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楚阁 > 第三百六十章 盛衰

楚阁 第三百六十章 盛衰

作者:东风无意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11: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盟约之下,百姓们过上了相对安稳的日子,发展势头正猛的楚国和老牌的燕国谁也不敢保证能够吃掉对方,没有十足的把握,那就维持相对平衡的局面。

在接下来的这几年时间里面,楚国和燕国都没出出现发生较大的事件,时不时的还是会在边境上进行小磨檫,可是都没有爆发较大的战争,魏天戈在拿下了晋国之后,在燕国的威望空前提高。

威望高了,自然就有不少的人阿谀奉承,在这些人的夸耀下,魏天戈开始有些自大狂傲了起来,沉醉于燕国昔日的荣耀之中,开始享受起来,广纳后妃,声色犬马,将朝政的事情丢给了心腹大臣去处理。

而为了填补他心中的空缺,那就不停的在军事上下功夫,在他看来,只要他燕国的军事实力是最强的,那么就根本不怕有人威胁到他的地位,曾经那个气吞山河的雄主,在酒肉池林中逐渐迷失了双眼,在一帮溜须拍马的臣子的哄骗下,以为有着燕国的几十万大军,就可以长治久安,世代安详太平,楚国在他眼中只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存在,没有了内忧和外患,在魏天戈的感染下,整个燕国都沉迷在奢侈享受的风气之中。

毕竟,盟约达成的时候,每次楚国的商人到燕国去经商,他们燕国都要提取三成的税收,这些年来,光是楚国的税收,就赶得上他们燕国一年的收成了。

通过吸食着楚国的收益,燕国人像是蛀虫一样,寄生在楚国缴纳的税收上。

燕国攀比之风逐渐盛行,有些时候,为了一个毫不起眼的玩意,各方豪强抢破了脑袋,这样浮夸的风气之下,哄抬物价之事屡见不鲜。

燕国的物价一年翻一倍,对于燕国的哪些达官贵族来说,无伤大雅,可是对于燕国下层的百姓来说,却是被折磨得苦不堪言,一袋粮食,从之前的是一个铜钱,到现在要一百文才可以买到,造成的通货膨胀之下,燕国的物价居高不下,寻常人家每年辛辛苦苦一年,却丝毫不能够满足一家人的生活。

十户九贫,一面是苦不堪言的燕国百姓,一面却是享受奢靡的达官贵人,燕国的两极分化达到了一个极其恐怖的地步,王公贵族的一顿早餐,就是一户贫民人家一年的开支。

而这些还只是刚触摸到魏天戈的零头,燕都的繁华大街夜夜笙歌,经久不息,而苦难的燕国人却久病缠身,不得医治,最后在破旧的房屋中呻吟,最后凄凉的死去。

哄抬的物价带动着平常百姓生活的花费的增加,可是这些燕国的底层百姓,根本就吃不到楚国税收带来的红利。真正享受到的,只有哪些燕国的高层。

就算是这样,到了这个地步,魏天戈身后的那些人还在每天的给他描绘着燕国的百姓如何如何的过的富足,还不停的称赞这些都是魏天戈的功劳,是他将燕国带到了如此鼎盛的地位。

完全被蒙蔽的魏天戈,每天听着这些好听的话,幻想着自己的燕国帝国的强大,自我满足于当下的功绩。

表面上,楚国的财税大量的流入到了燕国,燕国赚的盆满钵满,而楚国却只能够是任劳任怨,殊不知这些事情,早就被东方虞算到了,他要的就是这种效果,不劳而获的东西得到久了,就会懈怠下来,东方虞那独特的眼观,超远的见识,早就给燕国的灭亡挖好了坟墓,只等着腐朽的燕国堕落到一碰就会破灭的地步。

而唯一还算清醒的魏璎珞以派,看到了燕国的衰落,却无力阻止,最憋屈的就在于这些曾经给燕国带来荣耀的人,沉迷于享受,他们掌握着燕国的大权,而清醒的人,明白这样的危害,却空无一点的权力,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燕国的走下去。

