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九百六十八章 名将如云

我在现代留过学 第九百六十八章 名将如云

作者:要离刺荆轲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47:04 来源:平板电子书

赵煦在殿阁门口,站了一会后,郭忠孝便来了。

“陛下,臣奉诏引荐今年新任的閤门通事舍人,来觐见陛下圣颜!”

“恩!”赵煦颔首:“都带进来吧!”

閤门通事舍人,是武臣中对标中书舍人的清贵之选。

因其可接近皇帝,并伴驾巡幸各地。

所以一旦外放,只要不出意外,基本升官如尿崩。

轻轻松松就能升到遥郡。

故此成为了大宋的4 4,近亲繁殖的重灾区。

历代以来的閤门通事舍人,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都是二代衙内出身。

仅剩的那少有的几个从基层爬上来的,也基本都是关系户——不是某位大将的女婿就是其外甥。

真寒门,那是一个也没!

这一次进选的閤门通事舍人也不例外。

全部都是二代衙内!

当然,二代衙内归二代衙内,赵煦还是尽可能的进行了筛选。

毕竟,这一批閤门通事舍人,可能会在未来的数年甚至十几年时间里,都陪在他的身边,并在未来成为他控制军队的抓手。

所以,必须优中选优!

一刻钟后,五名穿着紫袍武臣公服的男子,被到了福宁殿中。

赵煦则端坐在御座上,接受着他们的朝拜。

“閤门通事舍人臣建中……”

“閤门通事舍人臣师中……”

是的,赵煦召回了种建中、种师中兄弟,然后把他们塞进了最新一批的閤门通事舍人名单中。

完全合情合理。

就问,种家人算不算二代衙内?

“閤门通事舍人臣古!”

一位健硕高大的年轻武臣,趋步而前,顿首而拜。

赵煦见着此人,嘴角的笑容就压抑不住的溢出来了:“善!”

“不愧是朕上上辈子所爱的大将!”

“如今便已有几分名将风采了!”

此人,便是西军名将姚兕的小儿子姚古。

在未来的靖康之难,其与种师中奉命率西军前去解太原之围。

一个战死,一个兵败退走。

姚古就是那个兵败的。

但,这并不是说姚古是个懦夫或者废物。

毕竟,哪怕韩信、李绩,托生于赵佶父子麾下,怕也是打不了胜仗。

现实也无可辩驳的证明了这一点——上天送一个岳武穆给完颜构又怎么样呢?

反正,在赵煦的记忆里,姚家兄弟为他鞍前马后,冲锋陷阵,屡立战功,是难得的良将!

也是忠心耿耿的忠臣!

经受了历史考验的——碰到赵佶父子这样的瞎操作乱指挥的昏君,都没有造反。

这不是忠臣是什么?

“閤门通事舍人臣叔夜……”

在姚古之后的,是一个非常年轻的武臣。

看上去不过二十来岁,身材也远不如种家兄弟、姚古那般的高大健壮。

但是却自有着一股英气。

而这位也是重量级!

当他的名字,出现在閤门通事舍人的拟人名单中的时候,朝野上下都惊呆了。

因为啊……

他是现在已经被处腰斩的张诚一的侄子。

是已经被追毁出身以来文字,刺配沙门岛,并抄没了全部家产,连祖宅都已经被改成了在京官员廉租房的张吉的堂弟。

此人,名曰:张叔夜。

已故赠侍中、徐国公张耆的曾孙。

其在元丰七年,以恩荫在熙河路出仕,初授兰州录事参军,在张吉、张诚一案后,整个张家被打入另册。

张叔夜自也不例外,在熙河那边,他被褫夺了一切权力。

每天上值,都只是点卯而已。

去年十月任满之后,就直接回京,开启了待阙流程。

在理论上来说,一个获罪于天的勋贵家族的成员。

哪怕他在吏部和枢密院待阙一万年,估计也不会有个新差遣给他。

谁也没有想到,其回京不过一个多月,宫中御笔一点,便将这个张耆孽孙,点成了閤门通事舍人。

这是一步登天啊!

张叔夜自己都没有想到。

所以哪怕到了御前,他还是懵的。

但,赵煦却是很热切的看着他。

这又是一个,经受了靖康之耻的考验的大忠臣!

而且,为了赵家的江山,肝脑涂地,以死明志。

连完颜构听说后,都曾感动流泪。

只能说,确实是老赵家的铁杆死忠!

