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崇祯遗嘱:我祖宗朱元璋没死! > 第一百八十六章

崇祯遗嘱:我祖宗朱元璋没死! 第一百八十六章

作者:今日和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10:08 来源:平板电子书

被任命升官的那些官员们当下是什么想法,崇祯并没有心思去揣测更多。

在书写完相应的圣旨之后,他便开始认真思索起了当前朝廷走到这一步之后,应该如何发展的问题。

就目前来看,他所构建的几个体系中,村令体系现在已经能够很好地运转,并且能够把乡村这个人数众多,但是过往管控力度很弱,甚至几乎没有效果的地方完全纳入大明朝廷的管控之中。

而在现在不断将更多城池更多村落扩张进入到新政体系之后,这些地方的反馈,也都是正面的,积极的。

所以,村令体系至少现在是不需要大改了。

再之后,农令体系。

这个体系经过了崇祯之前辛苦重构,然后重新执行之后,效果方面就明显提高了很多很多,加上本来农令这个体系重要的就是农令本身的能力以及官府的信誉度。

所以,尽管还没有体现出成果,毕竟现在还只是春天而已,至少都要等到入秋的时候,这些被农令覆盖地方的种植效果,才能够展现出来,并且得到评判。

可是,尽管如此,根据当前各个地方锦衣卫传来的消息来看, 至少所有农令所在的村落之中,百姓们都对此非常满意非常高兴。

能够得到自己所知道的农事老师傅的教导, 农民们普遍都认为自己这次种植的农田肯定会有更好的收成。

在这样的情况下, 农令体系至少当前是需要修改的, 如果说还需要大的修改,那也肯定是等到这一季的农作物收割完成, 将整个农令的工作都核查一遍之后的修改了。

所以,现在的农令体系也是完成状态,不需要进行修改了。

除此之外, 就只有官员体系,这个体系是完全超出了崇祯期望的,这个体系的建立完全就是为了让京城得到更好的治理, 然后让崇祯不必将那么多的注意力和精力放下区区一个京城的管理之上。

但是,因为有底层这些相当刻苦相当努力相当能够做实事的官员, 以及足够公平的晋升体系,所以现在的官吏体系展现出来的效果,远远超出了崇祯的期望。

在新政的整个体系朝着其他城池之中铺设的过程之中,崇祯能够从日报之中清楚地感觉到, 整个新政体系的铺设,确实是根据官员体系的铺设来进行的。

甚至, 在县城府城的官员将地方官吏起来之后, 村落之中的管理都会更加轻松更加快捷。

这一点, 是崇祯在以往从来没有想过没有以为过的。

目前看来,这三个崇祯所创建的新政, 不管是之前保佑很大期望的体系, 还是原本只是想着差不多就可以的体系,至少现在确实都是很好很好的状态,完全足够统治这个国家, 让这个国家变得更加美好了。

但是,这个时候,问题就来了。

“现在, 新大明的土地太小了。”

崇祯对着御书房中的舆图喃喃。

京城一城培养起来的官员, 加上新军将士的陪同以及帮助, 就将三个府的大小都纳入到了新政的管辖之中,而且眼见着第四个城池也要开始了。

这样的新政铺开速度,相当厉害。

厉害到,如果保持这个速度,那么等到下一批,包括京城在内的所有城池之中再次培养出一批合格的吏员之后, 当前整个新大明的范畴之内,都会被新政所治理,而且,还将会有多余的官员余量!

是的,新大明的地盘,小了。

现在的崇祯感觉,原本以为靠着自己这个亡国之君来管理,已经很大甚至过大的地盘,这么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下来,就已经到了明显必须增大地盘不可的程度。

最开始有这样感觉的时候,崇祯还担心是自己想错了,或者估计错了,毕竟,这么一大片的地方,若是能够治理好,就已经属于是国之能臣。

但是现在对照着舆图,崇祯发现,他的感觉并没有出错。

新政一旦搭建起来之后,传播的速度是真的太快了,以至于,如同星星火光,眨眼之间就能够燎原。

新大明这点地盘,对于新政,对于新大明来说,太小。

“看来,得找太祖聊聊这方面的事情了。”

崇祯翻看着日报, 确定现在的情况确实一切向好,便打算着将新大明的土地继续扩大。

至于方向, 他更希望是南北并齐, 一同扩充。

北面, 是因为毕竟那是满清的鞑子从大明的手中夺走的地盘, 无论如何,哪怕是为了尊严,这些地盘也必须收回。

就算这些地盘上太冷了不好种庄稼,也可以如同建立部落代替村庄,以游牧来代替耕种。

寇可往,我亦可往。

北方的那些游牧民族能够牧畜维生,那么汉人一样可以,而且,新政的体系变化之后,一样可以用在部落的管理上。

村令代替部落长,农令则用来知道畜牧以及治疗牲畜、人员的疾病等等。

这样一来,游牧的部落同样可以依托在大明的统治之中,只不过一天一次的日报,可能在某些情况下需要几天一交而已。

至于南方,那就更不用说了,本身,往南方走,就是雨水更加充沛,粮食产量以及人口更多的地方,所以,南边无论是什么情况下都要好好发展一定要拿下的地方。

而且,相较于一般的情况来说,攻打南方对于崇祯来说,还有个同样相当重要的好处,那就是降兵。

有着太祖在,攻打本身就是汉人的军队,太祖能够将俘虏们直接变成新军将士。

这样一来,在军事上的体现,就是新大明的军队能够越打越多,越打越强大。

而体现在治理方面,则是崇祯可以抽调更多的将士出来担任基层官员的职务,这样一来,至少在一段时间之内,新政的体系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提高,然后,迅速将地方掌控在手!

