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三国之铁骑南下 > 第一百五十三章刘虞之死

三国之铁骑南下 第一百五十三章刘虞之死

作者:妙时尊者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8:25: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公孙瓒敢如此的不可一世,嚣张跋扈。

是因为刘虞和公孙瓒在之前就已经有了很多矛盾,比如两人在对待袁术问题的分歧等。

两人撕破脸皮,也只是时间的早晚罢了。

韩成的信,给了两人一个撕破脸皮的契机。

其实,两人间最不可调节的矛盾还是两人对待幽州北部的少数民族的态度。

刘虞对待幽州北部的少数民族的态度是比较温和的,能用金钱安抚等柔和的手段,一般不会选择动武。

但公孙瓒就不一样了,公孙瓒认为幽州北部的少数民族,不能光依靠金钱来安抚他们。

这样做,这些少数民族会看不起汉朝,最后的结果也无非是只让他们安定一时,并不能永久性地解决问题。

想要永久性的解决问题,最好的办法是将这些钱给他公孙瓒招兵买马,然后由公孙瓒率军出击,打的这些少数民族看到公孙瓒就害怕。

只有这样,幽州北部的少数民族才会彻底的老实。

虽然历史见证公孙瓒的看法是对的,但具体的做法却让刘虞无法接受。

刘虞给北方少数民族的赏赐物品,都被公孙瓒率军抢了回来。

公孙瓒不仅抢东西,而且还在少数民族的部落中烧杀抢掠。

这就让十分看重面子的‘厚道人’刘虞有点忍无可忍了。

于是乎,当刘虞收到公孙瓒的回信时,便打算新账旧账一起算。

心中想道:“我是幽州牧,幽州的一州之主,公孙瓒竟然已经狂妄到了如此地步,这般的不把自己放在眼中。

若自己再不出兵,待公孙瓒势力更加壮大之后,眼中就更没有自己这个州牧了。”

故而刘虞下令召集幽州各郡县的兵马赶来蓟县,一举拿下在蓟县东南边小城中的公孙瓒。

幽州的百姓县令都十分信服刘虞,并且愿意听从刘虞的话。

不出五日,刘虞便汇集到了十万大军,浩浩荡荡的朝着公孙瓒所在的小城而来。

刘虞虽然没有战争指挥经验,但却知道人多力量大的道理。

公孙瓒身边只有寥寥几千人,怎么可能是自己的十万大军的对手呢?

势力大了,就会轻狂嚣张。

别人的嚣张也许会体现在对敌人的轻视上,但刘虞的嚣张体现在追求完美上。

不仅想要嬴,而且还想要赢得正义且赢得漂亮。

在此种心理下,刘虞便连出昏招。

一是在士兵出发之前,刘虞告诉士兵们:“不要过多的伤害到他人,都是我的百姓,我只要杀了公孙瓒一个人就行了。”

二是攻城之时,刘虞爱惜百姓的房屋,下令不许士兵焚烧城池。

刘虞的这两条奇葩的规定,是出于维护自己体面和官声。

但这些看起来会增加声望的‘费操作’,在实际战场上不仅无法实现,而且还会严重束缚军士的手脚。

故而一座小城,刘虞的十万大军却久攻多日不下。

而公孙瓒早早的从刘虞手下的从事公孙纪处得到了刘虞的计划,在小城中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在刘虞的大军连攻三日之后,便让善于打仗的公孙瓒抓到了一丝机会。

公孙瓒命人在城中放火,并出动敢死队数百人,乘着风势和大火,攻向刘虞的大军。

刘虞的十万大军见到大火,混乱不堪,就这样轻而易举的被公孙瓒的军队打败了。

刘虞战败后又不善于收拢部队,只能带领少量人马逃到居庸县城据城而守。

公孙瓒将自己的大军全部拉来,占据了兵力上的绝对优势。

这次的攻守双方换了人,攻方变成了守方,守方变成了攻方。

公孙瓒可没刘虞那么多的顾及之处,办起事来比刘虞利索多了。

不出三天就拿下了居庸县,并俘虏了刘虞全家。

刘虞好歹是汉室宗亲,而且在幽州深的民心,公孙瓒便让刘虞作为傀儡,自己掌管幽州大权,处理州中事务。

刘虞是个‘短命鬼’。

正在刘虞被俘虏之时,朝廷派使者段训前来增加刘虞的封邑,让他掌管北方六州的所有事务。

这可是朝廷的命令,不仅理直气壮,而且名正言顺。

公孙瓒见到使者后,便知道自己无理由再囚禁刘虞了,但若将刘虞放出来,局面就不是公孙瓒所能控制的了。

于是乎,公孙瓒一不做二不休,只好诬陷刘虞与袁绍合谋要当皇帝,并用武力胁迫使者段训将刘虞斩首,将首级送到都城长安。

公孙瓒借机让朝廷封自己为前将军,易侯,假节,管理幽、并、青、冀四州的事务。

公孙瓒没有想到的是:刘虞深的手下们的拥护。

刘虞死后,常山相孙瑾, 常山掾张逸,张瓒等人大骂公孙瓒后自杀。

一个叫尾敦的小吏,在段训回长安的路上,率人劫走了刘虞的首级并安葬。

刘虞的手下大将鲜于辅,鲜于银和谋士齐周等人集结手中的军队,并推荐和公孙瓒齐名,擅长作战的广阳郡人阎柔为乌桓司马。

派人联系幽州鲜卑族,乌桓族等一直被公孙瓒压迫的少数民族,准备和刘虞之子刘和一同起兵为刘虞报仇。

公孙瓒手下的武将赵云,田豫等人得知州牧刘虞被公孙瓒杀害的消息后,也是大失所望,对待公孙瓒的态度有所改变。

刘虞被杀的消息传遍天下,率先发声的人不是别人,竟然是公孙瓒的同门师弟—刘备。

刘备的檄文传到各州郡县。

“刘虞治理幽州期间,大量的百姓逃亡到幽州方才得以存活。

刘虞心怀天下百姓,实乃仁义之主,备一直引以为学习的榜样。

公孙瓒却残忍的将其杀害,实乃痛煞我心也!

