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三国之铁骑南下 > 第一卷并州风云 第一百一十七章并州王氏

在公孙瓒和袁绍相互算计的同时,韩成率领着大军回到了雁门郡的阴馆县。

韩府门口

虽然佳人们早早接到韩成凯旋而归的消息,

但蔡昭姬和刘绮两人,依然站在韩府门口迎接韩成。

这种迎接,不是“小别胜新婚”的期待;而是‘万里长征人未还’的挂念。

蔡邕将女儿嫁给了韩成,就有点不痛快了。

见女儿如此抛头露面,本想制止。

但一是拗不过蔡昭姬;二是韩成的战绩让蔡邕对韩成越来越满意了。

故只能遂了蔡昭姬的心愿,在韩府门口翘首以待。

不出多时,韩成的车驾露出了大体的轮廓,二女皆高兴不已,心道:“总算回来了!”

再多的家信,也没有眼见为实的实在。

二女看到韩成车驾的同时,韩成也看到二女,内心也是欣喜若狂。

于是韩成下令车夫:快速赶到韩府门口。

车停,人下。

韩成一副知疼着热的样子,对着二女说道:“大热的天,你俩不好好的在屋里待着,跑出来干什么?”

两女见到韩成平安的归来,一见面什么都不顾,第一件事就是关心的问候自己,心里一暖。暗自想道:“夫君现在的做法,不就是他自己经常说的‘暖男’吗?”

蔡昭姬,才思敏捷之辈,听到韩成的话后,连忙说道:“安北将军名副其实,威震北疆,将少数民族一网打尽,小女子特来祝贺将军凯旋归来。”

韩成听到蔡昭姬的话后,厚着脸皮说道:“本将军知道了!但光有口头上的奖励,没点其他方面的奖励吗?”

听到韩成的话,刘绮本想说:“夫君,我和姐姐早已经给你准备好了晚饭。”

但现在却只能是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毕竟刘绮的身份是妾,有‘女主人’蔡昭姬在身旁和韩成说话,真的不敢言语什么。

经过半年的相处,蔡昭姬早已在心里容纳了这个善解人意的妹妹,看到刘绮欲言又止的模样,知道了刘绮的为难,便说道:“夫君放心,我们早就准备好了晚饭,只等着你动筷子了。”

韩成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说道:“只有晚饭啊。”

都是‘过来人’,谁不知道韩成无精打采的原因啊。

但碍于身边的下人众多,蔡昭姬只好趴在韩成的耳朵上,悄悄的说道:“我和刘绮妹妹商量过了,今晚满足你。但仅此一次,下不为例。”

韩成立马来了精神,一副精神抖擞的样子,说道:“好好好,老婆大人真好!先吃晚饭,在吃你们。”

说到‘你们’的时候,眼神瞟了瞟面带桃色的两女。

蔡昭姬来到刘绮身边,指着韩成嗔怒般的说道:“妹妹,你看他那个色胚样,我感觉我们两个好像中了圈套一样。”

韩成听到蔡昭姬的嗔怒,心道:“我哪里算计过你们,是你们自己送上门来的好不好?”

此后三天,韩成将所有事务都推给李儒等人,在家中正儿八经的休息了三日,心无杂念的陪了陪两位美人。

两女也知道韩成时间宝贵,能拿出三天的时间来,已经很不容易了,男人应以事业为重。

故也十分珍惜和韩成相处的三天日子。

韩成回到雁门郡的第四日上午辰时三刻,也就是后世的早晨七点半到八点左右的时间。

韩成才打着哈欠,一步一步的走向自己的书房。

因为韩成早早地就和李儒,沮授,审配三位谋士约好了,今天需要商量南下的战略。

本来韩成的谋士有四人,但耿武的心思仍然还在收服冀州上,叫他来也是白叫,所以韩成干脆只叫了这三人。

李儒见韩成面带疲惫之色,知道是这三日‘操劳过度’所导致的,怕韩成一开始提不起精神,只好先开个玩笑。

只见这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矫情的说道:“主公,这三日可累煞我也。”

韩成一脸疲惫之色变成了鄙视的样子,心道:

“别人不知道你,我还不知道你?大汉朝那么多的土地,那么多的事务都累不着你,区区一个雁门郡,怎么可能累着你?一看就是想装惨博取同情,就地起价,肯定还有后话。”

韩成定了定心神,试探性的问道:“韩校尉,我怎么累着你了?”

