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秦万万年 > 150碣石祭海

大秦万万年 150碣石祭海

作者:黑哥睇世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18:4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始皇帝带着文武官员浩浩荡荡地送老丞相王绾回琅琊故乡养老,顺道又登上琅琊山,留下闻名于后世的琅琊石刻。队伍又浩浩荡荡地来到临淄城。他要在这座城市召见山东的士子们。

临淄万人空巷,都来一睹皇帝出行队伍的威仪与风采。队伍最前面有骑兵开道,后面紧跟司马车驾、辟恶车驾、记道车驾、靖室车驾、战鼓车;两边有大批步兵、骑兵、郎卫护驾;中间有九游车、云罕车、皮轩车、闟戟车、鸾旗车行进;始皇帝的六马御辇最中间,后面是文武百官的车驾,最后面又是一千骑兵护卫。旌旗招展,华盖翩翩,鼓乐喧天,气势恢宏。

围观的人群中,不知道有多少豪杰感慨:“大丈夫生当如此!”

孔鲋奉诏到临淄,始皇帝十分高兴,下旨扩建孔庙和春秋书院,封孔鲋为文通君。同时又有五十余名百家士子通过考试,获得官职。

当山东士子们在临淄大考时,黑山已经带领众手下,先一步来到胶东郡即墨城。即墨这座齐国曾经的第二大城,但令她名扬天下的却是七十年前的燕齐大战。七十多年前,野心勃勃的齐泯王发兵灭了宋国,令六国记恨。燕相乐毅乘机发动五国联军攻齐,连下七十余城,只剩即墨、莒二城未下,齐泯王逃亡时被楚将所杀。眼看齐国就要灭亡时,即墨大夫出战也阵亡了。即墨全城军民推举商人田单为首,继续抵抗燕军。乐毅久攻不克,改另包围策略。田单为稳定军心,拥立田法章为王,坚守即墨五年。五年后燕昭王病亡,燕惠王即位,田单又派人入燕行离间计,诈称乐毅名为攻齐,实欲称王齐国,故意缓攻即墨,若燕国另派主将,即墨指日可下。燕惠王果然中计,派骑劫取代乐毅,乐毅逃往赵国。田单抓住机会,以火牛阵大破燕军,杀了燕军主将骑劫,一战收复七十余城。从此,即墨城与田单的名字天下闻名。

胶东郡地外华夏最东边,三面环海。始皇帝连巡的下一站将来胶东最东边的成山祭海。为了保证始皇帝的绝对安全,黑山将黑冰台的人员全部洒出去,严密监视着每个可疑人的一举一动。

即墨大街上,黑山带着陈平等手下正在闲逛。由于始皇帝即将到来,这座城市比以往挑闹许多。

城外的农民也抓住机会,将平时积攒下来的干肉、草药、鸡蛋什么的带到城里,或换一些钱,或扯一块布。一个老太婆,一手拄着拐杖,一手挽着一篮子鸡蛋,也许是不常进城,有点不知所措。时值初秋,突然一阵海风刮来,路人纷纷回避,那老太婆一时没有站稳,竟然摔倒在地,那一篮子鸡蛋也摔得七零八落。老太婆看着一地的碎鸡蛋,心疼得直掉眼泪。

旁边的人立刻围了过来,有热心的人把老太婆扶了起来。

“都这么大年龄了,还进城,摔疼了没有!”

“可惜了,这一篮子鸡蛋,都摔破了!”

过路的人七嘴八舌地说道。

“这可咋办啊!还指望卖了鸡蛋给老头子抓药啊!”老太婆哭泣道。

旁边一个身穿丝绸,一身光鲜的中年男子热心地帮她将仅剩的几个鸡蛋装回篮子,又掏出一把铁钱放在老太婆手里,安慰道:“老妈妈,不用伤心,剩下的鸡蛋拿回去,自己补补身子。这是一百半两钱,拿着去抓药!”

这时候,人群中有认出中年男子的,便介绍道:“这可是即墨大善人田大官人,快谢谢田大官人!”

“田大官人真是大善人啊!老妈妈遇到大贵人了!”未等老太婆反应过来,旁边的人纷纷夸赞道。

而田大官人已经分开众人,在众人景仰的目光中竟自去了!

