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仙侠玄幻 > 我以神话铸长生 > 120:大衍洞中事,通天教主

我以神话铸长生 120:大衍洞中事,通天教主

作者:幕凰天枢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8-13 23:50:11 来源:平板电子书

转眼,十年过去。

昆吾山,大衍洞中。

多年来,四季如春依旧。

大衍峰亭台楼阁;石台玉阶上,纪缘握着扫帚,将一片落叶扫下。

“洞天之中,什么都好,就是太过死寂了。”纪缘感叹。

今天是他出关的第一天。

也不算出关,只是他还无法适应太长时间一直坐关修炼的生活,感觉一旦久了,不说别的,心境都会出问题。

闭关,也是要境界的。

所以就出来打扫大衍峰。

大衍峰并没有仆人,甚至活着的人,都只有纪缘和大衍老祖。

然而随着大衍老祖十年前下山之后,就再没回来,也没向山门之中,寄来一封信。

这个洞天很大;但其实并没有活物,包阔蚊子、鱼虾、蛇虫、鸟兽等小动物都没有。

而且四季如春,天空也不会黑暗。

天空之中,时而会有灵机凝成假的仙鹤,在远处飞腾翱翔。

纪缘施法捉来一只,才发现是假的。

太孤寂了。

难怪大衍老怪根本不想待在洞天之中。

整天的不落家,一回来就走。

“或许修行本就该如此。”纪缘放下手中扫帚。

若不这样,就放不下各种的物、欲。

美色消形骨、金银腐熏血身、权势迷人眼。

难怪那些前辈高人,一个个都能动不动闭关百年、千年、乃至万年、数十万年了。

这什么都没有,就只能闭关参悟法术神通、又或者参研经法。

当沉浸其中之时,就会不自觉抛去一切和时间。

根本就察觉不到时间。

所谓‘神仙般的日子’。

就是这种了。

不忧虑吃喝、不忧虑衣服、不忧虑儿女长辈,不忧虑上司。

也没有忧虑。

因为像这般修炼下去,不出多少年,人的凡心就都死了。

没有那么多的喜怒,对一切感觉都了无生趣。

只有一个求道之心,剩下都能抛却。

为了成仙,什么都能做出来,再没有人情、喜好、以及种种情绪。

如果有,那就只有跟成仙或者增强实力的神通法术法宝上面来的。

整个成为只为求仙成道之机器。

所有想要的一切,都会跟仙和修炼有关。

所以纪缘决定出来四处转转;看看风景鸟兽,找回自己的喜好。

然而大衍峰什么活物都没有。

死寂的可怕。

但奇怪的是,纪缘其实并未感觉到失落,或者什么。

他貌似已经有点习惯了孤寂。

“真正的心境,不是要修成石头,而是能掌握自己的**、喜好,做三尸只主,而非三虫之仆。”纪缘眼中闪过丝丝明悟。

丹田之中三昧火缭绕五脏六腑,周天窍穴,不断将血肉之躯锤炼,犹如铜炉一粒神丹。

仿佛心头原本的许多莫名孽气、恶念,都被神火灼烧一空;有新生的念头,都被剥离。

被凭空加持在了元神化身之中。

“我的心境体悟不断在攀升,这是修行之中最难做到的事情,是因为元神化身?”

“如同斩三尸一般,将我的一部分无法掌控的情绪、念头,全部剥离,还复真我…”纪缘心头揣测。

“话说此世貌似并没有三尸这种说法。”

