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国色 > 第21章

国色 第21章

作者:梦溪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1:56:30 来源:平板电子书

如果有选择,其实长社县令也不想给刘远当小弟的。

可是没办法,长社县隶属颍川郡,而颍川郡已经被刘远接手了,他总不可能把长社县单独划开去,大义凛然地宣布自己还是秦朝官吏,所以服软是必然的。

由于之前把刘远逼得走投无路这其中也有他的一份功劳,很有自知之明的长社县令把姿态放到了最低,希望能够用谦卑的态度换来对方的不计前嫌。

于是就有了先前的一幕。

带着刘家一干人,长社县令在离刘远他们还有几十步的距离停了下来,然后以一个下属对待上官的态度,恭恭敬敬地拜了下去。

“长社县令赵明,拜见颍川郡守!”

他身后的刘家人,以及那些不明真相的路人们,瞠目结舌地看着他们的父母官以一种几近卑微的姿态去拜见昔日他们所瞧不起的人。

刘远勒马停住,翻身下马,大步流星上前,扶住长社县令,长笑一声:“赵县令何故如此客气?”

被他扶住的那一刻,长社县令禁不住一抖。

这实在是太诡异了。

赵明绝不认为他之前逼得刘远走投无路的事情已经被对方忘得一干二净了,刘远离开向乡的时候是去年寒冬,短短不到一年时间,他就已经在叛军那里脱颖而出,还被陈胜任命为颍川郡守,这充分说明他绝对不是一个可以任人欺侮的人。

由于心中忐忑不安,这种心情也在面上流露了出来。

“郡守,先前……”

刘远制止了他往下说,笑容和蔼:“赵县令,往事不可追,便让它随风而去罢,我已看过这一年来的考评记录,你掌长社颇有功劳,虽不能称得上家家夜不闭户,可总算太平无事,既如此,这个县令也还非你莫属。”

这简直是意料之外的惊喜了。

长社县令万万没想到,刘远非但不追究他的罪过,反而还让他继续当这个县令。

而且他还从刘远的这番话里听出一个更重要的信息:不仅是他这个长社县令,就连颍川郡内的一切秩序,刘远都不准备来个大刀阔斧的整顿,一切保持原样,该怎么着还怎么着,大家各回各家,各找各妈,皆大欢喜。

长社县令再笨,也知道刘远这是对他格外优容了,否则凭着两人过往的那点子恩怨,刘远完全可以在还没到长社县的时候就派兵过来把他这个县令给捋了,再让自己的人来当,更何况长社县令一点都不笨。

于是他激动得当场就涕泪横流,硬是挣开了刘远的手,又恭恭敬敬地拜了几拜:“郡守放心,臣定当竭尽全力,以保一县之治清平!”

不管长社县令是真感激还是假感激,对方都表现得很上道,刘远自然很满意,两人亲亲热热地寒暄几句,刘远这才将目光移到县令身后的人身上。

刘薪板着张脸,看上去不苟言笑,儿子当了郡守,他却不见半点喜色,但是仔细一看,不难发现严肃中隐含的尴尬。

相比之下,刘弛的表现就外露多了,他本是没想到自己这位异母弟弟逃亡之后反而走了大运,竟还当上了一郡的长官。

眼看着从小就不爱学习俨然反面教材的兄弟却突然峰回路转一跃成为自己上级的上级,刘弛心里那滋味跟打翻了五味瓶似的,就甭提了!

饶是如此,他还得跟着老父跑到这里来跟着拜见。

这成什么样了,当儿子的,竟然还要父亲来亲迎?

刘弛越想越是不对味,好几次想要张口说点什么,再看看刘远身后那帮杀气凛凛的士兵,就又萎了。

如是几次,脸色就有些不好看起来。

刘远恍如未见,绕过县令,倒头便朝刘薪一拜:“不孝子远,拜见阿父,连日来累得阿父担惊受怕,忧心儿子安危,远实为不孝,还请阿父责罚!”

刘薪这些天确实没少担惊受怕,但怕的却不是这个小儿子的安危,而是全家会不会被他连累,此时一听刘远的话,面上就更有点尴尬了,眼看周围民众连同长社县令还都在瞅着他,此时刘薪若是说出什么真要责罚他的话来,只怕大家要说的就是刘薪不慈了。

“起来罢!”刘薪干巴巴地道。

“多谢阿父宽宥!”刘远闻言,起身起得那叫一个干脆利落,完全没有再客气一下的意思,把刘薪噎得翻了个白眼。

长社县令见缝插针,知机地上前:“臣方才得知郡守家眷居于山中,先前已经派人去寻,想必过不了多时便能接来了,还请郡守移步县衙,稍息片刻。”

