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铜驼烟雨 > 第二百八十二章:慧娘的护命符

铜驼烟雨 第二百八十二章:慧娘的护命符

作者:过往不算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22:30 来源:平板电子书

清晨,一抹朝阳跃出天际,将随行的云彩映染成了紫红色,更让晨辉下的山峦了显得格外苍翠。

“李瑰哥哥,你低下头。”

塘坳口的水潭旁,少女慧娘拦下正欲骑行向前的李瑰,腼腆地笑着请求道。

“啊...?”李瑰不知少女要做什么,虽有疑惑,却也是顺从地弯下身子,低头靠近了樊慧娘。

“慧娘也没有什么可护佑李瑰哥哥的,只好借用族中的习俗来给哥哥添些福分,保佑哥哥免受刀枪之苦。”

少女说着,将手指在一支小碗中沾了沾,在李瑰的额头处涂抹了三道黑红色的粗线。随后,她望着李瑰笑了笑,转身向山路的另一端跑去。

李瑰虽不认为如此就会刀枪不近,却也没有拒绝少女的好意,笑着望向跑远的樊慧娘,

“将军,您是要纳慧娘为妾吗?”一旁的商望冷不丁地问了一句,让李瑰即刻散去了脸上的笑意。

“你胡说什么?我什么时候有过这样的想法?”李瑰瞪了商望一眼,一脸疑惑地问道:“怎么回事,你说这话是什么意思?”

“您不知道吗?”商望吃惊地望着李瑰,有转头与魏融对视了一眼,解释道:“慧娘刚才做的事情可不是简单的祈福,是用她的头发烧成灰,然后与指尖血相混合,再配上她们族中的换命草制成的护命符。”

“什么...什么头发,什么换命草?就是一些野草吧?”李瑰不太相信这些巫术,迟疑地问着。

魏融苦笑地接话道:”将军,商望说的没错,这东西都是武陵蛮用来制作护命符的材料,不是说这东西有多灵验,是它......”

“它怎么了?”李瑰见魏融有些为难的样子,急声地问道:“这里面还有什么不妥之处吗?”

商望与魏融相视地苦笑了一下,对李瑰解释道:“将军,我们也不知道这个巫术的效果如何,但这个巫术在武陵蛮中并非会轻易使用,因为一旦实施了这个术法,就意味着慧娘要替你承受所有的伤痛,她在用自己的命来护你的周全。”

听着商望的解释,李瑰长吁了一口气,笑道:“哎呀,我当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呢!就是一个祈福,一个说法而已,难道我中了一箭,慧娘还能受伤不成?”

见李瑰并未理解其中的含意,商望苦笑道:“我的将军,您怎么还不明白呀,这个术法就是说慧娘把命给您了,她就是您的女人,不可再嫁与他人了,这可是武陵蛮人必须遵守的规矩。”

“什么...你说什么?”

这次,李瑰有些吓到了,急忙问道:“怎...么还有这种说法呀?我也没做什么呀,也没答应那丫头什么呀!”

其实,李瑰对慧娘还是极有好感的,也可以说是有些喜欢。

慧娘的年岁不大,人也长得肤白貌美,而且面容上还有别与汉家女子,稍稍带了几分西域女子的美貌。

另外,慧娘的性格温柔敦厚,做事体贴周到,与郑灵芸的慧心巧思、百伶百俐多有不同。

不过,喜欢是一回事,收入房中则是另外一回事,而且李瑰也从来没有想过这种事情。

“你们是从哪里听到这个说法的?我怎么不知道?”李瑰不相信商望所说的话是真的,也不愿相信这样的事情。

魏融苦笑道:“将军,之前咱们在平茶洞驻兵时,我们就听这里的人说起过,您整日都与寨子里的大小头人在一起,他们不可能说这种闲话,您当然就无从知晓了。”

“那...就是说慧娘...”

此刻,李瑰觉得问题有些严重,不由地在脑中想象了一下妻子听说这个消息后的反应,也不由地想到了大将军那冷如寒冰的目光。

“是呀!说是一个巫术,其实也是一个诺言。”

商望有些同情地望着李瑰,继续道:“要不您就不理会,慧娘也将会孤独终老,要不...您就与夫人好好解释一番了,您最好还是和大将军先解释清楚。”

“这...叫什么事呀!”李瑰一脸愁容地挥动着手中的马鞭,口中愤恨地说道:“到了聂脊山,我定要杀光那些大成军,一个活口都不留。”

说罢,李瑰狠狠地挥下马鞭,身下的战马猛地向前冲了出去。

虽然李瑰口中的狠话来的有些莫名其妙,但商望与魏融都能理解李太守此刻的心境,他的苦闷寻不到人来发泄,只能如此地说点狠话平复一下内心的慌张。

塘坳口内的半山处,樊凛望着打马而去的李瑰,转头怜爱地望着身侧的女儿,心疼地说道:“慧娘,你何苦要如此做呢?你也知道他的妻是李大将军的外甥女,说不准会给李瑰惹上麻烦,孩子,也会苦了你呀!”

