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三国之铁骑南下 > 第二百五十二章两条大鱼

三国之铁骑南下 第二百五十二章两条大鱼

作者:妙时尊者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8:25: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今天是个好天气,阳光明媚,天气晴朗,万里无云。

这样的天气,总让人有一种说不出的舒坦。

人在拥抱大自然的时候,心中总是有种说不出的爽感。

可惜的是,人的心情与天气无关。

即使天气再好,也挡不住人郁闷的心情。

对袁熙来说,这样的天气就不是很美好的。

因为袁熙的心中早已经充满了狂风暴雨。

涿县城下的斗将,韩琼和赵云打平了;涿县城下的斗箭,慕容平败了。

这种结果,还不至于让袁熙郁闷。

袁熙的郁闷主要来自于偷袭粮草的军队的消息:冯礼回来了,焦触不知所踪,张南死了。

偷袭粮草的两万骑兵,只回来了几十人。

两万骑兵的阵亡与被俘虏,让袁熙一阵头大,袁熙都不知道怎么样才能面对袁绍的怒火?

涿县城下的袁绍军大帐中,鸦雀无声。袁熙与众谋士,将领皆是一副愁眉不展的样子。

大约过了一盏茶的时间,性格正直的田丰憋不住了,起身对着袁熙说道:“二公子,现在败局已定。当务之急是如何率领大军退回到渔阳郡,据城而守。而不是痛惜偷袭粮草的那两万骑兵。只要军队还在,便可能发生任何情况。”

袁绍军中,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流传着一句话:“有田丰发言,必有郭图说话。”

是而郭图听到田丰的话后,不屑地说道:“啧啧,出谋划策的时候看不到你的果断,退兵的时候,你倒是挺果断的。你上嘴唇一碰下嘴唇,两万骑兵的生命可就没有了。真不知他们的家人听到你的话后,会怎么想我们袁绍军?”

田丰听到郭图的话后,只能强忍着怒气不说话。

田丰知道:郭图是在针对自己。

因为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若自己和郭图争吵起来,动了真火,定然会影响自己的判断。

为了主公大业,田丰只能选择强忍着怒火。

田丰的话,虽然不是很中听,但却是大实话;郭图的落井下石,让众人十分不满—都什么时候了,还忘不了你的那些破事?

坐在主位的袁熙满脸怒意地对着郭图说道:“郭公则,你给我闭嘴。自从你到了幽州,除了挑事打嘴炮之外,你干过一件正经事情吗?现在我给你两个选择,要么滚出去,要么闭嘴。”

袁熙呵斥完郭图,温柔地对着田丰说道:“田别驾,我同意撤退,你接着说。”

郭图看着袁熙,小眼睛闪出阴毒的光芒。心道:“你真以为你是主公了,敢如此呵斥我?”

虽然心中不忿,但郭图不敢再发一言。

因为郭图知道:“就算主公袁绍十分喜欢听自己的话,当涉及到他儿子的时候,自己定然会被无情的抛弃。

虎毒不食子!

谁能为了外人而选择不相信自己的儿子呢?”

田丰见郭图被袁熙呵斥了一番,乖乖地闭上了嘴巴,心中大喜:“那只苍蝇终于不再嗡嗡了。”

于是田丰对着袁熙接着说道:“属下觉得,既然选择了撤退,那我们就要当即立断。

今夜,我们便趁着夜色朝方城县方向撤退。

在撤退的路上,我们可留下一员猛将,让其率领五千士兵设下埋伏。

若奋武军追来,就给他们点颜色看看。奋武军遇到了袭击之后,必然会退回到涿县中。

而我们正好趁此机会,迅速行军,一举回到渔阳县。

若奋武军没有追来,我们就只能先到方城县看看情况了。”

袁熙听后,对着田丰不解地问道:“田别驾,为何没有追兵了,我们却要在方城县等待?我们为何不能直接撤回到渔阳郡?”

