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崇祯遗嘱:我祖宗朱元璋没死! > 第一百五十五章 满清袭击山海关

“怎么样,那吴三桂仍然没有任何回应吗?”

多尔衮一脸急躁地背着手在帐中走来走去,脑后的金钱鼠尾辫在这样的动静中飘飞。

“王爷,是的,这段时间以来,山海关的情况和以往大大不同,别说回信,就连我们送进去的人手,都没有一个能带消息回来的。”

跪在多尔衮面前的,是满清情报部门重要的能手,这段时间以来,针对山海关的渗透、打探,都是由他负责。

但是,以往无论如何,都能带出消息,甚至买通一些重要人手的他们,现在却连弄清楚山海关中到底发生了什么都没办法。

之前还因为明廷灭亡,而与满清缓和,甚至眉来眼去的吴三桂等关宁军,就像一夜之间全部消失了一样,再也没有丝毫的消息回应。

为了搞清楚这件事情,在多尔衮的命令下,满清派了不知多少情报人员前往渗透,但是,迄今为止,折进去的不知凡几,但是能够带回的消息却寥寥无几。

当下,唯一知道的,便是山海关驻守的将士仍然是关宁军,但是城头的旗号,已经变成了徐字大旗,也即总领山海关的将领姓徐。

除此之外,几乎一无所得。

“狗奴才,什么都不知道,要你何用!”

听见这条理清晰但是却没有任何实质的东西,多尔衮不由得眉毛倒竖,恶狠狠几脚踢来,直接将这人踢倒在地。

而被踢到的这个将领,却没有任何抵抗,甚至求饶的话都不敢多说。

当下,多尔衮这急切的态度,若是闲话说的太多,惹得摄政王将怒火转移到了个人的头上,那可就不是一顿打的事儿了,当下被拖出去砍了也是寻常。

最开始被安排负责此事的几个情报人员,如今除了被撤职的,其他人都尸首分离了。

“嘭!”

“嘭!”

......

“呼~”

多尔衮踢了好一会,等到踢得累得不行,才停了下来。

嫌恶地看了一眼这个被自己踢得遍体鳞伤的情报将领,多尔衮挥手说道:

“滚出去!”

又转头看向一直保持静默的亲卫,开口吩咐:

“你们,去把军中将领都叫来,本王要商议政事!”

情报将领与亲卫们立刻起身,没有丝毫耽误。

这一套的流程,这些时日早就不知道发生了多少次,他们都早已习惯。

不怪多尔衮太急躁,主要山海关对于满清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

尽管关外的地域,因为明军的无能以及绥靖,外加之前救援京城的皇帝撤走军民,让整个关外基本都已全部落入满清之手,但是关外的地方能有什么?

大城没有几座,田地也不算太多,而且苦寒之地本就产不出多少粮食。

尽管占下了更多的地盘,但是满清的实力却并未有多大提升,甚至仍然处于缺乏粮草的境地。

是的,满清,同样境地不佳。

崇祯年间开始的这小冰河时期,影响的本就不只是大明范围的农耕,本就寒冷的北方,受到的影响只会比大明更大。

农耕都不好活下去的恶劣天气,塞外的畜牧又能够有什么好日子?

之所以女真部族能够带着蒙古部族一次南下入侵大明,除了明军确实软弱可欺,每次南下都能有不少收获之外,也与他们如果不去入侵大明,自己就会活不下去饿死手下有关。

事实上,就算是大明节节败退,满清步步扩张的时候,满清的所谓皇城,也不止一次闹过饥荒。

原本在他们的皇城耕种的百姓,以及他们抢去当做包衣的汉民,在那所谓的皇根之下,都仍然大量被饿死,或者灾荒之际被女真人杀死劫掠粮食。

没有从中原抢的粮食,他们根本都不足以保持现在的样子活下去。

正是因此,所以他们才会对大明腹地如此虎视眈眈,甚至想要入主中原。

要入主中原,而不是简单劫掠然后撤回去,拿下山海关就是最最重要的一处要地。

山海关在,满清就不敢入侵太深,以及时刻需要警惕被人断尾,死伤惨重;

山海关降,满清就能够当下直接开始攻城略地,将这大好的河山侵吞!

