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铁鹤书 > 第九章第十三节【路边茶会】

铁鹤书 第九章第十三节【路边茶会】

作者:永恒的夏亚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6: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藤原妹子从马车上搬下一张芦席铺在路旁,然后挪动肥胖的身躯与周高二人一同坐到了席上。那个他带来的车夫则上车取出一套考究的小炉茶具,在藤原身边一一摆开。“这个是今年新采的阳羡茨,”胖子笑嘻嘻地搓着肉鼓鼓的大手,显摆之情溢于言表,“冲调得当的话,那茶汤就犹如卧在碗中的一块浑然碧玉,滑而不粘,其香幽远如兰麝,透而不滞,进口好似温玉贴喉,润而不伤,这样的佳品,可是得来不易呀。”

周高二人听藤原口若悬河地一番自夸,肚子里的馋虫早被勾了起来。再看那个木讷的车夫,手脚却缓如老龟,好半晌他才慢吞吞地生好炭火。高云止见此情景心痒难搔,恨不得立刻冲上去帮忙,道人那边却是一派坦然,为了不辜负马上那一碗好茶,他正慢条斯理地整着道袍。

车夫好容易将一切准备停当,便退去一边研茶,将烹水重任交给了藤原。胖子显然很享受这个差事,只见他笑眯眯地从身旁抄起一把精致过头的绸扇,轻摇着为小炉徐徐鼓起风来。

“道长,你脸色不太好啊。”藤原忽然开口,眼睛依旧没有离开他的小炉,“昨晚是不是没睡好啊?”

周问鹤苦笑一声,便将昨天夜里发生的事和盘托出。又把唐门客卿与黑衣执刀人的纠葛也一并说了出来。

等他说完,藤原摇晃着他的胖脑袋思索半晌,才皱着眉头说:“这便奇了,对于景教各派,我都略知一二,你所说的大秦公教,我也是略有耳闻,据我所知,这一教已经数百年没有出现叛教者了。”

就在这时,金釜里传来骨碌碌的翻腾声,高云止听了脸上立时露出欣慰之色,他们总算是熬过了水的第一沸。藤原拿起刚研好的茶末,均匀地洒进釜中。那茶末晶莹碧翠,日光下还隐隐泛着一层银白,落在翻腾的水中真有如碧玉榨出的浆液,着实是赏心悦目。藤原接着又取出一只金匙,一边调汤,一边有节奏地轻轻击釜,刹那间一股清香随着水波流动立时弥散开来,道人只觉胸中好一片花团锦簇,如饮醇醪。

“雁门一带,古时候确实有活剥外乡人祭私神的传统。”胖子一面敲着釜沿一面说,“那些神都是荒禅野道,没有一定之规,有的是一家之神,有的是一村之神,神的名字绝不能为外人所知,否则神明震怒,这一家一村就要族灭,有些宗族为防秘密泄露,会把私神的真名混入族谱,还有些则假托关帝孔圣之名,另有一些私神名字看起来平平无奇,细观之那些字你却一个都不认识。那都是上古创造的异字,有形无音,可写不可念。据说湘西老猿拳派那名义上的祖师爷其实就是一个私神,当初开宗立派之前,他们都是荒山土人,用活人心肝供奉山中老猿,当然,现在他们已经登堂入室,成了湘西武林一支,这些事,自然是没人提了。”

周问鹤点点头,心想这胖子果然知道不少,他沉思片刻,又从行囊中取出一个簸箩似的物件:“这是昨晚领头人所戴的镶金铁冠,先生你既然对祭私神多有了解,是不是认识这个东西。”

胖子接过头冠,刹那间,那双被肥肉挤成一条线的眼睛忽然瞪得滚圆:“这兽纹,我当真见过!不过,不是在大唐!”

周问鹤同高云止对望一眼,脸上表情都有些诧异,这时釜中已经滚起了第二沸,藤原有些心烦意乱地用金匙将沫饽杓出,浇入一旁的小盂里,道人偷扫了一眼落入盂中的汤沫,当真是细腻如白沙,厚腴似醍醐。

藤原妹子处置好了沫饽,接着说:“那还是二十五年前,我在东瀛的时候。那一年我带着两个女眷回藤原京——哦,对了,当时,还没有平城京呢,从奈良出发往无论是往东,往南还是往北,都是不见人烟的深山[1]。那天我们因为路上耽搁,一直到太阳下山还没有看见大路,偏偏车辕又断了,于是,我让仆人照看女眷,自己一个人到前面寻求帮助……”

这个故事发生在大唐垂拱元年,东瀛朱鸟二年,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身材壮硕的年轻人。不亲眼看见的话,谁能想得到,十五岁的藤原妹子不但没有一身肥油,也没有现在这副猥琐的面相,俨然是一个翩翩佳公子。当时,他正借着夕阳最后一点昏黄的余辉快步在山道上疾行,俊秀的脸上写满焦急。

不多久,太阳就沉到了山后,从山峰的缝隙中只透出几线微弱的金光,藤原身处的世界,顿时化作一片剪影。

又走了一盏茶时间,黑洞洞的大山深处忽然飘起了几点火苗。年轻人顿时精神大振,加快脚步朝那个方向赶去。出现在少年眼前的,是一个由十来户猎人组成的小村落,放眼望去,只有零零散散几栋弱不经风的茅草房子,惟独村子深处,耸立着一栋与此处格格不入的石屋,以这个村子单薄的人丁,很难想像这栋石屋是出自村里人之手。

