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科幻 > 人类失踪,幸好我有亿万克隆体 > 第182章 一线生机

人类失踪,幸好我有亿万克隆体 第182章 一线生机

作者:彩虹之门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1:52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李青松的十多亿颗大脑在这一刻同时陷入到了疯狂的运转之中。

此刻的局势已经恶劣到无以复加。换做其余文明,譬如蓝图克文明,在这种情况下将不可能有任何生还的希望。

就算当初在太阳系之中,蓝图克文明击败了自己,有了自己作为助力,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物资采集工作然后前往下一个恒星系,蓝图克文明都绝对无法避免被智械天灾抓捕的情况出现。

当智械天灾出现在太阳系之中的那一刻,蓝图克文明覆灭的命运就已经被注定。

就算没有被自己灭掉,也会被智械天灾灭掉。

但……自己不是普通的文明!

这种对于普通文明来说的绝境,对于自己来说,却未必不能找到一线生机!

这一线生机,此刻李青松已经想明白了。

那便是普通电弱文明绝对不敢去想,也绝对无法做到的事情。

在逃亡途中发展科技!

在漫长的恒星际迁徙过程之中,在空无一物的浩瀚太空之中,一边逃亡,一边发展科技!

只要自己不停靠恒星系,始终漂流在浩瀚虚空之中,智械天灾舰队就不太可能找到自己。

因为宇宙星空太过浩瀚,智械天灾舰队再强大,也仅能对恒星系展开搜索而已,不可能对整个星际空间展开搜索。

自己布设在太阳系,偷偷对智械天灾舰队展开侦查的探测器,他们找不到。

自己舰队进入太空漂流,他们同样找不到!

自己要将这些自己辛辛苦苦才造出来的总计1500多套,总质量高达30多亿吨的大科学装置全都带走,在太空之中展开包括但不限于粒子对撞实验、引力波观测实验、中微子观测实验、超高温、超高压实验等等等等所有与基础物理理论发展密切相关的大型实验!

唯有如此,自己才有一线可能,在智械天灾追上自己之前突破为第三级别的强核文明。

唯有突破到第三级别的强核文明,在那个智械天灾面前,自己才能有一线生机!

可是……

这些大科学装置不仅自身质量极高,带着它们远航迁徙的话需要消耗更多物资,驱动它们运转,同样要消耗无以计数的能源和物资。

单单一台高能粒子对撞机而已,便需要专门建造一座核聚变电站供电,其耗电量堪比一艘大型飞船全功率推进。而这样的大科学装置可是有着足足1500多套。

并且,为了实现科技突破,自己必定要全力以赴,动用所有脑力才行。这样的话,长期维持清醒的克隆体数量也不再是之前迁徙的10亿名,而是要至少20亿名。

这又会多出多少物资消耗?

更为关键的一点是,需要携带的物资多了,对应的飞船数量的提升却并不是一比一的。

假设之前那支舰队的自身质量为1,去除固定的推进燃料外,极限物资携带量也为1,那么,此刻自己想要将物资携带量提升到2的话,舰队的自身质量却必须要提升到4,或者5.

物资携带量提升到3,舰队自身质量恐怕就要提升到10了。

因为燃料也是质量的一部分。

物资多了,需要的燃料就多。燃料多了,需要的燃料便更多。

就像当初李青松为了向内太阳系发射探测器,造出来的火箭重达数万吨那样。

而简单计算之后,李青松便发现,想要达成自己的目的,自己去除燃料之外的物资携带量至少也要达到当初离开太阳系之时所携带物资的五倍。

对应的,自己的舰队总规模便要扩大到之前的30倍!

之前离开太阳系之时,舰队规模便已经让蓝图人惊叹,便已经超出了普通电弱文明的极限。

而现在,30倍于之前规模的舰队,这种规模,以及这种规模对应的工业实力需求,便连李青松想起来都感到有些畏惧。

这舰队实在太庞大了,就算是类似“天灾”存在形式的自己,都需要至少300年时间,心无旁骛,别的什么都不做,全力以赴一心一意的投入到建设之中才能做到。

300年时间……太久了,李青松等不了。

“那么……抛弃不必要辎重。”

李青松暗暗咬牙:“那数量庞大的无人战舰,抛弃90%!只携带少部分无人战舰!”

迁徙过程中,如果遭遇到的是类似智械天灾的强核文明,那无人战舰数量再多也没有用处。

如果遭遇到的是如同蓝图克文明一般的电弱文明,那现有的无人和有人战舰应该已经够用。

“除了无人战舰,其余所有可以精简的全部精简掉。食物和水等日常消耗方面,加强物资循环利用率,降低飞船重量……”

整体评估一番,自己需要建设的这支舰队的规模降低到了原来的20倍,所需要的时间也出现了巨大的降低,从300年降到了200年左右。

但……还是太久!

李青松最长可以接受的时间是30年。

原因很简单,智械天灾随时可能到来,超过了30年时间,风险就太大太大了。

可是,30年时间,完成20倍于当前规模的舰队建设,建造一万艘巨型空天母舰,5万艘重型运输船,5000艘大型滚筒飞船,3000艘大型科考船,5万艘其余各式飞船,以及这所有飞船与人员所需要消耗的物资,氘气,矿产,化学品……

这怎么可能做到?!

就算李青松把所有克隆体都累死,把运行神工AI的超算基地超频到冒烟,都不可能完成如此庞大的建设任务。

那么,怎么办?

片刻的思考后,李青松下定了决心。

“目前唯一可行的办法,便是通过两个方面的提升来完成这一任务了。

其一,以之前数百年时间恒星际远航所积累的恒星际航行经验、所积累的科学猜想和技术思路,全面提升、优化舰队的性能与效率,尽可能的降低物资消耗。

其二,用五年的时间,攻克量子计算机技术,大幅度提升神工AI的性能与智能,进而大幅度提升我的工业实力,完成在25年时间内,建造20倍于之前规模的舰队的任务!”

量子计算在某些领域相比起传统的电子计算机有着巨大的优势。

因为量子门与同时只能处于两种状态的电子电路不同,它可以同时处于三种状态,开,关,又开又关。

这便意味着它具备极高的并行能力。

假设令电子计算机去看一本很厚的书,它便只能一页一页的按照顺序去看。

更先进、算力更高的电子计算机也无非是翻页的速度更快一些而已。

但量子计算机不同。量子计算机能做到如同一群人同时在翻这本书,每个人只翻一部分一般,以更高的并行计算能力完成阅读这本书的任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