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朕真的不务正业 > 第九百五十一章 软弱和怯懦,只会获得羞辱

远在大洋彼岸的大明皇帝,一封国书,真的能让费利佩不再发癫吗?已经完全听不进去任何意见的费利佩,见到这么一封满是说教的国书,会理智的听取其中意见,还是会更加暴怒?

难说。

真的难说。

因为费利佩他的确是个暴君,但他不是个糊涂虫,老年昏聩的费利佩,还真的有可能在看到大明皇帝圣旨后,短暂清醒过来,分析远征的利弊。

和佩德罗说的那样,费利佩殿下对大明皇帝颇为仰慕,对大明制度非常向往。

长期以来,大明的强大和富有,通过传教士和商人的不断渲染,在泰西人心里创造了一个远比大明强横数倍的虚妄大明来。

就算大明本身,也无法战胜这个虚构的大明,遥远的东方,遍地黄金,富足安详,连河流都流淌着蜂蜜等等故事,不要太多。

南衙大报恩寺的琉璃塔,那是朱棣修建给母亲马皇后的,但泰西的使者、商贾、传教士都如同朝圣一样,要前往参观。

即便是朱翊钧反复纠正这种错误的认知,大明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但现在这种刻板印象还在加深。

这就造成了大明皇帝的意见,无论费利佩再怎么疯癫,都要参详一二。

所以,佩德罗希望大明皇帝可以修书一封,把费利佩叫醒,他的年纪有些大了,但环太平洋商业联盟的出现,再加上皇帝的圣训,可以让费利佩冷静下来,好好想一想。

可是大明皇帝明确提出了拒绝。

朱翊钧看着佩德罗,佩德罗比想象的要勇敢,明知道皇帝十分不客气的国书,可能会招致杀身之祸,但佩德罗还是做了,这很勇敢。

或许正如佩德罗和高启愚说的那样,再征服运动浴火重生的西班牙,确确实实和泰西那些个番夷不太一样,至少西班牙完成了一部分的国朝构建。

“法兰西王室出现了一些风波,费利佩殿下打算武力干涉,我不明白,为何要在海军对英格兰远征的时候,还要在陆地上发动一场大战。”

“陛下不肯下圣旨规劝,真的是太遗憾了。”佩德罗忍了再忍,终究是没有再请求下去,大明已经相当客气了,如果大明人往英格兰走私硝石,恐怕西班牙的应对手段,会更加激烈。

朱翊钧想了想补充说道:“朕之前也劝过,但费利佩显然没有采纳。”

“佩德罗,如果你的殿下还没有糊涂到分不清楚是非的地步,他看到环太平洋商业联盟这个词,就已经清楚的知道,远征不能继续了。”

“如果他已经糊涂到了分不清轻重缓急的地步,朕的书信没有任何的意义。”

“臣等恭送陛下。”高启愚带着臣工恭送陛下离开。

朱翊钧回到了通和宫内,亲笔御书了张新河一等功赏的赐匾,而后将其案件前后经过,写在了奇功牌的背面,大明功赏牌每一块都会在背面写上事由,因何封赏。

一等奇功,赐匾奇勋贯日;

二等头功,赐匾头功耀祖;

三等首功,赐匾首功昭彰;

四等协力,赐匾协忠卫疆;

五等奋励,赐匾奋身效节。

朱翊钧想了想,总觉得还欠缺了点什么,又在奇功牌事由上,添了八个字,舍生取义,取义成仁。

贯彻了义的信条,达到了仁的彼岸,张新河虽然不会写八股文,读的书不如士大夫们多,但若是按对仁义的执行,张新河超过了绝大多数的士大夫。

“案子查的怎么样了?”朱翊钧询问缇帅赵梦佑,这个落水案是不是真的是个意外。

“案子是夫妻二人吵闹,磨豆腐最是辛苦,因为点卤的活儿引发了争吵,故此妻子跳水,丈夫下水营救,三个下水营救的男子,也都是附近的百姓,案子没什么异常,只是五个人,全都是旱鸭子,不会游泳。”赵梦佑真的仔细调查了前因后果。

