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三国之铁骑南下 > 第一百八十五章总结大会(二)

三国之铁骑南下 第一百八十五章总结大会(二)

作者:妙时尊者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8:25: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听完徐邈的问话之后,韩成毫不犹豫的回道:“不用建了,大城县和九原县已经够用的了。景山,你不要忘记建这两座县城的初衷,他们的作用可不仅仅只是贸易,这两座县城还有着他们的军事用途。”

徐邈得到了韩成的肯定答复之后,已经在心中有数了,便主动坐了下来。

待徐邈坐下来之后,其余的太守便一个接一个的站起身来,汇报着自己郡内的情况,并在重要的事情上,询问州牧韩成的意思。

待众太守说完之后,已经到了中午的午饭时间,并州的典学从事蔡邕站起身来,作为最后一个发言的文臣,对着韩成说道:“州牧大人。这两年间,并州学院共有结业的学生一百二十七名。各位太守都想要这批学子,属下不知道如何分配,故而请州牧定夺。”

众人听到蔡邕的问话,瞬间忘记了腹中的饥饿感,打起了精神,等着韩成的回话。

这一大批的学子,就是一大批的‘新鲜的血液’,他们无论注入到哪郡,必然会让这一郡焕发出新的生机。

每个人都被并州的那些老旧官吏折磨的‘体无完肤’。

毕竟你的良好政策,对他们来说,并没有什么用处,反正州牧也不可能一次性的将他们全部辞退,他们是能不干就不干,能拖一日是一日,反正他们的俸禄也不会少。

而每个太守都想好好发展自己的郡,报答韩成的知遇之恩,故而都迫切的希望这些学子来改变官吏的现状。

韩成看着手下众人期待的目光,微微一笑,平静的说道:“竟然有这么多学子,蔡从事辛苦了。

既然大家都想要这些学子,我能懂大家的心情。

那就每个县先补充一人,不够的,我会从颍川郡的这些世家子弟中挑选一人补充过去。

大家放心,并州学院有了一个良好的开头,以后定然还会有源源不断的学子,到时候都会满足大家。”

众太守听完韩成的话之后,各自在心中盘算。

比如徐邈就在心中盘算道:“我的关外三郡一共有八座县城,这样我就可以得到八个优秀的学子,我可以将他们八个全放到大城县和九原县。这样先将这两县的官吏大体更换一下,让这两县展现出勃勃的生机,至于其他县,以后再说呗。”

......很多太守都打着和徐邈一样的主意。

治理一方,犹如做荷包蛋一样。

急促的‘大火’必然会让鸡蛋支离破碎,而缓慢的‘小火’才能让鸡蛋成型。

到了此时,上午的会议便圆满结束了。

待众人吃过午饭,略微休息了片刻之后,下午的军事会议便开始。

众人的位置和上午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谋士和武将们在前靠近韩成,而文臣们到了后面。

韩成见众人都已坐定,率先站起身来,不苟言笑的说道:“冀州的袁绍已经打败了幽州的公孙瓒,不出意外的话,明年便会对我们发起攻击。

凡事都需未雨绸缪,据可靠消息得知,此时袁绍的手中,共有大军三十多万,其中骑兵五万,并且粮草充足,麾下的猛将,谋士众多。

袁绍的势力如此强大,说是当今天下的第一诸侯也不为过,我们面临的形势将会十分严峻。

下面就先让长史沮授来说说我们的兵力状况,然后各位在畅所欲言。”

沮授是并州的兵曹从事,同时兼任征北将军府的长史,可以说是奋武军中除了韩成之外的第一人,负责奋武军的相关军事事宜,对兵力状况十分了解。

于是乎,沮授直接站起身来,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接着韩成的话说道:“现在我们的奋武军共有大军十二万人。

其中,青龙军两万五千人,朱雀军一万两千人,尖刀军一万五千人,玄武军因为此番南下损失惨重,现在大约有一千两百人,年后能补充到三千人,普通士兵共有六万五千人。”

待沮授说完,韩成一脸沉重的样子,沮丧的说道:“兵力比大约是三比一,此战不好打啊。”

待韩成说完之后,徐庶立即站起身来,平静的说道:“主公莫要担心,我们的手中也有十二万大军,此战鹿死谁手还不好说呢?