“呸!吃人不吐骨头还装大善人!”一个身穿布衣的中年汉子对着田大官人的背影吐了口口水,自言自语道。他的声音很小,生怕被人听道,却被黑山等人看在眼里。

黑山与陈平对着了一眼,两个人心神领会。

“肉饼,去把那人请到我们的客栈。”黑山说道。

“诺!”肉饼应声追了上去。

回到客栈的包间,一会儿肉饼便将那中年汉子推了进来。

“我就骂人了,怎么啦?有种的就杀了我!”中年汉子骂骂咧咧道。歪着脖子一副宁死不屈的样子。

黑山笑了笑,对肉饼道:“去弄些好酒好菜,让他吃饱了再说。

一会儿,酒菜上来,那汉子也不客气,坐了下来,呼啦呼啦的三下五除二吃个精光,拍了拍肚皮,打了个饱嗝,说道:“吃饱了,要杀要刮请便!”

“说说吧!为什么在背后骂田大善人?”陈平问道。

“他是善人?我呸!要杀请便无可奉告!”中年汉子骂道。

“知道为什么请你吃饭不?就是因为你骂得太解气了!我也是恨得整死那个姓田的龟孙子!来,我敬壮士一碗!”黑山学着中年汉子的口气,边骂边端起酒碗,一饮而尽。

“这位兄弟,你也和姓田的有仇啊!”中年汉子疑惑地问道。

“那是肯定的,老大的仇恨了!我们和他都有仇!”黑山答道。

“不说了,一切都在酒里,干了!”中年汉子端起碗,一饮而尽。

“来,我也敬你一碗,就当喝姓田的血,吃他的肉,干了!”陈平也举起碗一饮而尽。

“这位兄弟,也是实在人,干了!”中年汉子又喝了一大碗。

转眼,酒至半酣,黑山乘机问道:“哥呀!你和那姓田的王八蛋有什么过节,和兄弟说说,兄弟早晚替你出口气。”

“兄弟啊!哥苦啊!”中年汉子被问到痛处,一把鼻涕一把泪答道,“哥的祖辈靠煮海盐为生,到了哥的父辈,已经积累了一些家财,盐场也有一定的规模。哪知十几年前一天夜里家中闹海盗,许多盐场被海盗洗劫。俺家也不例外,俺爹拼死救出俺一个,俺母亲、奶奶、哥哥、姐姐全部葬身火海。我和爹爹只能给田氏的盐场做工讨生活。前几年,我爹无意中在海里救了个人,那人告诉我爹,是田氏为了独霸盐场,派人假装海盗洗劫别人的盐场。那被救之人也是当年假冒海盗的人之一,后因得罪田氏被追杀。我爹知道后,见田氏权势熏天,自己又势单力薄,无法报仇,最后郁郁而终,临死前才把真相告诉我。我眼看仇人就在眼前,却无法报仇。我恨自己无能啊!”

“兄台的仇有点难办啊!这都是旧朝的寃曲了,大秦官府也管不了旧朝的事啊!”黑山说道。

“就算能管,那谁敢管?估计你的状子还没有递到郡守那,就已经被杀了灭口了!”陈平说道。

“若不是担心连累家中妻儿,老子今天就和他拼了!”中年汉子拽紧拳头,咬牙切齿地说道。

“我有个办法,不仅可以另你重整家风,还可以让你堂堂正正报仇雪恨,你可愿意帮我们?”黑山问道。

“果有此法?”

“确有此法!”

“两位口音,并非山东人,为何与田氏结仇?”中年汉子质疑道。

“实不相瞒,我们就是官府中人。专为田氏家族而来!”黑山肯定地答道。

“只要能报仇,两位就是我的大恩人,但有差遣,万死不迟!”中年汉子躬身施礼说道。

“在下张山,他叫陈平,兄台如何称呼?”黑山问道。

“不才姓高名义,三山人!”高义自我介绍完又问道,“两位大人要如何助我报仇呢?”

黑山回答道:“官府办事,不是江湖仇杀,我们讲究的是证据。你与田氏的仇发生在前朝,就算告到咸阳也无人受理。给我三年时间,我保证将田氏连根拔起!”