当初,赵煦在对张吉、张诚一动手的时候,也是多少考虑过张叔夜的感受。

所以并没有赶尽杀绝。

张吉只是追毁出身以来文字,刺配沙门岛。

但只是他本人,其妻女家人,都没有牵连。

甚至还给他们留了属于他们应得的财产。

张诚一虽然被腰斩。

同样没有牵连家人妻小,甚至没有影响其子侄的升迁磨勘。

在张叔夜之后的,则是一个看上去有些文弱的年轻人。

“閤门通事舍人臣宗闵……”

这位就更是重量级了!

当然,在现在还没几个知道他的威力。

属于是默默无闻,既没有什么显赫的家世,也没有什么强大的背景。

其能入选閤门通事舍人,也是靠新上任的执政范纯仁的保举。

而范纯仁保举他,是因为乃弟陕西转运使范纯粹的推荐。

而范纯粹之所以推荐他,是因为他的家族和范仲淹有着香火情。

当年,范仲淹戍边,在地方上带起了一波兴学的浪潮。

很多从前不识字的武将,也都纷纷开始读书。

至于本地的读书人,则是一手诗书,一手刀剑。

所以出自陕西的进士,大都弓马熟谙,骑射精湛。

而这一位的家族,恰好世代都是读书人。

所以吃到了时代的红利,成了风口上的猪。

不过数十年时间,就已经成为了沿边地区知名的儒学宗师之家。

于是,就和折家人结了亲,当代的折家将的家主折克行,和此人就是表兄弟的关系。

这也是他能被列入名单的原因。

其姓杨名宗闵字景贤!

他的孙子,现代很多人应该是如雷贯耳的——杨沂中!

而赵煦,纯粹是为了杨沂中那盘饺子,才将之点进了这次的閤门通事舍人的名单中。

当然了,这位的本事其实也不小。

在历史记录中,也是赵家的大忠臣——最后是和唐重一起战死在长安。

其子杨震与两个孙子则在那之前就战死在麟州保卫战中。

所以,这位在赵煦看来,就是他的卫青啊——不止自身能力过硬,忠诚可靠。

子孙更是满门忠烈,军略无双!

五位新任閤门通事舍人,面向着御座上的赵煦,四拜之后,顿首道:“恭问皇帝陛下圣躬万福!”

看着匍匐在自己面前的,这五位閤门通事舍人,赵煦豪情万丈,沉声道:“朕万福!”

“卿等免礼!”

“赐座!”

此刻,他算是知道了,为何唐太宗见进士们鱼贯而入时,会感慨道:“天下英雄尽入吾瓮中!”

此刻,在他面前,匍匐着的五人,都是未来的名将。

每个人都能独当一面!

忠诚度更是没有任何问题。

个个都是经受了历史考验的赵家死忠——他们连赵佶父子这样的废物甚至完颜构这般的贵物都能效命!

赵煦自认为,再差也强过赵佶一家百倍。

等着这五人战战兢兢的谢恩之后坐到童贯带人给他们搬来的瓷凳上,赵煦就对他们道:“卿等这些时日,抓紧在通见司以及内东门司熟悉好情况……”

“郭舍人,会尽一切可能的帮助,并协助诸位爱卿,熟悉通见司还有内东门司的各种条贯、法度!”

郭忠孝在旁躬身:“臣责无旁贷!”

但,他心下却是骇然的。

因为,官家的旨意意味着,这一次新进的五位閤门通事舍人,都将是实任,而非如同他这一批的閤门通事舍人,除了他之外,剩下的都只是在衙门喝茶、点卯而已。

这就不得了了!

因为,官家身边的实权閤门通事舍人,一旦外放,最起码都是以大使臣阶知某军、某寨。

因为是官家身边出去的,所以在地方上的地位,甚至可以高过同级别的文臣。

这就是从未有过的先例。

赵煦没有管郭忠孝的想法,而是看向其他五人,继续道:“郭舍人,过些时日,便要卸下这閤门通事舍人的差遣,归家奉养老父!”

“舍人之父,乃我朝名将,雄武军节度使郭公!”

“郭公今受朕重托,执掌武学,卿等皆武臣之子弟,国朝执干戚者!”

“今后若遇休沐,可常去武学之中,受郭公教诲!”

“诺!”

五位新任的閤门通事舍人,纷纷俯首而拜:“臣等谨遵德音教诲!”

