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穿越大明后,我被朱元璋穿越了 > 第21章 商号

穿越大明后,我被朱元璋穿越了 第21章 商号

作者:眨眼的星芒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16:14 来源:平板电子书

朱瞻墉把盐票还给祈忠。

又把从老朱那里继承来的几吨海带也交给他,并教他提炼加碘雪花盐的方法。

加碘雪花盐问世,定然轰动京城,只怕谁也不知世上还有能防智障的盐。

当然,大明叫痴症。

其实,百姓未必能尝出来,但是他们能看懂,莲藕变蓝,一般的盐可不会让莲藕变蓝。

朱瞻墉决定,创建一家商号,名为祈记,让祈忠换取朝廷的盐,再加碘后贩售。

“老奴尽快去办。”

几天过后,加碘雪花盐招牌挂起。

宣称能防治瘿病和傻病。

百姓好奇围拢过来,惊讶于外观,雪白细腻,颗粒宛若雪花,比结块的青盐好上许多,再看见掌柜撒上盐将莲藕变成蓝色。

啧啧称奇!

一时之间,京城的莲藕卖的很快,许多百姓拿自家盐撒在莲藕上,却发现没变色,这是不能防治瘿的征兆。

这個时代还没科技与狠活的想法。

百姓看见加碘雪花盐,便知道是好東西,也许是被瘿病支配的恐惧,于是成为蜂拥而至的现象,尤其在上流士绅之间。

今日上朝,解缙怀里揣了包盐,等百官退去,双手呈上:“臣想请陛下,看看这盐。”

他从怀里拿出莲藕,掰成两断,撒上盐后藕肉变成蓝色。

朱棣眉头紧锁,今日有几人提起,可忙于朝政没理会。

坊间多吃青盐,粗大杂物也多,混有其他颜色,有股特殊的臭味,看到解缙手里精细的盐,下意识认为是好盐。

可却见莲藕变了颜色,朱棣皱了皱眉:“这是,有毒?”

“不是,陛下这是精盐,还不是一般的精盐,是加碘雪花盐!”

“加碘……雪花盐?”

不论是哪一个字,朱棣都不理解。

“对,听说能防治瘿病,还有傻病,如今京城的士绅官宦,都改吃这种盐了。”解缙双手呈上。

朱棣眸子入神,瘿病?那是令人脖子大如茶壶的病,尤其是在北平府,不知是什么缘故,总言之能令人闻之变色。

加碘……雪花盐?

第一次听到世上还有能防治瘿病的盐。

朱棣拿起盐包仔细看了看,面上也掩盖不住心中的震撼,沉声道:“此物出自谁人之手?”

“是京城的一个盐商。”解缙回答。

…………

此刻。

手搓加碘雪花盐的朱瞻墉,还在为商号的事,正积极的动脑筋。

他能从肆身上抽取能力,不论是交易也好,真诚替肆着想也罢,你不掏心掏肺待人,别人也不会掏心掏肺对你,他想帮肆。

老朱也是赞成的。

加碘雪花盐在京城卖出,商号初步建立,接下来,便是见证奇迹的时刻,如果商号在明末还在,他就能给祈忠下密令,将商号交给肆。

就像老朱给他寄东西。

朱瞻墉:“肆,听说过江南的祈记商号吗?”

肆:“在下从未听闻,不过,加碘雪花盐……倒是传下来了。”

没听说过,说明商号可能没了,或许中间发生了我不知道的事,毕竟,明初和明末,相隔近两百多年。

肆觉察到朱瞻墉在帮他,语气过意不去。

肆:“不打紧不打紧,在下虽然急缺银两,再赚便是了。”

叁:“某有些家财,不知你还缺多少钱?”

嗓音温润似长者的叁,乐于助人,这次,肆却婉拒了他的好意,朱瞻墉觉得,肆估计猜到叁所在的朝代,只是没揭穿。

汉末的五铢钱,在明末无法流通。

朱瞻墉轻叹一口气,肆让他提取,作为交换,他帮肆也是应该的,虽然没有成功,但让众人看到朱瞻墉真挚替他们着想。

朱瞻墉收敛心神,此刻他坐在马车上。

张輗脸上纠结,左手手指又不自觉牵着右手:“阿姊那,少爷怎么说……”

“她惩罚你?”朱瞻墉问。

“也不是,她给我大兄写了一封书信……我怕,我大兄回来,银子都赔光了,不认我这个兄弟了。”张輗叹了口气。

你大兄真是混账,为了区区五千两,就不认你这个儿子!若是我,早就不认了。

朱瞻墉安慰道:“无妨,一定会赚钱的。”

“殿下……你大兄对你如何?”张輗显然不想再聊张辅,抬头就换了个话题。

“瞻基皇兄啊……”

说起朱瞻基,此刻还不知在哪里找最厉害的蛐蛐呢,朱瞻墉也只是叹了一口气:“不说他了,你先回府,等过几日,盐卖完了,本殿在派人将银两送到侯府。”

“噢~”

倏然,马车停了下来,张輗撩开车帘子,瞧见迎面有一辆马车,大叫道:“大胆!见了本少爷的马车,还不乖乖让路!”

对面的马车不为所动。

张輗的车夫似乎认得对面的车夫,脸色有些变了,弱弱道:“少爷……是武城侯。”

“啊,是叔父啊,你怎不早说…快…快让开!”

朱瞻墉透过车帘瞥一眼。

就是那个与陈瑛厮混的武城侯,射了他的儿子王煦,这家伙却一直沉住气,老朱说不说话的敌人最可怕。

马车匆匆一瞥而过,送张輗回到府上,加碘雪花盐只怕还要卖几天。

朱瞻墉也回到宫里。

不过,遇到武城侯令他想起陈瑛,自关入大牢,就再也没有陈瑛的消息,他当然希望朝廷能处死陈瑛,这样在京城的脚跟就更稳了。

…………

次日早朝,奉天殿。

朱棣看完陈瑛认罪的血书和账目,面上不时浮现愠怒之色,由衷感慨:

“真是聪明啊!这份状书,是都御史陈瑛的罪状,与收受的银两,竟连驸马都尉胡观也在其中,你们谁想看看吧?”

大殿气氛骤然沉默。

老太监托着锦盘,将认状书和账目端下去,百官无人敢接,这可不是什么值得学习的榜样。

朱棣眯着眼睛,沉声道:“朕念及陈瑛的功绩,不牵连他九族,只诛他一人!抄没家财,家眷皆流放辽东,如今都御史空缺,诸卿可有人选?”

大臣面面相觑。

沉默了许久。

工部尚书黄福举荐道:“都察院本部,刘观,熟知律令,善长把握刑律尺度,都察院的大事都有他处置,臣窃以为,他可胜任!”

“臣举荐,都察院本部吴中,臣听此人治任苏州时,有权势家族的子弟贿赂,吴中反而将那人问罪入狱,此人清直,可胜任!”解缙举着芴牌,反驳道。

朱棣微微皱着眉头:“众卿以为呢?”

大臣们相视一眼。

他们都各自站队了,也就是太子党和汉王党,都御史是很重要的官职,必须争取,可此刻却又都没人说话。

………………………………

PS:周末愉快,刚才收到站短了,周日上推荐,求追读和推荐票票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