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三国:我的爷爷是关羽 > 第一百三十一章 招贤令

三国:我的爷爷是关羽 第一百三十一章 招贤令

作者:李六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28:15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主公,这个部门,不仅可以潜入敌军内部。”

关毅说道:“还可以去下面的各个郡县监督官吏,若有官吏欺压百姓,不为百姓做主,那探子可以立刻来报。”

“这样一来,大汉才可长治久安,万世太平!”

刘备若有所思地点头道:“子毅,你不仅是想打探敌军内部,还想监督下面的文武大臣?”

“没错,主公你想想,大汉为什么由盛变衰?难道仅仅是因为皇帝不作为?”

“不,那是因为下面的百官都烂透了,他们欺压百姓,欺上瞒下。”

“各地连年干旱,百姓苦不堪言,可他们上报却说一片欣欣向荣,即便是百姓造反,他们能隐瞒就隐瞒。”

关毅说道:“而我们设立这样一个部门,就可以暗中考察民情,还能隐藏身份,一旦有情况,就可以马上向主公汇报,利大于弊。”

这个提议,关毅的灵感来自于大明锦衣卫。

锦衣卫一开始给大明带来了许多好处,可久而久之,锦衣卫也开始腐化了。

至于关毅所成立的这个部门,以后会不会腐化,那就不得而知了。

但对现在的刘备来说,是非常需要的。

“主公,子毅这个提议很不错。”

诸葛亮开口道:“亮入蜀以来,就一直有此想法,只可惜始终腾不出手来,现在子毅提出来,亮以为,应当马上着手去办。”

“主公,在下还有一言。”

关毅又道。

刘备一扬手,笑道:“子毅快快请说。”

“我认为,我们要在成都举办一场招揽人才大会,而且要搞得声势浩大,不仅只限于西川。”

关毅说道:“我们要把消息传遍中原和江东,并且,报名的人士不能仅限于世族和大臣。”

“最底层的百姓、徭役、都有报名的机会。”

诸葛亮脸色平静:“这样的话,那就是鱼龙混杂了,万一有曹魏和东吴的细作潜入进来可如何是好?”

“军师不必担忧。”

关毅说道:“主公乃仁义之君,胸怀天下,当年曹操也颁布了招贤令,以此来招揽天下人才,就算真有细作进来,最终也一定会被主公匡扶汉室之心给感化。”

马良犹豫了一下,开口道:“子毅此举甚好,可底层的百姓,还有那些徭役,这些人当中,能够出现人才吗?”

“当然!”

关毅说道:“上千年来,招揽人才一直都限于文武大臣和世族,那民间的人才,不知道埋没了多少。”

“无数百姓也有报国之心,可他们却报国无门,最终一生只能默默无闻。”

马良有这样的想法很正常,在封建社会,思想禁锢,能够进入朝堂入官的人,大多数都是世家和为官者。

甚至有些为官者,他们的爵位,就如同皇帝的世袭一样,永远都是传于子孙后代。

虽开创科举,给百姓们一条能够脱离阶级的机会。

可多少百姓中举,却莫名其妙的被顶替?

普通人家的百姓,能够当上一个小小的县令,那就是祖坟冒青烟了。

“子毅说得对,我们招揽人才,不能再只限于世族和文武大臣。”

诸葛亮说道:“只是我没想到,子毅除了能征善战,就连内政都有独特的了解,那子毅以为,该让谁来主持这场招揽人才大会?”

关毅想了想,说道:“就交由蒋琬和杨仪吧。”

本来关毅心中有更好的人选,那就是法正。

只可惜法正卧床不起,病能不能好起来都还另说。

刘备微微点头:“此事有利无弊,但行动起来却不容易,而且还要向曹魏和东吴散播消息,那就要早做准备了。”

关毅心里倒有个更好散播的手段,只要刘备肯马上登基称帝,继承大汉,振臂高呼,学习曹操一样颁布招贤令。

那天下有识人士全都会涌入西川,这样西川的人才就不会稀缺了。

只是诸葛亮未开口,关毅也没有说出这个想法。

诸葛亮这么聪明的人,怎么会想不到这个办法,但他不说,心里肯定有别的顾虑。

“子毅,成立情报部门之事,是你提议,想必你心里有完善的计划。”

诸葛亮忽然对关毅说道:“不如由你出面统领情报部门,如何?”

关毅闻言,顿时一愣。

他怎么都想不到,诸葛亮会推举他,要知道,这个情报部门,只听命于刘备和诸葛亮。

那可是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权力巨大。

如果由关毅来统领情报部门,那他在西川的地位,就仅次于刘备和诸葛亮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