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东晋隐士 > 第七十八章 明明秋日(二)

东晋隐士 第七十八章 明明秋日(二)

作者:昔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58:28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这他娘的,谁顶得住?”

陈夫子前脚刚走,王蓝田就骂骂咧咧地离开了课堂,和几个相好的学子,也就是整个书院里,最能吃喝玩乐,最不爱学习的那几位,一起离开了。

而且听上去,他们还在商讨,该如何应该这一次的突发事件。

很明显啊,就连王蓝田,都感受到陈子俊那一股深深的恶意了。

大家都是来万松书院读书的,还不是一两天,那是三年啊,谁不知道先调查一下?

万松书院,每年在年前,确实都会又一次考核,但只是书院的内部考核而已,也就是写篇文章罢了。

怎么今年,这么特殊?

又是要夫子们查房,又是要把成绩寄回家里,这什么鬼东西。

陈子俊这是怎么了?

往年,冬天来临之前,都是陈子俊一年里,最安逸,对学子们笑脸最多的时候,毕竟过年送礼嘛,都是要在年前送的。

正所谓礼多人不怪,礼物这种东西,最是能打动陈夫子的心了。

可是今年,确实有些古怪,从那个王卓然来了一次小青峰,大家就发现陈夫子沮丧了一段日子,然后就莫名其妙地焕发了新生,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风范教书育人。

“老树抽新芽,编成藤条拧巴巴。”

这就是王蓝田对于陈子俊的评论,毕竟,在陈子俊突然焕发新生之后,最难受的就是王蓝田了,以前的礼物,给自己带来的各种优待,比如上课睡觉,吃零嘴,后山抓野兔,露天烧烤之类的全都受到了限制。

本来,还想着,可能是礼物的有效期到了,于是王蓝田送了一波新的礼物,结果陈子俊很自然地收下了,更自然地加强了对王蓝田的教导。

悔不及当初。

送他礼干嘛?这老小子,不干人事,吃了人的嘴更硬,拿了人的手更黑!

食堂里,听了一会儿学子们关于如何应付陈子俊的事情,王凝之觉得很无聊,在心里鄙夷,一个个的就知道胡吹大气,就没一个敢直接一棍子把陈子俊给敲晕了,直接埋在后山吗?

“王兄,你怎么就一点儿不担心?”

听到这个烦人的声音,王凝之一个眼神,徐有福很懂事地过来给自己收拾碗筷,而王凝之则回答:“我很劳累,需要休息,就先走了。”

梁山伯的声音还在背后,“王兄,需要我们帮助吗?要不我送你去……”

王凝之已经背负着手,拐上小路了。

秋风飒爽,天空高朗,走在桃花林边上,这个时节的小青峰,已经是凉意阵阵,也只有中午十分,还略有夏日的气息。

推开小院儿的门,看着那个拿着扫帚,正在装模作样地扫着地上的落叶,却几乎没什么进展的人影,王凝之还是很感慨的,“你不是号称再也不来了吗?”

不得不说,王兰这小丫头,别的不说,衣品还是有点东西的,一声素净的淡黄色长裙,上面点缀着几朵小花,也没有多余的装饰品,只在手腕处,戴着一个明晃晃的玉镯。

从开门声响起,王兰就站在这里了,闻言,丝毫不恼火,露出一个大大的笑容,就好像前几日的争执不存在一样。

让王凝之心惊胆战。

“兄长,咱们是一家人,哪儿能真的生气啊,我可不是那种小家子气的丫头,爹爹常说,要我多向你学习,我决定首先从你广阔的心胸开始学起。”

王凝之干巴巴地笑了两声,本打算退后两步,但又觉得这是自己屋子,怎么能再次被这丫头给抢了?