说没有,也不对。

此世将三尸称作三虫。

也是善恶执,也是要斩去,才能证就混元道果。

但仅是三虫,斩去并不会化作化身。

仅仅是削去自身部分意识。

大衍走之前,为纪缘解说了仙道的各境界玄妙。

其中有纪缘听说过,但不了解的,也有没有听说过的。

就譬如这斩三虫。

大衍说,修成万劫不磨之躯,距离成仙只有一线者。

往往还有一关心境,叫做斩三吞六。

斩三虫,绝人欲。

吞六气,得不朽。

唯一如此,才能合大道,永恒不朽,万劫不磨,全知全能,神通智慧无量量。

拜师还是真的有用,许多关窍,没有师父讲,根本就闻所未闻。

道妙之境,有许多玄妙。

其中差距,更是比一气、通玄两境的变化,加起来都大。

纪缘才一气境修为,但一拜师,大衍首先就跟他传授了这些。

并没有说什么修为太低,不要好高骛远什么的,要不是混元之上的玄妙大衍也不知道,说不定会全给纪缘说完。

饶是如此,纪缘也只觉收获颇多了。

就像通玄,实际上分做两部分。

第一部分,三灾尽渡元神成就,第二部分法力质量变化。

道妙,则分四步。

第一步,修成十二万九千六百年法力圆满,达到炼虚合真,能随意遁破小千界域,也能影响虚空,念头可瞬间投入许多世界,能影响天地之力,随手一招,就有莫大伟力。

第二步,斩三吞六,步入半仙之境,实力与之前无变化,返璞归真,心境臻至圆满,举手投足,已有一丝道韵。

第三步,逆转先天,此时浑身气机纯净无匹,无漏之躯,长生之基已铸。

最后一步,万劫不磨,许多顶尖道妙,有了仙人实力还不够,还得有仙人一般锁血不死之能,修炼到极致,具金性之不损不灭。至此,可称为准教主,因为怎么杀都杀不死了。

其中前三步,都还算道妙之境范畴。

但最后一步,那距离仙人也只差时机和气数了。

所以严格来说,到第四步,已不能简单算道妙了,修行界也会以仙、圣称之,并不为过。

比如金仙、大圣。

只是人族至高无上者称仙,妖族至高无上者称圣。

金者,不朽不灭。

其中金仙又分大罗金仙、太乙金仙什么的,两者没有高下,只是走的路子不同。

大罗金仙、太乙金仙,或者大圣,都拥有万劫不灭的特性,无限接近混元道果,只差时机和气数。

只要命数不尽,混元教祖也无法再斩杀大罗、太乙。

然而困扰此时仙人们的,还是寿命。

除了完全证就混元的教祖,可以永恒成注,超越光阴生死之外。

其余的太乙、大罗,也还是无法不朽。

寿命远超普通道妙是一定的。

具体金仙有多少寿命,大衍没见过,也不知道。

像金仙这等,许多都能跟仙人平辈论交了。

金仙看寻常道妙,差距就像寻常道妙看一般的一气境修士一样。

但修成道妙,第三步跟第四步其实是平行的。

能逆转先天者,往往必然能够修成金仙。

大衍老祖修成道妙十二万八千年,早在十万年前,其法力就臻至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了。