可就算是这样,魏璎珞还是没有放弃,在暗中继续培养着军刺,燕国的七十万大军,看起来是一个庞

(本章未完,请翻页)

大的数量,在燕国这样的夸耀的统治下,早就失去了当年的血气,弄虚作假之事时时都在发生。

贪污**的事情,在军中也是逐渐兴起,溜须拍马之辈在当中混的风生水起,而真正在意战事的人,被不停的疏离,抑郁落寞。

七十万大军,真正有战斗的不足三十万,而许多的军队人数还是为了夸耀成绩虚报上去的,因为都知道魏天戈在意的是军事,所以为了让军事上的实力变得漂亮些,一个军三万的人马,硬生生的上报成了五万,五万人马的上报称有十万,所以真正的盘查下来,恐怕燕国的七十万大军注水的居多,三十万的人马都撑死了。

魏璎珞毕竟势单力薄,能够动用的也只有军刺的几千人,而且现在军刺的地位远远比不上之前,真正为着燕国着想的军刺,却不停的受到了打压。

魏璎珞已经记不清,她带着军刺,这些年暗中为燕国解决了多少看不见的危机,从最先开始的哪些晋国复仇之人的暗杀,再到许多妄图夺权的人,还有燕国朝廷内部之间的权力争斗带来的动荡。

就算是这样,依旧没有唤起魏天戈的清醒,依旧还是沉浸在自己给自己划定的甜蜜圈里。

这也和魏天戈的出身有很大的关系,年幼的魏天戈不受燕皇的重视,而他的童年是过的极其的凄惨的,与他同年的哪些皇子们则是享受着身份的权力,所以从小魏天戈的心中就种下了他一定要比这些人过的还要好的种子,而现在这些事情都达成了,心中的意念也就开始了瓦解,不再像之前那样充满了斗志。

燕国的懈怠,也让不少曾经的晋国遗民开始了蠢蠢欲动,这些年这些被打败的晋国遗民一直在燕国都是被看不起的存在,加上之前亡国的仇恨,趁着现在燕国百姓苦不堪言的时候,开始出来散播流言,煽动燕国百姓的反抗情绪,让本就走下坡路的燕国更加的岌岌可危。

燕国的繁华盛世之下,早已经暗潮汹涌。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很显然,燕国在还没有拿下楚国,实现一统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自我的沉醉,早就将之前打下的基业自毁。

反观楚国这边,没了燕国的战争威胁,加上燕国百姓的上下一心,就算是商业上极其昂贵的赋税,依旧是没有阻挡住楚国强大。

之前有叶云逸的谋划,叶云逸失踪之后,有东方虞的高瞻远瞩,始终让楚国走在了正确的道路上,而当下楚国的民心凝聚,大有气吞山河的气象。

楚国这些年虽然没有屯兵像燕国那样的恐怖,可是为了抵御燕国的威胁,到了现在,楚国也有着多大三十多万的大军常备,而且在玄柯和徐廷尉的练兵之下,楚国的士卒早就脱胎换骨,峥嵘之气初现端倪。

而且在东方虞归隐之后,接手的木勋,更是在之前二人的基础上,再进一步的推动了楚国的内政的变革,许多繁杂的机构被拆除,而不少真正有用的机构被设立。

人才的选拔上,之前的科举制度在大调整的基础上,做到了真正的选拔人才,楚国的不断发展继续各样的人才,而楚国的科举改革正好促进了楚国人才的利用。

在科举制度之下,楚国的许多人才得以重用,光是一年选拔的人才就多达到一万多人,不仅如此,科举打破常规,给了许多寒门机会,缓和了楚国这些年变革所带来的尖锐矛盾。

科举之下,既然有被伤害的一方,而不少受害的一方又通过科举重新获益,将矛盾的一方吸纳进来,为我所用,这才是最好的制度。

楚国也是最先开始注意生产科技发展的,许多的农业技术在这一时期得到了极大的进步,生产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在生产力的支撑下,楚国的许多地方都出现了繁荣的景象。

时间逐渐远去,叶云逸费尽

(本章未完,请翻页)