之前的时候,崇祯想着,将所有的官员位置都交给新军将士转化来的底层官员,这样的话,人员肯定是不够用的,甚至是扩充很多之后也都还是会不够用。

毕竟,崇祯所施行的官员制度,底层的官员的数量远超过往的大明。

以往一个县城之中,需要的官员数量也就那么五个而已,剩下的不管是干啥,都不算官员,只不过是官员自行招募的吏员中的一个而已。

但是,在崇祯新政的当下,一个县城里面所需要的官员数量,少说也要一二十个,多的,县城繁华人口众多的,甚至三五十个官员进行管理都正常。

所以,如果将所有的底层官员都用新军将士培养担当的话,那么仅仅是当前新大明范畴之内的地界,就能够将新军将士之中能够识字的将士全部耗光,甚至可能都还会有差额。

不过,现在有了这套全新尝试出来的筛选培养底层吏员的制度之后,情况就不一样了。

原本需要至少十几个官员才能管好的地方,现在可能三五个官员就够了,而那些需要几十个官员才能管辖的地方,其实也只需要那么不到十个已经训练好的官员。

这样一来,对于已经培养好的官员的需求量,一下子就缩减了好多,原本全部培养出来都只够勉强将整个新大明的范畴全部排满的新军将士资源,也一下子有了占据半个完整大明的实力。

这样一来,制度已经完善,官员预期能够管辖的空间也已经足够,现在的大明,当真需要外扩,占据更多的地方了。

————————————

“太祖,情况就是这样!”

崇祯站在太祖面前,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全都讲了出来,讲完之后,仍然没有从那个激动豪迈的感受之中脱离出来,以至于现在还满脸潮红。

看着这样的崇祯,朱元璋点点头,心中相当欣慰。

其实,在崇祯开始将新政正式朝着整个新大明的范畴之内扩张的时候,朱元璋就知道,当前新大明所占据的空间,确实已经太小了。

小到,只需要再全力扩张一次的时间,就能够将整个新大明都变成新政的模样。

而在崇祯的这两次扩张之中,整个新大明的国运也再次得到了巨额的提升,以至于,现在这些国运对于朱元璋修行的效果,都已经超过了之前原来那个大明还在的时候了。

2k

也就是说,崇祯重新创建的这个大明,总算是在除了国土面积之外的各个方面,都达到了之前大明所不能及的程度!

当然,这里讲的,都是后期、末期的大明,比起大明最强盛士气,以及当初朱元璋自己构建出整个大明时,现在多少还是差一些的。

但是,能够预料得到的,是只要崇祯将这套体系将整个大明故土全部控制,那么到时候这个新大明的强大程度,将会真正超过过往的每一个大明时期,彻底成为最为强盛的状态。

是的,完全能够超过朱元璋当年最盛时的状态!

“现在的大明确实需要扩大了,你认为,现在的大明应该扩大到多大,然后暂且停下修整?”

朱元璋再次朝着崇祯抛出了问题,考察崇祯的理解能力。

崇祯稍稍犹豫之后,开口说道:

“太祖,当下,如果进度跟得上的话,似乎不需要专门停下来等待后续发展?”

太祖提出的问题是需要多久,但是崇祯想来想去,结合现在的各方面情况来看,似乎都没有找到任何因为时间而限制新大明扩张的东西。

这样看来,似乎不需要做任何的调整,都可以做到让新大明不断扩张下去。

只要,在新大明因为军事行动不断扩大领土的同时,内部新政扩张的队伍,能够跟得上脚步。

这样,无论外面新军部队打下了多大的地盘,崇祯都能够让新政方面的人手迅速上前跟上。

是的,这一次的新政铺设,确实只做到了三个,加上即将开始的府城,一共四个府城的扩充。

但是,一个京城的官员们集合起来,能够扩张出四个城池。

等到这一批的吏员培养起来之后,按照这最新最有效率的办法,崇祯感觉,一个城池的吏员都可以扩充三四个城池,而且这次京城的吏员放出去,也能够足足扩充六七个城池。

这样一来,别看现在这些城池之中的官员都还在培养,但是等到他们培养好之后,轻轻松松就能够将二十个城池纳入新政的笼罩!

而培养一批的新官员,崇祯觉得两个月的功夫就已经足够。

也就是说,两个月之后, 半个月前还只在京城之中执行的新政,就会一下子扩充到二三十个城池之中全都执行。

这二三十个城池的所有资源,所有人力物力都将直接被崇祯所管辖,所控制。

然后,再过两个月,二三十个城池,就会变成一百个城池!

至于再之后,那就更不用说,整个大明的领土,几乎大半都将成为新政掌控下的世界。

在这样的情况下,只要崇祯的体系建设能够跟得上新政的扩充,那么等到整个大明领土都变成了新政统治之后,原本商贾和贪官们只手遮天,百姓们被上下其手剥削,而且没有任何伸冤途径的历史就将一去不复返了!

可能有人还是觉得至少应该每两个月为周期停顿一下,但是实际上,打仗的过程之中,新大明的新军数量是在不断提升的。

这些提升的新军将士,一部分可以派去驻守攻占或者投靠过来的城池,而另一部分,则可以直接加入到后方的建设之中。

除了军粮的消耗之外,新大明向外扩张基本上没有任何的负面影响,而且粮食这一块,新军也完全可以尽快将敌军击垮,然后从敌人处获取粮食。

毕竟,新军将士以及当前军中的将领,那都是放眼整个时代,都是无敌的存在。

在这样的情况下,当然根本不存在所谓停滞下来对新大明发展更好的时期!

所以,思索之后,崇祯尽管有些犹豫,但是还是将自己真实的想法讲了出来。

点击下载本站APP,海量,免费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