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虎贲巾帼传 > 第二卷 鼎力戈壁滩 一八九 当众解惑布战局 烽火战旗扬故垒

红日初升,金光万丈,晨风拂面,阵阵清凉。

黑沙河唐军大营里,士卒往来,战马长嘶,袅袅炊烟盘旋而上,飘散在清澈透亮的万里晴空之中。

军帅大帐里,参加晨会的将校们齐聚一堂,军袍整洁,个个端坐,正在聆听来自帅位上的声音。

“诸位,想必大家都已知道了,”李三娘满面笑容地说道,“从红墩界故垒中得到可靠消息,稽胡酋帅刘汝匿成已被索周除掉,现在,稽胡人是群龙无首,人心惶惶啊!”

众人听闻,喜形于色,低头耳语,军帐中顿时“嗡嗡”一片。

停顿片刻,李三娘一挽鬓发,接着说道:“自霍公首次攻垒以来,已过去月余,众所周知,索周倚重的就是稽胡骑兵,也正是这样一支异域劲旅,给咱们的北征带来重重困难,而现在,”李三娘话锋一转,变得异常坚定,“已没有什么障碍,可以阻挡我们北征的步伐了!”

“殿下,”向善志一提豹皮护腰,第一个站起来,高声说道,“咱们在黑沙河边憋了那么久,就等您一声令下,便攻上垒去,宰了姓索的那家伙!”

“对!”冯端也站了起来,握紧拳头,说道,“家兄不幸为国捐躯,我无时无刻不想着报仇,虽然刘汝匿成已死了,但只要红墩界一天不拿下来,我的心中便一天不安!”

“唯有把大唐的战旗,插到垒上去,”马三宝眨眨鼓突的双眼,接过话来,“我的冯弇兄弟才会在九泉之下瞑目!”

听闻此话,冯端绷紧双唇,沉沉地点了点头,对着马三宝投去感激地一瞥。

提到在垒下阵亡的大将冯弇,众人无不悲伤,尤其是当年从终南山里一路奋战过来的将校们,个个满面戚容,黯然神伤。

“那个刘汝匿成虽然死了,”女将秦蕊儿咬了咬嘴唇,说道,“但绝不能便宜了他,等攻下了红墩界,我定要找到他的尸体,挖出来挫骨扬灰,否则,对不起牺牲的冯弇兄弟,也对不起他留下的一对孤儿寡母!”

说罢,两行热泪抑制不住,从她的眼中夺眶而出,站在她身后的翊麾校尉申珂,抬起手来,从袖口处摸出一张丝帛方巾,悄悄地递了上去。

李三娘听闻,深吸了一口气,一双黑眸变得无比凝重,两道浓眉微微地皱了皱。

“咳——咳,”郝齐平把折扇捏在手中,清了清嗓子,将众人的目光吸引过去,不急不徐地说道,“虽然,刘汝匿成已经死了,但索周不会束手就擒,毕竟,还有一仗要打啊!”

“殿下,”向善志一听,连忙弯腰拱手道,“让我来打头阵吧,先前在垒下,遭油火焚烧,又遇骑兵截杀,我和兄弟们吃尽了苦头,在这河边休整二十余日了,兄弟们都盼着拿到攻下堡垒的头功呢!”

“殿下,让我们来吧!”

“殿下,我部攻坚最有力!

“殿下,我敢立军令状……”

众将纷纷起身请战,军帐内一时群情激愤。

“好,好,”李三脸笑颜绽放,倍感欣慰,拾起手来往下压了压,示意大伙儿入座,这才说道,“要论拿下红墩界的头功啊,它不在垒上,而在垒下,而且,已经有人将它收入囊中了!”

众将听闻,颇感诧异,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所指为谁。

只有萧之蔵气定神闲,安坐位中,摸着下颌,会心一笑。

“这头功获得者,便是何潘仁将军!”李三娘掷地有声地说道。

众将齐唰唰地朝何潘仁看去,只见这名北族将军神色平静地端坐一隅,面带微笑,正捋着自己的红胡须。

“诸位,”李三娘明眸闪闪,说道,“若无何将军的忍辱负重,便不会有稽胡酋帅的身首异处,更不会有今日的可喜局面!”

接下来一柱香的功夫,李三娘向众人详尽叙述了近期按兵不动的原因,由苦肉计而反间计,由分化敌营而促其内讧,最终达到兵不血刃,除掉刘汝匿成的目的。

众人听罢,唏嘘不已,感慨万千。

骑兵副将岑定方在座中一拱手,说道:“殿下睿智,运筹帷幄,活用兵法,非常人所能及!”

