗,那就救郭嘉一命吧。

我相信,仁者无敌!

而且凭借我奋武军现在的力量,不会因一人而落败。

当然,将华佗送到兖州之时,定要和曹操明说:华佗先生医治完郭嘉之后,不得软禁华佗先生,要给华佗先生自由。”

李儒收到了韩成的回信,虽然字里行间没有提到一句和利益相关的语言,但李儒还是明白了韩成的意思。

通过华佗这件事,韩成要告诉天下人:“我韩成的胸怀是多么的宽广,我韩成的势力是多么的强大。

哪怕是敌方最重要的谋士,能救,我还是要救的。

因为我韩成相信‘仁者无敌’;因为我韩成能够‘仁爱天下’;因为我韩成有自信,你们打不过我的。”

李儒此人,最重实际利益,凡事皆能考虑到自己的‘利益’。

于是乎,李儒放下信,便匆匆地来到临时软禁华佗的府中,准备给华佗讲述一下韩成的仁义之举,并顺便和华佗说说下一步的行动计划。

至于李儒刚开始的这些阴暗手段,无所谓了。

反正李儒知道自己都已经被背那么多次的‘黑锅’了,还差这一次吗?

技多不压身,哦,不对,虱子多了不咬人。

背就背吧!

主公需要‘仁者无敌’的形象,那么阴暗的事情,交给我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