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玄幻 > 继承道观,开局武媚娘来上香 > 第237章 朕是大汉皇帝,只为大汉子民谋福祉!【求月票】

未央宫一侧,一元台彻底修缮完成,成了大汉最重要的宗教场所。

虽然名字中带个台字,但其实是一座庙,只不过庙的正中间,修建有一座高台,别的建筑,都是高台的陪衬。

整座高台呈八角造型,台上雕刻着巨大的八卦阵,中间是用黑白两色鹅卵石铺设的太极图。

东方朔与百官们左等右等,见到刘彻过来,赶紧挥手让大家做好准备,祭拜完毕还要看杀匈奴呢,这可是今天的大场面。

老臣们神色复杂,尤其是看到押解来的匈奴人,眼中满是怜悯,但他们又不敢说出来……一旦开口,刘彻势必会将他们架在火上烤。

到了现在,这些老臣已经彻底看清了,刘彻口口声声尊重儒家,其实心里一点都不信的,对儒家的一些倡议甚至还嗤之以鼻。

比如儒家提倡仁义,陛下也经常把仁义挂在嘴边,但遇到犯错的官员,他杀起来可是一点都不手软。

把儒家提倡的仁义礼智信当成施政口号,用完就扔一边……当今陛下颇有高祖遗风呐。

刘彻大步走来,身后跟着一身唐制明光铠的霍去病。

不少朝臣有些意外:

“霍去病不是在打仗吗?怎么突然回来了?”

“不会是犯了军纪被赶回来了吧?”

“也可能是想家了,第一次去草原上,说不定半夜偷偷抹眼泪呢。”

“他就不能是单纯吃不了苦吗?”

“……”

霍去病属于外戚,武帝期间,朝臣对外戚主要是鄙视的态度……当然,这并不是说他们不想成为外戚,相反,是外戚挤压了他们的生存空间,所以比较咬牙切齿。

比如卫青,假如不是这位骑奴横空出世,现在大汉的军权,大概率会被陇西李氏一族牢牢抓在手中。

可惜卫青这个外戚,直接打破了某些人的大将军梦,以至于成了长安一众贵族和家族口诛笔伐的对象。

他们本以为熬死卫青就行了,但现在霍去病又崭露头角……外戚代有人才出,那还能怎么办呢?只能往死里抹黑喽!

刘彻在东方朔的带领下来到供桌前,行礼完毕,开始念诵准备好的祭文。

这篇祭文由东方朔起草,司马相如等人负责修改,字斟句酌后,这才交到了刘彻手中。

念完祭文,几位老臣也宣读了自己准备的祭文,然后就是今天这场仪式的重头戏——杀匈奴。

这些匈奴人都是精挑细选的,个子高,身体壮,孔武有力,每个人手上都沾满了汉人的鲜血。

霍去病见到他们,忍不住就想抽出腰间悬挂着的佩刀砍掉他们的脑袋。

五十个人围着一元台站了一圈,每个匈奴人都被两个大汉禁卫押着,旁边还站着负责砍头的行刑官。

随着一声令下,五十个匈奴人的脑袋被齐齐斩掉。

刘彻在一元台前朗声说道:

“今日我在此立誓,对异族同情者,杀!为异族求情者,杀!呼吁和亲者,杀!提倡宽宏者,杀!朕是大汉的皇帝,只为大汉百姓谋福祉……此誓昭告天下,各地官员若有不从者,杀无赦!”

说完,他便行礼离开,留下一堆朝臣面面相觑。

几个老臣开始交头接耳的打听,好奇陛下怎么突然颁布了如此强硬的诏令……他们猜到了很多可能,唯独没想到大汉有了神仙赐予的粮食种子,不需要为粮食发愁了。

既然不愁粮食,对异族也没什么好客气的了,直接杀就是了!

回未央宫的路上,刘彻问道:

“这些种子,能让大汉百姓摆脱饥饿吗?”

霍去病想了想答道:

“来之前,师尊带我把所有种子都摆在了神农大帝的神像前供奉……大帝亲自赐福的种子,产量应该能高一些。”

接着,霍去病又提到了拿来的选集和购买家电的事情,刘彻大喜过望:

“家电放在未央宫便可,我平日就在那里处理朝政,至于你说的选集,我先拜读一番,再决定何时给据儿学习。”

回到未央宫,刘彻开始安排人种土豆,霍去病去找表弟刘据。

来的时候他带了一只足球,下午闲着没事,陪表弟踢球玩儿,以此来锻炼个好身体。

另一边,混元宫内。

霍去病带走了所有土豆种子,周易算了一下,这些土豆一旦丰收,来年大汉的土豆种植面积将会达到百亩以上,这期间再买几车土豆让霍去病带过去,明年的种植面积就会突破千亩大关。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千亩不算什么,但只要推广得当,土豆的种植很快就会在大汉传播开来。

更重要的是,土豆的种植不需要占用良田,坡地、洼地、土岗、山坳……只要有土的地方都能种植。

相对于需要精耕细种的粮食来说,这些土豆是白得的,只要种上个五年十年,绝对会成为很多人的活命口粮。

正想着,毛聪的舅舅、面粉厂老板丁振华打来了电话:

“周道长,今天忙吗?”