虽然我初来乍到,但我也在这几日中了解了并州的一些情况。

我认为,此战我们会取得最后的胜利。

第一个取胜的原因:汉献帝在我们这里,我们就代表朝廷的正规军队,而袁绍私自兴兵,违背朝廷旨意,我们可以说他们是叛军。在大义上,我们已经占据了优势;

第二个取胜的原因:袁绍表面上仁义宽容,实际上对手下之人防范甚严,任命官职任人唯亲,所重用的人要么是自己的亲信,要么是世家子弟;而主公用人却遵循唯才是举的原则,无论是世家子弟还是寒门子弟,有才能便可在主公的手中得到重用,在用人的度量上,我们也占据了优势;

第三个取胜的原因:袁绍爱谋划,但是却多谋而无断;而主公做事雷厉风行,只要是好的计策就马上实施。在谋划这一方面,我们也占据了优势;

第四个取胜的原因:袁绍过度的爱惜自己的虚名;而主公却待人以诚。在品德这一方面上,我们也占据了优势;

第五个取胜的原因:袁绍只懂得关心世家大族或者是身边的人;而主公的恩惠普及并州,连平民百姓都能感受的到。在仁义这一方面,我们也占据了优势;

第六个取胜的原因:袁绍‘耳根子软’,容易听信谗言;而主公意志坚定,不会被谗言所迷惑。在明事理这一方面,我们也占据了优势;

这六个方面,在加上袁绍世家子弟的狂妄性格:拥有庞大的势力,定然会更加的目中无人。

而我们只需要谨慎的对待,必然会让袁绍后悔莫及。”

众人听完之后,瞬间觉得信心满满,斗志昂扬。

只听有人出声赞道:“这分析,鞭辟入里。主公,此战我们必胜啊。”

这是韩成和徐庶定下的‘欲扬先抑’之计。

自己假装失望,然后徐庶仿照郭嘉,说出这番‘六胜六败论’。

为啥是六胜六败论呢?因为真的想不出十个方面。

这也让韩成的心中暗自伤感:“郭嘉曾经在官渡大战之前,给曹操提出了十胜十败论。

而自己和徐庶只能研究出六个方面,看来自己和曹操还有很大的差距啊,自己还不能松懈,需要更加的努力。”

果不其然,徐庶的这一番话说出之后,极大的鼓舞了奋武军的士气。

在座的众人中,有两人等了好久,这两人正是赵孚和耿武。

韩成的一番话后,两人无法开口。

因为两人的能力有限,面对韩成的沮丧之言,实在不知该如何作答,故而只能先保持沉默。

当徐庶说完之后,这两人十分激动,立即站起身来,主动请缨道:“徐元直说的太好了,我们怕什么?袁绍不仁不义,定然会死无葬身之地的。

我二人可带领河内郡温县的五千人马,从南面直袭邺城。”

说实话,韩成一直对赵孚和耿武两人不是很看重。

一是因为他俩被仇恨蒙蔽了双眼,整日只想着如何反攻冀州的袁绍,为韩馥报仇,心中装不下其他事,这样的执着的人,最容易被别人左右利用。

二是韩成在后世,不知道他俩的名字,故而从心里上认为他俩难当大任。

但他俩今日的话,让韩成眼前一亮,瞬间有种忽然打开了天窗,面前一亮的感觉。

谁说兵力少的人就一定要防守,谁说兵力少的人就不能主动进攻。

虽然自己的奋武军在数量上没有袁绍的冀州军多,但这不代表自己的奋武军不能进攻袁绍的冀州军啊,以攻为守是最好的防守策略。

韩成听完这两人的话后,沉思了片刻,说道:“不错的想法,但温县只有八千人马,还要防备河内郡的杨丑和吕布,实在是太少了,我在给你们补充五千人马,希望你们不要让我失望。

但是,我还是要提醒你们一句:凡事多动脑子,不要一味的只顾冲杀,每一个将士的身后,都有着一个家庭。”

两人见韩成同意了,心中大喜。

语气诚恳的说道:“谢州牧大人,我们一定会将州牧大人的话铭记于心,并付之于行动。”

出色的谋士,不仅要能出谋划策,还要会查漏补缺,这一点,李儒做的就非常优秀。

当赵孚和耿武两人说完话之后,李儒对着韩成出声道:“主公,我听闻现在兖州的吕布和曹操都十分缺少粮食。

我们可以支援给吕布五万石粮食,一是借路,让赵将军和耿中郎可以绕路进攻邺城;

二是增大吕布的胜算,让其在兖州和曹操斗个你死我活。

以我观察,虽然吕布此时的兵锋正盛,但其肯定不是曹操的对手,若加上我们的五万石粮食,情况可能就不一样了。也许最终不能取胜,但必然能和曹操在兖州苦战良久。”

司马懿看着说话的李儒,心中纳闷:“韩凤?没听说过这号人物啊。但看其的眼光,策略和手段,定然不是平常的无名之辈,看来并州也是卧虎藏龙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