自今日起,刘备断绝和公孙瓒的关系,但因和公孙瓒曾经的情谊,故不会发兵攻打公孙瓒。”

刘备不愧是一代雄主,说话很有水平。

即借仰慕刘虞之语表达了自己想成为和刘虞一样的仁义之主,又和公孙瓒撇清了关系,广收天下民心。

最精彩的是,刘备还因为情谊,不起兵攻打公孙瓒,让天下人都知道刘备的‘重情重义’。

结果是不出力,却还能获得好的‘名声’,也只有刘备能将这样的手段玩的如此出神入化。

并州的韩成收到刘备昭告天下的‘檄文’之后,便对着身边的沮授,李儒说道:“你二人怎么对刘备此是怎么看?”

沮授一脸严肃的对着韩成说道:“主公,刘备真乃仁义之人。

在公孙瓒大获全胜之时,竟然不畏公孙瓒的强大势力,为了心中的道义,直接与其断绝关系。授佩服。”

韩成心道:“哼哼!刘玄德仁义?那天下间在没有不仁义的人了。”

便对着一旁的李儒说道:“韩校尉,你觉得呢?”

李儒想了一会儿,对着韩成回道:“刘备这招高啊!虽然不错,但和主公一比,差距还是很大的。”

韩成笑道:“你这是什么时候学会拍马屁了?我可没有昭告天下的事啊。”

李儒回道:“我并非在拍马屁,而是在实话实说。

刘备此昭告天下的檄文一出,天下英雄愿意归顺者定然数不胜数,但这些人所冲的,无非是刘备的仁义之名。

若略施小计,让刘备的仁义之名付之东流,则刘备的这些手下必将一哄而散。

说到底,刘备无非是‘成也名声,败也名声’。

但主公不同,主公的‘分地令’是真心的利民之举,短时间内,也许看不出来;

但长时间的影响下,主公之名必将传遍天下,这可是实打实的不可撼动的名声,比刘备一触即破的‘仁义之名’响亮得多。”

韩成继续微笑道:“呵呵。听你这么一说,我还真有点不好意思的了。

我们言归正传,你俩说,我们现在出兵幽州合适吗?”

李儒回道:“主公!我们可借为刘虞报仇之名出兵。但袁绍定然不会让我们顺利出兵,必会派遣大军阻拦我们的大军北上。

故属下以为,我们此次出兵,数量不宜太多,一万左右即可。不求占领太多的土地,只求收服刘虞残部,壮大我们的力量即可。”

韩成赞许的看了李儒一样,说道:“我也正有此意。”

......

邯郸县外的大战,在黑山军归顺韩成之后便落下了帷幕。

韩成率领众人退回到了常山郡,袁绍也带领主力部队回到了邺城。

郭图回到邺城之后,被袁绍派的人重重的打了二十军棍,给军中众人做了做样子之后,此事便不了了之了。

这日,邺城,冀州牧府议事厅

袁绍及其手下的八大谋士均在场。

收到幽州牧刘虞之死的消息,郭图满脸兴奋之色。

对着袁绍说道:“主公,这可是个好机会啊!刘虞一死,我们便可名正言顺的出兵收取幽州之地。

待主公占据了幽州之地,然后再出兵收服青州。拥三州之地,天下间谁人能敌?”

逢纪和郭图越来越不对付了,看着郭图的小人姿态,便立即出言道:

“现在出兵虽然是名正言顺,但我们西面还有并州的韩成,东面还有青州的孔融没有完全收服,

却妄想收服幽州,是不是有点坐井观天。

我觉得反正幽州就在这里,也跑不了。

不如我们先拿下并州和青州,再逐步地占领幽州。”

田丰和鞠义去了一趟青州,并未看见公孙瓒的主力人马,呆了月余,却传回了幽州牧刘虞被公孙瓒杀死的消息。

感觉被公孙瓒耍了一番,便率军回到了邺城。

待逢纪说完后,田丰发言道:

“元图此言差矣!现在正是公孙瓒虚弱之时,

若不趁其病,要其命。

待公孙瓒回过神来,必是一方大敌。

青州的孔融,文弱书生,青州早晚是我们的领地。

并州的韩成,虽然近几年发展过快,但并州地广人稀,我们只需增援壶关两万人马,便牵制住韩成。

现在正是我们取幽州的大好时机。”

袁绍看着田丰,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元皓说的不错。你们可要多向元皓学习啊,不仅要有计策,还要有具体的做法。”

袁绍说完话后,众谋士皆看向了田丰。

每个人的眼中流露出自己的心情:有喜悦的;有愤怒的;有羡慕的;也有嫉妒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