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仙侠玄幻 > 踏渊录 > 第46章 一颗明棋

踏渊录 第46章 一颗明棋

作者:羊村小二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8-13 23:41:56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不见其人,只闻其声。

于廷安就已心生厌烦。

这声音的主人他再熟悉不过,不用想,必是三皇子陈元桓无疑。

此子自恃身份尊崇,不学无术,飞扬跋扈,朝中百官人尽皆知,唯恐避之不及。当今圣上日理万机,再加上日渐年长无暇管制,最近几年,他又经常不在宫内,所以一时之间,三皇子行事越来越没有规矩,礼数。

于廷安知道,他今日若不见对方,这三皇子必定胡搅蛮缠,大闹京兆府。甚至最后闹到圣上那里,他也讨不到半点好处。只是,不等于廷安吩咐,后堂的房门骤然打开,原来是三皇子等的不耐烦,一脚将其给踹开了。

于廷安原本刚刚平息下去的怒火,立马又被点燃。可他毕竟见惯了大风大浪,再加上三皇子身份特殊,他也不好直接发作,只得缓缓起身,冷冷看向门口那位锦衣青年。

三皇子陈元桓整日醉生梦死,纸醉金迷,他年纪不大,身子却早已被酒色掏空。本想耍个威风,没成想身子一仄,一个踉跄险些摔在地上,好在柴明城及时将他扶住,这才没令其人前出丑。

陈元桓却没心没肺,毫不在意,就当没事人一般站直了身子,抬头看向首席之上的于廷安,迈步走进堂内,调侃道:“哟,于大人好久不见。”

于廷安强压心头怒火,赶忙上前几步,拱手下拜,“下官于廷安,拜见三皇子。”

陈元桓神情得意,很是满意,大大咧咧的走到上首,一屁股坐了下去,随后他笑眯眯的看着于廷安,缓缓说道:“于大人公务繁忙,本皇子今日前来多有打扰了。”

于廷安不动声色,挺直身板,挥手摒退了赵主簿。

赵主簿会意,立马躬身退出门外,领着那名内衙离开了此地。

于廷安则走到一旁缓缓落座,他没理会陈元桓,而是看向那个中年汉子。

他记得此人,半月之前宰相之子杜书桓在泰祥街纵马行凶,当夜此人就来过京兆府一趟,今日此人又陪着三皇子来到这里,还是打着端王府的名号前来拜会,想必又是为了泰祥街之事。

三皇子被其冷落也不气恼,他稳坐首席,笑眯眯的看着于廷安,见对方不停打量中年汉子,于是一指柴明城,语气洒脱介绍道:“柴明城,琅山郡人士,隆德十二年入伍,十四年被调往京师山字营,天寿元年任中军参将,天寿三年升任禁军都尉,后来被二哥赏识,便请求父皇将其带到了端王府,他这些年一直服侍在我二哥左右,可谓根正苗红。”

柴明城闻言一怔,面色有些异常,他不知这三皇子打的什么主意,为何要将自己介绍的如此详细。

反观于廷安面无表情,不动如山。他久居庙堂,心机城府自然深沉无比,哪怕听完此言心中已经有了几分猜测,可对方不明说,他也绝对不会自以为是的去点破。

他转过头静静地看向三皇子,并未搭茬,只因这三皇子向来爱胡搅蛮缠,喜形于色,做事全凭心血来潮,有时脑子一发热,一时兴起,做起事来完全不计后果。

陈元桓有点心机,但是不多,城府极浅,见于廷安不说话,便有些沉不住气,以为对方还在为今日泰祥街上发生的事恼火。

想到此处,三皇子微微一笑,不等对方发问,率先开口,多余的解释道:“今日去赌坊收账,没想到遇上个不开眼的泼皮无赖,那人输急了眼妄想抵赖,本皇子说他两句,他居然冲我耍横,你也知道本皇子何等身份,一气之下差人将他打了出去,没想到正好被于大人的手下撞见,本皇子当时也是气昏了头,所以这才和那位小差哥发生点摩擦,还望于大人见谅。”

于廷安直到此时才终于明白了泰祥街事件的原委。

他突然笑了笑,内心五味杂陈,无奈,恼火,以及痛恨,失望。

可他又不想和这纨绔的三皇子发生任何纠缠,只得缓声说道:“手下人不懂事,惊扰到三皇子,还望您大人有大量,高抬贵手不要再和他们计较。”

