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三国之铁骑南下 > 第二百八十六章准备

三国之铁骑南下 第二百八十六章准备

作者:妙时尊者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8:25: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

这十个月的时间,对女人来说,是漫长的痛苦与折磨,是漫长的等待与希望。

此时,距离蔡昭姬分娩,已经剩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了。

韩成是一家之主,是不想在此时离开太原县的,因为这时候的蔡昭姬最需要自己的陪伴。

但韩成不仅是一家之主,还是两州之主。

在幽州,和袁绍的大战正在进行,而且迫在眉睫,韩成不得不前去幽州。

一面是为自己生孩子的妻子,一面是自己手下的众多百姓,韩成左右为难。

是夜,大将军府卧房

韩成和蔡昭姬坐在床边,韩成从蔡昭姬的身后抱着她,正在说着夫妻间的悄悄话。

说了大约有大半个时辰的时间,蔡昭姬突然转过身来,正面抱住了韩成,趴在韩成的肩膀上,对着韩成问道:“夫君,我听说你要去幽州打仗了?”

蔡昭姬突如其来的动作,让韩成猝不及防。

故而在蔡昭姬的问话之时,韩成毫无准备,神色一缓,便下意识地说道:“没有的事!张辽将军完全能抵挡住袁绍的进攻,不需要我亲自去的。”

蔡昭姬莞尔一笑之后,脸色便严肃了起来。

对着韩成说道:“行了,别再我面前装了!我又不是不知道个你。

放心的去吧!我身为大将军的妻子,又不是不明白事理的人。

不过呢,我有一个小小的要求,要不然不让你去。”

韩成尴尬的笑了笑,说道:“我真有福,老婆大人真是善解人意啊!别说一个要求,就是十个八个的要求我也答应啊。”

蔡昭姬一本正经地说道:“别贫,说正事!

幽州路途遥远,我生孩子的时候,你肯定是赶不回来的。

故而我只想问问你,你给孩子起的什么名字?

到时候孩子出生,我好唤他的名字,并告诉他,这是他爸爸给他起的。

当然了,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你肚子里的那点墨水,我是知道,别给我起个丢人的名字。

若你真的起的不好的话,我好改。”

韩成听后,先是感动,然后在感动中带着那么一丝丝的无奈。

心里叹了一口气道:“哎!这就是有一个才华横溢的媳妇的悲哀啊!啥事都瞒不过去。”

韩成看见怀中的蔡昭姬那副严肃的样子,不敢再开玩笑了,只能一本正经地说道:“我早就想好了。

如果是个女孩的话,就叫韩雨涵;如果是个男孩的话,叫什么都行,你随便起一个名字就行了。”

蔡昭姬听后,脸色由晴转阴。

神情十分复杂的说道:“算你用心了,雨涵这个名字,挺不错的,我比较喜欢。

但为啥男孩子的名字就随便起呢?我不希望你是一个‘重男轻女’的人,但没想到,你竟然是一个‘重女轻男’的人?”

韩成对着蔡昭姬打趣道:“嘿嘿!都说女儿是爸爸上辈子的‘小情人’,既然都‘小情人’了,我不在用点心思。”

韩成这个‘初哥’在感情这条路上,确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多么牛-逼的男人,才敢在自己的妻子面前提起自己的‘小情人’?

虽然说这个‘小情人’说是自己的女儿。

只见蔡昭姬眼睛一瞪,说道:“哎呦来,找‘小情人’了?我怎么不知道啊?”

韩成瞬间有种自己挖了坑,然后自己又跳了进去的感觉。

赶紧解释道:“是上辈子的‘小情人’!”

蔡昭姬的眼睛满含着杀意,摆明了一副无理取闹的样子,说道:“我管是哪辈子的?上辈子的‘小情人’就不是‘小情人’了吗?

莫要狡辩!抗拒从严、坦白从宽,给个态度吧!认不认罚?”

即使韩成在感情上在白痴,也知道这个时候要哄一哄蔡昭姬了。

于是乎,韩成嘿嘿一笑,说道:“认!任凭老婆大人处置!”

蔡昭姬听后,一副得逞了的模样,幽幽地说道:“某人好久没给我写诗了!”