樊慧娘湿红着眼眶,笑着摇头道:“不会的,女儿就是喜欢他,受什么苦都不怕,就算李大将军要责怪,我也会替他去受罚,去求李大将军。”

樊凛长叹了一口气,点头道:“不怕的,阿爷会去求大将军,让他成全你。”

在樊凛看来,这段姻缘的最大阻力在于武威大将军的决定,只要有了李峻的首肯,郑灵芸那里也就不会有什么反对的声音。

因此,他要替女儿去求大将军,不想女儿为此抱憾终身。

平茶洞处,樊家父女为一段姻缘而在思量,而父女二人所想的最大阻力却正在宁州的朱提郡领兵征杀,完全不会去考虑任何的儿女情长。

★★★

《蜀王本纪》有云:“蜀王杜宇从天堕,止朱提。”

这里的朱提与“书识”同音,朱提先为山名,继为县名,再为郡名,汉属益州,入晋后属宁州。

朱提郡产银,后世称其为朱提银,矿脉便在堂狼与朱提山一带。

李峻原本就知晓这一情况,他觉得未来的新币发行需要一个锚定,不能总用锦缎与谷物来做价格的衡量。因此,这也是他极度重视堂狼山以及堂狼族人的主要原因。

眼下,这些事情还是长远打算中的一个环节,远比不上当前的生死存亡来得紧要。如果不能称雄于川蜀,不能将西境作为自己的根基,再多的打算都是妄想。

李峻的猜测与担心没有错,大成国太傅李骧果然没有领残部前往云南郡,而是与李峻所推测一样,走连然,经秦威县,进入了沧巫河谷,也的确从朱提郡南的会川口出河谷,并快速地向堂狼山逼近。

提前设伏在会川口的霍彪与骞文没有惊动李骧军,而是率领三千兵马尾随其后,并在会川口以北的陶村一带做好了布防,断绝了李骧军再次退入宁州境的可能。

李峻与穆君逸所领的一万五千荆州军并未完全守在堂狼山中,而是分出了一部分兵力守在堂狼与朱提县城中间的朱提山处,形成了一道阻挡李骧军向西进入越巂郡的防线。

如此一来,李骧军唯一能逃的路就是朱提县东的千顷池,逃向那波澜浩渺,莫知涯际的大渊之水畔。

对于朱提郡的地形地貌,李骧并不是太熟悉,虽然行军图上对各处的山水也有所标识,但也只是个名称,具体的规模与形态也只能是靠猜想了。

然而,李峻则不同,霍彪甚是熟识宁州境内的状况,自然也就能说出详情。故此,李峻要将李骧所领的残部都赶到千顷池,让他们再无求生的希望。

李骧要攻取堂狼山,要借此筹集行军的粮食,也是要由堂狼山脉进入越巂郡,双方的拼杀也便在堂狼山中展开。

再一次看到李峻挥刀如魔的样子,李骧的心中生出了几分绝望。

他确信已经将李峻甩在了宁州城,以为可以轻易地攻下堂狼山,万万没有想到李峻竟然在堂狼山中,那些本应留在宁州城外的兵马,此刻也从山林中冲杀了出来。

即便是算无遗策,也不该如此精准呀!

李骧军本就人困马乏,原想一鼓作气攻下堂狼山,稍作休息后再沿着山道向西行,如今不仅攻取无望,就连抵抗都成了问题。

因此,李骧不得不领兵向北逃,企图避开堂狼山,从朱提县城的南侧欲穿朱提山而走。

至于朱提县城,此时的李骧完全没有胆气去攻取,就连靠近都不想,他真的猜不透李峻到底在宁州部署了多少兵马,因此也绝不敢冒险向北逃。

然而,当李骧在朱提山下被穆君逸所领的八千兵马所拦截,再遇到从朱提县城中杀出的荀灌与穆仙儿后,他彻底绝望地领兵向东逃去,逃向了一片汪洋的千顷池。

当下,宁州的初冬如北方的晚春,稍带凉意的风掠过千顷池那宽阔地湖面,带起了层层卷浪,残阳的余晖斜射在溅起的浪花上,好似千万条金鳞跃出水面。

晚霞中,金凤山恰似一道翠绿的屏障,将它那雄壮巍峨的身影投映在了千顷池中,风催浪涌下拉长了山形的倒影,涟漪回转中又动荡了那缥缈虚无的朦胧。

湖水前行,轻轻拂过岸滩上的沙石后转身急退,如此反复着,渐渐悄无声息地漫上了滩头。

千顷池的景色很美,若是能荡一叶扁舟于水中,再钓上几尾鱼,喝上一壶陈酒,应该也是一种惬意的生活。

望着眼前的美景,大成国太傅李骧觉得自己好像更喜欢这样的生活,而不是在成都城中被人尊崇的那种权贵之态。

然而,此时此刻,他也仅是一念而过,眼下连自己的生命都不知道该如何延续,如此悠闲的生活也就成为了遥不可及的奢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