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虎贲巾帼传 > 第二卷 鼎力戈壁滩 六十二 月夜邸园喁喁行 老丈入衙求民情

夜幕降临,星河初现,弯月如钩,风轻云漫。

延州城里华灯一片,喧闹褪去,街衢路人形单影只,归色匆匆,城北府衙的大门前,一对石狮静静肃立,两盏红灯轻摇细摆。

府衙东角的后花园枝繁叶茂,廊阁相连,夜风拂来,花香幽幽。园里人影徘徊,轻语偶传,柴绍夫妇并肩而行,时而指摘花草,时而信步絮聊。

“夫君,你看那边草丛上,萤火虫在飞舞…”

柴绍循声看去,只见不远处四五只流萤既明又灭,如火似灯,忽上忽下,煞是好看。

“嗯,夫人,这让我想起终南山的南梦溪了,”柴绍反剪双手,驻足凝视,若有所思地说道,“那时在关中,咱们每年都要回南梦溪的李家庄园,一大家子人好热闹!白天饮酒作诗,晚上提灯夜游,路边的萤火虫成群结队,左右飞舞,大伙儿随性而去,尽兴而归,神仙般的日子啊!哎--”柴绍不禁叹息一声,怅然若失,仰起头来,望着苍穹中的一瓣弯月,心事重重。

“夫君,”李三娘上前一步,握住丈夫的手,轻声说道,“等天下太平了,咱们也不做什么骠骑大将军了,就回南梦溪耕织读书,作诗饮酒,可好?”

柴绍转过身来,看着妻子,眼中含笑,点了点头,抬手理了理妻子的鬓前丝发,说道:“那再好不过了!只是眼下……”不经意间,柴绍双眉蹙于额中,顿了顿,接着说道,“眼下战事不利,齐王败北,朝廷又遣尚书右仆射裴寂出战,我这心里真是七上八下啊!”

“怎么了?”

“裴寂位高权重,亦属陛下的肱股之臣,然而,”柴绍摇了摇头,“然而他并未领职军中,只因当年预谋起事,首倡大义,便从晋阳宫监一步擢升至百官之首,不熟弓马,不谙战阵,如何领兵?况且,刘武周堪称劲敌,其战力在西北诸贼之上,实力不容小觑啊!”

“那父皇为何派他出战呢?”

“这个嘛……兴许是因为并州新败,需重臣挂帅,节制诸路兵马,然后一鼓作气夺回晋阳,”柴绍摸着自己宽大的额头,不太肯定地回答道。

“难怪了,他要征召你麾下的李仲文前去效力。”

“李仲文的征调,还不完全如此,”柴绍又摇了摇头。

“这又是为何?”

“这一来呢,李仲文当年奔袭潼关,截断长安陏军的退路,自以为功高,却并未受到朝廷的重用,这些年来,他郁郁寡欢,早就希望靠上一棵大树,一鸣惊人了;二来,此次领兵前方的裴寂与李仲文的父亲、前朝真乡郡公李衍有旧,借战事关照世侄,凭军功提升官爵,这也是人之常情;第三,李仲文在前朝时曾供职并州,虽是县丞小吏,但也颇识地方风俗,裴寂向朝廷建议,征召此人到帐前效力,也在情理之中。”

“哎,”李三娘听罢,叹息一声,说道,“朝中之事,盘根错节,如此复杂,着实令人伤神!不过,这个李仲文的确是个不甘落寞之人。”

“夫人,何有此言?”

李三娘莞尔一笑,望着繁星点点的夜空,迟疑片刻,似有所忆,然后拉着柴绍的手,说道:“夫君,咱们边走边聊吧,那还是义军齐聚终南山时候的事儿了…”

园中星光满地,夜虫低吟,晚风悠悠,花木娑娑,夫妻俩沿着石板小径携手前行,李三娘这才打开话闸儿,说道:“当年为长安陏军阴世师所逼,我在终南山召集义军,保卫庄园,反抗鹰犬,策应你们在晋阳起事。”

“嗯,峥嵘岁月,现在回想,尤在眼前啊。”

“是啊,倡义之初,敌强我弱,举步维艰,”李三娘点点头,接着说道,“我让马三宝他们分成数路,从南梦溪出发,联络终南山的其他义军,有的闻讯即来,有的逡巡观望,有的嗤之以鼻,那李仲文却是雄心勃勃,反而要我带领人马投到他的麾下,准备迎接关外的瓦岗军,入主长安。”

“后来,瓦岗军在洛阳城下败没了,李仲文也被武功城中的陏军击败,”柴绍接过话来,扭头看着妻子,说道,“他走投无路了,才投到咱们李唐的旗下。”

“嗯,”李三娘轻轻点头,一挽发髻,说道:“我总感觉这李仲文与何潘仁、向善志等义军首领不太一样--心气甚高,难居人下!”

