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仙侠玄幻 > 我以神话铸长生 > 16:澜江鼋君,长生法,三花五炁

元徽七年,农历七月初一;相传此日乃前古上圣【元皇氏】圣诞;是以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祭祀这位统一诸部,征伐山海的上古人皇。

同时,亦是仙门道院,每十年一届招收门徒之期。

宽上百里的澜江,波涛汹涌;三层楼船在其中,都如一叶扁舟般的渺小。

纪缘身边带着‘小煞星’’殷瑶儿,负手站在甲板上,默默看着滚滚波涛。

殷瑶儿,正是之前街上骑着紫烟驹横冲直撞的那个金冠锦服的少年。

也是再见她时,纪缘才知这‘小煞星’是个女孩儿,难怪会叫‘瑶儿’这么娘炮的名字。

“什么狗屁陈家千斛大楼船,垃圾,我都快坐吐了,怎么还不到?”

“闭嘴!”纪缘脸一沉。

他们此行,乘的是陈海家的楼船渡江,虽然这楼船确实有些晕,也行的很慢,但人家都不收钱,你还好意思骂骂咧咧?

殷瑶儿面色发白,嘴里骂骂咧咧:“纪二娃,你站那么远干什么?狗东西,赶紧扶我!!”

纪缘蓦的转头,眼神冷冷看着她。

“看什么?你不服啊?狗奴…啊!”殷瑶儿话音未落,衣领已被纪缘攥起。

整个身子都被提了起来,她在空中,不住的伸胳膊蹬腿挣扎:“你…你放开我!”

“别再瞎叭叭,给我安静点,不然我给你扔下去,信不信?”

殷瑶儿看着脚下滚滚波涛,甚至能感受浪花溅在身上水滴,她吓得脸色煞白:“不不不,不要,我最怕水了。”

“哼!”纪缘松开了手,将她放回甲板。

“还有,我警告你,不能叫我二娃。”

殷瑶儿眼神怨毒的看向纪缘背影。

她伸着脚虚比划了下,试图一脚将纪缘踹下船去。

但又顾及着他的‘神力’,最终做罢,冷哼:“叫你二娃怎么了?我还叫陈海大嘎呢!”

“是不是,陈小嘎。”

此时,刚从船舱走出的陈海和煦面色一僵,脸颊抽动。

纪缘也禁不住的扯嘴笑了。

如果没记错,按泾州方言,‘嘎’是牛牛的意思,他心里顿时平衡多了。

原来这‘仙学世家’,竟也跟乡人般,信贱名儿好养活啊。

这时,纪缘见船工们抬着大木桶走出船舱,将一桶桶煮熟的糯米饭,倒入江水滚滚波涛中。

“这是干什么?”

“相传江中有鼋君,其乃龙宫太子;每逢大船渡江,或逢年过节,必要奉以贡品,以养鼋君麾下水族。”陈海解释。

说来也怪,那一斗斗糯米饭倒下去。

波涛汹涌,浪花滔天的江面竟瞬间风平浪静。

隐约能见水下鱼群不时翻着白肚皮,映日光明,一闪而过,在分食糯米。

“噫?果然不晃了欸!!”殷瑶儿惊奇大叫。

她像是找到什么新奇的玩物,捞起船上挂的‘网兜’就要往下扔,试图将那些鱼群兜上来。

船工赶紧拉住她:“小姑奶奶,这些鱼可捞不得。”

“是啊,这是鼋君座下兵马,您捞一个上来;江中风浪滔天,我们都得下水底去…”

“呸!我岂会怕他,什么狗屁鼋…”

“闭嘴!”纪缘闻言,赶紧一把将这‘小煞星’扯回来,捂住她的嘴。

青兕说过,仙妖灵怪,道行高深者,难免都有些灵妙感应,念人家‘名号’,人家都有感知的。

难怪那殷老太尉那么大神通,都想着将这‘小煞星’送入仙门教养。

这厮着实是个惹祸的根子,而且还有多动症、狂躁症,一刻也停不下来。

以后非得好好教训教训她不可。

纪缘心头暗想。

这时,江中陡然一股水波浪头卷过,推波助澜,船只航行速度,霎时大增数倍。

“多谢鼋君!!!”

