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秦嫡长孙,打造万世强秦! > 第一卷 第205章 商君之法易诟病

医者,救死扶伤,功德无量。

但是在古代,地位却很低。

甚至一些名医早已名扬四海,还常常发出“意常自悔”的感叹。

古时以三教九流划分等级。

士农工商属于上九流。

医者和算命先生、琴棋画人,归于中九流。

但是医者的社会地位,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展改变的。

在上古时期,医者的地位并不低,甚至还仅次于部落的首领。

上古的先民发明一些动物受伤之后,会啃食一些植物来疗伤。

于是,便有了神农尝百草,岐伯著内经。

那时,人们把不能辨别原因的病痛,归结于“神”的旨意。

巫医一方面担当“神”的代言人,一方面担当为病患治疗的角色。

由于先民对自然的认知有限,医术也伴随着迷信的色彩,且传统医学的理论体系尚未形成。

因此,医者的地位在西汉之前还不算是最低的。

但随着礼崩乐坏,医者的地位开始逐渐下降。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士农工商的四民之序初步建立。

医术降为工,归入方技,渐受轻视。

生活在东汉时期的华佗,虽已成名医,却仍为从医而未能入仕,遗憾不已。

唐朝时,医者仍被视为贱业。

韩愈诗中有言: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但孙思邈还是顶着社会轻视医术的风气下,苦心编著了《千金方》。

然而在宋朝,医学却一度迎来黄金时代。

到了宋朝时期,有了范仲淹那句“此生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从而让很多读书人在考不中科举之后,就选择了从医。

到了明清时期,儒家思想愈发成为社会的主流,导致医者的社会地位再次下降。

清宫里的御医,每个月的俸禄只有三两银子,甚至还没宫女和太监的高。

还好如今的大秦,有了嬴长生的到来,有了咸阳医馆最先进的医疗技术,还有免费医疗的惠民政策。

让关中很多人把医者认为是品德高尚的,秦军将士更是把医者当成再生父母一样崇拜。

此时的辩论台上,郭桓已经被怼得哑口无言,要不是众目睽睽,他真想找个缝钻起来。

而他的对手公孙光,他已经平复好情绪,正挺着胸膛怒视着台下的儒党。

儒生之中,也不全是刻薄酸儒,还是很多明事理之人。

当他们从公孙光口中得知,渑池之战秦军低伤亡的原因,竟然是一群视死如归的医者在奋斗。

这一刻,不止这些明事理的儒生,还有会场的其他人,都对在场的医者投去倾佩的目光。

更有甚者,直接被医者感动到偷偷抹泪,

自此以后,没人再把医者当成贱医。

第一场辩论,便以医家获胜宣告结束。

当公孙光走下台时,医家弟子也不顾奉常的警告,齐声发出喝彩。

由于是儒党发起的辩论会,因此只能让儒生们先上台。

第二回合,百家这边,由法家代表人胡毋敬上台跟对方互怼。

儒生作揖道:“都是老熟人了,便不用多加介绍,太史令,请。”

胡毋敬诘问道:“尔等称我法家为冷血蛇蝎?不宜育人?”

儒生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国亦有法制之,家亦需规教之。人之初,皆需家规教之,岂可用法育之?”

胡毋敬反驳道:“依阁下之言,这孩童只需懂得道德,无须知法?”

儒生道:“孩童有德,岂会轻易违法?”

胡毋敬呵呵笑了起来,捋着胡须说道:“笑话!依你之见,这人若是儿时不懂法,到了成人之际,心中唯有德,那岂不是不懂用法来保护自己,那岂不是要处处被不法之人所欺?”

儒生闻言脸色尴尬,反驳道:“法皆由君言出,民亦可知法,亦可不知法,受人欺压,自当由官府裁断,民就算知法,又能如何?”

台下的嬴长生乍一听,心说好一个跪舔皇权的家伙,说什么法律由皇帝言出法随,民众知不知法无所谓。

他还提出“民不应该知法,应交由官府定夺”的观点,要是身处在后世,此人轻则被人唾沫淹没,重则走在大街上被人打死。

不过这个儒生倒是一个能人,提出的观点很符合封建社会的潮流,让嬴长生都觉得很难反驳。

对此,胡毋敬却不以为然,很平静地反问道:“制法,君与臣之义也。遵法,臣与民之命也。倘若民不知法,何以做到遵法?”

嬴长生听后轻轻颔首,心里直呼说得太对了。

儒生冷笑道:“黔首皆是目不识丁,足下却要令其知法?难不成,令我等官吏全都下乡去普法?”

胡毋敬轻喝道:“有何不可?商君立法之初,孝公更是亲自率众官吏,每日下乡普法。孝公尚可如此兢兢业业,汝也是食君之禄,又如何不能做到下乡普法?”

儒生怒道:“岂有此理,吾乃圣人门徒,自当教圣人之道。岂可教御民之道?况且,孝公所为,正是秉持儒者之仁。商君之法洋洋万字,可曾教过君主仁爱?吾以为,民不宜知法,亦无条件知法。”

胡毋敬接着回怼:“民光有道德尚有缺,唯有德法俱全,方可成为完民。”

“……”

两刻钟过去了,台上两人不分上下说到唾沫横飞、面红耳赤,谁也说服不了谁。

到了后面,两人声音开始沙哑时,说话也不再那么文绉绉了,转而用大白话爆起了粗口。

“你这酸儒,秉持假道德,以德制人。”

“我呸!你法家御民五术臭名昭著,以弱去强,以奸御良。”

“酸儒不懂治国之道,休得狂言妄语。”

“法家皆是无良之辈,蛊惑君主愚民、疲民、弱民、贫民、辱民。卫鞅正是用此术蛊惑圣听,使得人神共愤,官民皆欲杀之,好在苍天有眼,众望所归之下,卫鞅终于得到他应有报应。”

奉常看辩论的话题越来越敏感,心事怕出大乱子,就宣布这回合停止。

“铛,铛,铛…”

编钟响起,奉常宣布第二回合平局。

胡毋敬走下台,向嬴长生投去歉意的目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