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从亮剑开始崛起 > 53

从亮剑开始崛起 53

作者:我的头像是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0:00:3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哈哈哈,老赵。”

“老李。“

七月中旬,在平安县独立团团部内,赵刚和李云龙在团部小聚了一波。

根据地铺子越来越大,两人也越来越忙。

军事上李云龙负责。

如今独立团兵分三路,对鬼子发起大规模反击。

一路挥师向北,由丁伟负责指挥。一路李云龙亲自负责,一路向东,当然,这一路实际上是由张大彪指挥,李云龙基本放权。

还有一路有孔捷负责,大军南下集结。

作为实际团长的李云龙,需要联络统筹指挥三方攻势,规划未来整体局势,和其他部队以及上级等沟通协调,以及组建新式部队。

还有新兵训练,部队战术改革,部队改编等等也要他负责。

忙得很。

脚不沾地的忙。

为此,他的婚期也一推再推,最后他和秀芹两人决定,干脆彻底赶出鬼子之后,全国人民都不再受压迫后,再结婚。

赵刚也没好到哪里去。

他甚至比李云龙还要忙。

建设大队管理,根据地经济与基础建设,根据地教育,根据地金融,一系列事情都需要他来负责。

用日理万机也不为过。

大师傅带来的管理技术和体系让建设大队管理上了好几层楼,经济上的各种先进科学的管理理念也让他颇为受益,各种问题的处理随手拈来。

但随着豫中通道的彻底打通,驻蒙军被歼灭,东路军拿下石加庄,根据地规模急速扩大,管理难度越来越大,为了适应如此大规模的根据地建设,建设大队规模也是成倍增长。

现在的建设大队,人数上是巅峰时期关东军的七倍还多,而且以每周一个华北方面军的规模在增加。为此,赵政委不得不大量向陈老板换取管理类的大师傅支持,才能勉强管理好这些建设大队和建设项目。

“他娘的。”

“忙啊。“

一见面,李云龙便破口大骂:

“就这么点人,破事还真多,什么事都要劳资来管,随便一点问题都需要劳资亲自处理,害得劳资连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

一连三个劳资,说明李大团长心情很不爽。

一点就燃。

说着,他直接端起一碗水,咕噜噜的一口干完,期间,嘴里骂人的话居然也没有停:

“他娘的。“

“打起仗来,一个个鬼点子贼多,压都压不住,怎么到管理部队就不行了?还怎么教都教不会。“

显然,最近的新兵训练,让李大团长很是伤脑筋。

赵刚微笑着看着李云龙,刺耳的脏话,如今听起来居然格外亲切舒坦。

他也理解李云龙的烦恼。

独立团如今三面攻势铺开,北打关东军,东向华北方面军,南打鬼子南方军,摆出打算一举吞掉整个国内鬼子的态势。

独立团才多少人。

鬼子有多少人?