本来闯贼李自成进攻京城,直接将大明首都拿下,而且还似乎灭了大明皇帝,使得掌控山海关的关宁军人等从依靠关隘防御满清,变成了腹背受敌孤立无援,正是满清拿下山海关的好机会。

事实上多尔衮也一次次与吴三桂等人联系,给出一次比一次好,甚至让他们自己掌握自己的军队,都不必换防,不必卸兵的条件。

此前,山海关中的关宁军对降清虽然没有多么倾向,但是却也一直在与满清通信沟通,甚至允许使者入驻,一切都是向好。

多尔衮就等着李自成的军队与关宁军打起来,便可以趁机将吴三桂的关宁军收下,以打开满清入关的门户了。

但是,偏偏就在已经聊得不错,都准备进行更深入接触的时候,吴三桂、关宁军突然就完全没有回应,甚至连满清给出的条件都不接收!

这简直就如同都要和女孩子确定关系,结果对方突然玩起了失踪一样,搁谁身上不着急上火?

而且,这消失,还不是闹着玩的消失一段时间,而是直接整个失踪,再也不出现了!

多尔衮刚遇到这样情况的时候,人都傻了,甚至以为是李自成那边开出了更好的条件,为此甚至直接开出给予吴三桂实地封王,领地之内一切事物由他掌控,不派遣任何军队任何官员的条件。

这相当于直接让吴三桂带着关宁军裂土封王,当有名有实的土皇帝了,但是这样的条件,吴三桂却仍然看都不看一眼!

这之后,多尔衮简直化身舔狗,一方面各种好言好语,各种好的条件往上开,另一方面则派遣一队一队的人手,前往打探消息,想知道自己苦苦追求的“女神”,到底出了什么情况。

直到如今得知,山海关连统帅都换了,多尔衮才如梦初醒,好家伙,原来不是“女神”变了不理自己了,而是对面的直接换人了!

这个消息,在军议之中传开之后,尽管满清这边仍然不清楚到底山海关发生了什么,为什么关宁军统领都换了还没有任何消息,但是却居然一点动静一点苗头都见不到,可是,一个共识还是出现在了所有将领的脑海中。

那便是,山海关,已经几乎不可能被他们以谈判的方式拿下了,如今之计,便唯有趁着山海关统领换人,统帅与将士不熟悉的阶段,赶紧进攻,拼着损耗人手,也将这山海雄关打下来!

于是,平静了很久的山海关前,终于再次战起。

————————————

“女真!”

崇祯原本因为农令果然带来了国运腾飞,而暗自兴奋的心情,随着这一封军情急报,立刻沉了下来。

女真,对崇祯来说,当真是恶心而又头疼的东西。

从他继位,女真便不止一次在皇太极的领导之下,杀进关内烧杀抢掠,甚至数次威胁京城,真可谓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可是,大明麾下的那些将领,在面对满清骑兵时,却一个个畏手畏脚,以至于得出了所谓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的可笑话语。

如今,新的大明刚刚建立不久,朝政还在恢复中,甚至春耕的时机都还没过完。

这个时候,满清女真大肆攻打山海关,当真让崇祯心情大坏。

仅仅只是看了个开头,就已经让他相当难受。

不过,继续阅读后文,崇祯的脸色舒缓开了,感慨了一声:

“还好当初朕将徐将军带到了前线。”

