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仙侠玄幻 > 踏渊录 > 第26章 朝堂议事(二)

踏渊录 第26章 朝堂议事(二)

作者:羊村小二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8-13 23:41:5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古稀老臣,声色俱厉。

陆谨修怒视楚言礼。

陈悬静面色祥和,并未作声。

殿内一片肃寂,气氛降至冰点。

“咳!”

宰相杜景瑞不合时宜干咳一声。

高台之上,陈悬静两肘支案,侧头望向杜景瑞,神色平静,双目略显疑虑。

殿内众臣,除陆谨修与楚言礼怒目对视,其余人等皆是看向这位大周宰相。

百官侧目,宰相杜景瑞只是微微俯首,缓声道:“臣入周时间较晚,但臣对天景三年南川靖难之役不敢有丝毫忘记。”

一言止戈,百官封口。

杜景瑞无需过多言语,更不顾忌那些错综复杂的朝堂关系,可谓一语中的!

中书令陆谨修原本与楚言礼怒视相对,闻声神色一变,震惊的看向杜景瑞。

众臣之首,四位皇子同时身子微微一颤,大皇子陈元祐更是噤若寒蝉,对那禁武令不敢再提及半分。

殿内,落针可闻!

就仿佛五十年前那场大战还历历在目,那一柄柄利刃已经架在众臣脖颈,哪怕那陆谨修与大皇子再不甘心,也不敢有丝毫动作。

龙椅之上,那位身着龙袍的九五之尊面色祥和依旧,奈何宽大的龙袍袖内早已毫不可察的攥紧了双拳。

“呼!”

烛曳生风!

殿内烛火突然一齐朝殿门方向偏移,一股无形杀意几乎凝成实质,瞬间弥漫整座大殿,在场众臣除杜景瑞之外无不噤若寒蝉。

殿外寒风猎猎作响。

殿内杀意飒飒逼人。

陈悬静望着台下众臣,默默拿起第二本奏章。

禁武令,不了了之。

杀意来去无形,只有那烛火默自恢复正常

老人面容平静,神色依旧和蔼可亲,拿起第二本奏章掷付群臣。

司礼监随堂太监赶忙走下高台,跪伏于地,双手将那本奏章高高捧起。

兴许是初冬气寒,老皇帝陈悬静两肘支在御案之上,抱拳搓手缓缓道:“既然提到了南川,朕这里正好有本折子,乃是四皇子与钦天监联袂上奏。”

众臣闻言默不作声,殿内落针可闻。

龙椅内,老人则自顾自接着说道:“十年大旱,南川之地既有了旱灾又有了瘟疫,这些年一直没有得到良好改善,已成我大周沉疴顽疾,朕这次着实往南边走了走,这一路南行,所过之处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所见所闻惨绝人寰。”

“奈何令朕没想到的是,朕刚回朝,这钦天监便与四皇子上奏,折子里提到那南川之地竟有鬼怪横生,妖邪作祟,这些孽障以人为食,肆虐乡野,黎民百姓时时刻刻处在水深火热当中,朕对此痛心疾首,尔等臣子都有什么良好的建议?”

提到南川,陈悬静滔滔不竭,他将一路南巡所见所闻列举而出,说到最后甚至还不免夸赞了一番四皇子与钦天监。

高台下,殿内众臣闻之无不汗颜,大气都不敢出一口。

陈悬静则稳坐龙椅,稍微停顿喘息,同时一敛祥和,目光摄人心魄,他扫视一圈殿内众臣,刚要再次开口,耳边突然传来一道细不可闻的冷哼声。

老人闻声神色一凛,双目如炬,他朝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发现三皇子臊眉耷眼一脸不忿,似乎有些恼火。

殿内众臣同样听到了那道细微轻蔑的冷哼声,众人心头一紧,皆是一怔,立马垂首不敢造次。

一众臣子对三皇子陈元桓扰乱朝堂心知肚明,同时对这不学无术的三皇子越发的看不上。

你与那四皇子陈元清不对付,那也得分个场合轻重不是,就算你是皇子也不能扰乱朝堂。

圣上盛怒之下,你不知隐忍,在这朝堂之上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对圣上之言口出轻蔑,现在就算有心之人想要出头为你解围,那也得有那个胆量!

果然,老皇帝陈悬静凝视三皇子陈元桓许久,内心怒不可遏。

老人微眯着双眼,眼神冷厉,望着台下站着的陈元桓,缓缓说道:“你在冷哼什么?”

