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汉末数风流 > 第一卷 雒阳雏虎 第七章 遍读百书

汉末数风流 第一卷 雒阳雏虎 第七章 遍读百书

作者:君清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32:3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天色大亮,李继睡了个满觉起了床。

窦娥早就已经醒了,正垫脚把头搁在窗户沿上看院子里的风景,其实除了几丛乱生的杂草和矮矮的院墙外,也没啥可看的。听到声响,窦娥回头见李继醒了,已经穿好衣服,马上就跑到床边,指着自己的肚子,小嘴瘪了起来。

李继见状,有些尴尬,睡得太晚了,倒是忘了小丫头早晨容易饿。只好匆匆洗了几把脸,带着满脸委屈的窦娥去门找书院的食堂。

转了没一会就找到了,食堂里此时还十分热闹,甚至有几个喝的酩酊大醉的人正躺在席子上高声歌唱。公孙瓒和李颙也坐在其中一张桌子前闲聊,桌旁摆着硕大的铜釜,釜中反着油光的猪肉不断往外冒热气。

看到李继拉着窦娥进来,公孙瓒把他们也招呼了过来坐下。

“小李继,你准备在这里学什么?”李颙看李继飞速的把面前一碗羹汤和几块猪肉飞快塞进嘴里,打了个饱嗝,便率先开口问道。

他久居雒阳,很是了解近些年才兴起的缑山书院,明白现在卢植不在,这里都是代师授课的。来进学的学生也都十分散漫自由,大多不是为了学习,只为赚个海内大儒卢植的学生这个名头。

“还不知道呢,准备先去书房看看。”听到这话,李继又想起了昨晚碰到的那个中年人,思索了一下回答。

李继对这里的饭还是比较满意的,量十分足,他可没钱给卢植交学费,这就算是来白嫖的。转头注意到身旁正一脸痛苦的嚼着油腻的焖猪肉的小丫头,李继稍微有些心疼,心底决定回头让马忠去打一把铁锅出来。他在九江时就有过这个想法,这个时代的饭菜只有蒸煮熬烤这几样做法,再健康天天吃也吃腻了,让他不禁对炒菜格外的想念。现在看到窦娥这个样子,便打算把铁锅的制造提上日程。

“嗯?书房?”李颙有些怀疑,和公孙瓒对视了一眼,忍不住又开口询问,“你识得多少字就要去看书?”

李继稍微有点烦了,这李颙怎么这么多事。不过转念一想,自己年龄也确实“太小”了,顶着张十岁的面孔,做些再正常不过的事都会有人寻根问底。这很不好,这一次就算搪塞过去,以后还会有无数次,自己来了雒阳还有很多事要规划,不能总让人问东问西的。

虽然这个岁数跑去书房看书听起来好像是有那么点过分,但李继又实在是不想跟着某位仁兄他读一个字,自己跟着读一个字,想想就太痛苦了。所以干脆一梗脖子,长痛不如短痛,直接认了下来。

“来雒阳之前卢师教了一个月,大部分字都是识得了。”

窦娥好不容易把那块肉都咽了下去,听到这话,转头傻傻望向了李继,大眼睛眨呀眨。

她怎么记得两人见了卢植两天后就出发来雒阳了,什么时候被教了一个月识字来?被李继在桌子底下偷偷掐了一把后,小丫头才收回了目光,装作什么事都没发生,从釜中又捞起一块肉来,继续痛苦的解决起肚子的问题。

对面两人则是下巴都要掉下来了,尤其是公孙瓒,硬朗的下颌下竟然拉下一条长长的涎水,被他察觉到后赶忙擦了去。也怪不得他,什么人第一次听到这个都不太可能面不改色。

十岁识字还不是特别让人难以接受,毕竟还是有很多的前车之鉴的,但关键是李继说他一个月学会了,这就给人一种荒诞的感觉了。哪个人识字不是日积月累的结果,李继却反其道而行,用一个月的“突击”解决问题,这着实听起来有些过于不真实。

公孙瓒实在是忍不住了,终于也是开了口:“李继,你真的……只用一个月就把卢师教的字全都学会了?”

李继自信的点点头,不打算作任何解释,甚至想以后让这种出人意料的事再多些,那等到自己真的要办事时就不会让人吃惊了。

见小丫头苦兮兮的望向自己,表示她是真的吃不下去了,李继只好拉着她起身,对公孙瓒说道:“公孙大兄与我一起去书房吗?”