韩成心道:“这个好办,没有什么是一首诗解决不了的事情,如果有的话,那就两首。”

说道:“这个啊,我正在构思!待我从幽州回来,给你来一首旷世大作!”

蔡昭姬狡黠的一笑,说道:“呵,这可是你说的啊,我可没有逼你啊!下面,说说对你的处罚措施。”

韩成无语。

“老婆大人,不带这么玩的。”

“某人身为大将军,说话不算,欺负我一个有了身孕的弱女子,天理何在啊?”

韩成:“......”

......

第二日上午,韩成带领着赵云,张郃,潘凤,高顺,韩浩五名武将以及三万大军,前往幽州。

这五人中,赵云,张郃可为主将,韩浩是骑兵将领,潘凤和高顺是作为先锋的上好人选。

更令人诧异的是,韩成此次并没有带任何一名谋士同行,谁也不知道韩成此番打的什么目的。

在行军的路上,韩成令人将王昶叫到自己跟前。

此时的王昶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十七八岁的小伙子了,几年不见,他也变成了一个二十多岁的英俊青年了。

他的职位也从代县县令变成了代郡郡丞。

王昶到来之后,韩成对其说道:“文舒啊,你们王家这些年做的很不错。在财力上不惜余力的支持我,让我的地盘越来越大,手下的奋武军也越来越多。我在心里,很感谢你们的啊。”

王昶恭敬地回道:“大将军谬赞了。没有大将军力挽狂澜,稳定并州,那里有王家的繁荣?王家皆是知恩图报之人,怎能不做投桃报李之事?”

韩成微微一笑,显然是对王昶的回答很满意。

韩成身为一方之主,手下人数众多,像王昶和王家这样‘知恩图报’的人,自然是越多越好。

韩成语气柔和地对着王昶说道:“你在代郡郡丞的职位上,也干了好几年了,政绩不错。

只是常年这么远离家乡,也不是件好事。

现在朝廷正缺一车府令,待我此番回去之后,便推荐你担任此职,你觉得怎么样啊?”

既然说到了车府令之职,就不得不提太仆之职了。

太仆,九卿之一的官职。

主管皇帝的车辆和马匹的官员,后来重心便逐渐转为专门管理朝廷的畜牧事务。

而车府令,属于太仆的属官,负责具体的车辆事务,其上还有太仆丞一职。

车府令官职很小,很多人都感觉他不重要。

但真要这样想的话,可就大错特错了。

因为想干太仆,必须先干一段时间的车府令,或主职,或兼任。

车府令属于太仆的本职工作,本职工作都干不好,还敢谈别的吗?

顺便普及一下,东汉沿用西汉的制度,以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为九卿。

与西汉不同的是,东汉九卿分隶属三公。

三公则是太尉、司徒、司空。

九卿中的太常、光禄勋、卫尉三卿属太尉;太仆、廷尉、大鸿胪三卿属司徒;宗正、大司农、少府三卿属司空。

......

韩成的话,王昶是深思在深思,考虑在考虑。

韩成为什么要让自己回太原县呢?

想到父亲王泽给自己的家信中提及的事情,一切便恍然大悟了。

韩成这么做,无非是想在朝中培养自己的势力。

一开始,韩成只是常山郡这一郡的太守,官小实力弱,不需要考虑这些。

逐渐的,韩成成为了一州之主,官大了一点,地盘也大了一点,但也没有考虑这些的需要。

直到韩成将汉献帝接到太原县,韩成都没有开始考虑这些事情。

然而,你不考虑,总会有人逼着你考虑的。

汉献帝到来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忠于汉朝的朝臣。

当时摄于韩成手中的兵锋,这些朝臣很快达成一致,瞬间妥协了:任命韩成为大将军。

韩成就这么名正言顺的成了朝廷中,军队的最高统帅,位高权重,说一不二。

人家给你面子,你怎么能不给人家面子?

