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仙侠玄幻 > 踏渊录 > 第78章 大周之志

踏渊录 第78章 大周之志

作者:羊村小二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8-13 23:41:56 来源:平板电子书

韩诩面庞冷峻,内心五味杂陈。

说不上来是什么滋味,也许更多的是后悔不迭。

他没想到一个小小的,毫不起眼的赌坊,竟然牵扯出这么多的事端,没进前堂之前他甚至心想,若时光长河能够倒流就好了,那样自己就一定能改变当初的想法,不再执着于个人脸面,必亲手将那道阵魇拆除,然后找出那几个还未成气候的阴物,将其一拳打杀。

现在,说什么也晚了……

天下修士皆知,大周尚武,且大周境内没有本土修士,只因这里有着一座看不见,摸不着的天道牢笼,绝天地所感,断了大周万万生灵的长生路。

但自古以来,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这个江湖或大或小,或明或暗,或在庙堂之高,亦或在乡野之远。

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不管是哪种江湖,不管山上仙人再如何清心寡欲,不涉红尘,他们终究难免落入俗套,被千丝万缕的因果业力纠缠,被他们瞧不上、看不起的世俗牵绊。

这些山上仙人之所以心甘情愿入世,所追所求,无非“香火”二字。

因为那道牢笼的缘故,恰恰使得大周不同于世间任何一个王朝,它就如同一柄双刃剑,既断了大周生灵的长生路,又庇佑了这万万里河山两千余年。

两千年国祚,人族气运,香火功德何等强盛兴旺。

在山上仙人的眼中,这大周分明就是一块案板上的肥肉,一盘珍馐,一桌饕餮盛宴!

人为刀俎,周为鱼肉,天下修士人人都想在此分一杯羹,狠狠地咬上一口,撕下一块。

哪怕吃相难看一些,也无伤大雅。

不过他们能想到的,大周皇朝同样也能想到。

自古至今,暗中行走在大周境内的山上仙人其实不在少数,两者之间看似井水不犯河水,相安无事。

实际上千百年来,大周没少与那些高高在上的山上仙人发生摩擦,这其中最出名的,莫过于五十年前的那场南川靖难之役。

当年那场战役下来,几乎打光了大周千年底蕴,百万铁骑锐士,魂断南川!

无一生还!

大周境内武道高手更是死的死,伤的伤,镇妖司也在那一年出现断层,青黄不接,除镇抚使外,上到指挥使下到平常差员,几乎损伤殆尽,十不存一!

八千里南川连绵山脉,其中被大周敕封在此的山神、土地,要么魂飞魄散,要么金身破碎,苟延残喘,无一幸免。

用民不聊生,生灵涂炭来形容当年的大周,一点也不为过。

但,就是在这种即将山河破碎,国之将亡的形势下,大周上至皇族,下至百姓,男女老弱,无一人肯向那山上仙人弯过一下腰,低过一下头。

态度始终如一,就是这么强硬!

苟无成,毋宁死!

周志若砥,其坚如岳,其直如竹,其利如锋!

不可亵渎,不可摧残。

最终,那场大战在大周强硬的态度下潦草收场。

自那以后大周朝与山上人的关系就越发的紧张、微妙,如履薄冰。

这些年,但凡有山上仙人踏入大周境内,无不秉承着小心谨慎的行事原则,能不与大周产生冲突,就尽量不与其产生冲突。

而作为大周之刃的镇妖司,虽说有着纠察百仙,诛杀妖邪的权利和作用,但这些年他们同样对那些外来仙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那些人不是做的太过分,危害到大周百姓,有辱大周国体。

镇妖司一般不会干涉这些他们的自由。

两者心照不宣,共同默默维持着现状。

但今日。

耄耋老僧明显打破了这条不成文的规定,他做的太明目张胆,太肆无忌惮。

方才赌坊内放出的那道异象,莫说泰祥街的百姓,恐怕就是整个长安城都看的一清二楚,这无异于原本平静的湖面掉进一颗巨石,瞬时炸起一道惊涛骇浪,他更是无形中当着天下修士之面,狠狠地给了镇妖司以及陈悬静一记响亮的耳光。

一时之间,那些暗中行走在大周境内的各方势力,滚滚而动,他们都想看一看,如今的大周是否还是当初的那个大周,是否还会强硬如初。

时光缓缓流逝,众人的心绪越发惊诧。

镇妖司那边竟如泥牛入海,毫无反应。

这可是长安城,大周京都,百郡之首,龙兴之地。

难道镇妖司和大周皇族就这么忍下来了。

不对劲。

事情绝对不会如此简单,这其中一定还有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一时之间,那些暗中行走在大周境内的山上修士缓缓退去,他们在还未摸清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前,只能继续蛰伏下去。

其实这些人不知道的是,不管是镇妖司还是陈悬静,他们对此处异常洞若观火,只是他们难于没有出手的理由。

师出无名。

要怪就只能怪那韩诩,性格太过孤傲,阴差阳错下这才给了老僧一次弘扬佛法的契机,现在那老僧在众目睽睽之下除去邪祟,弘扬佛法,一番造势自然是民心所向,在加上他本身就是端王府的座上宾,背后宗门势力又盘根错节不可估量。

镇妖司只能强忍怒火,冷冷注视着此处,无可奈何。

反观未央宫内的陈悬静,不愧为一代雄主,他在看到那道异像之时,虽说也是愣了一下,可他随后便将其抛之脑后,并未放在心上。

这位大周在位时间仅次于高祖的老皇帝,一生经历较为传奇,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他在幼学之年便走出大周见识到了更为广阔的天地。

他更是当年那场靖难之役的见证者。

当年那场大战何其壮烈,何其悲惨。

百万雄兵身死异乡,漫天修士魂断南川。

他至今都不曾忘记那一抹青衫身影。

这也是他这辈子最为尊敬,最为崇拜的人。

南湖书院的大先生,他立于天渊之上。

言出法随,一言止杀!

那惶惶之音,如大道之声,震慑住了三教,震慑住了诸子百家,震慑住了天下所有的修士。

所以这点异象在陈悬静眼中,恐怕连小打小闹都算不上……

……

赌坊内,耄耋老僧缓缓施礼,随后打开房门,门外顿时传来一阵山呼海啸般的赞扬之声,溢美之词。

韩诩默默地注视着眼前一切,默不作声,按照他的想法,老僧造出一番异象,无异于打了镇妖司的脸面,但他却没有出手干涉的理由。

他本想等那老僧杀掉宁念,然后再以镇妖司的身份入局,等司内其他人员一到,就是将老僧打杀于此也不无可能。

可令韩诩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眼见那少年落入下风,耄耋老僧明显已经动了杀心。

正这时一个小胖衙役,手里拿着两张调令挤入人群,朝着赌坊走去。

韩诩身为六品武夫视力过人,他站在人群中一眼便看出那是镇妖司的调令。

冷峻汉子心头疑惑的同时生怕再生出其他变故,节外生枝,只得把小胖衙役拦了下来。

当他查清调令真伪,得知少年衙役已经被调入镇妖司的那一刻,这个冷峻汉子终于坐不住了,他必须要出手将宁念救下来,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