不是刻意安排,更不是给京营把总设圈套,更不是张新河为了升转,为了心心念念的一等功臣传家,故意做的局,就是意外。

张新河真的脱力了,他救第五个人是真的赌命了。

人间三大苦,打铁、撑船、磨豆腐。

这磨豆腐的活儿最是艰难,这对夫妻成婚才三年不到,家里没有积蓄,连头拉磨的驴都没有,每天三更天,就得起来煮豆子、人拉磨,而点卤水和搅拌,女子的手更稳当些。

这贫贱夫妻百事衰,这点卤水的时候发生了争吵,最终才有了这等情况。

“那就等赐匾做好了,让礼部敲锣打鼓把匾额送过去,热热闹闹的,让大家都看到。”朱翊钧看完了所有的案卷,缇骑调查的非常详细,张新河和这四个人不认识,生活中没有任何瓜葛,也没有任何的联系。

越是意外,就越发显得弥足珍贵,在那个短暂的时间,张新河的抉择,绝没有时间去权衡利弊,是下意识的行为。

大明京营这十万锐卒,真的是圣堂勇士。

朱翊钧想了想又对冯保说道:“再各赐戚帅、李如松蟒纹对襟大氅一袭、赐银二百、纻丝三表里、钞一千贯、茶饭五桌羊三只牛一只、国窖五件,少示优眷不必辞。钦此。”

“臣遵旨。”冯保俯首领命,他看得出来,皇帝是真的很高兴,每天前往京营操阅军马,百般辛苦,终究是没有错付。

大明京营成长为了陛下想要的模样。

可能当初戚继光第一次提出上报天子,下救黔首的主张时,没人在意,甚至,有些人完全当这是一个笑话。

所有的士大夫都以为,京营严苛的军纪,是完全依靠一年十八两白银的军饷才能保持,但今日今时,把总张新河这跪母救人,就代表着这一军魂,已经完成了构造。

即便是再愚蠢的士大夫,也无法对这样一支军队,说出兴文匽武了。

兴文匽武是有其合理性的,毕竟暴力失控的代价,没有人能承担,但现在这个主张无论如何都无法说出口了。

朱翊钧处理了很多的奏疏,辽东农垦局上疏请问田赋问题,户部部议是仍按过去旧制,田赋每亩征收税米三升,决计不可超过三升,而且这三升的税,也不进国帑,而是留在辽东农垦局,用于奖励垦荒。

辽东垦荒非常困难,水泡子非常难以对付,因为水泡子不仅仅是沼泽,还有塔头。

对于不种地的士大夫而言,他们是很难理解塔头对于垦荒的阻碍。

塔头,是草根与泥土长期缠结形成的墩状物,通常要数十年、上百年才能长成,根系深入地下一尺到两尺,辽东的水泡子里,全都是这种塔头。

对于垦荒而言,这玩意儿比老树根还要难对付,辽东垦荒颇为艰难。

朝廷对辽东垦荒给予了最大的政策支持,田赋不进国帑,还要免税,家中每口免税二十亩。

走投无路,背着老母亲四处流徙的陈某,听闻了政策,前往辽东垦荒,他垦荒五年,得田四十五亩,前三年免税,种五年,田契归他本人所有。

如果五年后,陈某没有成婚,老母亲健在,则四十亩免税,只有五亩纳税;

如果陈某成婚无子,六十亩免税,之后每多一个孩子,就多二十亩地免征皇粮,生的越多,免得越多。

土地豁免田赋完全按家里的人口去结算,小孩子都算,即便是夭折,也有三年补丁的时间。

这都是侯于赵留给辽东的遗泽,是当初屯耕五事疏的一部分。

这些法子极大的激励了汉民前往辽东垦荒,不过这些法子,不是侯于赵首创的,关于屯耕的详细政策,全都是侯于赵抄曹魏屯田法抄来的。

曹魏逼迫汉献帝退位禅让,的确不义,但曹魏的屯耕搞得很好,那时候的中原,是‘名都空而不居,百里绝而无民者,不可胜数’,屯田,免税、免劳役、鼓励生产,极大的恢复了常年战乱的元气。

倒是司马昭篡位后,急吼吼的废掉了屯田,搞了一出招抚五胡、蛮夷内迁之事,光是匈奴就内迁了80万,司马家也真的是心大,敢这么内迁蛮夷,最后也自食恶果,弄了个衣冠南渡的下场。

中原再这么狼狈,就到两宋时候了。

司马家招骂,不光是他篡位篡的,还有他们家干的,真的太差劲了。

中原这片土地,终究还是用功过二字,去评价一切。

这其实也是历史账本和宗教账本的区别,在历史账本里,皇帝是个活生生的人,会被杀死、会被俘虏,但在宗教账本里,谁去审判神呢?