众所周知,当今圣上不管是在朝堂之上还是后宫内廷当中,逢提皇子,必会呼其名讳以示爱溺。

可此时老人对三皇子的名字提都不提,直接质问一句,哪怕老人此时神色依旧祥和,但众臣知道老人内心怕是早已火冒三丈,雷霆震怒。

三皇子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浑然不觉,见老人当庭质问自己,语气有些狂妄,也不行礼而是大声回道:“儿臣以为父皇此言有失公允。”

陈悬静气急反笑,微微点头,他耐着性子缓声问道:“说说看,朕怎么有失公允了?”

老人盛怒,三皇子毫无察觉。

他不假思索,大声说道:“南川之事众所周知,也并非说他老四提出来才存在,可老四光提出来有什么用,他也没说怎么解决啊,他就提个话头父皇就如此夸奖,父皇您可知道,您这两年总往南边跑,这朝堂之中有多少大事等着处理,哪次不是二哥忙前忙后,尽心用力,您老倒好,这些年也没见您当着百官之面夸奖一下二哥,这不是有失公允又是什么。”

陈悬静闻言突然摇头,他左右张望一番,连说三个好字,最后闭目平缓情绪,过了许久才睁眼问道:“好,我先不怪你扰乱朝堂,我问你,你既然说元清没有解决办法,那想必你对这南川灾疫已经有了对策,是不是?”

陈元桓闻声瞬时愣住,面对老人的质问吞吞吐吐,半晌说不出一条建议。

高台之上,老皇帝陈悬静的脸色越发难看。

众所周知,三皇子陈元桓唯二皇子陈元佶马首是瞻。

说来也怪,就算这三皇子不学无术,可二人毕竟同父异母,但三皇子偏偏不知为何就是喜欢跟在陈元佶左右,鞍前马后,着实令人费解。

眼下圣上脸色越发难看,殿内众臣皆是不敢言语,二皇子陈元佶垂着头悄悄朝尚书令楚言礼稍使眼色。

尚书令楚言礼见状,无奈暗自叹息一声,只得硬着头皮迈步出列,想打这个圆场。

可是高台之上的老人并不给楚言礼说话的机会,他盯着三皇子陈元桓,骤然暴喝一声:“说!”

陈元桓站在原地猛地一颤,吓一哆嗦,他眼神躲闪嘴里嘟嘟囔囔,不知是在埋怨还是在搬弄是非。

陈悬静则冷哼一声,厉声接着说道:“你既没有提出南川灾疫之事又没解决的办法,你有何脸面扰乱朝堂,你又有哪点比得上四皇子,如今你又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出言不逊,扰乱朝堂,朕平日里是不是对你太放纵了!”

老人言语犀利,怒气渐盛。

只是他不提四皇子还好,一提及四皇子,陈元桓明显有些不服气,突然抬头看向老人,侧头梗脖不服气道:“谁说我没主意了,我那是不想说,我若说个主意,保准比老四强。”

陈悬静原本是个喜怒不形于色的人,今日着实有些火气,他见陈元桓如此不识抬举,强压心头怒火缓声道:“那你就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说来听听。”

“说就说!谁怕谁!”

三皇子梗着脖子,不假思索,满脸不屑。

由于他平日在宫内无所事事,经常听宫内太监宫女闲来嚼舌,此时被陈悬静逼的急了,也顾不得身处朝堂之上,张口说道:“那南川十年大旱,黎民百姓们苦不堪言,现在又有妖邪作祟,这明显是老天爷对咱大周的惩罚,儿臣以为,咱们不如贴出皇榜,广招天下僧侣在这长安城开一场空前盛大的水陆大会,祷告上苍,祈佑我大周风调雨顺……”

“一派胡言!”

龙椅之上,老皇帝陈悬静不等三皇子说完突然暴怒,他咆哮一声抓起案上御笔就砸向陈元桓。

陈元桓万万想不到自己这个皇帝老子会突然暴怒,躲闪不及被砸个正着,吓得他赶忙跪伏在地上。

高台之上陈悬静余怒难消,气的浑身微微颤抖。

楚言礼眼见事态越发严重,立马开口说道:“圣上息怒,三皇子未经人事,年少无知,还望圣上不要怪罪!”

陈悬静闻声伸手指向三皇子,气急反笑,怒声呵斥道:“好一个年少无知,他有元清年少吗!”

