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现言 > 女帝 > 第116章

女帝 第116章

作者:微云疏影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5-30 09:42:51 来源:平板电子书

蓝氏无资历、无出身更无儿‘女’,凭美貌获了七八年盛宠,一路破例晋封,如今还白捡了个昭仪之位,偌大后宫就没人是服气的,赵王的生母沈昭容也不例外,但要真论起郁闷,谁及得上陈修仪?

别的妃嫔与蓝氏一贯不好,趋奉或针对都有个说法,也不至于太下面子,陈修仪呢?她一直与蓝氏‘交’好,以蓝氏的保护者和好姐妹自居,骤然从“姐姐”变成“妹妹”,什么诚都要位于蓝氏之下,这是何等尴尬?偏偏无论她怎么做,别人都一定有不好的说法――继续与蓝氏结‘交’,便是趋奉讨好,失了身份,枉为鲁王生母;疏离冷淡,那就是嫉妒失德,质疑圣人的决定,一个不好,鲁王也要吃挂落。

赵王自小在宫中长大,脑子也够使,这其中的弯弯绕绕,他再清楚不过。故他‘露’出一丝喜‘色’,满意道:“卫拓此人,棘手归棘手,态度却不偏不倚,这便够了。”他不怕这种做出纯臣姿态的中立党,就怕明着一片忠心,暗中已与别的兄弟暗通款曲的臣子,那才是心腹大患。

梁嵩见赵王神‘色’缓和,趁热打铁,忙道:“宫人放出去,对昭容娘娘和大王都有好处啊!”

“哦?”赵王微微挑眉,心中不解却故作高深,“你有何看法?”

梁嵩极为了解赵王的秉‘性’,为了让赵王明白自己为何这样说,他解释得十分详尽,还做出一副应付主君问题的惶恐模样:“三十以上,三十六以下的良家子,泰半做着宫中的‘女’官。这些人有资历,有脸面,也有人脉,哪怕心向蓝氏,为了脸面也不能做得太过,反倒更重恩情一些,给了陈修仪许多帮助。她们这么一离开,宫中不知多少缺要补上,以卑职看,陈修仪和鲁王母子恨不得生吃了提出这一建议的卫拓呢!”

赵王顺着梁嵩的话一想,也笑了起来。

几位有子的高位妃嫔因身份地位之故,行事手段不一:

李惠妃打理宫务多年,绵里藏针,手中又有实权,想要提携几个人再容易不过,郭贵妃和刘华妃也不会在这种小事上得罪她;

宫中之人身如浮萍,处处都要使钱,哪处短了一两分,指不定一辈子的指望都没了。沈昭容手头宽裕非常,她‘性’格虽尖刻傲慢,打赏人的时候却毫不手软,显然深谙有钱能使鬼推磨的道理,也结了不少善缘。

陈修仪既不打理后宫,又渐渐失了宠,家世清白归清白,却无多少余财,陈家还是靠陈修仪和鲁王母子补贴才富裕了起来,一心一意巴望着他们两个,谈不上什么助力。正因为如此,陈修仪想要笼络人心,只能另辟蹊径,施些小恩休,不仅让她捡到了蓝氏这个大便宜,许多‘女’官也对她异常感‘激’。只可惜,身份地位不同,人心就得变了,现如今蓝氏是宠妃,自然无数人攀附上去,至于陈修仪……她想安‘插’几个人,怕是三四不靠,左右为难吧?

梁嵩见赵王眉头舒展,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他追随赵王多年,自然清楚这位主子的目光有些短浅,做事没个长远计划,谁对他威胁最大,他就针对谁――代王回京的时候,他心心念念找代王麻烦;魏王送上祥瑞,他便要给魏王颜‘色’看看;如今觉得鲁王非但拆他的台,还在后头捡了不少便宜,就对鲁王恨不得食其‘肉’寝其皮。

这样朝令夕改,左一个念头,右一种想法,做事狠辣还特别迅速的人,实在不是个好君主。好比‘弄’死贾氏胎儿的事情,梁嵩知都不知道,赵王就已经做了,平白给别人递了个说他不好的缘由。

若非利益一致,几家人的荣华富贵都系在他的身上,梁嵩真想甩甩袖子,直接走人。

罢了罢了,主君再怎么样,终归是主君。故梁嵩将腰弯得更低,谦卑道:“卑职听闻,谯郡公夫人正为嫡长子之‘妇’的人选发愁,大王何不从此下手?”

沈淮不知赵王又打上了自己的主意,他带了厚厚的礼品,拜访萧誉。

萧誉为人处世很有几分傲骨,代王远在彭泽,生死不知,前途未卜的时候,他与沈淮‘交’好。待到了代王回京,沈淮加官进爵,炙手可热之时,他却渐渐地与这位好友疏远了。若非赵肃婚事受挫,沈淮左思右想,找上了萧誉,两人一度很好的关系说不定就这么被时间给冲淡到无话可说了。

此番上‘门’,依旧是为了赵肃的婚事,沈淮提出的要求却让萧誉有些难以接受:“三个月?伯清,你在说笑么?”

