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其他 > 五日封嫔半月封妃,独享无上恩宠 > 第624章 俪珠的寿礼惊艳全场

康熙笑容和蔼:“你们都很好!梁九功却将这幅万寿金卷摆在保和殿门口,陈列十日,让世人都知道胤祚对朕的孝心。”

梁九功立刻带人将经筒抬走了:“奴才遵旨。”

康熙素来赏罚分明:“胤祉,你可有什么心愿?趁着今日说出来,只要是朕能做到的,一定满足你。”

三阿哥以退为进:“儿臣没有什么心愿,只是额娘养育了儿臣,又养育了二姐姐,虽不敢说是劳苦功高,但也满是一腔慈母之心,如今额娘年事已高,出行多不便利,连带日常请安都会累得气喘吁吁,儿臣希望皇阿玛能赐额娘一驾步辇。”

马佳贵人的位份无法拥有步辇,三阿哥说这话是想委婉的求康熙给马佳贵人复位。

康熙一时犹豫了起来。

“皇阿玛!三弟说得对,生育阿哥公主,为皇室开枝散叶,这是天大的功劳,为妃为嫔都是使得的!即使先前犯了一些错误,但如今也已经改正了,况且能养出三弟这样好的儿子也绝对不会一无是处,伺候您的日子又久,正好如今四妃之位还是空了一个,不如……”

俪珠声音清冷而不失威严:“不只四妃位空着一个,六嫔之位不是照样空着一个吗?马佳贵人当日虽是荣妃,可后来却被降为了嫔位,最后又被降为了贵人,即使复位,也应该一步一步的来才对,那有一步登天的道理?好比她犯错之时,万岁也没有将她直接贬入泥底!

康熙一锤定音:“既如此,马佳贵人即刻复位荣嫔。”

太子仍有不甘:“皇阿玛,马佳娘娘原本乃是妃位,您何不复她荣妃之位?”

康熙面色一冷:“朕的后宫还需要你来替朕考虑吗?”

太子顿觉脸上无光:“儿臣失言,请皇阿玛见谅。”

俪珠凉凉道:“马佳氏,你能复位荣嫔,这可是万岁的恩典,你为何还不谢恩?”

荣嫔屈膝一礼:“臣妾谢主隆恩。”

康熙忽然开口警告:“日后对皇贵妃一定要尊敬万分,否则小心你这荣嫔之位坐不稳当。”

荣嫔神色难堪,但却只能低声领命:“是,多谢皇上教诲。”

三阿哥与太子见状,知道只要有俪珠存在,荣嫔是别想成为荣妃了。

二人心有不甘,但也只能悻悻退下。

不过好歹恢复了嫔位,也不算是毫无建树,只不过亏是肯定亏了的。

因为三阿哥制作的寿礼花了太多的银子,不只是丝绸,墨水也是用金粉调配的,为了更显光彩夺目,太子甚至大出血,找了一些彩色宝石碾得碎碎的,混了进去,这才有了方才在大殿之上流光溢彩的字体。

可以说,他们下了血本,却没有达到预期的设想,实在是有些赔了夫人又折兵的感觉。

之后众人又开始按顺序献礼,这些年龄更小的阿哥公主都没拿出什么好东西,不过是一些略有一些心意的小玩意儿而已。

之后轮到了一众嫔妃献礼,按规矩应该是俪珠这个位分最高的皇贵妃先来。

但俪珠今日却要换个规矩,让位份最低的先来。

赫舍里妃阴阳怪气道:“皇贵妃娘娘真是与众不同,这宫里的规矩是说改就改,本来您这个位份就应该成为臣妾们的表率,您却总是喜欢推三阻四躲在旁人背后,这恐怕不好吧!”

俪珠冷笑不迭:“真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本宫只是体谅你们而已!如果本宫第一个献礼,你们准备的礼物恐怕就不好意思再拿出来了。”

钮祜禄妃故意挖苦:“若是皇贵妃娘娘真有如此自信,送给皇上的既然是稀世珍宝,那就更应该第一个拿出来叫臣妾等人长长见识了!”

俪珠的眼皮子都没抬一下:“抛砖引玉的道理,自古有之,赫舍里妃与钮祜禄妃怎么不明白呢?”

二人还想再辩:“臣妾……”

康熙却已经不耐烦了:“一切按皇贵妃说得来。”

而后,由那些低位嫔妃一个个上前献礼,最后才轮到一宫主位的高位嫔妃。

众人的礼物都挺中规中矩的。

毕竟,想要艳压群芳,实在是太难了。

那些稀世珍宝不一定能找得到,想要别出心裁,嫔妃们又受不得累。

只能随大流,不出错便是了。

再者,一众嫔妃现在也是看出来了,康熙根本不会再找俪珠以外的女子侍寝,无论她们再怎么卑微讨好,也无济于事。

因此,一众嫔妃也有些开摆的倾向了。

最终,轮到了俪珠。

连康熙都很期待俪珠的礼物。

俪珠灿然一笑,将手轻拍三下,立刻就有几名打扮喜庆的宫女捧着一个鎏金银盒走了出来。

而后几人将盒子打开,从中取出了一幅用黄金为框,用天然透明水晶装裱的画作。

起初众人不以为意,但定睛一瞧,所有人都瞪大了双眼。

尤其是康熙,更是激动不已。

他直接从龙椅之上站了起来,让几名宫女将画举到他面前,仔细的欣赏了一番。

他看了看画,又看了看俪珠,最后又用手摸了摸自己的面庞,眼神中的喜色怎么也压抑不住。

至于下方的太子和三阿哥等人的脸色已经难看到了极点。

因为出现在众人面前的是一幅康熙的肖像画。

与如今这个时代的肖像画不同,这是一幅运用了西方透视原理,又使用了东方绘画技巧,从而依靠东西结合的方式创作而成的写实肖像画。

与康熙足有九成九的相似。

几乎可以比拟前世的照片了。

对于前世的艺术家来说,画的像照片,是一种比较低级的表现。

但是对于这个时代的人们来说,这却是一种神乎其技的能耐。

因为俪珠运用地是前世经过无数画家前仆后继研究出来的原理,又结合了清朝这一时期的技法,所以整体风格比同一时期的西方油画更加写实,却又蕴含了一丝水墨工笔画的奇特韵味,因此显得十分神奇。

恭亲王常宁赞叹不已:“皇嫂真是好手笔!不知这幅圣像是哪位大家绘制出来的?据臣弟所知,即使是宫廷之中最好的画师,也没有这样的本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