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秦万万年 > 213沙丘行宫(五)

大秦万万年 213沙丘行宫(五)

作者:黑哥睇世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18:4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始皇帝的几个儿子中,长公子扶苏的名声早已经名扬天下,百官们大多数还是第一次听说眼前这个少公子。大家虽然心中觉得怪怪的,但还是肃立躬身行礼,异口同声道:“恭请少公子宣旨!”

这种场合,令胡亥很不习惯,但是他还是挺了挺肥胖的身子,大声说道:“父皇说了,他老人家身体不适,就不亲自接见大家了!大家今天就各自回去,各司其职。待来年政绩考核时,皇帝陛下自会赏功罚过……”说道这里,胡亥忘了后面该说什么了,站在原地,抓腮挠耳的看向肃立一边的赵高。

以赵高的宦官身份,在宫里呼风唤雨还行,但在这些百官面前,只不过是一个太监罢了。所以在百官面前,根本没有说话的份。但是,现在胡亥眼巴巴地望着他,他灵机一动,用他那特有的公鸭嗓子喊道:“少公子宣旨完毕,百官各归其位,不得有误!”

“大秦万年!皇帝陛下万年!”百官异口同声喊道。

胡亥沉默一会儿,转头问身边的赵高:“老师,您还有什么事要交待的吗?”

百官们听了,都面面相觑,都在奇怪堂堂一个少公子,为何对身边的太监如此谦卑。

赵高却是十分尴尬,正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必竟自己太监的身份,在法理上连小吏都算不上。虽然名义上是胡亥的老师,可并没有象长公子扶苏的老师那样,举行隆重的拜师礼,并由始皇帝赐老师相应的爵位和官职,百官们没有多少人知道自己这个太监还是少公子的老师。偏偏胡亥在众目睽睽之下,征求自己的意见,这几乎让自己无法回答。

李斯见胡亥没有问自己这个丞相,反而征询赵高这个太监的意见,心中很是不开心,不过他见赵高没有答话,急忙解围道:“让大家各归本职是皇帝陛下的旨意。大家立即各归其”

“诺!”百官们听了,纷纷告辞而去。

李斯和赵高送走百官后,又将胡亥送了回去。赵高见李斯闷闷不乐,便问道:“丞相大人为何如此?”

“哎!”李斯叹了口气道,“吾观少公子,少不更事,又未加冠,若登帝位,大秦祸福难料也!”

“丞相此言差矣!”赵高说道,“长公子扶苏虽有贤名,但崇尚儒家。若登帝位,必不会重用法家。李大人空有一腔报国热血,必受累于腐儒!少公子身边没有能人,若即即帝位,必倚重于李大人,到时候,李大人便如周公、商君再世,宰辅天下,名垂青史。这才不枉李大人的经天纬地之才也!”

“赵大人所言极是!”李斯说道,“只是皇帝陛下病危之事,定会传出去,长公子不日便知,他内有朝中百官外有上将军蒙恬的支持,我们实在是势单力薄,若扶苏发难,我们必死无疑!”

“丞相勿忧,赵高已有对策!”赵高胸有成竹地说道,“皇帝驾崩只在今明两天,我们可以矫诏,派一个我们信任的人去九原接替蒙恬,令蒙恬、扶苏回咸阳。蒙恬、扶苏得知始皇帝病危,必不起疑!”

“那又能如何?扶苏回到咸阳,有冯去疾等百官和皇室贵族的支持,一样稳如泰山!”李斯说道,“况且老夫身边,并无可以统领漠北大军的大将!只可惜小儿李由虽有统兵之才,但是资历尚不足以统领漠北大军。”

“李大人勿忧!赵高推荐一人,可以统领漠北大军,还可以做少公子的外援!”赵高说道。

“哦!是何人?”李斯问道。

“武城侯王离!”赵高说道。

“武城侯王离!”李斯暗自揣摩,“王翦王贲相继病故,军中有一半将军是王家旧部,若王离接手漠北军,定能稳住军心。再说王离的妹妹也在今春嫁给胡亥为妾,名义上也算是胡亥的大舅哥,只要胡亥登基,王离绝不至于倒向扶苏。”

“妙!王离既是当朝驸马,又是贵为武城侯接手漠北大军,可也!”李斯赞道。

赵高又说道:“只要蒙恬和扶苏离开大军南下,我们再派岀二路使者,在半路以始皇帝的名义,赐死他们。扶苏一死,再无人敢反对少公子!李大人便是周公再世,商君重生,宰辅天下,指日可待!”

