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电子大唐 > 第十七回 贞观二年殿试出卷

电子大唐 第十七回 贞观二年殿试出卷

作者:小明明小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8:23:22 来源:平板电子书

自从上一次城门前的布告上,说道将会在六月六号上午卯时在太极宫由李二陛下亲自监督考试,举办一场面向全体长安城的考试。

全城的读书人都在争相传告。因为这即使考不上,靠着见过当朝天子一面都足够这些读书人吹够一辈子了。

在叶家,叶继明从李二陛下的彻夜长谈中回到自己的宅院,开始着手出题。

出题的范围这次将会是相当的广泛。但是主要集中在六门科目以及四书五经。

至于为何还要考四书五经,因为要顾及一部分人的面子。这部分人主要是当今的五姓七望。

当前叶继明这一股势力还是比较弱小,叶继明懂得,在势力弱小的时候,蛰伏是最好的选择。

所以选择了一种折中的方案。

例如在卷面中,首先开创的提出了后世王阳明提出的天人合一,心学,理学的基本概念。

当前的儒家才刚刚在萌芽期,还没有后世宋朝发展到了心学,理学,这种地步。

叶继明知道,如果这一次直接抛出两大基本学派将会引起一场浩大的风波。

在卷面中写了一个故事,曾经有一位读书人,曾经苦读,就是不曾开悟。后来这位读书人来到了一片竹院。一连做了几天,最终开悟。懂得了何为致良知,并提出了天人合一。

这便是成为圣人的核心。叶继明知道,从此天下儒家发展到了高峰。

心里有点愧对后世几百年那位王阳明提出的知行合一,所以直接把这位读书人说成王阳明。算是对这位儒学大家的聊以慰藉。

这是仅仅关于四书五经的内容。

然后试卷的下一部分将会是关于农学的相关知识。例如水稻收成的时间,水稻施肥是怎么施肥的。叶继明在出卷的时候看到大唐种田仅仅是从隋朝传播下来的随地撒成一堆。那么这种施肥的方法将会是开创性的。此处对应的是后世学科知识中的生物学知识。

试卷的下一部分是关于高中地理的知识,此处就是对应于古代的天文历法的基本知识,出了一些关于地球是圆形的基本的概念,叶继明相信,这将会是引起轰动的。

下一部分是关于化学的相关知识,这部分对应于一些炼丹术,出了一些简单的置换方式,例如增青化为铁等基本事实,由于没有完整的理论体系,所以没办法写出更为完全的理论体系。

下一部分是关于高中物理的相关知识,这部分知识相当的抽象化,开创的提出了牛顿三定律等内容。

最后一部分是相关的高中数学的相关知识,提出了微积分的基本概念。

其中叶继明最满意的是关于天人合一,王阳明的相关知识提出。这点绝对会震惊在座的各位儒家大拿的。

知行合一,致良知,这可是由心学到理学开始转化的重要标志,一种由心学到理学的转化。

出完整个试卷以后,叶继明拿到完整的试卷,呈给李二陛下过目,李二陛下过目以后看见当中的天人合一,天人感应这种说法以后相当的震惊,竟然有如此的说法,一下解开了多年的关于儒家学说上的问题的解释。

李二陛下说道:“准了,这份试卷。”

李二陛下可能当时看到天人合一,以及王阳明提出的心学的观念实在是太超前,没有顾上看其他方面的内容,结果几日殿试的时候,发生了一件更为震惊的事情。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这份试卷,被后世的历史学家说道,这是一份跨越时代的试卷,标志着整个时代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这份试卷被后世的历史学家命名为明治维新试卷。