只是老人话音刚落,二皇子陈元佶突然出列。

陈悬静的目光随之转向陈元佶。

哪怕他此时盛怒难消,可二皇子陈元佶已被封王,他最终还是要给其留有些余面的,所以只是看了对方一眼,并未说话。

陈元佶则躬身俯首,行礼过后这才清声道:“父皇息怒,儿臣以为三弟所言并非全无道理。”

大周朝,国祚两千余年,除了那开国高祖皇帝就再没出现过长命皇帝。

当今圣上陈悬静着实是个例外。

他不仅活过了五十岁,而且已在位三十多年,这期间由于正统皇后未给其生下半个子嗣,所以这三十来年太子之位一直空缺。

二皇子陈元佶自小文韬武略一点即透,自打他被封王以来,这些年在朝中的威望日渐举足轻重,再加上他向来与六部交好,所以朝中官员大多与其连枝瓜葛。

当下,大周储君未立,陈元佶在百官中的呼声却越发高涨,陈悬静对此洞若观火,按常理说,太子未立,四位皇子皆有机会,可陈悬静偏偏就在前年将二皇子陈元佶封为了端王,其用意令人捉摸不透。

此刻老人望着二皇子忽然说道:“这个畜生说的什么道理,还上天对我大周的惩罚,难道朕是那惨无人道的昏君不成,还是说朕做了什么天怒人怨之事!”

二皇子微微俯首,知道老人余怒未消,赶忙解释道:“父皇还请息怒,请听儿臣一言。”

陈悬静长舒口气,缓解一番后,终是问道:“你想说什么?”

二皇子得到应允,缓缓说道:“南川之地十年大旱,百姓因旱灾瘟疫流离失所,饿死、病死者不计其数,且因大多横尸荒野无人打理,以致农耕荒废瘟疫频发,久而久之,怪癖邪气滋生弥漫,妖邪随之出世作祟,父皇不妨想一想,若真按三弟所说在长安城内开一场水陆大会,祷告上苍,那天地清明灵秀之正气必将有所感应,复生于南川,到时正不容邪,必将那邪祟之气镇压,如此一来未必不是一条妙计。”

二皇子侃侃而谈,朝堂之内众臣默不作声。

然而对于这南川现状,朝堂之内没有人比陈悬静更加了解,他对南川现状一清二楚,内心也已有了应对之策,眼下着二皇子虽有为他人解脱之嫌,可老人还是给其留足了脸面。

老人并未立刻反驳二皇子,他神色闪烁,面露疑虑,片刻后看向最小的皇子陈元清,开口问道:“元清,你二哥说的也不无道理,这折子既是你和钦天监联袂上奏,那你对这水陆大会有什么看法?”

四皇子陈元清年及志学,虽然也能随殿议事,可他的身世与其他三位皇子有些不同。

当今大周四位皇子皆是庶出,人尽皆知。

可头三位皇子,其母妃那好歹也是名正言顺被册立的贵妃,每人身后莫不都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外戚权势,为其撑腰。

这四皇子陈元清却实实在在是个例外。

当年,圣上醉酒。

不知是宫女有心,还是圣上无意,只是偶然的一次临幸,那位宫女的肚子也是争气,竟然一朝怀上龙种。

这宫女本以为能借此一飞冲天,从此以后飞上枝头变凤凰。

奈何十月临盆,宫女竟因难产,失血过多而亡,所以皇四子陈元清自打出生便没了母亲,背后更是被宫女太监非议成祸种灾星。

皇子顺诞,可自古以来妇女难产皆被视为不祥,心理作祟下就连老皇帝陈悬静亦不例外,所以他这些年对陈元清少有关爱,很是不喜。

奈何大周皇室本来就子嗣稀薄,陈元清再不济那也是堂堂皇子,根正苗红。

随着陈元清越长越大,老皇帝不知是出于对自己儿子的愧疚还是什么原因,头几年竟把宰相杜景瑞封为皇四子少师。

从此之后,这皇四子陈元清在朝堂上也有了一丝依仗。

并且陈元清虽然年幼,身世薄微,可他很是聪慧,对杜景瑞也是恭敬有加。

杜景瑞更是将自身所学倾囊相授,老皇帝看在眼中很是欣慰,一早便让其随殿听政,参议国家大事。

今日,自打朝议开始,陈元清就站在殿内一言不发。

早些时日,他便听闻圣上即将回朝,当时便与杜景瑞谈及了一些南巡之事。

杜景瑞当时并未直言,而是稍加点拨之后,这才有了圣上回朝当日,皇四子与钦天监联袂上奏之事,却没想到此举恰恰合了老皇帝陈悬静的心意。

此时陈悬静问及己身。

皇四子迈步出列。

龙子虽幼,身姿挺拔。

大儒调教,浩气翩翩。

正所谓:陌上人如玉,君子世无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