心机挽救的楚国,如今已经有了一统天下的气象。可是在叶云逸执掌暗阁的时候,楚国却是一个内政堪忧,州郡混乱,百姓流离失所,边境战乱不休,外敌虎视眈眈的存在。

在叶云逸消失的这些年,叶云逸这个从未出现在大庭广众之下的名字,也没有再次被世人所记住,只是叶家那堆叠如小山的牌位面前,最下面的地方,多了一个没有名字的木牌,那是叶伯为纪念叶云逸所准备的。

七年过去了,依旧没有关于叶云逸的一点消息,而天枢从未放弃过寻找叶云逸,在叶云逸消失之后,天枢将所有的暗刃交给了玄棋大理,而她丢下了一切,开始在叶云逸出现过的地方,找寻叶云逸的身影。

哪怕希望渺茫,她依旧坚信,叶云逸一定在某个地方等着她,一如往常,叶云逸在危险的时候,她就会出现在叶云逸的身边,而她无助的时候,叶云逸就会来到她的身边一样。

不只天枢在找叶云逸,魏璎珞也在找叶云逸,可是这些年她派出的军刺,哪怕走遍了楚国和燕国上下,都始终没有关于叶云逸的消息,她还到了晋国中州,叶云逸给她许下承诺的地方看过,哪儿是叶云逸将她劫走,也是叶云逸掀开了她的红盖头,从此她认定了叶云逸。

就算叶云逸是楚国人,而她是燕国人,楚国和燕国之间,注定只能是敌人,却依旧抵挡不了她对叶云逸的思恋。

此前在帮助叶云逸完之后,就一直消失的墨邪,得知自己的徒弟消失之后,带着自己的小徒弟墨小耶踏上了茫茫的江湖之路,重新出山,只为找寻叶云逸的踪影。

在木勋接手楚国的朝政之后,经过这些年的变革,秦洛瑶并没有贪慕那个皇位,虽然还是挂着楚国女皇的名头,却是早就没有再处理政事了,三权分立之下,对于少一个女皇,并没有什么影响。

为此,秦洛瑶换上了当初进宫之前的衣裳,朴素淡雅,少了几分华贵,却多了一分清新脱俗。走出了楚宫,在叶府的边上,将破败不堪的秦府改造成了一片桃林,每日就在桃林里面种植桃树,采摘桃花。

叶云逸在很久很久以前说过,要是条件可以的话,他想要做一个每日醉在桃花下,闻着桃花的香味入眠的隐士。

现在,她要种下桃花,等着叶云逸的归来。微风袭来,卷起万千桃花的花瓣,在空中变换着各种生动的形象。秦洛瑶就呆呆地坐在桃花下的石板上,一手撑着自己的侧脸,静静1的看着前方青石板铺成的小路,古朴的石板,万千桃林,还有桌上的一壶酒,还有那个望着远方思念某个人的孤单俏影,构成了一幅唯美的画卷。

桃林千万,繁华又是几许,隔壁,东方虞这个老头子再次找到了叶伯下起了棋,两个老人,白发耀眼,一人手执白棋,一人手执黑棋,下的有来有回,清净的叶府,少了不少的人气,却也多了几分清幽。

滴答的棋盘上,几乎没下一步都要犹豫再三才肯落子,这是他们暮年的闲暇时光,如此平静的二人背后,却各有一段波舒云诡的传奇故事,只是不足外人道也。

盟约十一年,依旧繁华的醉仙楼今天迎来了一位独特的客人,那是一个背着一个药匣子,带着面纱,穿着一身轻竹绿衫的女子,行走时身上透着一股药的沁香,让人闻之醉人。

几个喝酒的看客对来者的身份很是好奇,要知道这个女子进入的是整个醉仙楼的禁忌,三楼靠窗的那个房间。

醉仙楼的地位在楚国可是出了名的显赫,老板是当下楚国女皇的姐姐,背后还有一个随州郡和蓝泽郡郡守徐子陵,其中的关系厉害不是他们敢去触碰的。

而整个三楼靠窗的那个房间,至今没有开过,按照醉仙楼的说法,就是那个房间是专门为一个人留的。

(本章完)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