“赐死扶苏、蒙恬!”李斯听了也是吓了一跳,“这……这可行否?他们愿意乖乖就范?”

赵高笑道:“扶苏、蒙恬归心似

(本章未完,请翻页)

箭,回咸阳必然轻车简从,我们只需派人在半路以逸待劳,取他们的小命,一道诏书,数十力士足矣!”

“杀扶苏和蒙恬,此事非同小可,不知赵大人派何人去?”李斯问道。

“小婿阎乐,在郎卫任千夫长,处事果断,可以堪此任!”赵高答道。

赵高受始皇帝重用后,从近亲族人中认下许多干儿子干女儿,阎乐便是其长女婿。

李斯再三沉思后,终于下定决心说道:“赵大人好计策,事不宜迟,咱们立刻拟旨去!”

大秦始皇帝三十七年七月十五下午,四十九岁的始皇帝终于在极度饥渴中,以最惨淡的方式走完了自己辉煌的一生。他吞并六国、北驱匈奴、南征百越西拓西域,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修驰道、挖运河建立了一个史无前例的超级大帝国。

当李斯和赵高听说始皇帝已经驾崩,两人如释重负,赵高说道:“俗话说,国不可一日无君,我们现在立刻以始皇帝的名义,诏告天下,让胡亥登上帝位,大事可定矣!”

“不可!”李斯制止道,“始皇帝下诏让扶苏回咸阳主持葬礼一事,除了你和我,冯去疾和蒙毅也是见证者,现在已经传至天下,突然宣布胡亥继位,必引起他们怀疑。驷车长必会下令彻查此事,到时候,成王败寇,犹未可知也!”

赵高听了,愰然大悟道:“若非丞相提醒,险酿大祸也。依丞相之意,下一步该怎么办?”

李斯回答道:“严密封锁始皇帝驾崩的消息,立即起驾回咸阳。待阎乐得手后,再将始皇帝驾崩之事诏告天下,并让胡亥主持国丧,国丧后登基,方名正言顺!”

赵高听了,点头答道:“丞相深谋远虑!少公子之福也!我们立刻依丞相之计而行!”

赵高送走李斯,便急匆匆地来到始皇帝的寝殿,刚要跨进大门,突然又有点心虚,便对门口当值的两位心腹太监说道:“你们两个,先进去看看!”

“诺!”两个太监应道。低着头,踮起脚尖走了进去。

三人来到始皇帝的榻前,只见床上的始皇帝已经是瘦骨嶙峋、白发苍苍,由于饥饿,双手捂着肚,蜷缩着身体,脸上已经没有了半点血色。

“陛下!陛下!”赵高试探着喊了几声,见始皇帝没有任何反应,又壮了胆子,用双指探了探始皇帝的鼻息,果然气息全无。

赵高立刻挺直腰板,哈哈大笑道:“四十年了,自从我赵高八岁入太子府到现在四十年了!我终于可以在他面前直起腰了!”转身又见身边两个亲信太监依旧缩着脖子,低头不语,立即大声喝道:“皇帝驾崩之事,一字也不能外传,否则老子诛他九族。”

“诺!”两个太监应道。

“还愣着干什么?赶快收拾一下,明天起驾回咸阳!”赵高喝道。

两个太监立即开始收拾起来。

赵高转身看了看始皇帝床头内侧的暗格,慢慢的爬到床上,小心翼翼地伸长手打开暗格,拿出那个用明黄蜀锦包裹,轻轻地下了床,放在案上,熟练地打开包裹,一个熟悉的黑红色的楠木盒子映入眼帘,他又轻轻地按了一下木盒的铜扣,叭的一声,盒子便已经打开了。慢慢地掀开木盒盖子,突然惊讶得瞪大眼睛瞪着盒子里的一块石头,差点晕了过去。

“快……快……找一下,玉玺在哪儿!”赵高半天才回过神来,大声喊道。

三个太监一起将寝殿翻了个底朝天,哪里还有玉玺的影子?

“赵大人,始皇帝这几天根本就没有出这个门,玉玺会不会被人偷走了?”其中一个太监小心翼翼地说道。

“偷!这行宫守卫森严,一只鸟都飞不进来,谁有本事偷走玉玺?除非是你们两个偷走的!”赵高骂道。

“冤枉啊!赵大人。能进入这个寝室的,可不止我们两个人!”另一名太监说道。

这一句话立刻提醒了赵高,他立即命令道:“你们两个立刻分头去通知这几天进过寝宫的人。一定要把偷玉玺的人揪出来,老子要将他碎尸万段!”