徐将军,徐允祯,开国徐达大将军的后人,也是承接了徐达大将军英魂的后代。

之前崇祯想着,山海关总得派一个将领前去镇守,于是便将在战场上刚刚证明了自身实力的徐允祯带了过去。

看这送来的战报,徐允祯徐将军果然不愧崇祯的厚望,满清尽管夜袭,但是,第一波的攻势很轻易就被徐将军给打破,甚至还在击退敌军之后,以骑兵人手衔尾追击了一阵。

不仅自身实力在攻城战中没有受到多少损伤,而且还在这个过程中,干掉了大量清军的有生力量。

此封军情急报,送来的目的也主要是告知崇祯当下发生了这件事情,却并没有要求援的意思。

当然,徐允祯倒也没有托大,情报的最后,同样写明,如果清军进攻的攻势过大,他会立刻送信前来求援,故此,也请求崇祯将部分能够调动的兵力提前准备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崇祯对于这个安排,自然欣然同意:

“来人,将唐将军邓将军的近况汇报拿给朕。”

当下的大明,能够调动的大军,除了京城当下的队伍之外,也就只有唐通唐将军以及邓文明邓将军的两支队伍。

京城的部队崇祯还有大用,既然前线没有到特别紧急的情况,那么崇祯暂时也不准备调动这一部分的兵力,这样一来,能够调动的自然就只有唐通以及邓文明的军队了。

这两支队伍,之前是被崇祯派遣前往崇祯划出的范围进行收复工作,本来崇祯划下的地域便并没有多大,外加两名将军以及旗下的将士都相当强大,早在月余之前,所有待收复的土地便已经全部拿下。

当下的他们,之所以崇祯仍然放在京城之外,完全是因为政令的更改暂时没有扩散到其他城池,所以派他们以军管镇压,并且确保当地的耕作情况而已。

但是,当下的这点小事儿,实际上已经不需要这么多军队,以及两员大将留守,只是崇祯忙于春耕以及体制改革,所以没有给他们下达更多军令。

眼下,既然山海关被满清攻打,大明有需要他们的地方,那么留下部分将士和小统领,确保地方的稳定,他们两位大将带着大军回援山海关,自然是更好的选择。

于是,在确认两名将领当前并没有太多其余事项之后,崇祯直接下令,让他们各自带领人手依令行事。

其中唐通回援京城待命,预备前往山海关支援;

邓文明则前往闯贼来的防线驻守,以确保已经离开修养一个多月的闯贼,不会在这个时候突然袭击。

其实,按照当前新大明的军力水平,以及名将数量,是足够应对满清与闯军袭击的,但是,正所谓君子不立危墙,能够避免的危局还是能够避免的就避免。

毕竟,哪怕同时打两边,新大明的军队也打得过,但是现有新大明的土地,却极有可能被闯贼再次杀进。

本来经过之前的那轮袭击,不少忠于大明的城池就已经伤亡不轻,尤其是被闯军屠城的地方,更是几乎荒无人烟。

能够不让百姓遭二茬罪,受二茬苦,还是尽量不要的好。

毕竟,在第一次闯贼打进来的时候,不少城池可都是望风而降,甚至主动迎接闯军的军队入内。

崇祯现在不想追究这些事情,但是,却也不希望这样的情况继续蔓延。

“此军令,速速传递,不得有丝毫延误!”

崇祯写完军令,当即将之下达了下去。

然后,负责传递军令的将士,便纷纷一人双马,迅速赶往了两位将领当前所在的驻所。

这般的声势,在传令之际并没有引起什么动静,但是,等军令传到之后,两支大军开拨,声势浩大的动向,瞬间就引起了所有沿途城池的关注。

这些没有被崇祯细致官吏,仍然还是如同之前大明朝廷统治下一般的城池中,很快便有大量的人马以各种名义外出,前往各个方向。

京畿二将军大兵出动的动向,很快便朝着各个势力传出。

因为崇祯一直没有出现在京城之外的地方,而且朝廷被废之后,他也没有重新建立,甚至都没有如何回应过其他城池官员的上奏。

新大明的这一片区域,都被外界认为是唐通以及邓文明两人假借崇祯的名义所占据,如今,这股能够打退大顺闯军的势力突然有了动静,立刻引动了一大波人的视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