船工们大喜,纷纷望着江头下拜。

纪缘和陈海则都身形微紧,戒备的看向江水之中,隐约一团七八丈的黑影,散发神妙气机。

蓦然,水中似‘鳄鱼’般的黑影开口:

“诸位莫慌,某家鳄元帅,闻近日玄微大教仙长招纳门人,我家大王特遣某领水族,推波助澜,襄助诸位渡江去。”

“有劳鳄帅!”陈海拱手一礼。

水中不再有声音回应,黑影隐入水底不见。

短短一炷香时间,船只风也似的穿过百里江面,在连绵青山下靠岸,岸边早已停靠无数船只,大小楼船、轻舟连绵数十里不绝。

陈家楼船中,有数百少年走下船舱,这些都是陈家故旧,一并乘陈家楼船渡江的。

纪缘带上殷瑶儿,跟随众人一起走上一条崎岖山道。

山道狭窄,三五尺宽,蜿蜒曲折,直入深山,只能容一人过。

上山途中,连绵不觉都是人影,一眼望去,不见边际。

有其它大州赶来的,有泾州本土十八郡提前得知消息过江来的。

到山腰时,往下看依旧密密麻麻人头,不下十数万人。

走到不知多久,脚下已是千尺悬崖,云雾缭绕,才见前面豁然开朗;到山顶处,才见深山古刹,金殿楼阁、飞檐斗拱,雕粱画栋,连绵数十里的建筑。

过一座门楼,牌匾上书【云台观】;两侧对联【道高龙虎伏,德重鬼神钦】横匾【道高德隆】。

几位道人,拦在门楼下。

为首的中年道人扎一字青巾;月白袍服,腰系水火丝條,身背宝剑,仙风道骨。

但纪缘却隐约记得,这便是此前泾州城中见过,那‘灵玄’道人,只是现在的他穿着很正式。

“贫道灵玄,主持检测资质,招收弟子入山。”灵玄道人声音不大,传遍整座山中所有人耳边。

“现在,尔等之中;有五指残缺者,口吃耳聋者,不识字者…就不用上山了。”

有人问:“道长,我听闻上圣仙师收徒,言有九窍者皆可成仙,这般的为何不收…”

“五指残缺,掐不得法诀;口吃耳聋念不得真言经文;不识字者,看不懂天书真章…是以不收。”灵玄淡淡说。

旋即,灵玄道人手指一面青光氤氲的铜镜,对着每个排队上前的人晃了一晃。

随后,便指向一侧让人下山去。

只是短短一个时辰功夫,前方上万人,几乎都被刷下山去;竟只有寥寥一两人,才能被引入山门。

也有不服的,灵玄道人一拂袖,滚滚风烟起如龙卷,将人直接扫下台阶。

很快,就轮到纪缘他们这一批。

陈海小小年纪,已修成玄微教法力,灵玄道人都没有拿镜子照他,直接摆手:“陈海通过,根骨上乘,录入法籍。”

“嗯,殷瑶,小小年纪,也已修成法力,通过,录入法籍;也直接上山去。”

接着,再看向纪缘。

这次,灵玄道人才用镜子照了。

镜中,竟倒影出五脏六腑,骷髅骨骼,隐约能见得气血滚滚红烟,除此之外,镜中还有一丝白色光炁。

“嗯?气血这般强健,已不下妖兽躯壳,难怪天生神力;但这灵窍资质…”灵玄眉头微蹙。

纪缘灵窍资质,不能说没有,也不能说很差,但只能算一般;勉强也能够上玄微教标准。

但要从十数万人中挑出二十人,纪缘一定是排不上号的。

不过,想起殷开山偷偷塞给自己的大量灵药法材…

灵玄道人蹙起的眉头松开,昧着良心说:“纪缘,根骨上乘,上山,录入法籍。”