陈元桓闻言一副理所当然的模样,很是大气的摆摆手,笑着说道:“那是自然,本皇子怎么会跟他们过多计较,不过我今日前来并非只为此事,而是有求于大人。”

于廷安眉头轻轻一挑,心道果然没那么简单,希望这位三爷不要太过分,不然自己也不好交差。

于是他装作一脸困惑,十分不解:“不敢当,下官人微言轻,有什么地方能帮得到三皇子,您直接吩咐便是,当然下官还是要提醒您一句,若是这事超出下官职责范围,恐怕也无能为力。”

柴明城同样坐了下来,他同样一头雾水,实在琢磨不透三皇子,不知他又要出什么幺蛾子,可他身为一介家将自然无权,更没那个胆子去辖制对方,只能任由其胡作非为,无可奈何。

三皇子闻言,轻轻一笑,从怀中拿出一张银票,看了一眼柴明城,笑着说道:“放心,本皇子绝对不会让于大人为难,这事对您来说轻而易举,不值一提。”

于廷安看到那张银票,终于确认心中所想,同时心里松了一口气,笑着看向陈元桓,静等下文。

柴明城见三皇子看向自己,他立马察觉到不对劲,内心一突,神色有些慌张。

三皇子见状,递给对方一个稍安勿躁的眼神。

随后他又装作一副高深模样,接着说道:“前日早朝,宰相大人提出要在各司府衙门挑选镇妖司人员,本皇子听闻之后,内心甚是佩服,这条计策绝对是一条妙计,我这几日思来想去,觉得你这京兆府估计一个人也拿不出这些银钱,所以为了帮一下于大人,我想让柴明城在京兆府内挂个闲差,等圣旨一下,你就把他的名字报上去。”

于廷安心思缜密,他用脚指头想,都能猜到这件事背后的始作俑者,必是二皇子陈元佶。

不过今日若是换个人来,也许他三言两语便可将对方打发。

可这三皇子不同,他身份尊崇,有恃无恐,再加上此子不学无术,骄横跋扈,完全就是个混世魔头。

今日若不答应他,说不得他必将京兆府闹个鸡飞狗跳,而自己又拿他没有毫无办法,到头来还得答应此事。

于廷安甚至怀疑今日泰祥街之事,就是三皇子故意为之,专门做给他看的。

话说回来,为何于廷安会有如此大的权势,可随意任免京兆府内的差职。

其实这事不难理解,大周以武立国,由于特殊原因,无论是当今圣上还是列位先帝,他们对底层士卒向来出奇的看重,倍加爱护。

这些底层士卒南征北战,戎马一生,甚至年纪轻轻就缺胳膊少腿,成了残疾,有些人则一生都是在军营当中度过,更无一技傍身。

这些士卒把自己的一生,甚至生命都献给了大周,然则他们解甲归田之后,往往都穷困潦倒,日子过得十分凄惨、贫苦。

大周先帝将这一切看在眼中,于心不忍。

所以不知从哪朝哪代起,大周便有了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凡大周士卒,卸甲回乡之后,当地府衙必须对其精心安置,甚至还会帮其在衙门里挂个闲差。

久而久之,京兆府同样也不能幸免,甚至还将这条不成文的规定添进大周律中,所以京兆府内的衙役要么祖上出身行伍,要么自身便在军营当中待过。

当然,想要进京兆府也并非那么简单,该掏的钱可是一分也不少,而且价格奇高。同时有了这层限制,大多数人自然都被拒之门外,可就是如此,仍旧有不少人趋之若鹜。

只为那四个字:父死子继。

一旦进了京兆府,那便是福荫子孙后代的大好事,只要大周不亡,他们的子嗣就永远有一口饭吃。现在回想起来,当初宁念的爷爷宁大武做的这个决定还真没错,不然,恐怕宁念还在为一日三餐而劳苦奔波。