事情还是几天前,王凝之刚一回来,就发现自己的隔壁小屋,多了个人。

本来是打算直接把王兰丢出去的,但是看她一副哭哭啼啼的样子,也就没好意思,耐心地以一个知心大哥哥的形象,咨询了半天,也使用了各种安慰的方法,甚至作出了‘要是你真有什么不痛快的,二哥带你回会稽,以后家里住。’的保证,才算是知道王兰的离家出走,居然是为了创业。

要说一个大家族里头,有些外部生意,那是很平常不过的,但是王迁之这儿,毕竟算是王家的一小支,并不沾王家什么生意。

王迁之夫妻,倒也对女儿的想法,并不多做阻拦,毕竟是很开明的父母。

但是,再开明的父母,怕是也不能接受闺女打算去做媒婆。

在最初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王凝之也是半天没反应过来,只能机械式地听着王兰絮絮叨叨,讲着自己的伟大计划。

要说事情,还真是王凝之惹出来的,王兰这小半年,别的没干,尽是搭着王凝之的顺风,学徐婉做生意了。

而且别的没学会,学会了整合产业链。

用王兰的话来说,那就是任何的行业,单打独斗,都是在浪费资源。

就好像张家儿子想娶王家闺女,请了一个媒婆上门,觉得贵了,又去找其他,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合适的,王家还跟这个媒婆有嫌隙。

一来二去的,时间就这么被浪费了,而且,媒婆们那也是互相敌视,抢生意,背后说人坏话的事情屡见不鲜。

而一旦钱塘的媒婆行业被整合起来,就像最近徐婉通过控制新画册的售卖,已经把大部分的零散普通小店都整合起来,让那些本来是买上一本画册,自己随便仿制去卖的小摊贩,成了鸣翠楼的对外伙计。

那整个钱塘的媒婆行业,怕是真的要换个天地。

小小年纪,如此有心计,王凝之不由得啧啧称奇。

可就算如此,王凝之还是问了一句:“你想做点生意,哪怕就是当做打发时间,玩一玩,伯父伯母也不会阻止的,可是你就不能挑个别的行当?你一个没嫁人的姑娘,就想着去当媒婆,有病啊?”

“首先,我不是去当媒婆的,我是去当所有媒婆的老大,给她们当掌柜的。”

“媒婆的工作,是对应男女双方的,我的工作,是对应媒婆们的。”

王兰一本正经,掰着手指头,“其次,我也不是没考虑过别的行当,但是一来大部分行当,都已经被各个世族给分了,二来呢,媒婆这个行当,其实是最好的。”

“为啥?”

“你想想啊,这年头,钱塘就这么大,媒婆就这么多,你要是明儿想成亲,找了个媒婆,结果怪罪她事儿办得不好,你敢说她的坏话吗?”

“媒婆啊,谁家愿意得罪?这就叫做,立于不败之地!”

王凝之‘嗯’了一声,“你说的简直太好了,我能听的出来,你是真的用了心,不是闹着玩的。”

“那当然啦!我怎么可能闹着玩,就是我爹娘不理解我,你想想,未来的我,会成为钱塘第一有钱人,毕竟为了娶个好媳妇,嫁个好丈夫,谁会省钱?”

“更别说,就是再抠抠搜搜的人,那也不会在媒婆这里耍心思,这些三姑六婆的嘴,能让敢动心思的人,迅速在钱塘臭名远扬。”

“怎么样,可以吧?”王兰笑得开心,眨眨眼。

然后就被王凝之拎出门外了。

“你要是玩玩而已,我还能帮你说和几句,你既然这么认真,那这件事情跟我没关系。”

话虽然说的相当狠,但王凝之还是很无奈的,藏在黑夜里,一路看着王兰生气地回了家,才算是放下心来。

王迁之敢放任小闺女这么胡闹,说白了不就是知道她最多胡闹到自己这里,也就罢了。

要是自己真敢支持王兰,估计可就真要遭受池鱼之灾了。

不过,黑夜里的王凝之,也是吃了一惊的。

真是没想到啊,一个小丫头,居然一边听说书,一边看徐婉做事,给她自己摸索出来行业整合,统一规划的好处来。

就没个蠢货吗?都要这么秀的?

想了想,还是王蓝田同志好,别人都是坏心思一大堆,只有他,像个天使,给大家带来欢乐与温暖。

“心胸这种事情,可以慢慢学,不着急,还有,你带着的那个玉镯子,好像是我的?”王凝之有些心疼,这是自己前几日在山下买的,打算给小妹寄回去,听说是什么名贵玉品,咱虽然不懂,可是架不住咱买得起啊!

“是啊,我从你书柜里翻出来的,你也真是的,自己兄妹,我还能真跟你生气不成,哪儿用得着给我买这些,不过呢,你眼光挺好,看看,是不是挺好看的?”

