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玄幻 > 继承道观,开局武媚娘来上香 > 第184章 公孙大娘浅尝封建官僚主义糖衣炮弹!【求月票】

大唐开元世界,一元观内。

太平公主拉开冰箱门,看着里面冻得邦邦硬的雪糕,表情有些难以置信:

“神仙所在的世界果然非同凡响,有了此物,世人再也不惧酷暑,实乃幸事也!”

公孙大娘从里面挑了个小布丁拿在手中,笑嘻嘻的说道:

“小太平你别一直开着冰箱门,冷气跑了很浪费电的,想吃什么就拿,反正五天后我回去又能带一堆吃的。”

太平公主关上冰箱门说道:

“此物应该价值不菲吧?一直花仙长的钱,我心里始终难安。”

她想了想,回自己居住的院中拿来一个布包,放在桌子上打开,里面满是各种亮闪闪的头饰。

正在画符的李白一眼就看了出来,这是太平公主逃到一元观那天,头上戴的饰品。

“此乃一整套镇国公主头饰,全大唐只此一套,烦请姨母带到混元宫,我已与过去告别,留着毫无用处,不如敬献给仙长聊表心意。”

公孙大娘舔着小布丁,围着左看右看,眼睛弯成了月牙:

“道长看到,绝对很高兴,小太平你再写一份敬献帖,以太平公主的身份敬献给混元宫,祈求平安……首饰的名字全部写上,那边的文物讲究出处,有了敬献帖和名字,这些首饰就能对上号了。”

太平公主点头答应道:

“我这就去写。”

她匆匆去了无为苑,李白对公孙大娘说道:

“公孙姐姐抽空记得带几个小布丁去看望薛崇简的家人,太平公主定然是想让孙子孙女尝尝的,但又不好意思说出口,只能用这种方式表达心意。”

公孙大娘不懂上流人士这些弯弯绕,被李白指点后才反应过来:

“好呀好呀,没有问题,我那里还有五包薯片呢,全部拿过去,毕竟一整套镇国公主头饰,可不能让小太平吃亏了。”

正说着,高力士从外面施施然走了进来:

“奴婢见过石榴仙子,见过青莲真人!”

他向两人见了礼,然后跪在蒲团上,认真叩拜了大殿中央的太极图,这才从怀中掏出一封信递给了公孙大娘:

“此乃你家人的回信,你母亲思虑再三,还是决定来长安。”

公孙大娘接过信,用怀疑的眼神上下打量着高力士:

“我都说了尽量在郾城定居,为何还要来长安?老高,这不是你在搞鬼吧?”

高力士赶紧求饶:

“奴婢可不敢,听说郾城那边传得风言风语,你全家不堪其扰,干脆来长安定居……申王李成义上奏说,王府的宅邸过大,很多地方都长了荒草,上书请求辟出一处三进院落赠与无处落脚的外乡人。”

没等高力士说完,公孙大娘就知道这是给自己家人准备的。

她无语道:

“怪不得那些正直之人总是抵不过诱惑腐化堕落呢,你们这些可恶的封建主义官僚,真是太无耻了!”

不过批判完毕,公孙大娘就要去看看给自家人准备的院子是什么样子。

乖孙子尽孝,咱当长辈的能说啥?只能默默承受咯!

李白问道:

“公孙姐姐家中几口人?下次请师父赐几块平安牌,免得犯了小人。”

公孙大娘一听,掏出手机,在便签上将这件事记录下来。

她家里八口人,除了父母,还有两个弟弟三个妹妹,最小的妹妹刚刚断奶,正好可以补充点奶粉啥的。

很快,李成义就端着一个超大的托盘来送晚饭了,还带来了庭院的草图。

辟出的三进院落一共有十几间房子,配四个使唤丫鬟,布局很高雅,后期还会种植各种花草。

公孙大娘一听便说道:

“丫鬟全部退掉,不能让我的弟弟妹妹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道长说久贫乍富容易飘,我可要看好他们,在京城飘飘然,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从李成义送房子的事情上就能看出,上流人士想要腐化一个人,手段层出不穷,理由五花八门,根本防不胜防,所以要从生活上严格要求弟弟妹妹。

本想让家人在郾城当个普普通通的富家翁,非要来长安,那就得按照长安的规矩生活了。

李成义问道:

“那花草呢?”

“全部铲掉,等院子整理好,我带一些菜籽过来,那么大院子,种菜足够全家人吃了,有多余的甚至还能送街坊邻居,花草又不能吃,还得侍弄,麻烦。”

高力士跟李成义对视一眼,接着问道:

“那您两位弟弟读书,总得请大儒来教吧?”

