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三国之铁骑南下 > 第二百零一章自以为是

三国之铁骑南下 第二百零一章自以为是

作者:妙时尊者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8:25: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沮授,可是从很早的时候就跟随韩成的老人了。

有句俗话说的好“下属中的老人,也许能力不行,也许人脉不行,但一定很懂主人的心思。”

因为不懂的,就不是老人了,那是新人。

即使已经工作了很多年,也仍然是新人。

沮授的这个老人身份,可是能力很高的老人了。

因为在奋武军,很多人都明白一个道理沮授的意思,很多情况下都是代表了主公韩成的意思。

在某些程度上,沮授就是韩成的代言人。

从最开始的发展并州五郡战略,到后来的北上抗击少数民族战略,在到最后的南下长安迎接汉献帝的战略。

即是韩成的战略思想,也是沮授的想法。

包括这一次,也是一样的。

表面上是沮授提出南下赵郡、魏郡,攻打邺城,行声东击西之计;实际上也是韩成的意思。

赵孚所率领的这一万奋武军,是一定要救的。

从个人感情上讲,不能恩将仇报;从利益上讲,不救的代价大于救的代价。

只是救的方法,从一开始,司马懿巧布疑兵之计,然后夜袭大营,到现在的沮授的声东击西之计。

永远都是用计取胜的,不能正面杠。

原因只有单纯且唯一的一个打不过。

若是韩成的势力和袁绍同等强大,何须如此直接大军压境,兵临城下,什么问题解决不了

听到沮授的话后,韩成的内心是十分满意的。

因为韩成只是将大体的思路告诉了沮授,剩下的具体步骤,都是沮授自己的安排。

不仅合情合理,而且环环相扣。

韩成见众人并无反对之意,在思索了片刻之后,便对着众人接连下了两道命令

“刘豹和扶罗韩,你二人带领尖刀军和利刃军的两万骑兵,即刻启程,回到并州北部,并随时做好支援幽州代郡的准备;

黄忠,你带领一万士兵,也即刻启程,赶往幽州代郡,徐庶随军而行。

据情报营的可靠消息得知鞠义已经启程回到了幽州,代郡对我们至关重要,不容有失。”

韩成说完之后,刘豹,扶罗韩,徐庶,黄忠四人接了命令之后,纷纷告退。

一个时辰之后,点齐了人马,直奔并州北部和幽州的代郡而去。

韩成看着此刻剩余的将领,心中产生了一个计划,便再次下令道

“此次南下的军队,主将为赵云,司马懿为军师,张燕为先锋,韩浩负责接应,共带领两万青龙军,按照沮授长史刚刚所说的计划,直袭魏郡邺城。”

四人领命之后,便出了大厅。

但韩成又将军师司马懿叫了回来。

韩成对着司马懿说道“仲达,现在的袁尚在赵郡中丘县。

关于袁尚的所有信息,我已经派人放到你的车驾上了。

若有袁尚在手,邺城便不是问题,至于怎么拿下袁尚,就看你的本事了。”

司马懿听

到韩成已经将话说到了这种程度,便知道应该怎么做了。

微微一躬身,恭敬的回道“谢主公信任,仲达定不负主公所望,让赵孚将军及其麾下的一万将士,平安归来。”

韩成用充满信任的眼神看着司马懿,说道“仲达,我相信你”

袁绍率领大军赶到黑鸭山下,已经是一日之后的事情了。

到达之后,身体力行的袁绍便在数千名精锐士兵的护送下,亲自前往黑鸭山下观察地形。

三个时辰之后,袁绍回到了自己的大营中。

这一路,确实看见了黑鸭山的地形复杂和道路难行,确实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地方。

长期围而不打,将其粮草耗尽,确实是上上之策。

派兵强攻,也是能攻下的,只是必将会损失惨重,是下下之策。

现在战事不急,袁绍便采用了损失最少的上上之策围而不打。

待吃过晚饭之后,袁绍难得一个清净的时刻,便静下心来,对继承人的人选,做了一番的思考。

袁绍可是堂堂的一州之主,手下人马不下三十余万,怎么可能会因为相貌性格等外在的因素而决定继承人的人选呢

就算是十分喜欢相貌和性格十分像自己的袁尚,想把自己的位置传给他。

最起码也不会让能对袁尚的地位产生威胁的袁谭及袁熙领兵,占据一方的。

有兵就是有实力,有了实力就会有野心,袁绍不会不知道这个问题的。

故而,袁绍之所以选择袁尚,只能是不得已而为之的。

袁尚的母亲,是袁绍的正妻刘氏,袁尚是理所当然的嫡子。

袁绍是庶子出身,知道庶子成功的艰辛与不易,故而能选嫡子,也绝不想选庶子。

因为那时候的人可不知道什么举贤任能,只知道嫡庶之分。

况且刘氏的背景深厚,和冀州的世家大族间有着数不清的关联。

并且在去年,大力促成了袁尚与天下七商的巨头冀州巨商甄家的当代家主甄逸的小女儿甄宓的婚姻,让袁尚获得了甄家的财力支持。

这时的袁尚,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在财力上,在袁绍的儿子中,都已经占有了极大的优势,实在不是袁谭和袁熙所能比拟的。