莫说高‘门’大户,就是寻常的殷实人家嫁‘女’儿,筹备个一年半载也不是什么稀奇事,更别说萧誉为赵肃寻的那位妻子还不是京兆本地人,陇西郡与长安怎么说也有好一段距离,路上走三五月都寻常,为何要赶在三个月后就完婚?如此一来,岂不是信使刚到,那边接到消息就得送‘女’发嫁,还怕时间不够?

沈淮也知自己有些强人所难,对着好友,他也不说什么反正寡‘妇’的嫁妆都是备好了的,清点一番添点东西就能上路的场面话,而是推心置腹地说:“你我相识多年,我也不瞒你,这是县主的意思,大王首肯了,裴熙也没有异议。”

倘若他只说这是秦琬的意思,萧誉不可避免地会想歪,带上代王和裴熙,意思又完全不一样了。

果然,萧誉略加思考,惊诧之‘色’便毫不掩饰:“你是说,江南会叛……”

沈淮连连给他使眼‘色’,见他回过神来,心有余悸:“这等事情,心中知道就罢了,何必说出来?”

话虽这样说,对至‘交’好友的敏锐,沈淮却有些心惊。

秦琬告诉他这一理由的时候,他还没闹明白是怎么回事,回到家后细细揣摩,又与叔爷畅谈一番,才明白秦琬为何这样急――鲁王持天子之剑下江南,不出意外,必会调兵遣将,一为防身,二为查案。

江南世家盘踞多年,‘私’下开金银铜铁矿并着盐井盐田也不是一两天,平日还能将罪证遮掩一二,这样大的阵仗却是对付不了的。鲁王来势汹汹,这些人岂会坐以待毙?

西域虽蠢蠢‘欲’动,目前却是以政治手段为主,出兵为辅;西南还算安定,短时间内不会发生战事;高句丽得留到国家安定,太子策立或新皇登基了再打,却也拖不了几年。想在高句丽之战中有分量,最好在那之前就得些战功,江南若是叛‘乱’,确实是最好捞功勋,实打实让人记住的地方。

说不定,还能练些水战,以图将来。

秦琬有心扶持赵肃,自是方方面面都为她考虑到了,故鲁王被派遣到江南的圣命一下,她就找到了沈淮,希望沈淮帮忙找颜家分说一二,让赵肃能在三个月后完婚。因为在她看来,不出半年,江南那边就得出状况,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

沈淮知晓秦琬想送赵肃去北边的心思,顺着这个思路想下去,才勉强琢磨出秦琬的用意。萧誉在北衙不声不响,籍籍无名,竟能一语道破其中关键?难不成真如世人所言,“虎父无犬子”的实例,敲被自己给碰上了?

心中存了这个想法,沈淮看萧誉的眼神都有点不一样了,好在他城府颇深,不‘露’异样,见萧誉尴尬,便不着痕迹试探道:“神仙打架,咱们这些做凡人的总得遭殃,圣人将苏将军调到北方,姜将军升做都护的举动自是极英明的,可这北衙……若非如此,大王怎会急急地让赵肃挪个窝?赵肃尽忠职守了整整十年,若是折在这等无妄之灾上就太冤了。大王和县主觉得,哪怕再回南边都好,别呆在这是非之地了,才这样商定。到底是攸关‘性’命之事,赞之,你也莫要掉以轻心啊!”

萧誉听了,不由苦笑:“我?我是哪个名头的人,由得我说去哪儿就去哪儿?”

他是北衙校尉,在外人看起来官位颇高不假,但长安是什么地方,北衙又是什么地方?高级将领一大把,小小兵卒也有后台,牵一发而动全身,实在由不得他大展拳脚。

好在这世间之事,有得必有失,他这几年静下心来研究兵书,倒是比从前沉稳了许多,不至于轻易落入敌人的陷阱,只要给他征战的机会。

想到这里,萧誉的神‘色’越发苦闷:“你也瞧见了,如今的局势实在是……我就是想出去,也不知道该走谁的‘门’路啊!”万一走了这位的‘门’路,被视作哪位王爷的心腹人,背后来了一支冷箭,出师未捷身先死,岂不冤枉?

沈淮瞧出萧誉不愿扯进这些事里的心态,也就没有再劝,只是跟着他叹了一番,又举杯痛饮,诉说自己何等无奈,再敲定日子,从三月变成百日,立刻命人快马加鞭去陇西送信。如此种种,方尽兴而归,还未踏入家中二‘门’,长随富贵就迎了上来,恭恭敬敬地说:“家主,县主有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