果然不出韩成所料,李儒一开口,就如滔滔江水一般连绵不绝的说道:

“你回来后就直接回家休息了三天,让一把年纪的我替你处理雁门郡的公务。我还要管着情报营,一个人干两个人的活,我怎么能不累?我也没别的要求,这个月我给我涨钱就行。”

韩成听到李儒的话,瞬间明白了李儒的意思—这不是卖萌矫情,是想给我提提精神气啊,真是个好属下。

然后一本正经的说道:“你的这个要求不合理,我不同意。”

李儒一脸委屈的样子,继续说道:“为什么不同意啊?我的辛苦你是看得见的。”

韩成摆出一副耍赖皮地样子,嘴角微微一笑,说道:“你刚才说了,我一直在家,所以看不到啊。”

李儒“......”

审配,沮授看到了韩成的赖皮样子,但精神满满,心中充满着笑意。

玩笑过后,韩成对着三人说道:“王家的进度的怎么样了?”

掌管军事的沮授回道:“我们本来的计划是想一步步蚕食太原郡的郡县,但北面及冀州的战事太过于紧张,实在抽不出太多的兵力。

正好现在战事结束了,我们有了大量的空闲兵力,我想我们应该可以对着太原郡行动了。”

韩成听完沮授的话,对着掌管情报的李儒说道:“韩校尉,你掌管情报,说一下太原郡的详细情况。”

李儒听到韩成的话后,站了起来,对着其余三人说道:“太原郡,无论地理位置,土地数量,资源数量,还是人口数量,都是并州之最。所谓‘一个并州半太原’可不是句玩笑话。

太原郡主要的世家力量有且只有一家—并州王氏。军队方面呢,有中郎将曾托,手下共有一万五千人,其中骑兵两千人,负责守卫祁县,京陵,阳曲,中都等县。”

韩成听完李儒的话后,对着李儒说道:“你将这并州王氏的情况详细的说说吧。”

李儒徐徐道来。

“并州王氏人口众多,一县之地容纳不下这么多的族人,故分为了祁县王氏和太原王氏两个分支。

前司徒王允的先祖带领着家族中一部分人从太原县迁出来,搬到祁县居住,但那时他们仍属于太原王氏的一支。

随着王允的官职越来越大,祁县王氏便不再受太原王氏的管辖,成为了和太原王氏平起平坐的分支了。

现在的祁县王氏,占领着并州西南部祁县,京陵,阳曲,中都等四县的大量土地,并和中郎将曾托同流合污,鱼肉百姓,他们所在之地的百姓生活的水深火热。

并且,祁县王氏还在自己的庄园内,私自豢养着两万士兵,若发生战争,披甲就可参战。

至于太原王氏,仍然居住在太原县,靠着祖上积累的财富,一边行商,成为‘天下七商’之一;一边注重教育弟子,对百姓很好,故在太原县内名声颇佳。

我派人分别和这两家接触过几次。祁县王氏对我们不屑一顾;而太原王氏却对我们很友好。”

沮授对着李儒十分敬佩,因为在短短的两个月时间内,李儒不仅去了趟草原,而且还能安排人手将太原郡的势力分布打探的如此清楚,让曾经掌管过情报营的沮授大为汗颜。

韩成听到李儒的话后,露出一股上位者的霸气。可能是因为地盘变大了,自然而然的有了如此气势。

对着李儒说道:“哼,天下七商!好威武的太原王氏,往草原贩卖生铁的是他们吧?往南面贩卖战马的也是他们吧?只不过对比起祁县王氏,吃相不那么难看罢了。”

韩成顿了顿,接着说道:“据长安传来的消息,王允已死,祁县王氏的靠山已经倒了,竟然还敢如此嚣张跋扈,看来我们要替天行道了。”

李儒听韩成如此说,生怕韩成一气之下,灭了太原王氏,只好对着韩成劝道:“主公,不是王家贩卖生铁马匹,就是李家贩卖生铁马匹,汉朝如此,那家贩卖都是一样的了。

天下七商,每一家都是富可敌国之辈,我们若和他们撕破脸皮,对现在的我们没有任何好处。

不如由我出面,和太原王氏讲明利害关系,若能得到王氏在财力上的大力辅佐,则我们大事可成啊。

但祁县王氏,对百姓的危害太大,我们若想占领太原郡,必除之。”

韩成听完李儒的话,很是赞同李儒的做法。

思索一下自己的兵力,对着三人说道:“沮授长史,此次你为主导,和黄忠将军一起带领七千青龙营和四千尖刀营,共计一万一千人马,拿下祁县王氏。

既然他们敢鱼肉百姓,那么我便不接受俘虏,将他们的这个分支的骨干人等全部杀死。

韩凤校尉,待长史拿下祁县王氏,太原王氏的那面就看你的了。

告诉他们:他们的钱,我全要了。

如果不给,祁县王氏就是他们的下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