刘远正想点头,便见前方几名差役带着一行人走来,其中多是妇孺,仔细一看,那妇人手里还抱着一名童子,只是他们衣衫褴褛,委实破落,若不是有差役带路,旁人还以为是乞儿。

刘远一见之下,脸上就露出喜色,跟刚才对着老父时含蓄有礼的微笑实在有着天壤之别。

安正同样也是大喜,他随着刘远一并上前,那头的人也早已看见他们,许众芳走得快,嗓门也大,早已“大兄二兄”地喊起来。

久别重逢,各自又都遭遇了奇异的经历,兄弟三人自是激动不已,恨不得把满腔的感情都倾倒出来,只是刘远现在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他双手用力地拍了拍许众芳的胳膊,随即松开他,看向站在一旁的老婆和孩子。

刘远视线触及他们身上破破烂烂的衣裳和满面的风尘之色,眼圈便是一红。

不管是张氏,还是刘楠刘桢几个孩子,他们身上穿的衣裳虽然尚算干净,可一眼就能看出已经缝补了许多次,眼看就要不能穿的地步,再看于氏身边的刘承和刘姝等人,衣裳崭新整齐,面色红润,两者对比之鲜明,有种说不出的讽刺。

长社县令则是吃了一惊,他考虑得很周全,早在吩咐差役上山寻人的时候,就已经让他们带去干净漂亮的衣裳以备替换,免得刘远觉得他在虐待郡守的家眷,谁知道人是找来了,穿的还是之前那一身旧衣。

他自然不知道这都是刘桢故意为之的。

早在那些差役上山找到他们的时候,随身不仅带上了质地细腻的全套绢衣鞋袜,连带女子用的脂粉簪花都一应齐备,甚至为防张氏她们不会梳复杂的发髻,还派了个婢女过来帮他们梳发髻,可谓面面俱到了。

当时张氏听了差役的话,便想依言换上新衣,谁知道却被刘桢阻止了。

刘桢的理由很简单:我们之所以贫穷落魄,并不是因为我们自己不努力,而是阿父被迫离开家乡所致。既然我们一不偷二不抢,现在阿父回来,我们当然也应该以本来面目去见他,堂堂正正,无须涂脂抹粉,多加装饰。

实际上,刘桢想的是,长社县令这番作为别有用意,无非是希望把他们打扮得漂漂亮亮去见刘远,好告诉刘远自己没有虐待张氏他们,这样一来,刘远也就不好意思和他计较下去。更何况,如果到时候有刘薪刘弛父子在的话,对方说不定还会以为他们过得有多好。但如果他们这么一身破破烂烂过去就不一样了,怎么也能在不明真相的群众眼里刷点同情分,帮老爹争取一下主动权,顺便狠狠扇那些人的脸!

但这个理由是不能公开说出来的,所以她只能换个更加冠冕堂皇的说法。

张氏不会知道刘桢心里的想法,她只是觉得他们现在已经是郡守的家眷了,如果还穿得破破烂烂,那实在太丢人了,她丢不起这个人,所以并不准备听从刘桢的建议。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刘桢却趁所有人不备,直接抢过那些差役手里的衣裳,跑到里屋,直接往火堆里丢,旁人连拦都来不及拦!

刘婉正眼巴巴地瞅着这些漂亮的衣裳和首饰,还忍不住伸手去摸,以她的年纪,可能还不太理解衣裳首饰对女人的意义,但却并不妨碍她对漂亮事物的喜爱,谁知道一转眼,这些东西就已经完全化作灰烬,刘婉当时就懵住了,紧接着哇哇大哭起来。

其他人也都是目瞪口呆地看着刘桢。

刘桢烧完东西,拍拍手,若无其事地对张氏道:“阿母勿恼,等见了阿父,我自会向他请罪。”

张氏被她噎得说不出话来,想斥责的话也堵在喉咙,脸色自然好看不到哪里去。

但是衣服都被烧了大半,剩下首饰和鞋子,当然不可能再穿了,否则一身乞丐似的衣服,还戴上那些首饰,那简直要笑死人了。

张氏无法,只好按照原来的打扮,只是洗了把脸,就跟着差役一起过来了。

此时看着丈夫和旁人惊诧的目光打量着他们,张氏只觉得羞愤欲死,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刘桢却是大大方方往前一步,扯着刘楠一起拜下去。

“起来!快起来!你们都受苦了!”刘远连忙将他们拉起来,一手牵住一个。

长社县令也是同样尴尬,他狠狠地瞪了那些哑巴吃黄连的差役一眼,上前道:“郡守,这……”

这个时候,刘桢开口了:“阿父,你是郡守,我听说郡守是一郡之长,比县令还要大的,是也不是?”

“这么说也没错。”刘远笑道。

“那为何世父只是令吏,刘家堂姐却穿得比我们还要好呢?”刘桢紧接着又问。

“……”

刘远看着刘桢一脸天真无邪,又看看那边刘薪刘弛面色难看的样子,差点没笑破肚皮。

这个闺女啊,真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