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三国之铁骑南下 > 第三百零四章大统之争

三国之铁骑南下 第三百零四章大统之争

作者:妙时尊者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8:25: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孙策之死,让兖州的曹操没有了南侧的‘后顾之忧‘,让荆州的刘表没有了东侧的‘卧榻之敌’。

除了孙策的那些忠心追随者之外,这个结果可以说是皆大欢喜。

荆州的刘表,本就是守土之人,没了东侧‘好战分子’孙策的‘捣乱’,又和西面益州的‘守土’刘璋达成了联盟,活的可谓是如鱼得水。

就在这种情况之下,荆州北方的曹操,选择了蛰伏发展,这一蛰伏,就是三年。

更是让刘表喜上加喜。

曹操蛰伏的原因,也正是诸侯停战的第二个方面的原因—冀州变天了。

这三年间,各个诸侯的势力都在不断的变化中。

有能力的诸侯势力,像并州的韩成、兖州的曹操等,是在不断的变强的;

但冀州的袁绍,却在不断地变弱的。

“我本拥有少年心,奈何世事多艰辛。雄心壮志无穷尽,却因子嗣毁前锦。”

这是后代诗人对袁绍的评价。

大战之后的第一年,袁绍还野心勃勃的招兵买马,准备来年的大战。

然而,大战之后的第二年,袁绍便掩张旗鼓了。

野心勃勃的袁绍没有了,有的只是整日了沉醉于‘美酒美色’的袁本初。

人没了希望,大概都是如此的。

要不是心灰意冷之下的无力回天,一个个好好的人,怎么可能会变成这幅模样呢?

人之所以失败,很多情况都是自己作的。

不作就不会死,这话说的一点都没错。

袁绍的‘作’,来自于传承大统,立继承人。

首先一点,袁绍的出发点是没有错的。

立袁尚为冀州牧,继承他的大统,以此来告诉冀州的世家们:“我袁绍,离不开你们。我将你们希望的人任命为我的继承者,你们就放心的全力支持我吧。”

袁绍失败多次,势力受损,不依靠世家的力量,安能在短短的几年内东山再起?

然而,袁绍的性格决定了他的此番做法,除了‘作死’之外,就没干点别的。

袁绍的嫡子只有三人—袁谭,袁熙,袁尚。

按照当时的传统,能继承大位的也只是这三人中的一人。

老二袁熙,有勇无谋,但很有自知之明。

知道自己争不过能力强大的大哥袁谭和背后有世家支持的三弟袁尚。

故而只做一件事,那就是老老实实的跟在袁绍身边,袁绍让谁继承他的位置,自己就支持谁。

袁熙的做法,感觉很傻,但却很精明。

因为无论最后的结果怎么样,他袁熙都能活着。

活着,在这个年代,就是本事,天大的本事。

袁绍让袁尚继承自己的位置之后,犹豫不决的毛病又犯了。

他的心腹谋士逢纪以及首席谋士许攸等人,对着袁绍劝道:“主公,既然已经让三公子当冀州牧,继承大统了。是不是把大公子的兵权收回来?

自古至今,一个‘皇子’继位,另一个‘皇子’手握重兵,乃取祸之道也。”

袁绍听后,不仅没有将这些话听进去,反而在心中生出一阵莫名其妙地心血来潮:自己这样做,是不是对老大袁谭太残忍了?老大袁谭在青州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

因此,便很自然的把许攸,逢纪等人的话,当做‘耳旁风’。

对着他们说道:“这种事情,一个处理不好的话,可就是毁灭性的灾难啊!你们先回去,容我思量思量。”

犹豫不决的人不可怕,可怕的是,犹豫不决的人,还死犟。

袁绍经过几日的思考,做了这个‘伟大’的决定:“不下令取消袁谭的兵权。”

这不是‘作死’,是什么?

身在青州的袁谭听到袁绍的命令之后,可一点都没体会到父亲的‘善意’。

他只知道,很多事情,争了,也许有一点生机;不争,可就是真的一点机会都没有了!

自己的三弟袁尚,可不是个善茬。

若自己引颈受戮的话,等待自己的,除了屠刀,就是屠刀。

于是乎,袁谭下定决心—起兵反抗!

首先,因为袁绍的命令,袁尚已经成为了名正言顺的继承者了;而且冀州兵强马壮。

袁谭知道,若自己不找点‘外援’,还打个屁啊?

至于‘外援’,有且只有一个选择—并州的韩成。

是而袁谭暗中派‘使者’联系韩成,表达自己的结盟之意。

就算不结盟,至少也要让东莱郡的奋武军不再攻打自己,好让自己倒出手来,凝聚兵力,和袁尚一决雌雄。

韩成见到袁谭的‘使者’,听其述说了来意。

心道:“这感情好啊!打!使劲打!往死里打!”