在你手上摇晃着的,是我的心血啊。

能不好看吗?

“相当好看,王兰,你不打算搞什么生意了?”王凝之觉得还是早点换个话题,不要继续在心里插刀子了。

“先不搞了,我娘跟我讲了个道理。”

“啥道理?”

王凝之是很好奇的,王兰是跟王迁之闹腾了一顿,才打算离家出走的,结果被自己赶出去,灰溜溜地回了家。

可是连王迁之这种语言大师都不能劝说成功的事情,他娘子居然做到了?

“嗯,我娘说了,我的想法不错,但是这实施起来,其实很辛苦,毕竟我是娇生惯养的,家里也不缺钱,没必要自己去劳累,还不如把时间拿来好好挑个夫婿,以后安排他去执行我的想法,我只需要等着看结果就好了。”

咽了口唾沫,王凝之努力微笑一下:“不愧是伯母,一针见血。”

“我今儿过来,一是要告诉你,我原谅你了,二是找你商量个事儿。”似乎对王凝之的反应早就预料到了,王兰不以为意,“现如今,我还可以再过两三年嫁人,这段时间,我打算好好挑选一下夫婿,你要帮我。”

眼睛滴溜溜地转,王凝之还没想好,该给王兰找点什么麻烦,让她能忙着顾不上作妖,就听见了敲门声。

兄妹两对视一眼,都是有点儿好奇,就算是梁山伯,过来的时候,都是扒在墙头上的,怎么今儿有人这么礼貌?

“王凝之,开门,陈夫子来了!”熟悉的声音从墙头上响起,是祝英台。

王凝之翻了个白眼,想拿自己开刀就算了,连个门都不能自己推开吗?万松书院的学子们所住的屋子,门都是摆设而已,自己又没上锁的。

给王兰使了个眼色,走出去拉开门,外头果然站着两个夫子,一个陈夫子,一个笑大师。

而在他们身后,几个学子贼眉鼠眼地靠在路边,假模假样地表示着自己只是路过。

“陈夫子,马夫子。”行了个礼。

“嗯,”陈子俊从鼻子里哼了一声,走进小院子。

在王兰行礼的时候,陈子俊就多了个笑容,“兰姑娘,今日不与山长学画了?”

“爹爹笔力太深,我跟不上,就懒得学了。”王兰笑眯眯地回答,“还是马伯伯好,每次教我,都是故意画些浅显的,让我也能弄明白,下次还是找您教我好了。”

“呵呵,好说,好说。”马天元习惯性的好说话,左右看看,“王凝之,你这个小院子,虽然有些杂乱,却也不脏,还算不错。”

“谢过夫子。”王凝之拱拱手,“还请两位夫子里面坐。王兰,去沏茶。”

眼睛瞟过墙壁,祝英台早就消失了,不过按照王凝之对她的了解,估计这会儿正窝在墙后头,竖起耳朵听着呢。

“几位,要不要一起进来?”扫了一眼门外的几人,王凝之故意问道。

“别,我们就是路过,正好在此处赏景,看看远方钱塘的繁华,凝之兄不必管我们。”秦金生干笑两声。

瞧着那背负着手,小短腿儿一摆一摆,却又极其方正的鸭子步,王凝之耸耸肩,跟在后头问道:“陈夫子,今儿怎么来我这里了?”

陈子俊头也不回,“书院巡查,便从你处开始。”

屋子里,陈子俊坐在书桌后头,皱着眉头,“书本乃是吾辈读书人之所为,所持,所用,岂能如此杂乱堆放?这般行为,如何有对圣贤的敬爱之心?”

王凝之淡淡回答,“夫子,书本,不过载体而已,我们学的是知识,读的是道理,讲究的是礼仪,无需舍本逐末。”

“王凝之!”陈子俊嘴角一抽,一巴掌拍在桌面上,砚台都抖了抖,上头搭着的笔也掉了下来,在桌面上滚了滚,“你是在教训我?”

“不敢不敢,”王凝之拱了拱手,“夫子教导我们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又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一向都以夫子所讲圣人之言为准则,如今我屋内共有四人,则其三为行,则夫子,我,王兰一行之中,夫子之师,必在我和王兰之中。”

“王兰不言,那我自当为师。”

紫笔文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