单纯从兵力规模上来说,这完全是蛇吞象。

可惜因为和陈老板的生意,对鬼子作战的主力部队只能是独立团,不然全军出击,

这三面进攻能轻轻松松,而且说不定年内就能完成。

要知道,在装备弹药富裕到几乎放不下之后,其余部队也在超高速发展,各种武器统一装备,全军已经完成了大换装。

比如程世发那家伙772团,还有773团等主力团。

虽然规模上依旧只是一个满编大团的规模,也就是三五八团的规模,但每个团都有独立的重炮营,全部装备新式125榴弹炮,以及牵引卡车,半履带装甲车。

还有团属重型迫击炮连,山炮连,以及各营的82迫击炮连。

这样一个团,整体战斗力,随随便便硬刚鬼子一个旅团,甚至面对师团也不慌。

而这样的团,部队有九十个。

奈何陈老板给出的生意价码太诱人,尤其是新出来的生意,更是未来的希望,为了生意,为了未来,程瞎子他们只能在一旁看戏。

所以独立团必须继续扩大规模,而且是大踏步的那种。

考虑到生意,在拟定三面进攻计划之初,丁孔李还有他赵刚就一齐制定计划,一边进攻,一边扩大部队规模,而且以扩军和练兵为主,进攻是次要的。

这一决定的理论基础,来自于当年的三个基千团时期。

当年的独立团,新一团,新二团就是这么强大起来的,从一个几百人,百来杆破枪,打着打着,变成响当当的主力团。

现在的三路大军,随着和鬼子的战斗,也会如同当年的三个团一样,越打越大,越强,最后把鬼子赶出去,甚至…

只是计划制定的时候,众人对一个问题有所忽略,或者说,不够重视。

现在的部队,和以前的部队已经不一样了。

半自动步枪,冲锋枪,机枪统一而且普及,坦克,飞机,大炮,卡车,装甲车各种先进装备一应俱全,甚至电台,雷达等科技装备也普遍装备。

从小米加步枪变成机械化部队。

脱胎换骨的变化。

部队对技术士兵的需求也陡增。

即便是步兵营,技术兵种也要求达到十分之一,最少得有人会用会维修电台,得有人能开动十轮大卡车。装甲营,更是要求十分之七以上,毕竟全营全是机械设备。

至于航空营,那更是百分之百必须得技术兵种,而且比其他部队水平要求更高。

奈何部队,甚至可以说整个民国,最缺的就是人才。

知识分子太少了。

建设大队临时培训出来的知识分子,比经过系统教育出来的,差太多了。

虽然有来自上级的支援,尤其是有文化知识水平的人才,是一批又一批的来,堪称海量。

但目前是以生产建设优先,主要人才优先向各工厂,建设大队,根据地基层送,之后是教师,而且随着歼灭第一军以及其余鬼子获得的七个巨型工厂开工建设,整个根据地的人才几乎被瞬间吞噬,还远远不够。

在这样的情况下,除去空军外,部队里面其实主要是建设大队半路出家的人才。

这些半路出家的知识分子,虽然十分努力刻苦,学习主动性惊人,奈何时间太短,

需要补课的东西太多,再加上现在部队技术装备越来越多,对指挥官的要求也越来越多,自然问题频出。

“要不。“

赵刚笑着说道:

“我分一点人才给你应应急?“

“我这边虽然不多,但匀一匀,还是能腾出来一点的。“

后方稳固,自然可以发展建设,教育,虽然时间短,但赵家裕大学,平安县各级学校已经铺开,第一批速成的人才已经出来了。

还有边区那边,也有人才出来。

他还利用经济优势,从山城那边,还有国外挖掘了一大批人才过来。

工厂那边,其实可以缓一缓也没关系。

“嗯?”

赵刚这句话,听得李云龙一愣。

老赵这反应不对啊!

如果是以前,他这样骂骂咧咧,赵刚绝对当场翻脸,和他对骂上一顿,不骂的他狗血淋头不罢休。

他这次来,其实是来找骂的,准确的说,是想和老赵骂上一顿缓解缓解心情。

“算了。“

李云龙眼珠子滴溜溜一转,扫视团部的同时,嘴里说道:

“没必要,现在也没到紧急的时候,没必要为了部队而影响了根据地发展,只有咱们自己能生产坦克,飞机,大炮,咱们才能成为世界强国,才能摆脱被列强欺负的情况。”

赵刚倒是没有疑虑有他,点点头:

“那行。”

“如果有需要,直接和我说就好。“

先建设,后军事,这是他们四人早就定下的决策,其余人也全部同意了。

“目前新兵训练情况如何?”

“东边张大彪那边没问题吧?“

赵刚接着问道。

李云龙瞟了一眼团部旁一个屋子里,那是赵刚的教育办公室,距离这里大约二十多米。

里面是正在整理文件的冯楠,恰好此时,冯楠也是视线向这边看过来,两人眼对眼,冯楠迅速收回视线,而李云龙则是重点看了看冯楠的手腕一那是赵刚的腕表,陈老弟送的。

快速收回视线,他说继续道:

“为了增加训练效率,我组建了五个新兵训练基地,其中两个装甲部队训练营,一个炮兵训练营,两个步兵训练基地,每個基地有二十个新兵营在训练。“

“张大彪那边情况很好,总兵力有十四个装甲营,十三个炮兵营,二十二个步兵营,十二个后勤保障营,预计两天后对保定外围发起训练性进攻。“

点点头,赵刚话锋一转:

“祝融计划准备的怎么样了?“

“飞行员目前正在训练,。”

李云龙摇了摇头:

“轰炸机比战斗机复杂太多了,更别说是巨型轰炸机,最少还需要三个月的时间,

甚至还不止,远程跨海轰炸咱们还从来没干过,导航上缺乏经验,需要一段时间准备。

李云龙压低声音问道:

“德国佬那边准备的怎么样了?“

情报方面,是赵刚负责。

“快了。”

赵刚也是压低了声音:

“应该就在这两周内,目前是橡树岭!”

随后,两人继续聊了一些建设,经济,军事方面的小话题。

在离开的时候,李云龙话题一转:

“老赵啊,等赶走鬼子了,今后咱们一起举办婚礼怎么样。”

******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