毕竟打的越狠,最后的奋武军越沾光!

故而韩成接受了袁谭的‘结盟’之举,并且表示对袁谭大力支持。

先是派遣谋士郭图支援袁谭。

然后又和袁谭做一笔买卖,让袁谭用北海郡的八县之地,换取两万匹战马的‘临时使用权’。

这笔交易不是实打实的交换,只是先让韩成的手下管理着北海郡这八县之地,并且实行‘分地令’,所得的粮食,奋武军和袁谭军一人一半。

在日后,若袁谭大胜而归的话,可以再用两万匹战马将这八县之地换回来。

袁谭感觉这个交易占了很大的便宜,但却很不爽,而又无可奈何。

毕竟这两万匹战马,对此时的袁谭来说,真的很重要。

重要到能不能成事的地步。

所以袁谭只能咬着牙同意了。

这个交易从表面上来看,好像是韩成吃了大亏。

但实际上,韩成赚大了。

虽然花费了两万匹战马和八县的一半产粮,但是却得到了民心。

战马和粮食,韩成暂时不缺,但民心,真的很缺啊。

因为这东西,越多越好,不怕多。

另一边,袁绍听到袁谭起兵的消息之后,怒发冲冠!

这冀州和青州,是我袁绍说的算的。

你袁谭只是我的一个手下,为了天下,为了利益,即使我安排你去死,你也要去给我死。

你竟然敢起兵反抗,你太不给我袁绍面子了。

不给我袁绍面子的人,无论是谁,哪怕是我的亲生儿子,也必须死。

是而袁绍令儿子袁尚点齐十万大军,即刻启程,前往青州,剿灭袁谭,生死不论。

袁尚忽然成了十万大军的统帅,内心这叫一个膨胀啊!

到了青州之后,只要能正面取胜的战争,绝对不会通过阴谋的手段。

至于士兵的死伤,我袁尚不在乎!我有的是兵马!

因为袁尚觉得只有这样,才能证明我袁尚,真的比我大哥袁谭厉害,真的特别适合冀州牧的大统位置。

袁尚的小心思,自然逃不过‘阴险’的郭图的‘小眼睛’。这袁尚,和其父袁绍是一模一样的‘死要面子’啊。

既然知道了袁尚的弱点,这事就好办了。

郭图让袁谭手下的大将彭安连续佯败三天,并且一天放弃一郡之地。

郭图的计策,极大地满足了袁尚的‘虚荣心’。

面对逃跑的袁谭军,袁尚命令大军毫不犹豫的追了上去。

一直追到黄河边。

多日的胜利,冲昏了袁尚军士兵的大脑。

看到黄河,丝毫没有犹豫之色,毫无犹豫的渡河。

当袁尚的大军刚刚渡过黄河之时,还未稳住阵型,袁谭的两万骑兵就杀过来了。

虽然袁谭组建骑兵的时间尚短,但这也是实打实的两万骑兵。

一时间,将立阵未稳的袁尚军打的七零八落,落荒而逃。

缴获辎重无数,并且俘虏了两万余人的士兵。

当袁尚‘灰头土脸’的回到邺城之时,袁绍‘病’了。

不是生病了,是气病了。

具体的表现是:颜面受损,怒急攻心。

几个月之后,袁绍的病好了。

此时的袁绍变了样子。

不知道是因为其多年的失败,在其心中种下了‘失败者’的影子;

还是年少时的自卑爆发了出来。

面对两个征战不断的儿子,袁绍选择了回避。

袁绍不发声,袁尚和袁谭便继续征战。

一个想收服‘叛逆’,一个想‘武装夺取政权’。

随后的一年中,袁尚和袁谭兄弟打的是分外眼红,冀州和青州的战火不断,以至于民不聊生、哀鸿遍野。

而这时,袁绍手下的‘聪明’的谋士和大将,都纷纷脱离袁绍的控制,或另投他主,或隐居山林,或返回家族。

其中包括袁绍心爱的谋士—荀谌,辛毗;手下的能臣—董昭,崔琰等;手下的猛将—牵招,郭援等。

袁绍尝到了众叛亲离的感觉。

只能靠沉溺于美酒美色来麻痹自己。

而韩成和曹操看到这种情况,均不由自主的选择了停战—“坐山观虎斗”。

袁绍的势力太强大了,能内耗一些,对韩成和曹操来说,也是件很不错的事情。

此时的韩成和曹操,就像平时上班的我们一样,能不干活而且拿到高高的工资,何乐而不为呢?

待袁尚和袁谭打的在激烈一些,百姓再痛苦一些,韩成和曹操便会出手。

这两人,可不是优柔寡断的袁绍,一出手,定然是雷霆万钧的致命一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