柴绍听闻,哼了个鼻音,似在冷笑,说道:“好嘛,此番征战晋阳,效命于裴寂,李仲文到底有多大本事,咱们拭目以待,但愿他是国家栋梁之才,而非志大才疏之辈!”

夫妻俩边走边聊,滔滔不绝,不经意间,府外已传来了子时的钟声……

第二日清晨,霞光四射,云雾散开,延州城中炊烟袅袅,鸡犬相闻。

柴绍用完粥食,披上官袍,从上房中走出来,径自前往府衙大堂,准备批阅公文,处理民政军务。

刚刚入座,翻开文案,执笔在手,便听衙役来报,说是朔方城骆老主簿等几位老翁求见,已在大门外等候多时了,柴绍听闻,将手中的笔管放到黑檀笔架上,略一思索,说道:“有请!”

片刻功夫,几位老翁拄着手仗缓步走了进来,柴绍站起身来,略一弯腰,拱手笑道:“几位老丈,别来无恙?”

“托霍公和公主殿下的福,我等这把老骨头还算安生,”骆老者等人也纷纷驻足,欠身回揖。

“来人,看茶上座!”柴绍将手一让,请来客入座。

“听闻骆莺儿有喜在身了,本帅也替骆老主簿高兴啊,”柴绍回坐椅中,笑道,“我已告知骑营,军务让副将岑定方多担待,给冯弇腾出时间来,多多陪伴骆莺儿。哎,我等军人,常身不由己,与家人相处,是分多聚少啊!”

坐在骆老者身旁的前朝散骑常侍钟老翁听闻,将手仗放到怀中,一揖道:“老朽听闻,为将者有‘九术’之说,悉见其劳苦者谓之 ‘仁将’,霍公体恤下情,当仁不让啊!”

“钱老过誉了,柴某一介武夫,只知突奔沙场,刀光相见,何敢称个‘仁’字?”

众人正在寒暄时,城门校尉小跑入内,跪奏道:“禀霍公,昨日深夜,西门外陆续聚集了数百人,自称是山中农户,为梁贼匪兵所抄掠,恳求入城避祸!”

“山中农户?”柴绍眉头一皱,自言自语道,继而端起茶碗,对面前几人说道,“诸位老丈,军务在身,柴某不宜久留,改日登门逐户拜访!”

几位老翁听闻,将目光纷纷投到骆老者身上,似有言语。

骆老者倚着桌几,站起向来,向柴绍弯腰拱手,说道:“霍公,我等今日前来,正为适才校尉所奏之事啊!”

“哦?”柴绍目光一闪,颇感意外,将手一抬,指着椅子,说道,“骆老主簿,请坐下细说。”

“霍公,是这样的--”骆老者斜签着身坐了,说道,“昨夜西门外儿啼妇哭,甚是喧闹,其间多有人呼唤城中百姓的姓名,‘赵三儿’,‘秦四儿’不一而足,哀求之声西城可闻。因之前已颁布戒严令,百姓们不敢贸然夜出,今晨破晓,城内城外隔墙互答,才知来人中有山里亲戚…”

骆老者干咳一声,见柴绍正目视自己,侧耳倾听,便继续说道:“百姓们深知霍公治军严谨,法度明允,故而找到我们几个老者,来替大伙儿说情,请求霍公开恩,允许城外百姓入城避祸。”

柴绍听闻,不置可否,只低下头去,用手轻轻拨弄着茶碗盖儿。

几位老者面面相觑,手足无措。

片刻,骆老者嘴唇翕动,还要开口说话时,只见柴绍在座中立直身体,双手扶案,大声说道:“城门校尉听令!”

“在!”

“即刻清点两百士卒,打开西门,放行妇孺;成年男子别置一处,逐一甄别,酌情放行!”

“遵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