完成国朝构建,就能让文明拥有足够强大的韧性,即便是短暂的低潮,历经磨难,依旧有恢复的可能。

“额,王家屏又给佛山铁锅厂的工匠发房子了。”朱翊钧看着凌云翼、王家屏、周良寅上的奏疏。

没别的事儿,发房子。

佛山铁锅厂专门营造外贸铁锅,留存利润丰厚,佛山铁锅厂手里拿着这么多银子,广东各级衙门都盯着,铁锅厂总办上奏,要在铁锅厂周围营造一个万户官舍,五年以上熟练工匠可以申领。

西山煤局和永定毛呢厂,也有两个万户官舍,发房子这事儿,对于官厂而言,并不稀奇。

“发房子好啊,该发,藏富于规模之间好呀,该藏。”朱翊钧朱批了这本奏疏,而且还给了明确的批示:不得粗制滥造,不得滥竽充数,王崇古在的时候,官舍建筑质量极为上乘,不能王崇古走了,给匠人的房舍,就是敷衍了事。

如果出现质量问题,皇帝将会追责到底。

藏富于规模之间,其实是大明各级官僚对官厂的不满。

地方衙门财政遇到了困难,就会到官厂拆解,至于什么时候还?各级衙门认这笔账就不错了,还钱?权力在衙门手里攥着。

各官厂为了应对这种衙门打秋风的行为,弄出了藏富于规模之间的办法。

就是把留存的利润全都花掉,修官舍、修学堂、修惠民药局、修育儿所、扩建工坊等等,反正你衙门来借,我账面上一厘银都没有!

因为各种矛盾产生的斗争,最终在彼此不断妥协中,产生了秩序。

各级官僚希望朝廷可以停止修建官舍的做法,但皇帝还是在不断批准官厂万户官舍的营造。

其实,官厂拿地也是要花钱的,官厂周围的地块,价格不便宜,这也算是以这种方式,来应对衙门的讨口子行为。

银子可以给,但你衙门也不能白拿。

大明皇帝的勤勉,如同每天太阳一定会升起一样的稀松平常。

泰西的使者在六月二十六日,挨个觐见了皇帝陛下,甚至连英格兰的使者,今年都被特别恩准,被允许到京师来面圣。

礼部的意思是希望保持一种沟通和联系,真的到了迫不得已的时候,大明也不介意给西班牙上上强度。

朱翊钧和英格兰的使者沟通并不顺畅,英格兰使者巧舌如簧,不断陈述执行私掠许可这一政策的必然,将一切推到了西班牙的蛮横之上。

大明皇帝在英格兰使者走后,特意叮嘱了礼部:以后私掠许可还在执行,就不准英格兰使者进京来。

话不投机半句多。

“所以,大光明教已经开始异化了吗?”朱翊钧看着面前的葡萄牙使者保利诺·佛朗哥,这是保利诺的第三次出使大明,他曾经是安东尼奥的二副。

保利诺吐了口浊气说道:“诚如陛下所知,大光明教变得越发的狂热和危险了起来。”

在朱翊钧的印象里,大光明教是非常包容的,你可以信仰别的教派,但你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时,你可以寻求智者之屋解决矛盾。

随着时光荏苒和大光明教的扩张,这种包容正在向排他转化。

大光明城不允许其居民,信仰别的教派,即便是新教徒也不被允许,只要自由骑士团征服的地方,都不允许子民信仰其他教派,甚至将一座座教堂全部销毁。

保利诺面色复杂的说道:“但是也不能怪马丽昂大牧首,这种排他,也是因为反击,新教和罗马教廷正在联手绞杀大光明教。”

大光明教的不包容,是因为泰西教派不允许大光明教的传播,宗教战争正在酝酿。

大光明教的排他性,更多是为了自保,大明对宗教不了解,有不少狂信徒,偷偷潜入大光明城,意图把大光明教的大牧首刺杀。

短短三年内,马丽昂和他的父亲,就直接面对了三十六次刺杀,其中七次,都闯到了马丽昂的面前,险些成功。

自由骑士团的进军,也是为了在这种围捕之下,展现自己的强硬。

保利诺眉头紧蹙的说道:“大牧首马丽昂说她在聆听圣训的时候,听陛下说:”

“拥有智慧的人,因为通晓事理而不会产生疑惑;因为有智慧,所以知道对与错,是与非,进而有了道德,而有道德的人,不会因为迷茫而忧虑;当人生不再迷茫的时候,就会获得勇敢,对任何的困难不再畏惧。”

“臣斗胆,她是不是在错误的传递圣训?”