田丰听到了袁熙的疑问,胸有成竹的说道:“回二公子的话。

我们是步兵,并且还有大量的辎重,行军速度缓慢。从这里回到渔阳郡,至少需要三天的时间。

即使今夜撤走的过程中不被奋武军发现,明日我军的虚实也会被奋武军发现的,到时候奋武军定然会派兵来追。

若没有追兵,那就只有一种可能,就是他们在哪里猫着,等待给我们致命一击。

这种情况下,我们最好的处理方式就是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

若有追兵追击我们,中了埋伏之后,必然会退回到涿县中。

奋武军回城之后,定然会集结大军在来追击。这一来一往和集结兵力的时间差,正够我们行军所用。”

袁熙听到田丰的回答,十分满意。

又不解地问道:“涿县往东回渔阳郡,可是有不少退路的。为什么要选择方城县?”

田丰依然胸有成竹的回答道:“方城县曾经经过一场大火,虽然烧了我军很多粮食,但也损坏了很多城墙。

虽然奋武军重新修建了城墙,但是这么短的时间内,城墙怎么可能全部修好呢?定然会有漏洞。

而这些漏洞,就是我军的机会。

若涿县的奋武军突然派出大量的人马来追,我们就直接拿下方城县,据城而守。这样,才能把我们的损失降到最低。”

袁熙听后,满意的点了点头,对着众人说道:“田别驾妙计啊。将所有的情况都计算进去了,那就按照田别驾的意思来吧。”

众人皆对田丰佩服不已,但郭图却在心中说道:“切,所有情况,还有一种情况没说到呢。我知道,但我不告诉你们。”

小人就是这样,眼中只有自己,哪里管什么大局?

......

涿县

此时的奋武军大营中,却是一副和袁绍军大营完全不同的景象。

每一个士兵的脸上,都带着胜利的喜悦。

这喜悦,不仅来自于城下斗将的胜利,还来自于援助张扬的胜利。

可以说是‘双喜临门’。

议事帐中

张辽高兴地对着众人说道:“此战进行到现在,我们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只要我们步步为营,稳扎稳打,定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众将皆面带微笑,表示同意张辽的话。

但三位谋士却并没有面带微笑,反而是一副思索着什么的样子。

沮授跟着韩成学习了这么多年,性格比田丰圆滑多了。

虽然沮授的职位比张辽要高一些,但张辽才是主帅。

故而待张辽说完之后,沮授才对着徐庶问道:“元直,若此时的你是敌方的谋士,你将会建议敌方的主帅怎么做呢?”

徐庶也是聪明绝顶之人,怎么可能不懂沮授的意思。

是而徐庶对着沮授回道:“我要是敌方的谋士,定会选择趁着今夜撤退。因为只有这样做,才能最大程度的保证我军士兵的存活。”

张辽听到两人的对话,心中大悔:“幸亏军师提醒的及时,要不然,岂不是耽误大事了?”

打不过,人家不会跑吗?

于是乎,张辽也不顾什么面子不面子的,直接对着徐庶问道:“徐军师,你说袁绍军会往哪个方向撤退?涿县往东,可是有不少退路的。”

徐庶斩钉截铁地回道:“我觉得他们定会往方城县方向撤退。”

张辽一脸诧异之色,对着徐庶问道:“徐军师为何如此笃定?”

徐庶胜券在握地回道:“城下的袁绍军军中,骑兵稀少而辎重繁多。

即使跑得再快,还能快过我军的骑兵?

这种情况下,最好的方式便是分段撤退。

分段撤退,就是先撤退一段距离之后,观察我军动向,然后在进行下一步的撤退。

在涿郡的所有县城中,方城县是最好的选择。

距离合适,而且易于攻打。

除此之外,我实在想不出还有那座县城有如此优势?”

话说到这个份上,张辽便知道了徐庶的意思—定不能让袁绍军顺利地到达方城县。

于是乎,张辽立即对着韩浩下令道:“韩浩,这次轮到你了。你率领五千青龙军即可出发,在涿县与方城县之间寻一地点埋伏起来,伏击撤退的袁绍军。”

韩浩当即回道:“属下遵命。”

张辽又再次下令道:“刘豹,阎柔,张绣。你三人率领两万青龙军,待袁绍军中了韩浩的伏击之后,便迅速杀出。

这一次,我要让袁绍军知道,我奋武军的地盘,不是想来就来,想走就能走的。”

“诺!”三人齐声回答道。

言语之中的喜悦之情,不自觉的流露了出来。

......