更何况这么多的朝臣,在治理地方这一方面上,都有着丰厚的经验,是一群不可多得人才啊。

韩成为了并州的发展,便默认了这群朝臣的发展。

这些人也都是官场的‘老油子’了,一开始,别无杂念,老老实实的给韩成干活。

韩成对此甚为满意。

但是呢,时间一长,他们的‘狐狸尾巴’便露了出来。

凭着他们手中日益增大的权力,他们开始想东想西的了。

在朝堂之上,曲解大义,公然反驳韩成的话语;

在朝堂之下,拉帮结派,孤立韩成的亲信。

这时的韩成,主要的精力还在曹操和袁绍的身上,只能先忍着。

因为他底子薄,内斗不起。

‘马善被人骑,人善被人欺’,这话说的一点也没错。

这些朝臣见韩成不反击,以为韩成怕了他们,便更加的变本加厉起来。

正因如此,韩成此次出征,并没有带一名谋士前来。

韩成的四大谋士:司马懿在上党郡;沮授在幽州;徐庶坐镇大军后方,筹备粮草;最后一人—李儒,则被韩成留在太原县,稳住太原县的局面。

当然,也只有李儒那阴暗的手段,才能让这群朝臣暂时老实一些。

这时,也就是现在。韩成开始反击了。

这也是韩成此次出行的另外一个目的:在朝中,培养一批属于自己的优秀人才。

像王昶,王凌,贾逵这些人,都可以回到太原县中任职。

从九卿之下的小官慢慢做起,慢慢地打磨他们的能力。

然后寻找借口,将原来的那些位高权重的九卿拿下来,让他们顶上。

这样,韩成才会拥有巨大的政治优势。

朝廷的话语权才会稳稳的控制在韩成的手中。

......

王昶想明白了这些,立即对着韩成回道:“谢大将军体谅属下,让文舒能回到太原县,文舒正求之不得呢。自此之后,文舒定然唯大将军马首是瞻。”

韩成的脸上再次充满了满意的笑容,和聪明人说话,就是舒服。

你点一下,他便明白你的意思了。

王昶的表现,正是因为明白了韩成的想法与做法之后,才拿出来的‘投名状’。

韩成对着王昶说道:“文舒啊,你的话,我记下了!让我们携手努力,共同创建属于我们的辉煌。”

这一路上,韩成不断的派人将其余的亲信之人找来,给他们一个一个的安排职务。

......

大军行走了十五日,才到达幽州渔阳郡的渔阳县。

渔阳县城外,韩成远远的便看到张辽带领一干人马迎接自己。

待到近前之时,韩成下车驾,张辽行礼。

韩成赶紧扶起张辽,热情地说道:“文远,辛苦你了!要不是你为我守卫一方,我也不能顺顺利利的和曹操作战啊。”

张辽回道:“主公严重了,我乃军人,保卫领土的完整和百姓的生命安全是我的责任。”

韩成很满意的拍了拍张辽的肩膀,说道:“文远,你是好样的!来,进城说。”

渔阳县县衙大厅,

因为此时是大战时期,此处很自然的便被张辽当作‘军事议事厅’给征用了。

韩成坐在上首,对着张辽和沮授说道:“文远,沮长史。我想,我和曹操的战争军报你们也都看过了。

说句实话,曹操将是我统一北方的最大的敌人。

曹操现在已经拥有了四州之地,虽然这四州之地,暂时性的残破不堪,但只要经过几年的休养生息,定然会迸发出巨大的潜力。

产出大量的粮食,增加大量的人口。

到时候,即使我们有再多的骑兵也没用了。

故而,此时的我们必须未雨绸缪,转守为攻。

先击败袁绍,占领冀州或者青州,才能与曹操抗衡!”

张辽和沮授听完韩成的话后,眉头紧皱不展。

沮授回道:“这种情况,我们是知道的。但此时的袁绍,手下有接近三十万的兵马,势力强盛无比啊!想要打败他,夺他地盘,难啊!”

韩成严肃地说道:“难也要上啊!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文远,若我能让城下的袁绍军大乱,你有信心一战击破他的主力吗?”

张辽想了一阵,面色凝重地说道:“有!”

韩成大喜,说道:“好!我就等你这句话了!你耐心等着,不出两个月,城下的袁绍军必然大乱。到时候,你率人给我杀他一个落花流水。”

张辽知道,韩成从不说假话。

但此事韩成不解释,张辽也不会多问一句。

只会冷酷地回道:“文远领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