“殿下的谋略令人叹服,何将军的隐忍也令人敬佩!”小将丘起英朝着帅位一揖,又对着何潘仁拱了拱手。

年龄相仿的宋印宝听闻,一跃而起,抱拳道:“何将军受委屈了!之前,我们不知原委,多有误解,今日拨云见日,真相大白,何将军顾全大局,忍辱负重的胸襟,令我辈感动莫名!”

众人对着何潘仁纷纷点头,眼中充满了敬意。

“我老何只不过是受些皮肉之苦罢了,”何潘仁眨眨蓝眼睛,捋着红胡须说道,“只要能攻下红墩界,就是豁出这条老命去,我也在所不惜!”

“嗯,何将军和将士们的付出,很快就会有回报!”李三娘在帅位上扫视众人,不容置疑地说道,“索周的左膀右臂已被我们斩断,接下来的这一仗,务求全胜,一举拿下红墩界!”

众人侧耳倾听,全神贯注,知道女军帅有命令示下。

“几番垒上搏杀,几番垒下较量,敌我双方的情形已趋明朗,”李三娘分析道,“这一仗怎么打?归结起来就是一句话,‘骑兵诱敌出战,步兵多路强攻’!具体而言,骑兵迫垒驰射,想方设法调出对手,予以歼灭或重创;步兵分路突击,东西对进,南北呼应,一齐攻垒,找到敌人防御的薄弱之处后,以点破面,乘势而下,一鼓作气拿下故垒!”

众人听闻,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无不振奋。

“当然了,”李三娘放缓语调,透了口气,说道,“战场形势千变万化,当因时、因地制宜,但咱们步骑合战,以己之强攻敌之弱,这一条,无论如何都是不变的,嗯,下面请萧之蔵将军就兵力部署作详尽的陈述……”

萧之藏点点头,正要开口说话时,只见一名亲兵飞也似地跑进来,跪禀道:“公主殿下,阳山城的孟通将军求见!”

“孟通?”李三娘不禁脱口而出,杏眼圆睁,浓眉高扬,诧异中有惊喜,惊喜中有期待,连忙抬手,说道,“快请他进来!”

须臾,一名军将身披铠甲,侧抱头盔,大步入内,单膝跪地,高声奏道:“北征侍从官孟通,奉行军元帅之命,进见公主殿下!”

李三娘定睛一看,只见孟通尘土覆面,须发微乱,顺颊而下的几道汗迹清晰可见,一副风尘仆仆赶路而来的模样儿。

“孟将军辛苦!来人呐,看座,上茶!”李三娘将手一抬,吩咐道,见对方已经入座,便径直问道,“孟将军,霍公身体康复得如何?阳山城是否安好?霍公有何示令?”

“回殿下,”孟通坐直腰身,舔舔有些干裂的嘴唇,答道,“霍公已近痊愈,昨日牵马试乘,挽弓挥槊,驰骋往来,与他日无异!”

众将听闻,眉开眼笑,连连点头,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太好了!”李三娘拊掌笑道,唇红齿白,神采奕奕,脸庞如同花儿绽放一般,光彩照人。

孟通稍稍停顿,接过亲兵递过来的水一饮而尽,抺抹嘴唇,接着奏道:“霍公将于五日之后,携长安城补给的军资武备,从阳山城出发,赶到黑沙河大营,同殿下会合。”

“好!对于红墩界的战事,霍公可有示令?”

“回殿下,霍公说,自己卧病旬月,对前方战况不甚了解,红墩界战事仍请殿下全权指挥,待此役了结后,再行兵权交接。”

“既如此……”李三娘抿抿嘴,低头沉吟起来,“霍公可多休息些时日啊,待身体硬朗了再启程,毕竟,戈壁旷野,寒热骤变,风沙不定,外邪易侵……”

李三娘声音低低的,像是在自言自语,又像是在交待对方。

“殿下,您说什么?”孟通没听清楚,连忙问道。

“哦,没什么,”李三娘抬起头来,挽发耳后,说道,“你休整一日,便回去复命,请霍公不必急于北上,待身体完全康愈后再启程;另外,转告霍公,红墩界之战即将落下帷幕,请他不必挂怀。”

“遵命!”

李三娘眼眸转动,打量帐内众人,片刻,一字一顿地说道:“诸位,霍公即将返程归营,重掌帅印,让我们齐心协力,拿下红墩界,作为欢迎霍公归来的见面礼!”

众人不约而同地起身,弯腰拱手道:“谨遵殿下教令!”

