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玄幻 > 从流民开始武道通神 > 第17章 你看我吃了几碗

从流民开始武道通神 第17章 你看我吃了几碗

作者:饭不吃肉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8-13 23:45:1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天略有些闷。

自来到河东县后,孟渊便让铁牛时时跟着陈守拙,自己则出去瞎转悠。

孟渊的习惯是,但凡来到陌生之地,需得先把地形和路径摸索清楚。

河东县是中县,不算大。孟渊这几天已然了解县城的格局,何处是豪绅之地,何处是泥腿子居所,哪里有文人聚集,哪里藏污纳垢,都门儿清。

当然,孟渊主要还是在等解申出手。

但晃悠几天,时时给机会,处处造契机,可人家愣是不出手。

孟渊倒是发觉好几个人跟踪自己,但反跟过去一查,都是县里豪绅派的人,还真没发觉异常。

乃至于夜探豪绅之家,听了半天人家串联的计划,也没听到针对自己的事。

“解申知道我在这里,以他的示威之举,按理说绝不会放过我的。”

“我虽说是信王府的人,但没有实权的闲散王爷,人家至多敬而远之,却是不会怕的。只要做的干净,就没什么。”

“可见,还是顾忌应氏。是故躲在暗处,想玩个借刀杀人。可这县城里八品武人都没几个,能玩出什么花活?”

“当然,也可能是有事,人被绊住了。”

孟渊思索一会儿,也没个头绪,不过倒也没有慌乱。

如今无权无势,眼前有迷雾笼罩也属寻常。但手中有刀,终归能劈开荆棘,不畏浮云遮望眼。

无论如何,孟渊战略上蔑视,战术上谨慎。只要解申露了头,就敢出刀。

略静了静心,孟渊便闭目盘坐,来冲击窍穴。

不过一个时辰,孟渊便深深呼出一口气,有浑身舒畅之感,乃是又新开一处窍穴。

一路从松河府出发,今天已是第七天了。

除了行路两天半,以及来到河东县后的两天,孟渊要时刻警惕,没急着开窍穴外,这三天得空就来冲击窍穴。

至此中三十三天已开二十八处。再用不了五天,便能全开窍穴,到时只需映照刻画,可得八品圆满。

天已近傍晚,铁牛在外敲门,“阿兄,县学有学生打架,陈先生要去一趟,你去不去?”

