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三国之铁骑南下 > 第一卷并州风云 第十章县令审配

三国之铁骑南下 第一卷并州风云 第十章县令审配

作者:妙时尊者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8:25: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从今天起,在我营中,五人为一伍,设伍长;十人为一什,设什长;五什为一队,设都伯;二队为一屯,共一百人,设屯将;五屯为一曲,共五百人,设军候;二曲为一部,共一千人,设别部司马。在此之上,五部为一营,便是本校尉了。

现在,以军中以往的规矩,凭武艺的高低,选出伍长及什长。”

至于都伯以上的官职,暂时由韩成带来的亲卫家丁们任职,采用韩成在韩府的训练方法训练士兵,提高体能。

韩成已在军中所有人面前明确表示:是暂时的任职,待训练差不多后,还是要按照军功分配职位,韩成可不想给军中众将士留下个任人唯亲的印象。

“现已设军候一名黄忠,屯将一名魏延。都是在前些日子剿灭山贼立功所得的职位,你们立了军功,也可以成为军候,屯将或者更高的职位。军俸每月五百文,军官翻倍,一月一发,粮食管饱,我军中赏罚分明,遇不公之事,报告给我,我必然给你一个公平的交代。”

说完这些,韩成走下点将台,骑上一匹早已准备好的骏马,拿出自己的二石弓,一边策马,一边射箭,箭箭命中二百步外的靶心,连续十余箭。

刚开始的时候底下的士兵还不以为然,十箭过后,士兵们都目瞪口呆,箭神啊。这是我们的主帅,仅仅十七岁的主帅,是箭神啊。

这是黄忠教的:军中崇拜强者,只有强者才能让士兵们尊敬。

同时,掌军也要刚柔并济,先给点甜枣吃,说说好的待遇,好的前程,所谓:“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谁当兵不都为了前程吗。然后再拿出点武艺来立威,一味的用强,或者一味的示弱,都不能将军队完全收服。

在士兵们目瞪口呆的同时,韩成又登上了点将台。

“现在,我约法三章:一,军令如山,我下的命令,不许违背,违者斩;二,不许欺负百姓,不许仗势欺人,违者斩;三。。。”说完了十七禁十三斩后,韩成又道:“伍长,什长选拔开始。”

直到傍晚,伍长及什长的选拔才结束。

看着自己招募的五千兵,韩成笑了,黄忠笑了,魏延也笑了。

不知不觉,到了一**年四月,汉灵帝驾崩,皇子刘辩即位,称为汉少帝。

韩成和他的五千兵一起渡过了三个月的时间。一起训练,一起吃饭,和士兵们同甘共苦,一点也没有富家子弟的做派,实实在在的将这五千士兵收服。

期间,有一伍长及两名士兵偷偷违反军纪,抢掠周边百姓的粮食财物,被韩成抓到了,直接斩首,已正效尤。

令五千士兵心里偷偷感叹,韩成校尉真是说到做到,军纪严明啊;面对违反军纪的士兵毫不留情啊。

这日,常山郡郡丞闵纯带着一男子来到军营求见韩成。

闵纯,字伯典。韩馥的忠心追随者,在韩馥任御史中丞的时候,就跟随韩馥,任韩馥的幕僚,很有才能。等韩馥荣升冀州牧时,带着一家老小,早早地来到邺城等候着韩馥,韩馥颇为感动。

于是让闵纯担任了常山郡郡丞的职位,一方面是对韩馥忠心追随者的奖励;另一方面则主要是为韩成的军队提供军粮。

韩成的军队,可都是自主招募的流民,或者活不下去的贫农,小商贩等。这种力量,才是韩馥关键时刻所能放心依靠的力量。

另一男子,二十余岁的样子,面容清俊,虽然身穿一身布衣,但身板很直挺,给人一种刚正不阿的感觉,此乃九门县县令审配。待士兵通报,二人便进入军中。

来到大帐,闵纯便将审配介绍给韩成。韩成的军粮由闵纯提供,所以和闵纯已经很熟悉了。

见到器宇轩昂的审配,韩成眼前一亮,心中默想:这名字有点印象。

审配,字正南。为人正直,好军事。跟随士兵,一路进到大帐内。看到士兵们做事,训练皆井然有素,且每个士兵的脸上面无饥色,斗志昂扬,竟无一人有颓废之势,遂对军中主将的掌军能力赞叹不已。

又忽然想起来时郡丞闵纯说过,军中主将乃州牧侄子韩成,才十七岁,便治兵有方,自己心里还大为鄙视:一个关系子弟,能有什么带兵能力。

结果一进入军营,事实让审配不得不相信闵纯的话了。

审配职位比韩成低,又是来求韩成办事的,故先行一大礼,说道:“卑职九门县令审配,参见韩校尉。”

“今日冒昧打扰,请韩校尉赎罪。”

