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青春校园 > 虞美人不会盛开在忒修斯之船 > 第十三章 青春是首不朽的诗(3)

早自习牛高马大的章老师只是在讲台上坐了一会就离开了,复兴中学作为尚海最好的中学之一,学生素质自然没得说,完全不需要老师监督,一个个看书都看得贼认真。

程晓羽觉得无论如何,都得适应学生这个身份,这对他来说是种难道体验。因此他看得很认真,只是无论语文还是政史地又或者英文,对于他来说都有点浅显。他也觉得奇怪,为什么这么点简单的东西,读高中的时候就是只会死记硬背,完全没办法利用理解来吸收这些知识?

好比《思想政治》,读书的时候很多类容看起来就像是天书,但现在一眼就能看出其中的潜在的逻辑与想要表述的道理。比如有一章是专门论述“生产与消费”的关系。课本中的观点是:人们的消费,不是由主观愿望决定的,而是由客观的物质生产状况决定,即生产决定消费。

高中的时候程晓羽完全没有这方面的概念,会下意识的认为这句话不好理解,明明是消费决定生产才对,我有钱就能买到任何想买的东西,为什么说是生产决定消费呢?

现在的程晓羽有过社会经历之后,很容易就能看出来,这个概念是想表达,生产不仅能推动收入增长,从而扩大消费,还能够通过生产增加消费品的数量和降低消费品的价格,让人们的购买力双向提高。

并且,他不仅有充分的消费经验,也有充分的创造消费的经验,思考还能更加的深入。那就是生产与消费之间的辩证关系,准确的说书里的观点也只是最浅层次的,实际上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是不断变化的,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产品,应该有不同的说法。

比如说在生产力低下的阶段,当时是生产决定消费,你得先有产品才有消费。像是衣服鞋帽这些比较基础的必须品。

但在生产力发展的高级阶段,又应该是以消费为先,有了庞大的消费群体才能进一步的促进生产。比如音乐电影这些艺术类的产品。

这其中还牵涉到产业升级的问题。如果仅仅以程晓羽年少时的浅薄知识,肯定是无法理解的这么透彻,但放在现在的程晓羽身上,挨过了几年的社会毒打,被迫学习了不少的知识,理论联系实际,一下就能看明白......

以前的程晓羽,无论是十六岁的钢琴少年程晓羽,还是十六岁的音乐总监程晓羽,对于阅读生硬的教材都没什么兴趣,远没有看小说来的有意思。但现在的程晓羽已经能够把理论和现实结合起来,因此看得津津有味。

一晃眼三十分钟早自习就结束了,程晓羽还意犹未尽,一是不带功利性的上学读书,让他并无压力,也就没有任何倦怠感,相比上班,读书真是不要太轻松;二是二次为人,读书变成了一种有趣的经历,完全不是为了读而读,而是为了乐趣而读,这就让上学读书变成了一种享受......

总之程晓羽很自得其乐,除了数学依旧让他看得头大。

因为不是星期一,没有升旗仪式的缘故。早自习结束就是语文课,程晓羽将崭新的课本拿出来摆在桌子上。没多久语文老师蒋文华,一个戴着眼镜的四十岁中年微胖男子就迈着八字步走了进来。

等蒋老师推了下金丝蛤蟆镜,宣布上课,值日生喊“起立”,程晓羽才将手中的政治课本放下。

语文老师上课也没啥废话,拿起粉笔就开始在黑板上写标题,漂亮的楷书——“《月夜》杜甫”,在“咄、咄、咄”的微微碰撞声中出现在了黑板上。

“今天我们学习诗词三首。先来看第一首,来自诗圣杜甫的《月夜》......”蒋文华一边背诵一边默写,“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在黑板上写完之后,他将粉笔丢进粉笔盒,问道:“昨天要你们提前预习,谁知道大概这首诗表达了什么?知道的举手.....”

程晓羽从未读过这首诗,甚至对杜甫也不怎么感冒,李白的诗他倒是能背不少,再就是西方的一些奇葩诗人,像是波德莱尔和王尔德这些,主要这些诗人的诗歌相对来说小众一些,字句也比大多数诗人的有冲击力,方便装逼。

特立独行是作为一个文青的生理本能,你要是说你喜欢泰戈尔,张口还背一首什么《世界上最远的距离》,那不是笑话吗?就算你能背诵真正的《飞鸟集》,能慷慨激昂的说出“如果你因失去了太阳而流泪,那么你也将失去群星了”,其实也挺**的。

按照程晓羽的思路,泰戈尔的诗你英文不好都不要开口,要是能用一口地道的咖喱味英语吟诵,那还算有点喜剧效果。真要正儿八经的阅读,还是得聂鲁达。但聂鲁达也不过是文青入门版本,即使你能全文背诵《我喜欢你是寂静的》,除非恰好遇到和你一样的矫情妞,要不然那也只是**的大哥傻逼。

只有当你熟练的掌握波特莱尔和王尔德这种资深毒舌,在恰到好处的时机来上两句,比如当对方询问你“为什么和上一任分手?”,你就可以很漂亮的回答道:“男人恋爱是因为渴望,女人恋爱是因为好奇,结果是双方都感到失望。”

对方再问你,“你怎么保证这一次不会失望呢?”

