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东晋隐士 > 第七章 微雨

东晋隐士 第七章 微雨

作者:昔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58:28 来源:平板电子书

“说白了,就是些江湖骗术而已,倒不是员外和夫人孤陋寡闻,只是道不同,自然不明了,我以前就在书籍中见过这些东西,所以才会知晓。”

前厅的餐桌上,王凝之放下手里的筷子,笑呵呵地说道。

祝员外在知道儿子没什么事儿,并且家里的骗子也被拿下之后,就一副小老头样子,吃吃喝喝,舒坦自在,甚至高兴地和王凝之举了几杯酒。

而祝夫人却有些不同,言语之中,一直在探寻王凝之和孙恩的关系,直到了解之后,才算是放下心来,尤其是得知王凝之的家世之后,更变得尊敬了许多。

王凝之冷眼旁观,总算是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这祝家庄,说了算的,恐怕是这位不苟言笑的祝夫人。

酒足饭饱,王凝之正在想着该如何讨要一下答应给自己的厚礼,就听见祝夫人说道:“王公子,今日已过正午,如果此时去钱塘,恐怕夜里只能留宿野外,不甚安全,不如在祝家休息一晚,明日一早出发,我们也好准备一些礼物,与你随行。”

“呵呵,夫人客气,那我就却之不恭了。”

安排人带王凝之去了客房,祝员外皱着眉头,问道:“夫人,这小子虽然帮了咱们,可是他行事手段颇为毒辣,还会用毒药,很是阴险,何必要留他?”

“我已经让人飞马去会稽山阴询问消息了,如果他真是王家子弟,当然要好生招待,这可是我祝家找个靠山的大好机会,如果不是,”祝夫人眼里闪过一丝冷芒,“那就抓了送去王家,同样是一件机缘。”

“夫人深谋远虑,就听你的。对了,祝彪不知道怎么样了,这小子藏在房里几个时辰都不出来,我去看看。”

祝员外咂咂嘴,对自己这位夫人,那可是言听计从,不过成亲多年,依然不是很能受得了夫人这种神情,急忙找个借口就要开溜。

“慢着,他能有什么事儿?不过是被人收拾了一顿,不敢露面而已,你还是先看看自己的宝贝女儿吧。”祝夫人冲着门口努努嘴,屏风后头,一支精致的珠钗摇摇晃晃。

“英台?”顺着夫人的目光看过去,祝员外愣了一下,开口问道。

“爹,娘。”屏风后,一个娇小的身躯露了出来,一捆秀发绑在脑后,俏丽的女儿几步走来。

“哼,你不是说,要是不让你去读书,就再也不下秀楼,要绝食而死吗?”祝夫人对于女儿的笑脸不屑一顾。

不过祝员外却不同,急忙把女儿牵着坐下,关怀之情溢于言表。

“英台啊,今儿你也看见了,可不敢像你哥一样,不学无术,以后嫁了人,还不是任人欺负?”

“怎么会呢,我有爹娘在后头撑腰,谁敢欺负我?不过今儿那位王公子,可是当真厉害!”

祝英台拉着老爹的手,一边说着话,一边在祝夫人看不见的地方,悄悄冲着老爹使眼色。

祝员外眼珠子转了转,虽然不明白女儿是想做什么,不过配合多年,马上就:“对啊,王公子聪明过人,又有见识,确实是一位难得的青年俊才……”

“好了,”听着父女两人的话,祝夫人皱起眉头,冷冷地看过去,“英台,说罢,你又想做什么?”

“娘,我想去钱塘,万松书院。”祝英台看向夫人,迟疑了一下,才开口。

“你做梦!一个女子,整日里不安安静静待在家里,已经是给你太多宽容,如今还不死心?”

“娘!”祝英台一下子站了起来:“你们也听到了,那王凝之,如果不是读书多,学问深,岂不是和哥哥一样,被一个江湖骗子给耍得团团转?”

“那又如何?你是个女子!”祝夫人口气生硬,不满地看着祝英台,又把矛头指向祝员外,“都是你,从小娇惯这些孩子,祝彪吊儿郎当,不思进取,英台又如此跳脱,满脑子都是些稀奇古怪的想法,以后嫁了人,还不是被夫家厌恶?”

祝员外张大了嘴巴,看看女儿,又看看夫人,不知该如何回答。

祝英台却底气十足:“娘,在家里,我是个女子,可是去了书院,我就未必是了,难不成那些夫子们,会拉开衣服看我的身份?”

“什么意思?”

“女扮男装!”祝英台笑得开心,这可是自己好不容易想出来的法子。

“胡闹!你以为自己是什么江湖上的游侠?平日里女扮男装出去游玩,还真以为别人看不出来?”