韩成平和的说道:“那有什么打扰,审县令客气了。审县令来军中是有什么事情吧,但讲无妨。”

审配一听,这韩成虽然长得俊秀,但说话干净利落,直奔主题,倒是个实在之人,颇合自己胃口,于是说道:

“卑职县内,不知从哪里冒出了一股山贼,三百余人左右,实在不是县内的力量所能抵挡,求韩校尉帮忙,出兵扫除这股山贼,县内已准备好韩校尉出兵所需费用,请韩校尉务必帮忙。”

韩成一听这话,这可要装一装了。

“审县令说的哪里话,本校尉驻守一方,守一方安定乃本校尉分内之事。况且,是为百姓办事。请县令回去转告县内百姓,不出两日,本校尉定率军平定山贼,且分文不取。百姓生活本就不易,本校尉怎么能在收他们的金钱呢?”

审配一听这话,感激涕零,差点就泪如雨下了,赶紧拜倒在地,“韩校尉仁心仁德,乃九门县百姓之福,乃常山郡百姓之福,乃冀州百姓之福。。”

韩成好不容易装一顿的,怎么能让审配下拜,赶紧扶住审配。

嘴上说道:“本校尉行分内之事,审县令这是干什么?”

心里想到:“一个县能拿出多点钱来,军粮军俸的本校尉又不缺,既能练兵,还能博得好名声,何乐而不为呢?”

半个时辰后,吃罢午饭,韩成下令,全军集合。

“魏延点齐一千人马,随本校尉去一趟九门县。黄军候继续率领士兵在大营中训练。”

离九门县还有二十里,韩成就派出大量探马打探消息,不到一个时辰,便有探马来报,这伙山贼刚将十五里外的刘家庄抢了,知道县里的军事力量不能拿他们怎么样,今晚就在刘家庄过夜,韩成一听,顿时大怒,这群王八蛋。

但考虑到天色已晚以及士兵们的体力,于是下令安营扎着,明早三更起床,四更吃饭,全军突击刘家庄,山贼全数杀掉,一个不留。

第二日凌晨,天刚微微亮,韩成的兵马便悄悄的摸进了刘家庄周围,山贼们昨晚好一个狂欢,现在还在呼呼大睡,直到一千人马将村庄包围,都没有发现。

“杀”。韩成恶狠狠的说道。

八百人便冲进了村庄,剩余两百人被韩成安排到了村外,堵住山贼逃跑的路线。

不出一盏茶功夫,山贼被杀了二百余人,这帮山贼的大当家骑上马准备跑,便被韩成一箭射于马下。

当县令审配带着一干从事来到刘家庄,看到了三百余名山贼的头颅,从事们皆震惊不已。又听村民说,韩成的军队不仅把山贼抢来的粮食金钱分给村民,而且还让军队主动帮村民将毁坏的房屋重建修缮,帮助村内的老弱村民砍柴挑水,做力所能及之事。村民皆称赞韩成仁义。

次日,县令审配带着县里的大户以及众多百姓自愿奉献的犒军物资来到军中,表达对韩成的感谢,韩成推脱一番无果后,只能接受。

想道:“老百姓就是这么善良,给他们一点点好处,却真心真意的回报,这就是所谓的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吧。自己一定要好好努力,至少在这乱世中,保这一郡百姓的平安。”

这次击杀山贼,差点让十几个骑马的山贼跑掉,这十几个骑马的山贼还让五名士兵受了伤,让韩成意识到:在这个时代,骑兵真是霸道啊。

然而,“一分努力,一分收获”。骑兵虽然霸道,但是条件非常苛刻。

买马,养马都需要钱;而且骑兵肯定是要强壮的士兵,太瘦弱的不行,骑枪都拿不动,怎么打仗啊?

然而,条件在苛刻,也要建立自己的骑兵,韩成心中暗暗发誓。

第二日,韩成将军中仅有的二百匹马全部挑选出来,在选出身材强壮的士兵进行骑术训练。

“既然没有现成的骑兵,那只能自己训练骑兵。至于战马,以后再说。车到山前必有路。“韩成心里默默地说道。

在后两个月中,韩成不断地安排兵马剿灭常山郡内的山贼,不仅获马匹三十余匹,还获得不少黄金财物,一部分分给被山贼逼迫的苦难百姓,另一部分则留在军中,以备后用。

正因为常山郡的山贼都被韩成的军队所剿灭,又有韩成的军队守护,以至于在冀州太行山周围活动的黄巾余孽“黑山贼”侵扰各郡县,唯独不进攻常山郡,百姓得以安居乐业,迁往常山郡的人口,商人愈来愈多,常山郡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常山郡各县的百姓得到了暂时的安定,皆称赞韩成仁义。

韩成也将军中表现优异的士兵提升为都伯,屯将,将魏延升任军候,统帅五百人,黄忠升任别部司马,统帅一千人,以减轻自己的压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