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玄幻 > 继承道观,开局武媚娘来上香 > 第242章 我方承诺,绝不率先出动三清!【求月票】

周易和武媚娘回到混元宫时,已经是下午三点半了。

将法器搬到房间中,周易打开了信封,数了数今天挣的报酬,下车时丁振华给了三万,完事儿后又给了五万,再加上昨天丁振华捐的三万,净收益十一万。

武媚娘数着钱,感叹道:

“怪不得人人都想出家呢,这一行来钱可真快。”

周易摆了摆手:

“道教挣钱的手段差得多,要看宗教揽财,还得是佛教。”

他从网上找了一张十几个和尚围着一堆现金数钱的照片给武媚娘看了看:

“很多人省吃俭用,一件新衣服都舍不得买,但往庙里捐钱却特别来劲,被和尚一忽悠,恨不得把命都捐了。”

武媚娘觉得大唐的宗教政策还是太仁慈了:

“现代社会尚且如此,大唐和尚更会变本加厉,回去后,我会请求陛下推行更严苛的律法,限制宗教的人数、土地、私产等等,并要求大德高僧重新释经,将金身之类奢靡之风从佛教剔除出去。”

周易觉得这个提议不错,佛门动不动就要塑金身,把好端端的黄金裹在佛像上。

太平年间没法流通,到了乱世又会给乱军提供资金……想在华夏传教,以后只允许用黄泥神像,任何金身都属于淫祠,需要铲除。

一旦能形成势头,相信大唐的国力能再上一个台阶。

可惜玄奘如今还在天竺,短时间内回不来,否则让他注释经文是最好的。

聊完这事儿,周易让武媚娘把钱收起来,然后翻出黑色记事本,想看看今天赚了多少功德。

结果这一看不当紧,发现功德居然再次暴涨一大截:

【擒获千年狗魂,功德 5】

【陈汤利用誓言,召唤神雷劈死丞相匡衡,功德 20】

【陈汤利用酷刑处死中书令石显,功德 30】

【陈汤利用酷刑处死御史大夫繁延寿,功德 20】

【刘彻下诏,确认赤底黑龙旗为大汉国旗,并颁发相关律法,功德 20】

【武帝世界的土豆种植面积超过一亩,玉米种植面积超过五亩,功德 5】

一不小心居然多了十两功德,照这个进度来看,很快就能突破四斤大关了。

而陈汤,连续弄死祸乱朝堂的几位大员后,功德已经达到四斤六两的地步,再次巩固了第一名的位置。

回到长安后,他的功德真是嗷嗷上涨。

周易把看到的内容告诉了武媚娘,女皇陛下理了一下耳边垂落的头发说道:

“匡衡和石显死了,元帝世界的朝堂应该会提拔新的官员,许嘉正直有余,胆气不足,名义上为大司马,实则只是车骑将军,就让他继续当个吉祥物吧。另外,王凤此人权欲心极重,不可让他掌控朝堂。”

周易看了看陈汤同一时间的名人,觉得丞相之职,大概率会让右将军王商担任,他是刘奭的舅舅,关系比较近。

至于三公之一的御史大夫,陈汤大概率会扶持一个对外强硬的官员上位。

元帝世界风雨飘摇,但还有救,只要灭一批贵族,解决土地危机,再组建一支强军,打出大汉的赫赫威名,一切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至于打谁,自然是占据了朔方、五原、云中等郡的南匈奴了。

当初好不容易打下来的地盘,刘奭大手一挥就送给了南匈奴,从此那里就成了胡汉杂居区域,不再是纯正的汉地了。

另一边,大唐贞观世界,李世民看着案头上的奏折,抬头看向房玄龄:

“朝中的异族官员,对改名一事抵触大吗?”

房玄龄说道:

“杂音是有一些的,不过不足为虑,老臣能压住。”

自打李世民颁布改汉名汉姓的规定后,朝中的胡人官员就颇有微词,一些人甚至公然穿着本民族的服装上朝,希望当着陛下的面来个直谏。

可惜房玄龄防着这一招呢,这类官员一律驱赶回家,不整理好仪容就停职反省。

一些军功比较大的异族将领,已被赐下李姓,这既是勉励,同时也是希望他们能起个带头作用。

看完奏折,李世民问道:

“一个月内,整个长安的胡人全都改汉名汉姓,有困难吗?”