“哼,上次我假装是个大夫来家里,你不也没看出来?这样,娘,我们试一试便知。”

“怎么试?”

“家里不是有个现成的吗?这位王公子就要去钱塘读书,而且人极其聪明,目光毒辣,如果他都看不出来我是个女子,那其他人自然不在话下,如果他能看得出来,自当我从没有过这个想法。”

听到女儿的打算,祝员外急忙摇头:“这怎么行,那小子做事不讲规矩,要是他以为你是故意骗他,还不知道要怎么对付你,这可不……”

“好,就按照你说的做!不过要等明日才行,我们要先确定他的身份!”祝夫人打断了祝员外的话,看着女儿,掷地有声。

不等祝员外反应过来,祝英台就高兴地叫了一声,生怕夫人反悔,急忙点头说道:“好,我这就去准备!”

看着女儿离开,祝员外急忙转过头,颇有些恼火:“你怎么能让女儿去冒险呢?”

“你懂什么!”祝夫人冷冷地瞪了他一眼,“一遇到你女儿,就六神无主,你也不看看是什么情况!”

“英台已经大了,该考虑的不是读书,而是未来嫁人,如果王凝之真是王家子弟,那就是英台的机会!琅琊王氏,不说王祥,王衍,就说王导,王敦,王旷,哪一个不是我朝顶天的大人物?”

“如果他真是王羲之,王大人的儿子,那他也就是郗璿的儿子,太尉大人郗鉴的外孙,王家,郗家,用你的脑子想想,这是什么关系?”

“如今看英台对王公子很是看重,偏偏我们阴差阳错,和他有了接触,要是两人能有些许未来,那就是我祝家庄天大的机缘!”

“否则的话,难道你觉得,等咱们百年之后,那几个不成器的,能守得住这份家业?”

“那也不能,那也……”

祝夫人冷笑两声,看着急赤白脸,又不知该说什么的祝员外,继续说道:“把你的心放在肚子里,难道英台不是我的女儿?我会害了她不成?”

“就算两人没有什么缘分,那也是三年读书,刻苦求学的同窗之谊,将来英台嫁了人,如果家里有什么困难,求上门去,也好有个说辞!”

“况且,你以为那是谁,如果他真是王羲之的儿子,那他能看得上我们家?王家能娶我们小门户的闺女?能有一份儿同窗的情谊,也是看英台和她的兄长们不同,确实聪慧,否则的话,我才不会让她去丢人现眼!要是祝彪这种蠢货,估计就结的不是善缘,而是仇家了!”

被夫人教训了一通,灰头土脸的祝员外,一出门,就狠狠地说道:“去,把那几个逆子都喊回家里,给我锁在书房里头,写不出一篇好文章,就别想吃饭!”

看着下人们去找几个不成器的儿子,祝员外这才算是舒坦了一点,转而向着秀楼去,他虽然不如夫人果决,却同样聪明,知道夫人那些话是有道理的,只不过还是有些放心不下女儿。

这边祝家一片兵荒马乱,几个公子哥儿都被抓了回来,关在书房里,还没来得及吵闹,就看见一脸惨白的祝彪也被丢了进来,询问之后,所有人都闭上了嘴,乖乖呆在书房里不敢出来。

而祝夫人在得知这一切之后,只是笑笑,并不在意,仅仅是在得知山阴那边传回来的消息后,才去了秀楼一趟。

客房里,王凝之则靠在床边,手里拎着一根还没有蘸墨的毛笔,手指翻动之间,毛笔也旋转个不停,嘴里还哼着歌儿。

“我手拿流星弯月刀,喊着响亮的口号,前方何人报上名,有能耐你别跑!我一生戎马刀上飘,见过英雄弯下小蛮腰……”

坐在门口小板凳上,收拾着包裹的徐有福对这一幕早见怪不怪了,自家公子是有些奇怪的,具体不好说,反正和家里其他的公子们不同就是了。

“公子,看这个天,明儿怕是要下雨了,要去钱塘还要过河,咱们明天还是趁着雨水不大,早点走的好,不然就又要拖一天了。”

从窗户里透进来一股风,王凝之斜着眼看了看,外头黑乎乎一片,星月不见,点点头,“明天记得让那个小二给我们留意一下孙恩是不是真的被锁进大牢,过些日子给我们传封信,给点赏钱。”

“好,明儿我一早就去办。”

天刚蒙蒙亮,王凝之就被窗外的细雨声唤醒,端着一杯热茶,坐在门口的小板凳上,等着消息。

一个急匆匆的脚步声传来,看过去,走廊的拐角里,出现了一排竹伞,很快就到了自己面前。

“你就是王凝之?”