“好!只要三年能报仇,二位大人就是高某的恩人!两位大人,需要我做什么,请吩咐!”高义说道。

“你先回三山,召集你认识的给田氏种地的佣耕户,秋收后改佣耕户籍为盐工籍,我们先在你的老家三山建一座华夏最大的盐场!”黑山答道。

“两位官爷,我没有听错吧?这得多少人?要花多少钱啊?”高义惊讶地问道。

“现在田氏的盐场在三山的有多少?”黑山问道。

“在三山盐工千人以上的盐场有五座,数百人规模的就有十余座。”高义答道。

“如此说来,光三山县就有盐工万人了!那我们就先筹建一座三千人的盐场!”黑山说道。

“三千人,我的天啊!这得多大的规摸啊?这要花多少金啊!”高义惊讶道。

“钱你就不用操心!你只要协助我们选好地方和组织好工人就行!我们的目标是在两年内,垄断全部海盐!”黑山说道。

“垄断海盐?那田氏家族还不和咱们拼命?这可是他们经营近二百年的产业啊!”高义说道。

“要的就是让他和我们拼命!只有这样,你的大仇才能得报!”黑山笑道。

“两位大人,我高义今天是不是喝多了?我不是在做梦吧?”

“做梦不梦我们不知道,黄灿灿的金肯定是真的!明天早上辰时你来客栈,我们随你去三山走一趟!如何?”陈平说道。

“一言为定!”

“一言为定!”

这个年代的盐场十分落后,一般都是选择在海湾处,用石条和糯米草浆建一条坝,待涨潮时,将水挡住,靠人工将海水挑引入盐田,晒成盐卤再用大锅煮成盐块,也就是粗盐。粗盐色泽泛黄,不仅杂质多,且含有许多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这也是这个年代人的寿命偏短的主要原因。直到南宋时,人们才懂得用淡水二次溶解、过滤,制成接近现代的细盐。

三山县在即墨北边,因山得名,山北便是渤海湾,海岸线曲折,日照充足,是天然的制盐好地方,炎黄时就有先祖在此烧海制盐。山下的山坡较缓,数十个盐场全部集中在这里。

高义带着黑山等人沿着海岸线走了两天,黑山最终选中一块坡度较缓的山脊作为盐场之地。

高义不解地问道:“但凡盐场之地,无不选宽敞平坦的海湾,围海而成,这样才能省下人工,大人为何反其道而行?”

黑山回答道:“此盐场非鄙盐场,新的盐场要在山脊,日照充足,海风大,才是最好的场地!”

“如此选址,闻所未闻。两位大人以前也开过盐场?”高义又问道。

“做事情如果不会革新,只会守旧,那么就算世世代代开盐场,还不是一样止步不前?你尽管放心,我们虽然没有办过盐场,但是我保证这个盐场,不仅产量会超过三山数十家盐场的总和,质量也会上一个大台阶!”黑山信心十足地答道。

“惭愧!大人批评得对!不知盐场何时开始建设?”高义想起自家从事煮盐上百年,却从来没有想过改进工艺,有点不好意思地问道。

“我们现在开始调工匠做准备,正式开建就定在秋收后。你现在就可以告诉那些自家没有田地的三隶农,秋收后来我们盐场做工,每个丁壮每年三十石细粮外加三十斤精盐。”黑山答道。

“三十石细粮三十斤精盐?这可是现在盐工两倍的收入啊?”高义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你可以去打听一下,陶郡的造纸坊和印刷坊的工人,他们就是这个收入,而且每年还有五十天的假期!有一些手艺出色的,还拜了爵!”陈平答道。

高义听了,大喜,向黑山和陈平绝礼道:“高义替三山县的父老乡亲们拜谢两位贵人!”

“先不着急谢!秋收后,你招不来三千丁壮……”

“招不来三千丁壮,我自己把脑袋摘了谢罪!只是秋收后,官府派徭役,恐怕会受影响!”高义未等陈平说完就插话道。

“这个你放心,你只管招人,徭役之事我们另有安排!”黑山答道。

“诺!保证完成任务!”高义信心十足地答应道。

定下盐场的事,黑山也松了一口气,带着众手下赶往成山。成山在胶东郡最东边,也是华夏大陆最东边,始皇帝东巡的下一站便是到成山祭海。

成山与其说是山,其实更象是海边凸起的一块巨大礁石,石头上面十分平坦有数亩宽敞。三面都是一望无际的大海,巨大的海浪不断拍打着这块巨石,卷起千堆雪白的浪浪,十分壮观。在这里远眺无边无际的大海,令人心胸开阔,心旷神怡。

始皇帝到达成山时,正好碧空万里,水天一色,他率领着文武百官立于石上,望着无边无际的大海,看着天上自由飞翔的海鸟,感受着脚下的前赴后继的波涛拍打着礁石卷起数丈高的浪花,不禁感慨万千地问道:“这大海有多广?”