“你跟着就行了。记住,一切听陈先生的。”孟渊隔着门道。

“好嘞!晚上还开荤不?”铁牛又问。

“开!”反正不用自己出钱,孟渊乐得多花钱。

“好嘞!”铁牛喜滋滋应了声,便急忙忙跑了出去。

孟渊不放心铁牛,但放心陈守拙。

刚来县衙时,孟渊还想着帮些忙,可人家陈守拙熟练的很,先取了过往卷宗来看,一直没搭理旁人。

县衙的佐贰官是县丞和主簿,再之后是学官和典史,另还有六房的胥吏,全都静等着。

待熬到夜半,陈守拙才一一唤人来。单独相谈后,搞起了互相揭发的把戏。

本来这些人商量好统一战线的,但陈守拙老道的很,软硬兼施、合纵连横之下,可谓人人有罪。

陈守拙使罪不使功,联合了主簿和典史,把二把手县丞给架空了。

而下面的六房胥吏,则是根本不入品阶的,直接撤了三个,另新换了人。

一晚过去,县衙竟分成了两派。陈守拙又翻起旧案,只使劲儿整治河东县的三家老牌豪绅,别家的都轻拿轻放,着实是把“拉一派打一派”这套把戏玩的炉火纯青。

当清官,且还当了半辈子清官的人,当真没有迂腐的,反而见惯世面,手段极多。

而且孟渊还觉得陈守拙是入品的儒生,只是未见用过手段,也不知到底有多高。

孟渊又盘坐片刻,待气息稳固,真气充盈,这才起身。

此刻已是傍晚,再过半个时辰便要天黑。孟渊挎上刀,这便出了门。

现今孟渊住县衙后堂,自后门出来,走没几百步,便见有摊位。

“来碗肉丝面。”孟渊坐下。

这摊贩人称老张头,孟渊跟人家也算熟悉,毕竟这两天都在这里吃。

那老张头当即应了一声,很快就端了面上来。

孟渊吃了口,只觉味道没往日好吃,但还是勉强吃完,这才丢下铜板起身走。

“客官平时都两三碗,今天是没胃口?”老张头好奇问。

“今天确实没胃口。”孟渊笑笑。

提着刀,又去买个熟狗腿,这是给铁牛吃的。

回到县衙后院,孟渊正要写一写荡妖见闻,就见有人找了来。

“小孟爷!”来者着衙役服,乃是县衙的杨捕头。

此人老道的很,手底下有些能耐,是入了品的。不过出身太低,没有家底,不成势力。

而且此人擅逢迎,为陈守拙不喜,虽没罢免,却直接坐冷板凳了。

孟渊和铁牛在县衙没有职位,但二人一直跟随陈守拙左右,孟渊还被陈守拙唤为孟贤弟,是故别人都当孟渊是陈守拙的远亲,且已有了名号,外人称什么小孟爷。

当然,孟渊知道自己只是过客,也没刻意结交这些人,只冷眼旁观,见识人间百态。

“杨捕头有事?”孟渊问。

“有人来喊冤,请小孟爷去看一看!”杨捕头着急道。

“喊冤?那去请县令便是。”孟渊不去。

杨捕头靠近了些,小声道:“是跟小孟爷你有关。”

“那就更不能去了。”孟渊摊手,“等县令来了,传我时再去。”

杨捕头愣了下,他跟这位小孟爷不太熟,但知道是个和气的,虽天天拿着刀,却没见使过,倒是那个赵铁牛天天耍上几遍。

至于是几品的武人,杨捕头也不清楚,只知那赵铁牛入品不久,想来孟渊也高不到哪里去。

而且这位小孟爷更像个文人雅士,前天还在酒楼跟人比诗,不过好似肚里没墨水,竟被赶了出去。

但不管怎么说,这位小孟爷是个讲道理的。

杨捕头苦道:“小孟爷,你要是不过去,他们就要进来找你了。”

说着话,他竟拉扯起来。

孟渊见状,打量了一番杨捕头,笑了笑道:“那就去看看。杨捕头,到时你可得帮着我些。”

“那肯定啊!”杨捕头欢喜应下。

把刀挎到腰上,孟渊随着杨捕头一起,来到县衙大堂。

只见这里竟热闹的很,左边坐着几个耄耋老者,一看就是德高望重的;

右边坐着几个儒衫文人,一看就是熟读圣贤书的。

门内门外还围了好几层百姓,竟没一个衙役在。

“小孟爷!”一个中年文士端坐不动,手摇折扇,目光严肃又正直。

孟渊记得此人,乃是县里有名的文士,人称祁先生,一向结交各家豪绅子弟,在县衙也说得上话。

当然,如今换了陈守拙掌令,他自然就说不上话了。

“祁先生有事?”孟渊环顾诸人,目光又落在祁先生脸上。

“你吃了两碗面,给了一碗的钱!”祁先生一手摇折扇,一手指向缩着脑袋的老张头。

孟渊看看祁先生,只觉此人正气凛然;又看看老张头,当真萎靡不堪;再看围观的诸人,有低笑的,有茫然的,更多是麻木的。

对于这种诬陷的把戏,孟渊还真遇到过不少。

以前被人污蔑嘴上一套,心里一套,还被人污蔑吃软饭,孟渊早就见惯风雨了。

但看今日局面,却分明是做了局,是为自己,是为自己后面的陈守拙而来。

可是,一群秀才,跑来污蔑一个武人,嫌我刀磨的不利?

孟渊按着手里的刀,道:“老张头,方才我吃了一碗的面,给了你一碗的钱!”

老张头缩着脑袋,也不敢应声,反而看向祁秀才。

“他到底吃了几碗?”祁先生看向老张头,皱眉来问。

老张头低着头,憋出话,“两碗。”

“不可能!”杨捕头一脚踹在老张头屁股上,“小孟爷是县父母的弟弟,怎么能欠了你的面钱?”

孟渊看向杨捕头,朝他点点头。

“就是吃了两碗,只给了一碗的钱!”老张头叫苦道。

“县父母来到河东县,整顿旧案,刷新吏治,是来给咱们老百姓一个公道!”

祁先生起了身,朝大堂的空座上一拱手,“我今天就是要来讨一个公道!问谁讨?问县父母的弟弟小孟爷!为什么?他吃了两碗面,只给了一碗的钱!这公道吗?”

他看向诸人,接着道:“既然县父母的弟弟带头不讲公道,那县父母还是县父母吗?县父母真是来给我们主持公道的吗?”

大堂内外的人闻言,纷纷点头称是。

“姓祁的!”杨捕头走了出来,“小孟爷最讲公道,怎么能欠一碗面钱呢?你亲眼看到了?”