保利诺有点怀疑,这马丽昂在假传圣旨。

朱翊钧想了想笑着说道:“马丽昂说的是,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这出自《论语·子罕》,马丽昂曾经问过朕,人如何才能迷茫的时候,坚持下去,我告诉她这个道理。”

“并且告诫她,千万不要首鼠两端,不要左右摇摆不定,作为上位者,如果你自己都对自己的路不确信,下面的人就会不知道该做什么,随风摇摆,只会让人心无法凝聚。”

保利诺的表情极为复杂,他思考了许久才说道:“马丽昂她传播圣训的方式,有些粗俗了。”

“马丽昂对圣徒们说:我们的敌人给了我们两个道路,挨一百鞭子,或者吃屎,我们如果选择了挨打,就不能因为怕疼,改口去吃屎;选择了吃屎,就不要觉得难吃,再去挨鞭子。”

“否则,这种犹豫,最终的结果,就是既挨鞭子,又吃屎。”

保利诺因为这个粗俗的故事,感觉马丽昂的圣人训有点失真。

朱翊钧听闻嘴角抽动了下,看着保利诺,神情格外复杂。

马丽昂一共面圣两次,马丽昂曾经询问过传教的困难,其中一个就是,教义中的道理,该怎么讲给穷民苦力听,没有读书识字,不明理的信徒,道理真的很难讲得通。

大光明教若是只给贵族们传教,就没有这个顾虑了。

朱翊钧当时言简意赅的回答,讲人话。

就是把复杂的道理,讲的通俗易懂,不要搞得那么云里雾里,让听众去猜。

可马丽昂真的讲的十分直白的时候,朱翊钧也只能说,确实太直白了,太粗糙了。

但道理确实讲的很明白,无论是选择投降,还是选择顽抗到底,做出决策,绝不要反复,否则首鼠两端,只会变成一个笑柄。

“她还说…”保利诺认真的俄组织了下词汇,才开口说道:“如果国王是一名老鼠,那他的国人就是老鼠;如果国王是一个雄狮,那他的国人就是雄狮。”

这句话已经是保利诺精炼过的,其实马丽昂的原话是:

国王是条老鼠,他的国民就只会打洞和偷窃,所有人都会躲避这种散发着恶臭的生物,唯恐沾染不祥,软弱和怯懦,只会获得羞辱。

所以,大光明教选择了迎战,马丽昂在兑现自己的承诺,她要用自己的生命,点燃后来者的路。

“圣徒们愿意追随她?罗马教廷的强大,绝非只言片语去形容。”朱翊钧眉头一皱询问道。

保利诺这才说道:“陛下,所以臣才觉得,他们越发的狂热,圣徒愿意追随马丽昂。”

“可能是因为他们经常提到的那句:我们渴望着,在至暗之中,迫切的渴望着寻找到曙光,愿智慧成为至暗之中的启明星,启迪你我!”

“或许,马丽昂他们是对的,我们是错的。”

“陛下给安东尼奥殿下写了国书,还请陛下圣训。”

保利诺不是大光明教的信徒,他是新教教徒,他觉得自己的信仰足够坚定,但面对大光明教流传甚广的谶言,他表示了自己的认可,甚至觉得自己错了。

来大明的路上,保利诺十分的纠结,他反复思量,最终没有答案,希望大明作为宗主国,指明方向。

这个让他疑惑的问题,就是葡萄牙国王安东尼奥面对费利佩的刺杀选择了隐忍。

大明皇帝表示了体谅,但安东尼奥殿下的选择,真的对吗?