虽然袁绍不想承认,但此时的袁尚像极了前几年的袁术。

仿佛一出生,就是最耀眼的那颗星星一样,让人气愤且又不能言语。

摒弃一切外在因素,发自心底的说,袁绍是十分喜欢自己的大儿子,能攻城略地的袁谭。

因为袁谭是袁绍的宠妾所生,是个庶子,而且袁谭的能力也很不错,自己率人拿下了青州,这可是袁绍现在的三分之一的地盘啊。

袁谭无论在出身上还是能力上,像极了曾经的袁绍。

奋武军的大军自常山郡的上艾县而出,便直奔赵郡而来。

一路上,司马懿将关于袁尚的信息反复看了好多遍。

便对袁尚的性格及能力做出了一个判断好大喜功

有勇无谋,自以为是。

既然这样,司马懿微微一笑,计上心来。

第二日清晨,五千奋武军骑兵出现在赵郡伯人县城外。

领军之人,正是此次南下的军队的先锋大将张燕,张燕对着伯人县城中的守军,大声喊道

“我乃张燕,你们应该都认识我,听说过我的事情吧。然而现在,我是奋武军青龙军的一个校尉。

我们的大军已经来到你们的城下,只要你们出城投降,我便保证你们的安全。

否则的话,城破之日,鸡犬不留。”

伯人县守将吴建知道州牧袁绍的三儿子袁尚便在不远的中丘县中,听说是奉命前来对战奋武军的,既然现在奋武军来了,那么此事理应由袁尚出面。

于是乎,吴建便派出多批探马,前往中丘县报信。

中丘县城中的袁尚,正因为无所事事而闷闷不乐,突然接到如此消息,大喜过望。没想到奋武军的领军之人,竟然是张燕

在邺城,众百姓也许不知道在幽州百战百胜的鞠义,但一定知道张燕。

不是因为张燕的能力比鞠义的大,而是因为张燕曾经占领过邺城,能决定邺城中所有人的生死。

对于袁家来说,张燕简直罪无可恕的人。

凭借山贼的身份,俘虏了袁绍的家眷,是袁绍这一生中的耻辱。

邯郸县城外的一战之后,袁绍一直没有找到张燕的消息,便将报仇雪恨、洗刷耻辱的心思先放在一旁了。

但袁绍的心中,一直记着偷袭邺城这件事情。

现在,张燕突然出现在袁尚面前,袁尚怎么能不高兴

于是袁尚立即点齐一万五千余人,直奔伯人县城外的奋武军而去。

袁尚的幕僚,逢纪的好友李图对着袁尚出言劝道“主公。州牧大人曾经下令,各郡严防死守,我们贸然出兵,就算是打胜了,怕也会让州牧大人不悦啊。”

袁尚不以为意的对着李图说道“你就放心吧我一万五千的精锐大军,对阵五千骑兵,怎么可能会输你不知道我父亲对张燕的恨,等我把张燕的人头放到我父亲的面前,我父亲夸我还来不及呢,怎么可能会不悦呢”

李图仍不死心,对着袁尚继续说道“主公,奋武军突然出现,恐怕有诈啊。”

袁尚哈哈大笑道“你就是太小心了,有诈怎么了我的身边可是有一万五千大军的。”

然后拍了拍李图的肩膀,说道“你的忠心,我是知道的。你就放心吧,待我立了大功,一定表你为州牧府的从事中郎。”

李图见自己劝不动袁尚,便不在说话了。

这是司马懿的策略,用张燕来激起袁尚的内心愤怒,待袁尚出城之后,事情就好办了。

果不其然,袁尚收到报信之后,立即率兵出战。

司马懿收到袁尚出兵的消息之后,便让传令兵对着张燕传令道“一切按计划行事”

又对着一旁的赵云说道“赵将军,生擒的事情,就靠你的了。”

赵云回道“请军师放心”

还在找"三国之铁骑南下"免费?

百度直接搜索: "易" 很简单!

( =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