……

火光冲天,鼙鼓动地,烽烟滚滚,杀声隆隆。

两日之后,攻取红墩界的战斗再次打响,垒上垒下刀光剑影,敌我双方你来我往,血与火的较量随处可见。

垒下两里外,“唐”字大纛下,李三娘头束红巾,身披铠甲,在枣红坐骑上翘首而望,正全神贯注地盯视着战场上的一举一动。

在她身后,将校们排列数行,盔甲鲜亮,刀槊在手,挽缰驻马,神情肃然。

半个时辰了,骑兵的战斗众人尽收眼底——都尉乐纡成功地将稽胡人引出垒来,岑定方和宋印宝则乘势而出,一左一右钳击对方,沙尘涨天,喊声如雷。

失去了统帅的稽胡骑兵,虽然号角频响,黑旗攒动,却似一个个没有灵魂的木偶,尽管勇猛却显呆板,在唐军的左冲右突之下,顾此失彼,应接不暇,片刻功夫,便被分割开来,不复成伍。

沙碛地一时变成了屠宰场,稽胡人的鲜血浸染着褐色的大地,哀嚎呻吟伴随着刀响箭鸣传遍整个战场。

就在部伍行将瓦解之前,只见百余名稽胡骑手挥动弯刀,不顾伤亡,从包围圈中奋力冲出,径直朝大纛奔来,欲作鱼死网破的最后一搏。

李三娘早有防备!

只见令旗一挥,在丘英起玄甲军的护卫下,申珂一马当先,率领擘张弩营迅速就位,弓弦交响,飞矢轮射,向前抛出一阵阵箭雨,好似在对方面前织出一张张铁丝钢网,碰触者无不人仰马翻,鬼哭狼嚎。

半个时辰过去了,战场上的喧嚣渐渐沉寂,扬尘也随风飘散,红墩界故垒的轮廓,连绵数里,此刻清晰地呈现在人们眼前。

“步兵进攻!”李三娘抬起马鞭,向前一指,果断地下达命令。

一时间,战鼓咚咚,震耳欲聋;千旗招展,直逼垒上,向善志挽缰跃马,手提陌刀,带领步兵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扛着攻城木梯,潮水般地向垒上涌去。

梁军故伎重演,在垒上纷纷架起柏油铁锅,准备倾倒垒下,燃起大火,阻止唐军的攻势。

这一幕,早已在李三娘的预料之中!

只见她倚鞍侧身,对着身后的旗手点点头,一面猩红大旗迅速出列,朝着战场不停地挥舞起来。

前方,岑定方接令,率领骑兵重返战场,在攻垒部队的后面绕壁驰射,将千万支飞箭射向垒上。

只不过,这一次的飞箭与以往不同,箭头带火,燃烧正劲,乃是火矢齐发!千百支火矢越过攻垒战友的头顶,如同流星散落一般,带着数不清的光弧,直奔垒上而去。

大纛下,李三娘和众将看得清楚,火矢攻击中,垒上尚未倾倒的油锅被纷纷点燃,轰然而起,腾空劲燃,烟焰冲天,远近可见。

偶有几锅柏油被倾倒下来,引起大火,这时,在攻垒队伍中等待已久的几队人马,立即迎上去,卸下自己肩扛的沙土麻袋,拔出刀划破口,把千百只麻袋高高扬起,漫天的沙土扑向燃油,片刻,焰灭烟散,炽热不在,只留下一滩滩白扑扑的沙石堆。

见油锅被引燃,威胁已解除,唐军一时军心大振,士卒们高呼杀敌,提刀握枪,攀上木梯,朝垒上奋力冲去。

一刻,两刻,三刻……

两军交战已近一个时辰,故壁两边刀光剑影,肢残体断,烽烟滚滚,喊杀声此起彼伏。

李三娘驻马抚鞍,平视前方,注视着战场的变化,寻找着防御的薄弱,一动不动,好似一尊雕塑,默默地矗立在哗哗作响的大纛下。

野风拂来,吹起战袍,呼呼摆动,起伏不定,须臾,只见李三娘抬手挽发,稍理云髻,一侧身,对传令兵说道,“东南角!”

传令兵得令,手擎一面紫色大旗,踏风疾进,直奔故垒的东南面而去。

紫色大旗之后,郝齐平跃马横刀,引领预备大军呼啸而出,全力进攻这一薄弱处;申珂的擘张弩营也在大旗的引导下,迅速靠拢此处,开弓劲射,掩护步兵向上突击。

战鼓惊天动地,杀声震耳欲聋,飞箭往来如梭,刀枪交响争鸣。

抬眼望去,数百面唐军的黄色战旗舞动着,前突着,由垒下而垒中,由垒中而垒上,三面,五面,十面……

转眼间,东南角上密密麻麻地全是黄色战旗,并沿着垒壁向南北两侧迅速扩大开去,黄旗所到之处,梁军的褐色旗帜纷纷坠落,如同秋风中盘旋而下的片片枯叶。

见此情形,李三娘终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眨眨干涩泛红的眼睛,点点头,自言自语道:“红墩界这颗钉子,今天总算是拔掉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