如今,石屋外站着十多个人,男女老少都有,亮光就是来自于他们手中的火把。这些人一个个默然肃立,摇曳的火光中恍若一排木桩,藤原没有走上前,他已经隐隐感觉到事有蹊跷,年轻人小心翼翼地摸上前,伏在一片杂草后静观其变。黑夜里不知过了多久,屋外的其中一人忽然打了一声呼哨,其他人像是得了命令一样亢奋起来,不约而同地开始剧烈扭动身子,那样子活像是浑身爬满虫子。另有两个人尖着嗓门开始高声吟诵,他们用的是一种奈良人早已放弃的古语,其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大和族在列岛登陆的时代,这可能是某一队移民划着原始的木船从海中带来的语言,更有甚者,这可能是日本列岛从海底升起时就已经存在的语言。

如泣如诉的语调像是一团阴湿的秽物堵在少年胸口,他只觉得头重脚轻,手脚冰凉,像是忽然来了一场大病。

就在这时,打头的人猛地嘶吼了一声“道返大神引路。”话音未落,其他人也跟着跪地叫嚷起来。那场面像是他们集体陷入了癫狂。接着,石屋的门被打开,几个人抬着一个瘦骨嶙峋的病弱老者从里面走了出来。

从远处看,那老者似乎身着昂贵的长袍,头戴古怪却又考究的高帽子,帽子两侧还有小幡垂下,衣帽的雍容气派与老者干瘪的脸庞造成了让人极为不适的反差。但是,少年随即发现了不对劲的地方,夜色中的长袍一角随风飘扬,发出“哗啦啦”的脆响,藤原心中一惊,那老者一身华丽穿戴,竟都是用纸糊出来的。

众人拥着病入膏肓的老者来到村后一条土路旁,藤原也悄悄跟在后面,吟诵又一次开始了,在闪烁的火光中,少年看见了老者眼神中的惊恐与绝望,他微微张开嘴,但是已经没有力气出声了。于是,这行将就木的老人只能任凭别人把他放到土路当中,然后眼睁睁看着他们围绕着自己又唱又跳,又哭又笑。

这群人中,只有一个人还保持着清醒,那是一个矮胖的中年人,他口中念念有词,正在磨着一柄切骨的大刀。

藤原的身子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他已经隐约猜到接下来要发生什么。

那群人忽然停止了呼喊,他们无声地围拢上来,把老者圈在当中,也遮住了少年的视线,从藤原这里,再也看不见那个可怜的老者了。接着,那个矮胖中年人手提大刀走进了人群。

远处的少年没有听到任何的惨叫声,也没有听到筋断骨折,开膛破肚的那种惊悚的声音。他只是看到中年人走进去,过了一会儿又从人群中走了出来,气定神闲,面不改色,周围一片寂静,除了他手里那把刀上的血迹,好像什么也没有发生。

“他们并没有直接杀死老人,而是砍掉老人的一条腿,然后把他留在道路上仍其自生自灭,在血流干之前,老人会痛苦上很长一点时间。”藤原妹子说到这里,釜中的汤已经第三沸了,绿莹莹一汪琼池有如惊涛翻涌,胖子一面用金匙在小盂中舀起一匙沫饽浇回釜中育华,一面漫不经心地说:“把一个斩断一条腿的人放在道路上,这是东瀛上古时候流传下来,祭祀道返大神的方法,那些死在路上的牺牲品,灵魂无法成佛,就会被绑缚在这条路上,成为这条路的路神。直到现在,东瀛那些不知名的古道上,还经常会有人声称目击到了沉默悲伤的独脚神明。我还以为,很久以前,这条陋习就被遗忘了,没想到,到了今天,它还在幽暗的山野中沉默地传承着。”

说话间,茶已煎毕,藤原大大咧咧地说了一句“君请自便。”就迫不及待给自己斟了一碗。高云止不甘人后,提起小釜也自斟一碗,脸上全是心满意足的笑容。

他捧起碗正待细品,土路上又挂起了大风。这茶还没进口,就被狂风撒了几把干土在里面。高云止顿时兴味索然,抬头再看胖子,正自顾自品着滋味。年轻人没好气地讥讽道:“老板你这么胖,怕都是喝风喝出来的吧?”藤原只当是没听见,继续品鉴手里这碗干土拌茶。这个人,真是把穷风雅三个字做到极致了。

周问鹤抬头看了一眼土路上扬起的满天尘土,一言不发。他仿佛看到了有一个独脚的身影正一跳一跳沿着土路向这边过来。

藤原似乎看穿了他的心思,也随着他把视线投向那满天的飞尘,这胖子喃喃说:“我后来偷偷收走了那老者的尸体,他戴的纸冠,跟你那铁皮冠的兽纹一模一样。这野兽,名叫毕当,后来我专门来大唐寻访有关这头野兽的传闻,找了整整五年,一无所获,直到我无意中得到一本名叫《三代正义》的书。”

“我没听说过这本书。”周问鹤坦言。

“一点也不奇怪,这是一本来历不明的孔门伪经,记载了从三代到春秋的一系列离经叛道,光怪陆离的杜撰典故。我是从一个叫做奉母书院的地方拿到这本书的,那座书院非常地邪门,我在里面遇到了许多没法解释的怪事,以后我有机会,我再慢慢告诉你。”

注[1]:大和三山,即香具山、耳成山、亩傍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