行宫内,一阵忙乱过后,两个亲信太监又来到赵高身边,禀告道:“赵大人,这几天到过寝宫的内侍、宫女都在,只有内侍

(本章未完,请翻页)

监小顺子因三天前受伤后,找不到踪迹,恐怕已经逃出行宫了!”

“什么?小顺子不见了?”赵高惊讶地问道。

“正是,我们在他的住处敲了半天没有人应,破门而入时,才发现早已人去楼空!”其中一个太监回答道。

“小顺子,我赵高待你不薄!快派人去找,一定要找回玉玺!”赵高气急败坏地说道。

“诺!我们马上去安排!”两名亲信应声就要离开。

“回来!”赵高急忙喝住他们,交道道,“不可声张,派快马分别向咸阳和九原方向去追,这个千刀万刮的小顺子肯定是去找扶苏邀功了!”

“诺!”两人应声而去。

……

九原城,长公子扶苏的监军幕府里,大将军蒙恬收到蒙毅的家书后匆匆忙忙来见扶苏,刚进门立刻高兴地说道:“贺喜长公子了!”

扶苏却是一脸悲伤,说道:“父皇东巡途中染重病,生死攸关,何来之喜?”

蒙恬一怔,皇帝病危,自己却来相贺,的确不妥,好在这是在监军幕府的书房,屋子里没有外人,急忙收起笑容说道:“长公子知道了?是不是已经收到圣旨了?”

抉苏指了指桌案上的一封书信,说道:“还没有,是冯丞相使人送信来,说是父皇病重,已经下旨让我回咸阳准备主持父皇的丧事。父皇病重,为何不令儿臣去沙丘宫侍药,扶苏于心何忍?”

蒙恬也是奇怪起来,说道:“家兄和丞相的私信都到了,皇帝陛下的圣旨也应该早两天就到了,这不应该啊!公子应该立即派使者去沙丘行宫向皇帝陛下请安才行啊!”

扶苏说道:“最近山东常有瀑雨,使者可能是因为瀑雨误了日程。父皇病重,令兄与冯丞相私信告知,有违法度,若父皇得知,恐牵怒于令兄与冯丞相。还是等收到圣旨再派人去请安不迟!”

蒙恬听了,只好做罢。二人正在闲谈,忽然门吏来报:“禀大将军、禀公子,驿者来报钦差武城侯正星夜赶来九原城,很快就到!”

扶苏蒙恬相互看了一眼,蒙恬立即下令道:“传令所有都尉以上将军,全部到南门外迎接钦差大人!”

“诺!”门吏应声而去。

蒙恬又对扶苏说道:“通武侯病逝,丧期未满,陛下此时派王离前来传旨,不知何意?”

“无论何意,走,先去接了圣旨再说!”扶苏答道。

从幕府到九原城南门,两人步行两刻钟便到,待众将都到,列好队伍不到半个时辰,便见一哨人马数十人从南而来,待近看,正是钦差武城侯王离的队伍。

王离向两人走来,并没有以皇帝使者的身份自居,远施礼道:“王离见过长公子,见过大将军!王离怎敢劳驾二位大礼相迎?”

扶苏焦急地回答道:“武城侯不必多礼!您可见过父皇?他身体安否!”

王离答道:“禀长公子!王离正在家守丧,是皇帝陛下派使者命在下即刻赶来漠北暂代大将军一职。具体情况,待宣读完圣旨便知。”

蒙恬急忙劝道:“公子不要急于一时,武城侯既然带着圣旨而来,我们还是先接圣旨吧!”

扶苏听了,和蒙恬立即肃立躬身道:“请钦差宣旨!”

王离立即从怀中取出圣旨,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东巡不慎染疾,令安北侯立即护送长公子扶苏回咸阳监国,由武城侯王离代行大将军一职。朕若崩,扶苏主丧。钦此!始皇帝三十七年七月十四。”

听完圣旨,扶苏立即伏地痛哭:“父皇!您龙体欠安,扶苏未能亲偿汤药,侍疾榻前,扶苏不孝矣!”

蒙恬与王离立即扶起扶苏,王离劝道:“公子节哀!皇帝陛下洪福齐天,让您回咸阳监国乃是未雨绸缪。说不定现在已是大安。当务之急是立即交割军务,早日回咸阳监国!”

蒙恬也劝道:“公子啊!现在的确不是伤心的时候。皇帝陛下明显是要将天下重担交与公子。公子应该早做准备,早日回咸阳!”

此时的扶苏已经是归心似箭,他和蒙恬迅速交割了军务,第二天天刚蒙蒙亮,便带着数千名短兵随从南下。

(本章完)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