不远处,坐在书案后,手持朱笔的青衣道童,默默在金书玉册上,抬笔写下纪缘籍贯出身,入门时间,以及‘上乘’的根骨资质。

此为玉京法策,大教门徒,皆录法籍。

“谢道长。”纪缘长出口气,跟着殷瑶和陈海等人脚步,走上山去。

入门之后,在一位道童接引下,领着众人七拐八拐,登上另一座山峰观阁,让众新入门的弟子,发放道袍衣衫,先行歇息。

……

次日,新入门者,男女共十余人,皆**岁到十二三之间,被引到一名为【紫气阁】的宫殿前。

纪缘换上昨天发的崭新青色道袍,竹簪束发,跟着众人来到殿前。

不过陈海和殷瑶儿并不在其中,她们已修成法力,少了许多前辈传法授经的程序。

昨日入门之后,就被灵玄道人领走,说是分配府院,纪缘再未见到。

此时站在这儿的这些,都是还未炼成法力的。

“诸位道友,真人在殿中等候,请入殿去吧。”门前道童示意。

众人缓步走入殿中。

殿中烛火悠悠,香案上供【玄微玉京祖师】牌位。

一鹤发童颜,眼眸清澈,看不清具体年岁的道人;手执拂尘,趺坐蒲团。

“贫道灵鹤,是云台别院掌院首座,受玄微掌教敕令法旨,执掌云台别院。”灵鹤面无表情,板着脸自我介绍。

“拜见灵鹤真人。”

“嗯,我们云台别院;下辖道观七十二,馆阁三十六;占地十四万余亩,目前有道人、童子、力士数万人。”

“尔等入门,但未修成法力道行,便算不得道人;只能算童儿。”

“祖师言,祂曾见,鸿蒙演辟一元会之数,天开于【子】,地辟于【丑】,而人生于【寅】…我辈道人,亦当法道于此。”

“尔等【寅】时末〈5点〉,必须起床在观云崖采气,【卯】时初〈6点〉,到紫气阁颂经学法;【辰】时〈7点〉早食,而后开始做些杂物,不可间断…”

“稍后,执事道人会发下一些书籍给你们,直到修成法力,才能免脱一些杂物,授予尔等仙学辈分。”

“是!”众人躬身应诺,在灵鹤真人示意下,恭敬退出殿阁。

门外,早有青年执事道人等候:“诸位道友,我叫王檀,负责教授和带你们;现在先领你们去安排舍院。”

“以后你们可以叫我王师兄,也可以叫我王老哥;有什么不懂的,随时来问我。”

这个王檀师兄,倒是极为和善健谈。

“王师兄,不是说我们云台院十年才收寥寥数人嘛?为啥刚才鹤真人说,院中有数万道人?”纪缘忍不住问。

“道人者,都是练成法力的真正弟子;不过没有数万,七八千倒是有的,剩下的都是一些力士,童儿。”

“那也不少了,每十年才收二十人怎么会如此多呢?”

王檀默然片刻后,说:“你们不知根底,修行之辈,一旦入道,修成第一关境界,便有延年益寿之身,道高德隆,少说,也能活数百年呐。”

“数百年?”

“嗯,这修行第一境界称为【一气】或叫三花聚顶;便是指法力一旦炼成,就立刻寿增千年,观万物如蜉蝣生灭,再不算凡人。”

“这么厉害!直接寿增千年?”纪缘眼睛一亮。

其他人听了,也是禁不住的双眼放光,呼吸急促。

难怪那陈海说起自己练成‘法力’,就忍不住满眼得意。

难怪青兕说相比大教长生仙术,神魔玄功只算‘窑头土坯’。

难怪这无上大教的道院每十年才收徒一次,一次只收区区二十人。

这长生仙术,也太牛逼了吧。

“但你们也别高兴太早。”王檀摇头。

“一来要修成法力,堪比无梯登天;毕竟凭空何来法,身中何来力呢?有的人日炼月炼,皓首穷经,苦学百年不辍,依旧是镜花水月,入不了道,老死而已。”

“再者,法力修成,根源巩固,已注神体;虽则延年益寿,但我们炼气士夺天地之造化,侵日月之玄机,要修炼法术又得假借鬼神,袭取一时;”

“所以最为万物所嫉;步步该灾,处处是坎。”

“不说别的,这每五百年,就有个三灾利害。”

“王檀师兄,我们不懂,你直接说吧,什么又叫‘三灾利害呢’?”

王檀说:

“先有风灾,此风非东南西北风;非和熏金朔风;亦不是花柳松竹风;,唤作‘赑风’。自囟门中吹入六腑,过丹田,穿九窍,神魂元神消疏,其身自解。”

“再五百年,又有火灾;此火非凡火,亦不是天火地火;唤做‘阴火’,从脚底涌泉烧起,直透顶上泥丸宫;五脏六腑成灰烬,四肢皆朽;千年苦功,成为画饼…”

“又五百年,还有雷灾外劫其至;这个只能明心见性,预先躲避;躲得过寿与天齐,修成【五炁通玄】是为不死真仙;躲不过,自此绝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