周易说道:

“不忙,有事吗丁老板?”

丁振华作为一个老派生意人,有事儿不喜欢直接说,而是委婉的说道:

“昨天下了一天雨,有一批面粉受潮了,客户要求退货,我懒得处理,干脆捐给你算了,你在混元宫吗?在的话我现在就让人送过去。”

周易没想到昨天求雨,反而给这位面粉厂老板带来了财产损失。

不过他应该不是专门为了捐面粉才给自己打电话的……周易说道:

“我在混元宫,丁老板一起来吧,我给你念一段固神安魂的经文,感谢你的善举。”

人家丁老板没把话说透,周易也不能拍着胸脯大包大揽,得打着念经答谢的旗号,跟丁振华坐下来细细聊天,这才能知道到底啥事儿需要帮忙。

挂断电话后,周易对武媚娘说道:

“烧一壶水,把方老板送的茶叶拿过来,等会儿在凉亭里好好招待一下丁老板。”

没多久,丁振华就开着一台揽胜,领着两台半挂来到了山上。

周易指挥半挂开进混元宫,让他们将面粉卸在了长生殿门口和文宣王殿门口,放不下就堆在大雄宝殿门口和门洞里。

安排完这些事,武媚娘将准备好的果盘点心摆在凉亭里,满上茶水后,便回房间学习去了。

丁振华是个识货的人,闻到茶香就赞叹一句:

“好茶,不便宜吧?”

周易笑着说道:

“金太阳的老板送我的,他们改名万客来就是我操作的。”

之所以把方宏岩抬出来,并不是为了装逼,而是打消丁振华的疑虑。

这位大老板从捐面粉到现在,一直在兜圈子,应该是觉得混元宫是个小道观,处理不了他的大问题。

果然,周易话音未落,丁振华就一副吃惊的样子:

“乖乖嘞,所有人都说金太阳改名之后,否极泰来,生意一下子红火了不少,原来是周道长出手了。”

感叹完毕,他提到了自己的一件烦心事:

“我一个远房亲戚,在芦山县起重设备厂占了一点股份,算是个小股东,前些年基建好的时候,也算是挣了一些钱,但这几年,生意越来越不景气,大老板家里还出事儿了,他想出一些钱,把起重设备厂盘下来,又担心失败,所以找到我,想让我投资一笔钱。”

周易觉得自己跟那个芦山县起重设备厂挺有缘分的,从毛聪卖车开始,一直能接到相关的业务。

他也没废话,直接帮丁振华看了面相,对他说道:

“不要涉足不懂的行业,尤其是你现在是事业上升期,一不小心就会把你的财运全搭进去,甚至还会连累你的面粉厂。”

丁振华心里“咯噔”一声:

“我那个亲戚,也会赔钱吗?”

这个问题还真把周道长问住了,看在两车面粉的份上,他说道:

“把你亲戚的生日说一下,有照片的话,给我看一下照片,不要美颜的。”

丁振华忙不迭掏出手机,给一个亲戚发了条消息,很快对方就发来了出生日期和一张自拍照片。

周易用八字推演一番,发现这个亲戚最近一段时间,倒是财运亨通,并没有赔钱的迹象。

接着他又看了看面相,就是一个长相富态的中年人,没什么特别的,看完周易刚要把手机还给丁振华,恍然间发现,这个亲戚的背后,有一团影影绰绰的东西。

“咦?这是什么情况?”

他的好奇心被勾了起来,打算去三清殿,请出八卦算盘好好占卜一下。

另一边,被火药呲得满脸黢黑的赵佶,蹲坐在军器监火药作的灶台前,像个大厨一样将硝和水搅拌均匀,再加入木炭粉,开始熬煮。

接着加入提前称量好的白砂糖。

等熬到黑芝麻糊的状态,将灶膛里的火全都退出来,等锅里的温度稍稍降下来,加入硫磺,继续搅拌。

一旁的知军器监,同样满脸黢黑,身上的官袍也被烧了不少大洞,但他却顾不上这些,正在快速缠棉线。

一边缠还一边关注锅里的情况:

“粘稠度够了吗?不会又把咱俩的脸呲了吧?”

赵佶说道:

“这次我是原原本本按照书上的流程熬制的,一旦成功,咱们就能做出燃烧速度均匀的优质引线了,这是火药使用的关键!”

知军器监问道:

“《亮剑》里那些拽一下就能自动点燃的炸药包,是咋做成的,书上有记载吗?”

赵佶点头说道:

“放心吧,都有详细做法的……咱们大宋,很快就有自己的炸药包了,敬请期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