“对,你哪位?”

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看上去身形很小的公子哥儿,唇红齿白,脸色清白,倒是一副好模样,真有做小白脸的潜质啊!王凝之不无嫉妒地想着。

“小弟祝英台,家兄祝彪,王公子应该见过了。”

“哦,祝英台啊,你来找我,是,不是,祝,祝英台?”王凝之瞪大了双眼,死死盯着面前这个小伙子。

“对啊,有什么问题吗?”

“你是祝英台?这儿是,祝家庄?”

“是啊。”

祝英台皱起眉,这个人是怎么回事?难道他认识自己?

却不知道,此时王凝之心里已经泛起了滔天巨浪,难道梁祝是真的?

“祝英台,你来找我,是有什么事情?”王凝之定了定神,重新开口。

“王兄,小弟昨夜归家,听说了你的事情,想着自己不日也要前往钱塘万松书院求学,故而想要和你言论诗文。也看看未来同窗的才学。”

“可是我很快就要走了,不如我们钱塘见面?到时候我来做东?”王凝之不露声色,决定还是先不管这些,等到了钱塘,看看是不是还有一个梁山伯,自然事情就清楚了。

“不急于一时,小弟也不会占用你多少时间,几句话而已。”

“好,你说来听听。”

祝英台露出一个微笑,面前这个人应该是看不出自己的女子身份,那接下来,就真的该考教一下这位王大人的公子了。

今天黎明,已经得知消息,这位王凝之,真的是王羲之大人的二子,王大人的才学举国皆知,就看这位能有几分。

“不如这样,我们对个对联,我出上联可好?”

“好。”

四下里扫了一眼,祝英台脱口而出:

“天蒙蒙,雨绵绵,晨雾难消,百日纵读经。”

“路遥遥,风萧萧,钱塘苦远,万般皆为学。”

顿了顿,祝英台看着王凝之,有些调皮地笑了一下,缓缓说道:

“祝家庄里逢神仙,斩妖魔,嚼鬼骨,伸手下油锅!”

“远行路上遭鬼祟,破虚妄,诛小人,执笔断谎言!”

‘啪,啪’祝英台鼓了鼓掌,笑着说道:“王兄果然世家子弟,虽不见得多齐整,却难得才思敏捷!”

王凝之只是拱拱手,回答:“献丑了。”

祝英台眼珠子一转,颇有几分灵动之感,突然开口:

“求学路难,万般障碍,难绝心念,今遇良才之兄,何愁坐而论道?”

王凝之笑了起来,淡淡回应:

“江湖路远,道阻且长,不容大意,未见诚挚之心,敢言高山流水?”

祝英台脸色变了变,似乎在雨幕里更加苍白几分,试探着说道:“王兄,你我二人相遇便是有缘,又有诗文相和,小弟拳拳之意,为何堤防?”

“日久方见人心,这世上之人,万般变化,哪里是几句诗文便能放心?正如此时此刻,你来找我,难不成没有骗我?”

祝英台微微张嘴,却不发一言,继而死死抿着嘴唇,嘴唇的颜色几乎和脸色一样白。

“我可告诉你,别以为知道我身份,就能在书院里作威作福,我们是去书院里求学的,不是去江湖里逞凶作恶当老大的,你的这个心思,可以断了!”

王凝之远远看见徐有福出现在小院门口,手里还提着一口箱子,便挥了挥衣袖,站了起来,拿起雨伞,头也不回地走了,只留下一句:“如果你确实为知识而来书院,那我很高兴有你这个朋友。”

看着王凝之走远,祝英台脸上神色变化几次,才放松下来,拍拍胸口,出了口气,瞪了一眼那个已经消失的身影,自言自语:“什么呀,我还以为你能看出来呢,原来是怕我仗势欺人,攀附权贵?你也太小看我祝英台了!”

说完之后,祝英台便高兴地看向小院另一侧的走廊,祝员外和夫人就站在那里,祝员外笑得开心,低声问道:“夫人,既然这小子看不出来,其他人更不可能,只要英台小心些,不会出事的,家里也会派人跟着。”

祝夫人有些无奈地看着跑过来的祝英台,点了点头。

而已经走出祝家的王凝之,一路上都在笑着,徐有福很不解地问:“公子,什么事儿这么高兴?”

“有福啊,看来这次去书院读书,会很有趣儿,”王凝之已经从祝英台的反应感觉到,她十有**真是自己所知的那个人,这时候有些迫不及待想去见见那些故事里的人了。

至于那些警告,不过是给她一个台阶和借口罢了。

真真假假,话里话外,谁又能真的猜出来别人的心思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