忙碌的人,总感觉白天的时间很短;而等待的人,却感觉白天的时间很长。

这就是名人的一句话:“忙碌使人充实;等待使人无助。”

此时袁绍军的众人,就在等待着黑夜的降临,仿佛越等待,时间越长。

终于,太阳缓缓地落山了,黑暗开始笼罩大地。

袁熙当即下令道:“起营!全军往方城县方向撤退。”

袁熙下完撤退的命令之后,对着一长相丑陋狰狞的人说道:“郭援,你带领五千士兵断后。

若三个时辰之内,奋武军追来,给我狠狠地打;若奋武军没有追来,就带领他们赶到方城县与我们汇合。”

郭援‘诺’了一声之后,便拿着自己的月牙戟点兵去了。

半个时辰之后,袁绍军趁着夜色,浩浩荡荡的朝着方城县而去。

......

方城县与涿县之间有一个小山谷。亥时,袁绍军到达了这个小山谷的入口处。

袁熙看到这个山谷,心里想道:“奋武军若在这山谷中埋伏一股伏兵,自己可要吃大亏了。这山谷太过于狭窄,正适合伏击。”

接着袁熙又盘算道:“自己离开时,定然会被奋武军的探马打探到。探马回到城中,禀告给主将,主将点兵,然后杀来。即使速度最快的骑兵,此时也不会到达这个山谷啊,看来是自己多虑了。”

故而袁熙很自信的对着士兵下令道:“快速通过山谷。”

袁绍军在袁熙的命令之下,迅速地进入了山谷中。

一刻钟过后,无任何事情发生。

又过了一刻钟,袁绍军的前头部队已经可以看到山谷的出口了。

每个人都松了一口气,看来,一路平安!

正在这时,突然从山谷上传来了一阵杀喊声:“袁熙,韩某再此已经等候多时了。快将你的头颅献出来吧。”

话罢,五千青龙军借助地势,顺山而下。

此时,袁绍军的士兵已经占满了整个山谷,正是伏击的最佳时机。

韩浩怎么可能轻易错过这么好的伏击机会?

袁熙听到韩浩的喊话后,大惊失色道:“竟然有伏兵?”

迅速地对着士兵下令道:“传我命令,以最快的速度通过山谷。”

这种中伏击的情况,任谁带兵都是一样,除了快速通过,别无他法。

袁熙的对应策略是对的,但袁熙不懂人的求生欲。

狭窄的山谷出口处,早已经拥挤不堪了。

此时是黑夜,不知道山上有多少伏兵,每个袁绍军士兵都心惊胆战的,想着快速的出谷。

若排成队列,出谷的速度自然很快。

但若挤在一起,他想出去,他也想出去,自然就慢了下来。

此时的袁绍军就是挤在一起的这种状态。

最后的结果只能是谁都出不去。

出不去的结果只能是乱作一团,自相残杀。

这时,在远方隐藏的阎柔,张绣等人,迅速的带领着手下的青龙军掩杀了过来,一时间,袁绍军死伤无数。

位于前军中的袁熙见大势已去,只能让亲兵开路,迅速的冲出山谷。

出了山谷之后,寻一安全的地方,将散兵收拢起来。

而田丰等谋士则由几百名士兵护送着,处在中军的位置。

韩浩杀来之时,局面大乱,众谋士早已被冲的晕头转向,不分南北。

许攸被士兵的洪流带出了山谷,而田丰,郭图则被困在了山谷之中。

天亮之时,袁熙清点了一下收拢的人马,大约有四万多人,整整少了一半。

谋士只有许攸,剩下的士兵及谋士不知道到哪里去了。

此时的袁熙也不敢在继续等下去了,只能带领着这些人马,先行赶到方城县下,然后在从长计议。

而山谷内,阎柔等四位将领正因为一件事而争得‘脸红脖子粗’,因为他们此战的收获颇丰,竟然抓住了两条大鱼:袁绍的重要谋士—田丰和郭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