公孙大娘摇了摇头:

“不需要,每日来一元观学习便可,我这里有大唐的公主,有未来的诗仙,还有后世的海量网课可以观看,不比听那些腐儒讲之乎者也有前途?”

这丫头已经想好了,把弟弟妹妹全都培养成工科生,勤勤恳恳为大唐捶打工业基础,不掺和政治。

当然,要是哪个不长眼的官员陷害弟弟妹妹,那他们全家就等着感受雷霆之怒吧,我石榴仙子可没什么道德包袱,说夷三族就夷三族,少一个就去三清殿打滚儿哭!

这话说得李成义怦然心动了:

“我闺女也到了该学习的年龄,可以跟着一起学习吗?”

高力士本想说于礼不合,最终还是忍住了,人家一个仙子一个申王,再加上无为苑中还坐着镇国太平公主……算了算了,咱一个绝后的人,操这份心干嘛呢。

太平公主拿着写好的敬献帖出来时,高力士已经走了。

李成义将带来的饭菜摆好,向姑姑请示道:

“崇简表弟的幼子幼女尚不足十岁,要不也一起来此处学习?”

太平公主挺想见见孙子的,但又怕节外生枝,有些犹豫:

“若会带来不好的影响,还是算了,我能在此处每日念经为他们祈福,已非常知足。”

李成义殷勤的给太平公主盛了一碗黄米饭:

“没啥不好的,以后整个道政坊,都是咱自家人,谁也不会说三道四。”

这边吃晚饭时,周易也收起中天殿的供品,骑着摩托车下山,跟王双庆几人一起吃饭。

到酒楼时,大家都已经来齐了,除了陪客的赵伟伍爱民大头杨几人外,还有酱菜厂的老板赵登科和家电城的老板李永康。

贾自旺搬来一箱珍藏的剑南春,大家在包厢里吃得不亦乐乎。

席间,赵伟聊起了高速公路的工程进度:

“前一段慢吞吞的,几天不见进度,最近突飞猛进,啥都顺,几台大型机械也没出过问题,感觉高速公路能提前竣工。”

周易猜测是百无禁忌的平安牌起了作用,毕竟紫微大帝背着手站在那些机械设备身后,再有不长眼的往前凑,那就真是找死了。

同一时间,大唐贞观世界。

虽然已经临近天黑,但两仪殿却灯火通明,李世民拿着一块沾满芝麻的胡饼,边吃便跟房玄龄等老臣商议天竺之策。

长孙无忌对留在天竺的人选颇有微词,他很想让自己的儿子去当天竺王,但被李世民以“神仙钦定”为由,轻飘飘的带了过去。

房玄龄麻利的将胡饼掰开,将一包红油海带丝夹进去,咬了一大口,顾不上细品,便发表起了自己的看法:

“资料上说天竺有更先进的制糖工艺,先搜集一些匠人带来,至于天竺的本地人,据说行为懒散,崇信神佛,若贸然占住,会不会形成尾大不掉之势?”

开疆拓土当然没问题,但要是疆域里生活的全都是一滩滩扶不上墙的烂泥,到时候拖垮整个大唐就得不偿失了。

李世民说道:

“听媚娘的意思,王玄策只要敢迈出这一步,仙长便会吸收他为人间行走,届时有神雷护体,那些天竺人肯定会趋之若鹜,奉他为神,建立王国不成问题。”

房玄龄一听,同意了这个计划:

“如此,便说说后续的执政问题吧,文字、历史、文化、习俗……需要一点点改变那里,必要时还得安排几个天竺人来长安参加科举,大肆宣传,以此来推动当地人的汉化进程。”

身为大唐的宰相,房玄龄三言两语就给出了具体的操作流程,包括参加科举的人选以及最终的名次,都有讲究。

长孙无忌说道:

“所有事情必须要在王玄策离世前面做完,否则天竺人定会反复。”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一直到深夜,才算拿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章程,条目清晰的写在了一个记事本上,成为王玄策的行事总纲。

李世民连夜给天竺正使李义表写了封诏书,跟记事本一起封进传令兵的小木箱内,接下来就是各地驿站日夜不停的接力送信了。

一旦到达天竺,整个计划就会进入执行阶段。

回到武德殿,李世民没有休息,而是坐在案头,认真掰着手指头数了数,重重叹息一声:

“就算路上一切顺利,到了天竺也应该是年底了……大唐万里国土,却没有快捷的传讯方式,着实可惜。”

他的自言自语声被过来送夜宵的李明达听到,小丫头暗暗下定决心:

“大唐没有,不代表仙长那里也没有,我要努力练习洗衣做饭的本事,等去了混元宫,就求仙长赐下传讯法宝,为父亲分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