至于为何是明治维新试卷,是李二陛下问道该给这份试卷起什么名字的时候,叶继明直接说道了明治维新试卷。至于明治维新是何意。恐怕只有叶继明这位后世人才知道其中的含义。

试卷出完了,由叶继明道后世去进行印刷出版。拿的是相当简单的打印机。

打印完成试卷以后。封装完成以后,放到一个地方。

``````

在布告发布完成以后,距离六月六日还有大概一个月的时间。叶继明在下方写了一个提纲,好多读书人将会按照这个读书的提纲进行相关的复习。

一时间,长安城,四书五经已经售完。相关的算学,农学,等书籍也售完了。虽然大家都不知道弗朗机国是何国。

但是一看到殿试,这可是当今圣上亲自监考的,所以无不慎重。

闾丘衡这长安城的一位读书人,家有薄田几亩。在发布布告的这一天,这位读书人,在街上唱着一首关于风流的诗。全文如下:

半身映竹轻闻语,

一手揭帘微转头。

此意别人应未觉,

不胜情绪两风流。

在这长安街上吟唱完全诗以后,几位后边跟着的小厮,说道:“公子您真有才。”

“是的。公子您有才。”又一位小厮说道。

此人正是长安城的著名诗人,擅长作诗,是一位实打实的读书人,并且出名了。

“能吟唱出此诗,绝非是一般人。”又一位公子说道。

两人互相谦让一阵,其中一人说道:“当今圣上,要在六月六日开一张殿试,是招收去弗朗机国的留学生。不知这位公子是否有意一同前往。”

“公子我正有此意。”闾丘衡说道。

于是两人一同前往这发布布告的城墙。

两人一同来到城墙外,看见了已经张贴好的布告,以及准备上前读布告的管家赵仲隐。

两人耐心听着布告读完。

俩人结伴而行的其中一位公子,岳少帝对闾丘衡说道:“看着布告,这次考试难度可不小,为兄是否有意一同报名考试。”

闾丘衡轻微的点头,表示应了这场邀战。

站在一旁看着两位读书人开始竞赛,叶继明感觉这大唐没有白来。自己有希望凭借提升整体的大唐科技。

大唐后世也把这一件小事记录在的史书中,是这样写的:“有两人,听闻留学布告,便一同前往,竞之”

在发布完布告以后,叶继明连夜的盘下了几个东坊书店。又从后世进了一些关于高中课本的内容,摆上了这些书桌。

闾丘衡昨晚和岳少帝约定以后,回家当晚,看见这家庭为了读书已经供养超出负荷了。

想买点书,供自己备战这次考试。结果看见家里的情况,并没有开口。

母亲,高芒看见自己儿子回来有些异样,他从别人口中知道了当今陛下要殿试的消息,于是拿出了家里仅剩的几分影子,一大早塞给了闾丘衡。

闾丘衡像往常一样起床,看见桌面上有几两碎银子,就知道母亲的用意了。

一瞬间。泪水泉涌。立下字据,自己一定要去弗朗机国留学。

身上喘着几两碎银子,来到了东坊,接连看着几家书店,都太贵了。

突然,看见眼前,有一家明氏书店。闾丘衡来到这已经人满为患的明氏书店。

明氏书店的书籍相当的便宜,一本书仅仅只有一文,在五文钱一斗米的唐朝,这简直是便宜到了极点。

随机把店里的书籍各自买了一本回去。买的书籍有高中生物,高中物理,高中化学,高中语文,高中数学,高中地理。以及一些习题册。

这里的铅笔,台灯也相当的便宜,一直铅笔竟然只有一文钱,一个台灯也就仅有100文钱。一张纸半个铜钱。还有橡皮,一个橡皮也只要五文钱。

闾丘衡买了一个台灯,一些纸张,一些铅笔,一些橡皮。

拿着这些内容,闾丘衡知道这是自己未来。将会在这里。

回到家里。已经是晚上,

幸好。这太阳能台灯还有电。打开台灯。屋内一片光明。

这位书生从此开始了为期一个月的苦读。吃睡都在屋中。

头悬梁,锥刺股。进行和时间的赛跑。

在长安城中,还有很多这样的读书人,在苦读。

有的是相当贫穷的书生,在破旧的寺院进行备战苦读。

有的是在家里的四合院里,在几进几出的四合院中进行苦读。

有的是在赶往长安的路上,因为这里离长安城比较近。所以连夜赶来。

这些人都开始在长安城汇聚,等待着六月六日的殿试。

为了能够让所有人都能参与殿试,当时在定计划的时候,叶继明和李二陛下商定,不管多少人,都要开展殿试。实在不行就直接在太极殿的宫外广场进行殿试。

当时李二陛下同意了。

叶继明也准备依照这个标准去进行实施。

在发布布告的当晚,一个人来拜见叶继明,这位人就是当朝宰相,李靖。

李靖来到自己的叶家宅院门前。地上名信。

说道:“叶小生,家有一名同年龄的小生,不知是否可以带过去,留学一下。”

叶继明当初和李二陛下指定计划的时候,曾经考虑到这个问题,当时考虑到这个口子绝对不能开。

所以当场谢绝了。

李靖看到叶继明为难的表情,就知道这件事一定有当今圣上。所以长叹一声。

叶继明也能猜出来原因,大概是怕五姓七望吧,当今来拜访的便是陇西李氏的李靖。从此叶继明也成为了一颗棋子。成为了对抗五姓七望的前锋。

“这粱子是结下来了。”叶继明长叹一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