众大臣们面面相觑,无人能答,此时老丞相王绾已经归乡,左丞相冯弃疾官最大,他灵机一动,回答道:“古语云,天子圣君,心宽如海。所以大海和陛下的心胸一样宽广,无边无际也!”

“哈哈哈!”始皇帝此时心情舒畅,听了左丞相的话更是开心。他转头问身边的博士们,“天子当以后礼祭海?”

博士们这几天为祭海的程序操碎了心,他们查遍古籍也未找到天子祭海的先例。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有了主意。

始皇帝只好问身边的孔鲋:“文通君,儒家乃诸子百家之首,精通历朝之礼,朕当以何礼祭海?”

孔鲋早将《礼》倒背如流,怎奈无天子祭海的先例,这个年代人都是非常迷信,凡是牵涉到神明的事,都是慎之又慎。皇帝有问,只能硬着头皮答道:“自古祭祀,有法依法,无法依例,可效仿齐桓公祭之可也!”

众博士们听了,纷纷附合道:“夫子之言,大善!”

黑山一向讨厌儒生博士们的迂腐、见风使舵还爱搬弄是非,便上前一步,对始皇帝施礼道:“大谬也!”

文武百官和博士们听了,都吃惊地着着黑山。始皇帝见黑山站出来反对,便笑道:“黑山乃孟夫子高足,也算是深得儒家真传的人了,何为大谬?说来听听!”

黑山大声说道:“何谓天子?天为父地为母也,天子祭天地天经地义。然何为海?海虽广,乃天子之臣也,君祭臣,岂不乱了君臣纲常?”

众人听了,都面面相觑,无法辩驳。

始皇帝听了,大笑道:“安南侯之言,一语中的!正合朕意。安南侯,你可愿意奉旨祭之?”

“禀陛下,臣乃当朝附马,天子的女婿,见官大三分。那海神见了我,也吃不香啊!陛下要赏赐海神一些酒肉,写封圣旨,遣一内侍告知可也,海神有灵必和臣等受皇恩一样感恩戴德!”黑山答道。

“哈哈哈!安南侯之言,虽有不敬鬼神之嫌,却是合乎情理,着左丞相拟旨,由赵高传之,可也!”始皇帝笑道。

“诺!”冯弃疾和赵高应道。

始皇远眺大海,感叹道:“苍海浩瀚,山如碣石。朕赐此山名曰‘碣石’以示大海之广!”

“诺!始皇帝二十八年仲月,此山正式更名碣石!”左丞相应道。

晚上,行宫偏殿内,黑山单向始皇帝汇报盐场的选址和招收工人的事宜。

始皇帝听完质疑道:“你确定海风真的能海水吹上山坡的盐田?”

黑山从桌案上取了一张纸,三下五除二折了个纸风车,放道嘴边用力一吹,那风车便呼呼转动起来。解释道:“其实风车和水车都是一个道理,利用好了,它便会给我们带来源源不断的财富。兵不血刃挤挎其它私人盐场,将食盐生产销售收归国府就靠它了!”

“好!只要能办好这件事,你这边要钱给钱,要人给人,有什么困难尽管提,朕让丞相府第一时间给你解决!”始皇帝说道。

“谢陛下!”黑山谢道。

“黑山,你出身儒家,封禅泰山时,你一句话得罪的众方士,帮了儒家,他们都说你是儒家一派。今天祭海,你又把儒家众博士批得一文不值,儒生博士们又骂你是儒家的叛徒。难道你法家一派的?”始皇帝好奇地问道。

“禀陛下,臣即是法家也是儒家。法家治国,国不乱。儒家教化百姓,百姓才懂得忠君爱国!”黑山答道。

“儒生博士们功名利禄之心过重,他们给朕的许多建议过于花哨且不切实际。还是法家实干务实。”始皇帝自言自语道。突然又转头对黑山说道:“老丞相已经归乡荣养,你认为谁是丞相最佳人选?”

“文成侯虽然有点迂腐,但是他人品贵重,一片赤诚,将大秦看将比自己生命还重要。他推荐的人不一定是最合适的丞相人选,但是,他否定之人绝对不适合丞相之选。至于丞相的人选,臣无识人之才,不敢妄言也!”黑山答道。

“朝中有一半以上的大臣推荐李斯为相,也有不少人推荐冯弃疾为相,你认为哪个比较适合?”始皇帝又问道。

“拜相乃国之大事,臣本不该妄言,然陛下有问,臣不得不答。和文成侯相比较,文通侯有丞相之才,文亭侯有丞相之德。取才或取德,陛下自决!”黑山答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