“善!”赵煦颔首:“今日便且先到此,卿等且随郭舍人下去,熟悉熟悉内东门司与通见司的情况!”

“唯!”

……

一个时辰后,种建中、种师中、姚古、张叔夜、杨宗闵等五人,在郭忠孝的引领下,结束了对内东门司、通见司的官廨的熟悉,到了他们在宫中内宿、办公、休息的官廨中。

这官廨靠近东华门,上下班都可以走东华门,而不必去宣德门那边和文武官员排队入宫。

这也算是閤门通事舍人的福利。

将这五人安顿下来,给他们分配好各自的官廨后,郭忠孝就对他们做了最后的叮嘱:“诸位舍人,住在此处,切记要注意宫禁,不要擅自越过殿垣,若不熟悉宫中禁忌,可问官廨中的内臣……”

郭忠孝说着,就有着几个小黄毛,浅笑吟吟的出来,对着这五位新来的閤门通事舍人拱手。

他们都是知道轻重的。

知道,历代閤门通事舍人,不是勋贵外戚,就是手握兵权的大将子侄。

这些人都是他们得罪不起的。

种建中等人纷纷对着这些内臣微微颔首致意。

郭忠孝继续道:“另外,在这东华门内的宫阙中,还有两个禁忌之处,是绝不能逾越的!”

“逾越者,一旦发现,轻则贬黜,重则处死!”

“一是在内香药库附近的御厨!”

“虽说,如今官家的日常饮食,大抵都是由太后娘娘,率着三位县君们,在保慈宫中为官家亲手所做!”

“但到底御厨所在,干系着官家安危!”

“犹当慎之又慎!”

“这另外一个禁忌之处……”郭忠孝看向了他们所在官廨的对面,那宫墙之下,如今被厚厚的积雪所覆盖的宫阙。

“就是那里了!”

“庆宁宫!”郭忠孝对着福宁殿方向拱手道:“乃当今官家潜邸之时,龙渊之地!”

“亦是英庙潜邸龙渊之地!”

两代官家,未即位前的潜邸。

其神圣,自然可想而知!

何况,当今官家即位之前,这宫中可是差点就上演了刀光剑影。

先帝就曾密诏殿前司都指挥使燕达,命其拣选忠良,守备皇嗣!

此事在如今宫中的有心人眼中,已不算秘密。

毕竟,燕达三子现在皆掌御龙诸直。

而扈从官家出幸、并在官家召见大臣时,为其守备左右,隔绝内外窥伺的御龙左直第三班,干脆就全部是当年守备庆宁宫的御龙直。

只要在这宫中待的久了,再仔细些,这些事情自然能发现。

然后,再稍微一查,所有情况,一目了然。

当然,郭忠孝知道,这些事情他只能埋在心里。

连儿孙都不能说!

说了,就可能是灭门之祸!

所以,他也只是随口提了一嘴,就对面前的五位后辈拱手:“诸位且先在此歇息……”

“吾先去面圣复命!”

“唯!”种建中等五人纷纷拱手:“多谢舍人指点!”

这五人中,除了杨宗闵外,其实都认识郭忠孝。

种建中兄弟就干脆和郭忠孝曾同门读书——他们都曾在程颢门下求学。

而张叔夜小时候,就跟着父辈到过郭忠孝家中。

至于姚古?

乃父姚兕与郭忠孝的父亲郭逵平辈论交。

两家有通家之好!

甚至一度议过姻亲。

便是杨宗闵,其实也能和郭忠孝攀上交情——郭忠孝是范纯仁的女婿(前文记错成了吕公著的女婿,范纯仁才是吕公著女婿)。

而杨宗闵是范纯仁做保,范纯粹推荐的。

只能说,这大宋朝的姻亲/同门关系网络,已强大到不可思议的地步。

……

郭忠孝到了赵煦面前,汇报完诸位新任閤门通事舍人的情况后。

赵煦就点点头,道:“辛苦舍人了!”

“这些日子,舍人当抓紧,将通事司与内东门司之情况、条贯,与诸位新除舍人交代清楚!”

“臣晓得!”郭忠孝再拜。

如今他的泰山,已是执政。

他再不退,就真的要被人说闲话,乃至于招来弹劾了。

“舍人啊!”赵煦起身,深情的看向郭忠孝:“说实话……”

“朕是实在舍不得舍人离开!”

说着,他眼眶就微微发红。

顿时,让郭忠孝感动的哭出声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