“哈哈!”祁先生走上前,不屑一笑,“杨捕头,你这就巴结上了?怎么?县尊老爷要提拔你了?”

“我老杨只为公道说话!”杨捕头一把将祁先生推开,看向孟渊,大声道:“小孟爷,一碗就是一碗,两碗就是两碗,大家都信你!”

“你给了一碗的钱,吃了两碗的面!你没钱是吧?”祁先生点向孟渊鼻子,“我帮你给!父老相亲都在呢,我倒要让他们看看陈县尊的人是怎么欺负老实人的!”

孟渊按住腰上的刀,看向老张头,问:“你是老实人么?”

老张头畏畏缩缩,不敢吭声。

“怎么?戳中软处,要动刀子了?”祁先生冷笑不止。

“你是个恶人,我是个武人。”孟渊松开刀柄,从袖中取出一把匕首,抵在自己肚子上,“看来我只有剖开肚皮,证明清白了!”

“小孟爷!血性!”杨捕头立即道。

祁先生眼中现出几分光彩,“好,只要是一碗面,我跪下来给小孟爷当牛当马!以后县尊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

孟渊走前几步,道:“那你仔细看清楚我肚子里有几碗面。”

堂内一众人瞪大眼睛,往前凑。

“我看……”祁先生话没说完,便是一声惨呼。

只见一团血光自祁先生左眼处爆开,继而一个红白之物飞上天。

孟渊一手握匕首,一手探出,接住那眼珠。

祁先生捂着左眼,痛苦大嚎,“我的眼睛!我的眼睛!”

大堂内外之人,无不哗然失色。

“剖肚皮太疼。”孟渊一手握着眼珠,道:“只能请你的眼睛来我肚子里看一看。”

一时之间,所有人都茫然的看向孟渊,他们没想到孟渊挖了别人眼睛,竟是为了让别人看的更清楚些。

“诸位都是有德长者,可要入我腹中一观?”孟渊看向那几个耄耋老者。

这几个人立即摇头,甚至有的都吐了。

“这几位熟读圣贤书的呢?”孟渊手握眼珠,看向那几个读书人。

这几个人面上惨白的很,都不敢吭声。

秀才遇上兵,无非如此。

孟渊看老张头,问:“我吃了几碗面?”

“……”老张头瑟瑟发抖,“一碗。”

孟渊又看杨捕头,问:“杨捕头,你最公道,我得再请你看个清楚。”

“我不看……”杨捕头踉跄后退两步,然后直接跪在地上,咚咚咚的磕头。

他方才根本没看清孟渊如何出的刀,但毫无疑问,对方远胜自己。

“还有哪位想看?”孟渊握着祁先生的眼珠,环视众人。

没人敢应声,尽皆茫然。

眼见如此,孟渊看向在地上翻滚的祁秀在。

走上前,半蹲下,孟渊道:“一目难窥黑白。祁先生,你读的是圣贤书,做的公道事,还请让我再取右眼,还我个公道。”

祁先生听了这话,他赶紧又捂住右眼,“不用!我不敢了!”

“那我到底吃了几碗面?给了几碗的钱?”孟渊问。

“一碗面,一碗的钱!”祁先生头上都是血,跪趴在地,还捂着头面,语声颤颤。

“祁先生确实是公道人。”孟渊道。

祁先生不敢再说,跪在地上往外走。

“慢。”孟渊踩住他衣角,“父精母血,不可弃也。”

说着话,眼珠落在地上。

孟渊弯下腰,道:“拿起你的左眼,让它代你父母,代你看一看,你读的圣贤书有几分成了锦绣,有几分成了脏污。”

祁先生闻言,看着地上眼珠,登时愣住,“疯子!你是疯子!”

他使劲儿往外跪爬,嘴上呼喊,“李大爷救我!快救我!”

听了这声“李大爷”,孟渊忽的觉出不对。

河东县内的豪绅,姓李的只有李天运一家。

这几日孟渊在外闲逛,就一直有李家的人跟着。但孟渊去李家看了两次,倒是没觉出异常。

而且陈守拙虽抓了他家的管家,但没做别的。是故这李家没有与其他豪绅串联,反而老实的很。

这么老实,却忽的在今天冒头,还冲着自己来,孟渊觉得不太对。

看向外面,但见傍晚朝霞细微,天愈发的沉闷,分明是雨将至。

上一次遇到解申的时候,就是雨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