“朕能够理解安东尼奥的顾虑,但他这次选择了隐忍,接下来的每一次,他都需要选择隐忍。”

“朕不确定安东尼奥的想法,可能,马尔库斯是个外人,安东尼奥觉得剑圣可以被牺牲,可下次呢,他的妻子,他的儿子,他本人呢?朕体谅他的选择,但不认可。”朱翊钧没有隐瞒自己真实的想法。

大明鼓噪葡萄牙就刺杀事,对西班牙进行对等报复,是不负责的行为,因为大明不知道泰西的情况,更不知道安东尼奥的处境,不清楚敌我实力对比,更难以直接武力干涉。

体谅归体谅,但朱翊钧不认可这种隐忍能换到尊严,只不过是拖延而已。

对英格兰远征真的不断失利,费利佩对葡萄牙动手的可能性就越大,因为费利佩迫切的需要胜利,巩固自己的权威。

“臣谨遵陛下圣诲。”保利诺沉默了许久再拜,选择了离开,他心里已经有了答案。

安东尼奥的王位是打出来的,不是来自费利佩的施舍,或许马丽昂真的是对的。

朱翊钧看着保利诺离开的背影,忽然觉得安东尼奥现在已经不是当初一无所有,可以赌上一切的时候了,他现在是国王了。

一个屠龙者变成恶龙的故事。

“今年葡萄牙使者没有带来种子,去年马尔库斯来的时候,还跟朕说,他听闻墨西哥有一种玉米长得非常壮,要跟朕带来育种。”朱翊钧略显感慨,这次,葡萄牙使者没有带来远方的种子。

大明商船能自己收集种子,效率更高,大明商船甚至连各地的泥土都收集。

葡萄牙带种子到大明,更像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礼节,但随着剑圣马尔库斯的离世,这个礼节也慢慢被人忘记。

冯保低声说道:“陛下,墨西哥总督府的使者也到了,而且听闻陛下喜好农事,带来不少的特产,这使者,就住在佩德罗的隔壁。”

“哦?住在隔壁吗?佩德罗知道吗?”朱翊钧再次认可了大明读书人里挑外撅的本事。

冯保解释道:“墨西哥总督府的使者。是坐着大明商船来的,使者刚学完了礼仪进京,就阴差阳错的跟佩德罗一起入京来了,佩德罗刚入京,就知道了。”

“哦,赶巧了是吧?”朱翊钧笑着问道。

“赶巧了。”

朱翊钧接见了墨西哥总督府的使者,收下了那些五花八门的各色种子,除了种子之外,还有各种奇怪的牲畜幼崽,有公有母,农畜不分家,大明对农作物育种,也对牲畜育种,所以使者就一起带来了。

使者的目的也很简单,看看大明需要什么,就扩大产业园。

墨西哥总督府没有那么多的黄金白银,想要大明的货物,就要想办法有自己的产业,光靠太平洋到大西洋的走私,长久不了。

“朕听闻,墨西哥也是有银矿的,绍西托银矿的产量和品质,都是声名远扬,大明对白银很感兴趣。”朱翊钧听说过墨西哥的银矿,位于麦斯奎特山的脚下,品位、产量一点也不输于富饶银矿。

但朱翊钧感受到了使者的焦急。

“博学多智的陛下,绍西托银矿不输于富饶银矿,但是那里的白银,从来不属于墨西哥。”使者面色痛苦了起来,陈述了总督府为什么想给大明种辣椒、可可和金鸡纳树了。

绍西托银矿的控制权,在弗朗西斯科·德·穆尔吉亚的手中,这是西班牙正狮子旗贵族,看守银矿的也是贵族私兵。

银矿开采出的白银,都直接运到了大西洋的港口,运回西班牙本土,而不是像富饶银矿一样,留在了利马铸成银币。

绍西托的白银和绍西托无关,更和墨西哥无关。

“如此,那就种点辣椒和可可吧,大明对这两样需求很大。”朱翊钧还是准许了墨西哥种植辣椒和可可。

大明的辣椒种类不如墨西哥丰富,墨西哥辣椒品种多到可以开博物馆的地步,而可可,大明刚刚完成了试栽培。

朱翊钧也对墨西哥总督发出了十分诚挚的邀请,希望总督可以来大明一趟,亲自签订贸易协议。

“感谢陛下圣恩。”使者跪在地上,连着磕了好几个头,才欢天喜地的离开了文华殿。

朱翊钧结束了会见使者,墨西哥使者已经是最后一个了。

皇帝思索了片刻,才摇头说道:“就是没有大明供拱火,这些总督府也会逐渐和西班牙本土离心离德。”

过去没得选,现在这些总督府的殖民者,也想像个人一样活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