房玄龄躬身行了一礼:

“无甚难度,只是皇室一些驸马为胡人,若他们不改……”

没等他说完,李世民便大手一挥:

“那就重新为公主郡主们另择良婿,仙长说【要想富,先修路】,是时候把长安城内的异族驱赶一批去修路了。”

修路是工部的事,房玄龄没有多言,只是提醒道:

“若着手修路,需先烧制大量石灰,如此一来,木炭的价格恐会再次走高,影响民生。”

李世民将一本写着《煤炭开发》的小册子递给了房玄龄:

“煅烧石灰之事,一律采用煤炭,军器监那边,也按照仙长赐下的宝书,搭建新式高炉,使用煤炭进行炼钢。”

接着他又提醒道:

“命军器监在河边开始尝试制造水力冲压设备,教程都有,如今要做的,就是想办法让这些技术为我所用。”

军器正监起身向李世民行了一礼:

“我等俱在研究,只是一些环节需要电力,不知仙长可否赐下一些发电设备。”

李世民也在发愁这事儿:

“此事我来想办法,你们只管做自己的。”

这边商议朝政时,大唐开元世界的武德殿,则是另一种景象。

李隆基殷勤的端着宫廷点心摆在公孙大娘和李白面前,脸上陪着笑:

“今日请两位长辈前来,是讨论一下宗教问题……佛门的大德高僧都在约束信徒和弟子,倒是一些寺庙,对朝廷的政令颇有抵触,敢问姨奶舅爷,若发生冲突,能请二位出手吗?”

公孙大娘不客气的吃着小点心说道:

“没问题,宗教范围内,不管和尚道士,还是神婆半仙儿,只要出来招摇撞骗,我都可以召唤神雷劈死他。”

混宗教圈子的,无非就是借助鬼神之说为自己增加信徒。

但他们的鬼神之说再玄乎再神秘,也抵不住一道从天而降的神雷。

尤其是那些动不动说自己是某某神仙转世的江湖骗子,劈得越多,奖励的功德就越多。

有了这个保证,李隆基就没有忧心的了:

“近日我会推行一系列宗教相关的政令,让多余的人口去开荒修路,挖掘沟渠,疏通水利,异族就去挖煤开矿,为大唐贡献力量。”

这时候,高力士进来,带来了一则消息:

“僧人一行如今抵达长安,但他并没有住进驿馆,而是住进了佛寺中,还说舟车劳顿,需要休整几日才能面见陛下。”

哟呵,都到长安了,还准备摆谱吗?

公孙大娘说道:

“后日一早我就去混元宫,到大雄宝殿问问如来是什么意思,三清道祖已经答应为我撑腰了,我可得好好利用一下。”

李白有些不解:

“你还真跟三清对上话了啊?”

公孙大娘耸了耸肩:

“那天在三清殿,我说吃了供品就要为我撑腰,问他们有没有意见,他们没说话,这不就等于答应了吗?”

李白觉得公孙姐姐的脑回路有些不一般,幸好不是尼姑,否则看到菩萨比的【OK】手势,那不得可劲儿折腾啊?

傍晚,两人骑着自行车回到一元观,太平公主正在教一群小家伙学习拼音,司马承桢和胡紫阳也混在其中,践行着【活到老,学到老】的原则。

等课程结束,公孙大娘对司马承桢说道:

“老头儿,你不忙了记得给天下道观下一道法令,让他们严格约束弟子,莫要像佛门那样丢人现眼。”

司马承桢很喜欢这个称呼,当即说道:

“明日一早我便去礼部,跟礼部尚书商议一番,尽量完善这一法令……对了公孙仙子,此次回混元宫,可否将贫道的书籍捎过去?”

昨天司马承桢的弟子,运来了一批书籍,但这不是全部,别的书会陆续从王屋山、天台山等地运到长安,敬献到混元宫。

胡紫阳也派弟子回去搬书了,好不容易有个在神仙面前刷存在感的机会,他可不愿错过。

同一时间,混元宫内,大头杨送来的冻品越来越多,周易干脆用那些科技与狠活儿满满的丸子,做了一锅麻辣烫。

除了青菜之外,锅里的食材堪称【非自然、全合成】的典范,不过武媚娘吃得倒是很开心,尤其是包心鱼丸,蘸着周易调的蘸汁,怎么都吃不够。

周易一边吃一边浏览批发网站,最后买了三台三千瓦的垂直轴微风发电机。

三千瓦的电机比较轻,人多的话,是可以架上去的,但五千瓦以上的电机,没有吊车就有些危险了,暂时不能买。

三台风力发电机,武帝世界一台,贞观世界一台,开元世界一台。

至于别的世界,一步步来,有需要就采购,反正手中的现金够用,不需要过紧巴日子了。

武媚娘拿着一张金国时期的山东地图左看又看,惦记起了辛弃疾:

“不知辛弃疾走到何处了,他家人在沂蒙山区垦荒,要不要批发一些蚊香花露水等物,让他们过得舒适一些?”

她念叨辛弃疾时,这位词龙正因为几个无家可归的流民,被弥勒教的小头目刁难:

“这些流民全是我们弥勒教的人,想要带走他们,每人至少十两银子,否则,你们谁也别想离开这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