道妙寿十二万九千六百岁,十二万九千六百年法力,也是道妙的极限。

论法力来说,大衍在十万年前早就是道妙的极限了。

但至今十万年过去,他还是在道妙的第一层打转转。

斩三吞六、逆转先天一个都没做到。

殷老祖跟大衍是一个境界,也没有斩三吞六。

不过殷老祖也有一元之数的法力。

掌握着法宝。

所以两者实力差距就极大。

仙杏的道妙之基,不是别的,就是能使渡过三灾之后,法力极速通玄。

只要能渡过三灾,修成道妙几乎是稳的。

而且很快。

“我之前太过低估法宝的价值了,幸好没有在晋升真传之前炼法宝。”纪缘一步踏出,就已在数百丈外。

身形直接从山下,到了山上。

与大衍的交流,尤其是旁敲侧击到法宝方面,纪缘明悟了许多。

要练就法宝,光有材质、灵宝、神通、时间,都远远不够。

还得有气数。

这个气数,触之不及,见之不觉,却切实存在。

没有气数,成就不了法宝。

好在,之前由于顾虑许多还没通透,始终没有开炼。

现在成就洞天真传,得无上大教气数,算是将气运这关才弥补上。

或许,之前练翻天印、风囊成就法宝都失败,都有这一部分原因。

而非简单的受限于材质。

实际上,按照此世理论,法宝真正重要的是大道,也就是神通,是神通印证之物,是证道之宝。

用板砖、废铁,影响都不大。

用灵宝,成就之后,当然效果更好千百倍。

只是有些吊诡的是,纪缘练法宝,与此世截然不同,乃至反其道而行之。

反而是要用法宝,反向去印证神通。

别人相当于是已经掌握了种地技术,但不确定长不长的出亩产万斤,于是去山上砍快木头,找些铜铁,做把锄头。

主要作用是还是挖地,辅助作用才是护道,毕竟锄头也能打人。

但纯用法宝去斗法干架的,几乎没有,相当于本末倒置了。

法宝本身还是印证大道,用来做证道的前提准备的,相当于自己成就混元的前置试验品。

信心充足,时运够了,就直接证道混元了,所以有的混元教祖没有先天至宝。

信心不够的,先试试自身大道能不能蜕变先天,具不朽不灭之性,成功了,这个物品就是法宝。

所以理论上说,能练就法宝的,就能证道混元。

因此才说,先天法宝的位格,是相当于仙人的。

不过也有不少已练就证道法宝的金仙大圣,却因不少缘故,却没有证道混元的。

他们陨落后。

法宝就会成为仙人之下炼气士们,最主要的法宝来源。

但极为珍贵,每一件,都是威名赫赫。

对道妙都很有吸引力,得到一件别人的法宝,不仅能参悟其中大道,更是能显著提升战力。

但别说法宝了。

就是顶尖的法器,都不容易获得。

要不然,在中州之时,龙族道妙也不会以大欺小,来抢纪缘的风囊了。

对普通道妙而言,与之相比,还是炼制或寻找一件神魔至宝,更为容易。

神魔至宝,位格等同法宝。

还有远超法宝的威力。

是神魔伴生之物。

伴随神魔实力达到巅峰,逐渐化作对应的兵器形态。

就譬如刀、枪、剑、尺这些。

因其虽然像法宝一般,具有风雷水火、或者套人、束缚、装人装天等种种神通。

但也能变化莫测,随心如意,拿在手中,能够瞬间增幅亿万钧之力。

遂称如意神兵。

“神兵的威力,确实很强。如果黄蜧手上没有那件神兵,实力将不及普通道妙,我岂会被他一斧劈死。”纪缘回想着神兵之威。

心头就无端的泛起阵阵颤栗。

幸好是劈在第二元神化身上的。

要是对着现在的自己来一下,别说威力,就那神光一照,自己都得心神崩溃。

还能变大变小。

大则随法身变作千百丈,那显然还不是那件神兵的极限,而是黄蜧的极限。

小则如介子,虽然黄蜧掏出来的时候,用黄雾遮掩,显得好像双手一伸,凭空出现在手中。

但由于隔的近,玄牝珠还是看得清晰,那件神兵,分明是黄蜧从头发里取出来的。

说明平常的时候,他是变成头发,隐在发稍的。

拿在手里稍微愰一愰,星斗摇撼;稍微挥一挥,千百里顿时山崩地裂。

黄蜧掌握着神兵,别说第二元神。

就是真正道妙之境去了,可能也远不是黄蜧对手。

让第二元神带着翻天印去,估计还能硬刚神兵几下。

也可能能让黄蜧挨一下翻天印。