既有了大周律在,于廷安作为京兆府尹,这种事自然不需上报朝廷,他完全可以做主,只不过事后需要将相关凭证上报到六部当中便可。

可按常理说,于廷安如此独断专权,绝对会有人拿此事大做文章,奇怪的是,这些年未曾有一人敢拿此事大书特书甚至只字未提。

只因,前车之鉴。

想当初,于廷安刚上任京兆府尹时就遇到过类似的情况,毕竟他是宰相杜景瑞的门生,身份有点特殊。众所周知,当朝宰相杜景瑞向来与六部不和,所以当初六部没少给于廷安下绊子,尤其是兵部。

京兆府权势虽大,但它毕竟受兵部管辖。

兵部当中有人若想为难于廷安,简直是手到擒来,而且还恰恰就有不开眼之人真这么做了,他自以为位高权重,圣上不会怪罪于他,便拿此事为难于廷安。

当时于廷安刚上任半年不到,山字营中有一卸甲老兵想在京兆府内花钱买个闲差。

这事原本已经定好,可兵部的侍郎大人愣是将此事强行压下,不给通过,于廷安年轻气盛,直接一封折子上奏朝廷,将此事捅到了陈悬静那里。

陈悬静当时想都没想,一道圣旨直接把兵部侍郎削官革职,没有丝毫商量的余地,可谓雷厉风行。

陈悬静如此霸道的做法,自然将六部当中的其他人给震慑住,毕竟于廷安是他看中的人,结果刚被调到京兆府还没半年,就有人敢如此明目张胆的针对他,自己若不使点雷霆手段,恐怕这京兆府尹不出三月就得换人。

所以自那次事件以后,于廷安这才算在京兆府彻底站稳了脚跟,更没人敢拿此事为难他。

此时,于廷安想通其中关键,但他仍故作为难,费解道:“若只是在我这挂个闲差,那倒好办,本官一纸文书上报兵部,待身份核对清楚便可在我这任职,只不过镇妖司之事是由宰相大人一手经办,三皇子何不直接去找宰相大人,那样岂不是更方便。”

三皇子闻言,假模假样,一脸为难。

于廷安看在眼中甚是厌烦,如此拙劣伎俩,不堪入目,当然他也不会傻到去拆穿对方,只能沉默不语,装作细心聆听。

作为当事人的柴明城,越听越迷糊,这么重大的事情,怎么端王从来没向他提起过,还是说这三皇子突发奇想,心血来潮乱排一通,不行,此事必须要问个清楚,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柴明城想到此处立刻起身,他不敢忤逆三皇子,只能后退一步转而朝于廷安说道:“小人之前虽投身行伍当中,但现在却是一介布衣,不过是端王府的一个护院家将,恐怕难当大任。”

于廷安人老成精,哪会理睬对方,转头看向陈元桓,一脸茫然。

陈元桓嘴角微微翘起,露出一丝讥诮神色,笑着说道:“老柴,关于这事你就把心放肚子里吧,不然你以为今日为何会是我去赌坊收账。”

柴明城闻言瞬间愣在原地,哑口无声,他头脑有些混乱,不过最终还是默默点头,退回座位当中。

事已至此,于廷安再也没有理由拒绝。

他望向那张银票,笑着说道:“也罢,我这里怎么也好说,只是宰相大人那边下官就爱莫能助了,当然三皇子千万不要误会,毕竟圣上有旨,那件事已经交由老师全权料理。”

三皇子闻言很是满意,明显有些好大喜功,再也压制不住内兴奋,喜形于色。

他神情得意,大大咧咧的回道:“这就不劳于大人费心,明日一早圣旨即到,你于大人只需在花名册上填上柴明城的名字即可,至于这些银两……”

三皇子说到此处,很是得意的抖动了几下那张银票,接着说道:“这里有一万两,想必也足够了,若是还有剩余,就权当是送给于大人的辛苦费了。”

于廷安满面笑容,赶忙摆手,客气道:“不敢,于某怎能收皇子财物,这事若传出去,下官恐怕就是有十颗脑袋都不够砍的,这样吧,这些银票于某先收着,等事情办完,多余银两我自会专门派人送到端王府上。”

陈元桓与于廷安本来就没什么交情,对方不要,他也不过多客套,见此间事了,站起身说道:“既然如此,本皇子就不过多叨扰于大人了。”

于廷安虽然很不喜这位三皇子,可该有的礼数,一丝也不会落下,赶忙起身相送。

陈元桓也不拒绝,朝柴明城使个眼色,三人一同朝门外走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