公孙瓒赶紧摇了摇头,他产生了一种强烈的预感,若是跟眼前这个小童一起去书房的话,自己可能会深受打击。不过好巧不巧,刚刚起床打着哈欠走过来的刘备正好听到了这句话,立马就来了兴趣。

“去啊,怎么能不去,来书院进学不去看看卢师的藏书怎么能说的过去。走走,公孙大兄,咱们一起去。”

刘备走过来,用匕首挑起了一块滚烫的猪肉嚼了几口就咽了下去,然后不顾公孙瓒的反对,直接强行把他拽了起来。赶忙又趁机吃下一块肉后,拉起公孙瓒的手就往门外走去。

李继见状,只好朝还在发呆的李颙行了个礼,也拉着窦娥的小手跟在后边。

还没走到书院最中心的书房,李继就看到了昨晚的那个中年人。

中年人也看到了李继,愣了一下后笑着径直走了过来,站定后竟对着李继施了一礼。

“师兄昨晚孟浪了,反而出了大丑,让小师弟看笑话了。”

李继赶紧避开,要是平辈之人如同公孙瓒、刘备这样,他还能安然受礼。但这个看起来是师兄一样的中年人行礼,李继自认现在还接不下。拉着窦娥闪到一侧后,也躬身回了一礼。

“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师兄能不羁于世俗,敢于因物喜因己悲,正是古士人风采,怎么能是笑话呢。”

中年人脸皮不厚,听李继这么夸自己有点不好意思,但心里还是禁不住一喜,对这个小师弟高看了一眼。

今早马忠来找自己,说是卢师吩咐让他多照顾一下李继,而且马忠也是不断称赞这个李继的才智很高,从昨日的五言诗和今日这番话来看,虽然有些恭维之嫌,但他本身也同样不是什么迂腐之人。于是便也摸着光滑的下巴笑了起来,看着李继不住的点头。

“今晨马忠来找过我,说卢师在九江亲自收了四个学生,有两个留在了身边,另两个就是你和这小丫头了吧。”

“正是,师弟李继,见过师兄了。这是我幼妹,名叫做窦娥。”

“师兄我姓顾名丰,字茂之,拜卢师为师已有十数年,现在正替卢师管理书院,代师授课。”

没管在一旁傻愣愣的站着的公孙瓒和刘备,顾丰自顾自的就与李继搭上了话,顺手牵起他的小手沿着路继续往书房走。公孙瓒和刘备被直接无视掉,神情都有些尴尬,最终还是刘备腆着脸拉着公孙瓒也跟了上去。

书房所在的院子与书院里其他院子看起来也没什么不同,只是大了数倍,共有三间屋子。打眼随便瞅了瞅,李继便挑了一间屋子走了进去,当即就傻了眼。

屋子里面很是宽敞,摆着数列一人多高的架子,分上中下三层,这倒也没什么,可问题是,架子上一摞一摞整齐垒起的竟然全都是竹简。怪不得总是觉得有些地方不太对劲,穿越来也有半年的功夫了,平日里却总是有种说不上来的感觉。现在终于知道了,是没有人用纸!不是说东汉就已经开始使用纸张了吗?那这一屋子的竹简又是怎么回事?

见李继目瞪口呆,像是被一屋子“丰富”的藏书惊到的样子,一旁暗暗观察的顾丰有些得意。

“师弟不必惊讶,整个雒阳,除了皇室秘藏和蔡伯喈府上,便数缑山书院这里的藏书最巨了,且卢师从不敝扫自珍,无论谁来书院都可以借阅书籍,只要不弄污了就行。”

李继才懒得搭理洋洋自得的顾丰,直接走上前从其中一列书架的最底层摸起了一卷竹简,展了开来。

“秦始皇帝者秦庄襄王子也庄襄王为秦质子於赵见吕不韦姬……”

《史记》李继当然看过,这正是其中的《秦始皇本纪》的开篇。粗略估计了一下一卷竹简能记录多少字,李继最后悲哀的发现,这一屋子的藏书恐怕都没本新华字典的字数多。

虽然李继不是什么一目十行的天才,可好歹也算得上是品学兼优的高材生,看完这几百万字也根本就用不了多久。

“书院藏书丰富,师弟佩服,但不知这里藏书都有何些种类?”

顾丰见李继拿起书来看了看,又问了这句话,不由得更加欣赏起李继来,能够不骄不躁稳下心来,还懂得分门别类的看书,一看就是为了学问而来。

不过他倒是误会了李继,李继本身对这些几千年前的学问并没有太过看重,只是怕平日里无聊来解解闷,问这句话也只是单纯想搞清楚这里都有什么类型的书。

“卢师少时师承马融,精研古文经文,这里的藏书均是卢师多年来费尽心思才得到的。有礼法教导,有治学治国,有兵法,有民政,有河洛山川,有天人谶纬,有楚辞汉赋,有历史文集。不知你意如何?”

听着好像种类繁多,可李继估计下每类可能也就不到十万字,最多的应该是历史一类的书。以这些人的尿性,恨不得一个字能表达十句话的意思,现在见了这一屋子的竹简,李继有些怀疑他们写书如此精简纯粹是因为怕写多了没有地方搁。

“师弟愿不分主次,遍读百书。”

听了这话,顾丰明显呆了呆,却转而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