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清要完 > 第74章 迎太平,男儿当自强(第七更,求订阅)

潇水之上,二三百条大船,扬帆破浪,鱼贯南行。

潇水两岸,不计其数的“红头人”排列着队伍,扛着刀矛火枪,浩荡而行。

突然,潇水西岸的队伍当中响起了节奏感很强的鼓声:“咚——咚——咚——咚咚咚咚.”

鼓声越来越快,快到极处,一名男子突然发出了最高亢的声音:“傲气傲笑万重浪,热血热胜红日光!胆似铁打,骨似精钢,胸襟百千丈,眼光万里长.”

他的歌声响起之后没一会儿,潇水两岸的官道上,就有大约百余好男儿跟着一块儿“嚎”了起来,接着又有更多的太平天国的好男儿自发跟着《男儿当自强》的节奏一起唱上了。

虽然有点走音,词儿也记不全,只能记得多少唱多少,但是人多声量大,还都是老爷们,主打一个慷慨激昂!

《男儿当自强》的歌声,就沿着滔滔潇水一路南下,很快就传到了已经变成“天国堡垒”的鹅塘镇——这里已经是太平天国精神和物理意义上的双重堡垒了!

鹅塘镇本来就有一道低矮的围墙,围墙外头还有一条又窄又浅的壕沟,用来抵挡一下阳明山里的毛贼是足够的,对付正规军就不够看了。

而在冯云山、吴如孝接管了鹅塘之后,加厚围墙,加宽壕沟,堆砌炮台的工程就紧锣密鼓地开始了。不仅南王麾下的太平军参与了施工,鹅塘周围分到土地的百姓也都热情高涨地加入了这场“保卫分田分地果实”的斗争!

分到了土地和浮财,吃上了久违的饱饭的农民都变身成了“基建狂魔”,干活的热情那叫一高涨!

不到二十天,就把鹅塘镇修成了个难攻不落的要塞!

在鹅塘堡垒完工后,位于阳明山中潇水河谷中的双牌镇、双牌关的增筑工程,就紧接着开个工那里可是能当成根据地中心来经营的。

不过真正让罗大天使感到底气十足的,则是摆在鹅塘镇北,官道西侧一个挨着一个的“红头人”,铺满了一大片田野的方阵群,人数怕是不下三万!

这三万.还仅仅是踊跃加入太平军的矿工和贫苦农民中的一部分!

其中的贫苦农民组织性、纪律性还差一些,那些一无所有的矿工才厉害!

挖矿不仅又辛苦又危险,而且必须依赖集体的力量。无论日常生产劳动还是打群架抢地盘,都得抱团一起上。

因此他们的组织性、纪律性是很强的,甚至强于绿营兵、八旗兵这样的封建军队,半个多月前的道州起义,已经证明了他们的力量!

另外,这些矿工当中还有大量在日常的生产和斗争中产生的领袖——就是类似于杨秀清、萧朝贵这样的人物!

所以这群矿工很容易的就被组织成了太平军,本身就是天地会大佬出身的苏三娘也很容易指挥他们,仅仅花了三天时间,就把超过两万人的部队调到了鹅塘镇。

除了这两万道州矿工,罗耀国还向鹅塘镇拜上帝会支堂管辖的各个乡村发布了“点集令”,命令各乡各村的民兵,都到鹅塘镇上集中,并接受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的检阅!

这部分民兵的人数没有矿工多,但是也召集起了四五千人。

再加上罗耀国在鹅塘、双牌、梅花、白马渡、菱塘等镇招募来的太平军新兵和归顺的清兵,以及苏三娘、何大妹的女兵,总共凑出大约三万之众。

这三万人在余万清、曾添养、苏三娘等人的调度下,以五百人的一个旅为单位排出最简单的方队,布满了潇水西岸的荒野。

其中大部分人也没有什么制式军服,就是脑袋上裹一条红巾。手里面大多也没什么厉害的武器,大部分人就是一根长矛,只有少数人扛着鸟枪,持着刀牌。

绝大部分的方阵前面也没什么火炮,只有一个由余万清的干儿子余大宝和那个炮打道州衙门的纪大炮领着的一个方阵前,才摆了多达二十四门的各式火炮,也都是些威力不大的小炮。

虽然这支军队的装备落后,训练水平也不高,但他们依旧可以证明罗耀国所执行的路线是正确的——至少在如今的太平天国,“正确”还是有价值的!特别是拥有神权的“正确”。

杨秀清可以获得如今的地位,并不全靠跳大神,而是他不仅大神跳得好,还真的能为太平天国带来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而罗耀国手握法宝通天镜,跳大神的能耐可不差!如果他打胜仗的本事也不比杨秀清差,那他的“路线”可就有说服力了。

“殿下,您听是《男儿当自强》!”

早就对罗耀国信服了的苏三娘耳朵最灵,远远的就听见了《男儿当自强》的歌声,马上就凑到了端坐在堤街码头上一席凉棚下的罗大天使耳边报告了。

罗耀国回头看了她一眼,发现她还是有点紧张,就笑着对她道:“无妨的天父、天兄都是讲道理的!”

他一边说话,一边把玩着一只紫金钵盂——说是“紫金”,其实是紫铜的,表面上原本刻了四个佛教的“万”字符,罗耀国又让张宝找来鹅塘镇上的铜匠把“万”字符铲成了“十字符”,还稍微做旧了一下。

“曾侍卫!”

罗耀国和苏三娘说完话,又把目光转向了曾添养曾老爷子。

“天使,您有何吩咐?”老爷子单膝下跪,又一抱拳。

他本来对罗耀国的路线也不是很认,但现在已经彻底服了。

人家真的能赢啊!

他们紫荆山曾家可是把一切都押在太平天国上面了,赢了就累世公侯,输了就没有了!

而罗耀国在道州推行的这一系列办法在他看来,的确是好用的,所以他老人家就服气。

“曾侍卫,你嗓门大,你去带着大家唱《迎太平》!”罗耀国吩咐道。

“是!”曾添养领了命令,起身离了码头,又翻身上马,出了堤街北门。

没一会儿,嘹亮高亢的《迎太平》的歌声,就开始在潇水岸边响起了。

虽然《迎太平》无论在歌词还是曲调上都没办法和《男儿当自强》比,但是它却能唱出此时中华大地上艰难求生的亿万劳苦大众的心声!

三万人一起放声高歌,向天呐喊,一下就盖过了“萧歌王”领唱的《男儿当自强》了。

“租子重,利钱高,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太平,管教大小都欢悦。杀清妖,宰劣绅,开了城门迎太平,太平来了分田地!分田地,分浮财,管叫人人都饱暖。不交租,不还债,天下无处不平均.”

“这是.”

正坐在一条大船上哼着《男儿当自强》的洪秀全被这突如其来的湖南口音的歌声打断了节奏,有些不快。而且他也听不懂湖南话,于是就问身边的冯云山道:“山胞,这是怎么回事?”

冯云山笑道:“这是国胞所编的《迎太平》,歌词是.”

洪秀全一边听冯云山背诵《迎太平》的歌词,一边站起身,大步走出了船舱,站在船艏甲板上,向南张望,一下就望见了遍布原野的“红头人”!

“他们是”洪秀全下意识地发问。

冯云山用充满喜悦的声音说:“天王,他们都是咱们太平天国的新兄弟!是在道州加入咱们的新兄弟.”

“真多啊!”洪秀全喃喃道。

冯云山点点头:“的确多他们都是因为八弟所做的《迎天平》成为新兄弟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