就是不知道翻天印能不能一印干死黄蜧的千丈法身了。

纪缘本体必然是不行。

实力差距太大了,拿着半法宝的翻天印,也没有任何机会的。

隔着千里,黄蜧一斧下来,直接飞灰湮灭了。

第二元神拿着翻天印,才有机会使出来。

“不过第二元神很快就要渡重劫了,不能成,也就看这一朝!”纪缘心头凝重。

第二元神能不能成功渡重劫,真正证就道妙,关乎着纪缘很多的谋划。

只有第二元神证就道妙,纪缘才有绝对把握练成,并掌握法宝。

虽然背靠无上大教,背后有师父支持。

但总不能将希望完全寄托于他人。

也不可能总待在昆吾,总是得出去的。

纪缘很不喜欢这种境地。

靠山山倒,真正能靠得住的,始终只有自己。

只要第二元神真正证就道妙。

而且是拥有不死之身的道妙,那么,才完全有实力保住自己的法宝。

尤其是见识过一件神兵,瞬间将垃圾道妙黄蜧增幅成顶尖道妙的情况。

那么,实在不行,纪缘完全足够掀桌子,将法宝给予第二元神化身。

谁想抢他的,就神挡杀神,仙挡杀仙。

道妙不可怕。

一气境拿着法宝,也并不可怕,顶天了媲美普通道妙。

但一尊道妙拿着法宝,那就是金仙、大圣去了,也得掂量掂量。

纪缘再次回到了自己闭关的洞府。

说是洞府,实际上是很大的宫苑。

毕竟身为大衍洞第一首席大弟子。

总不能连个宫殿都没有。

大衍峰主要是大衍道人所居,有各种殿阁,放着大衍洞各种经书,还有各种的材料。

任由纪缘随手取用。

纪缘的洞府宫苑,却不在大衍峰,而是在大衍峰支脉的灵台山。

离大衍峰百十里。

高数百丈,宽数百里,旁边有悬崖、峭壁,以及纪缘最喜欢的竹林、湖泊。

灵台峰上宫苑也很大,足数亩宽,除了修炼静室外,还有亭台水榭,练武场、连法术的场地等等都有。

这都是之前第不知多少代弟子留下的。

纪缘取名为灵台洞;因所在支脉,为灵台峰而得名。

其实大衍洞天,还有另外的师叔两脉,分别是丹陵山、赤灵山。

不过灵境广大,纪缘也不知道那两峰在哪儿。

到目前十年为止,也没见过那两峰的弟子。

纪缘有了灵台峰,按例可称真人,也可以收弟子、招仆人这些了。

真传的弟子,天然就是内门的身份。

只是一般不列入真传的天书玉册。

天书玉册,是昆吾的核心法籍,上面记载着每位真传的籍贯、辈分、成就、功绩。

名录天书玉册,有昆吾气数加持,有种种特权,有种种方便,才是官方认证的大教真传。

不录入这个天书玉册,就算殷瑶儿那等身份,也只是个内门弟子。

真传的弟子、亲人、后人,都还是要参加真传法会,才能名录天书,获得上乘之法。

甚至不能传授其**、大神通。

不然就属于私传。

当然,像纪缘的呼风唤雨、移山填海这些自己的神通法术不算。

是指不能传授非真传身份的弟子昆吾十**脉的传承神通、法术、以及种种核心关窍。

仅能指点一些修行弊端这些。

但短时间内,纪缘是不会收弟子的。

他感觉自己都还没搞明白许多东西呢,这么敢误人子弟。

暂时也不招仆人侍从。

不需要人服侍,人多了,还扰乱清净。

“现在万事俱备,只看化身那边,能否渡过重劫了。”纪缘坐在静室之中,念头,却已飘到了百蛮山的化身身上。

……

百蛮山,阴风洞。

星宿道人等十三位弟子,汇聚在宽阔的洞中。

向上首处,一位身形高大,魁梧俊秀的中年道人大礼参拜。

“弟子等恭贺祖师出关!祝师父仙福永享,万寿无疆!!”

中年道人转过身来,看不清具体年龄,只见其面如满月,颌下长须。

漆黑长发用玉簪挽成太极髻,戴莲花冠,宽大篮衫,上绣云纹仙鹤,长衣广袖,云袜芒鞋。

手握白毫玉拂尘,腰间系水火丝条。

令人望之,只觉仙风道骨,道气飘然。

只是皮肤有些泛金;好似铜人一般,又有些觉得怪异和不凡。

但底下众弟子却知道,这不是他人。

正是他们的教主,外界传言,已被九曲山黄蜧斩杀的绿袍老祖。

今日才出关。

“免礼,从今起,不要再叫贫道绿袍祖师了,绿袍已死。”

“叫贫道通天道人,将百蛮山改回原名金坳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