你就可以回答:“浪漫的精髓就在于它有无数种可能性,我不确定彼此会不会对对方失望,但我能确定,我们一定会浪漫,因为我们有无数种可能性.....”

又比如你想要委婉的表达出“一夜情”的想法,这个时候无论怎么表达都很容易让对方感到厌恶,此时此刻想要请王家卫上身,也许有点来不及,毕竟王家卫还讲究一点光影配色。环境不一定适合,假使你在吃六块一份的麻辣烫,没办法端起鸡尾酒,你就可以举起雪花啤酒杯,若无其事不卑不亢的对女孩说:“虽然你我终会下落不明,但仍希望你知道我现在正为你动情.....来,让我们像雪花一起勇闯天涯.....”

只有在你学会于准确的时间点上,说出punch line(点睛之笔),才掌握文青进阶攻略。因此不管什么东西,都讲究一个活学活用,尤其忌讳用力过猛,像是随身携带《人间失格》,动不动就抬头四十五度角,“生而为人我很抱歉”。这就跟手拿大哥大戴着大金链子炫富的B社会老大哥一样粗俗,那还真是不如像太宰治一样早点投胎的好。

程晓羽没把杜甫的诗给听进去,却琢磨起了波特莱尔和王尔德,猝不及防之际却听到蒋文华大声说道:“程晓羽,程晓羽是谁,起来回答一下......”

还没有等程晓羽站起来,课堂上就是一阵笑。

程晓羽莫名其妙的躺枪,站了起来便大大方方的说:“老师,我没举手!”

蒋文华看见满脸稚气的程晓羽在教室后面摇摇晃晃的站起来,也忍不住笑了笑,说道:“没事,就看看你是谁。你坐下吧!”

教室里再次爆发了哄堂大笑。

程晓羽挠了下头,在又一阵笑声中若无其事的缓缓坐下。先是无奈的想有这么好笑吗?接着又想,明年就要毕业,以后怕是真没机会和高中妹妹感受一下纯纯的恋爱了。转念又想,和小屁孩谈恋爱怕是没什么意思......

蒋文华又点了语文课代表顾漫婷起来回答。顾漫婷是高三(2)班的班花,虽远比不上苏虞兮那般漂亮,也是漂亮标志的江南灵秀女孩子一枚。

“这首诗诗人借看月而抒发离情,着重描绘了夫妇离别之情和对儿女的思念之情.......”

顾漫婷显然是预习过课本,说话的声音也清脆婉转,通篇解释下来条理清楚,教室里的气氛立刻就跟着小美女的声音走了,完全忘记了刚才闹笑话的程晓羽。

等顾漫婷说完,蒋文华点点头挥手示意顾漫婷坐下,他背着手站在讲台上,“说的不错,那么我们先一起朗诵一遍,在来一字一句的分析诗文,并简单介绍杜甫当时创作这首诗的背景。”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程晓羽拿着语文书,跟着全班同学一起开始朗读这首诗,在郎朗的吟诵中,顿时有种异样的情绪在心中漫延。

刚刚才痛斥文青“为赋新词强说愁”的不良风气,如今自己却又眼眶有点潮热。他脑海里忽然间就有琴键声在敲响,那是他所喜欢的《操场上的夏天》。

程晓羽想起了他读书时,坐在篮球架的下面,和朋友一起喝两毛钱一瓶橘子汽水,插着彩条塑料管的橙色汽水,汗水、阳光还有蝉鸣,如这琴声一般悠扬。

他悄悄转头望了望窗外,看见操场上有林星的人在跑圈,隐隐有哨声指穿云霄。天空中绵绵的云朵随着清风无声飘荡,窗边摇晃的香樟指引着风的方向,阳光穿过了云,穿过了风,又穿过了斑驳的叶片,将教室里照的暖融融的。诗歌的声音在宽阔的校园回荡,整个校园荡漾着微醺的青春气息。

程晓羽闭上眼睛,莫名其妙的觉得心安。

记忆中旧时光,此时此刻,不知不觉与眼前的一幕又一幕重叠在一起,平静而安稳的在课桌上流淌,翻旧了崭新的课本,翻旧了凌乱的笔记,翻旧了稚嫩的情书,翻旧了那细碎的年少时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