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东唐再续 > 第209章 出镇河中廿四

东唐再续 第209章 出镇河中廿四

作者:云无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55: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报!――汴军丢弃辎重,夺路而逃!部分士兵违令抢夺,致使敌军走脱,未能成功拦截!铁林军使镇远公)连杀二十余人,仍未能阻止抢夺!”

李曜面沉如水,声音却无半分波澜:“再探,并命诸将暂且不管违令士卒,仍率本部人马进行追击!”

临时客串李曜牙兵主将的李嗣昭脸se难看起来,在一边焦虑地踱步转圈,偷偷看了李曜一眼,却见李曜脸se虽然不好,但仍然端坐不动,丝毫未曾露出怒意。// 高速更新//

又过片刻,传令兵又来:“报!――汴军丢弃盐车,夺路而逃……”

李曜闷哼一声,面带嘲讽地问:“然后呢?”

传令兵面se尴尬,支吾道:“各军……各军纷纷抢夺盐巴,未曾追击,诸位将军阻拦不住,只好尽量维持秩序……”

“嘭!”一张横案忽然断成两截,却不是李曜一掌拍断,而是李嗣昭怒而一脚踏断。只见他一脸惊怒:“各军都参与抢掠?都去抢盐车?他们是想做什么!”

军中自有阶级法,那传令兵跟李嗣昭的身份差距何止千里,见李嗣昭忽然震怒,哪敢多说半句,慌不迭跪倒磕头。

李曜不喜欢迁怒他人,当下便道:“他们想做什么?抢盐罢了,还能想什么?有件事,九兄怕是不清楚,今年的盐价是去年的两倍还高。”

李嗣昭微微一呆:“这个……某倒的确不知,可盐价为何会涨这么多?”

李曜淡淡道:“清口大战,周边都受影响,原本淮南煮海制盐,可供周边,可今年因为那一场大战,如今仅能自足;兖、郓初定,煮海暂废,无盐可产,朱温辖地今年所需盐巴,除了扫仓之外,大多都是外购;幽州新定,也与兖、郓一般。如此一来,整个海盐产出,便只得江南一隅,岂能足供?于是这些地区只好从河中、两川购入池盐和井盐……然而河中生变之后,王珂不肯将池盐卖给朱温以及依附朱温的那些地方,井盐又是蜀中‘贼王八’所有,他担心李茂贞南侵,不肯让井盐北过剑门关,以免资敌,于是只卖荆湘一带。另外,朝廷仍要靠这盐铁之利维持中枢运转,若不提高价格,如何能成?……这产出少了大半,对盐的控制却越严,那这价格若是不涨,才是真个见鬼。”

李嗣昭愕然道:“可违抗军令哄抢财货,他们都不怕军法了么?”

李曜微微一叹:“法不责众啊……九兄,更何况此番我军出战前,大王就曾说了,这一战,但凡是从汴军身上拔下来的东西,谁拔的算谁的。这句话虽然激励士气十分好使,却让某如今为难了……”

李嗣昭明白过来,张口yu言,又停住,过了片刻,才终于叹道:“所以当时你非要在解州之东将朱温围困堵截,也是考虑到了这一层,是么?正因如此,你此前才会说,朱温一到解州,你就留不住他了……是么?”

李曜再叹一声,苦笑道:“若非如此,某何必将堵截点定得这般苛刻?”

李嗣昭也是一夜未睡的人,听了不觉一阵头疼,捏了捏眉心,摇头道:“倘是这般情形,此番如何是好?”

李曜轻叹一声:“尽人事,听天命而已。”

李嗣昭抱着最后一点希望道:“开山军还堵在前头,朱温未必便能走脱……”

李曜闭上眼,道:“但愿如此吧。”

李嗣昭面带忧se,道:“既是这般,某也出去看看,多少能弹压则个。”

李曜点点头:“有劳九兄。”

李嗣昭拱手告辞而出。憨娃儿突然在一边道:“郎君,阿蛮说,留在你身边没仗打,想到下面去当兵。”

李曜微微诧异:“今i便是一场大战,说什么没仗打?”

憨娃儿笑道:“他被俺下了命令,拼死护卫郎君安全,但今个郎君身边不仅有我牙兵旅,还有嗣昭郎君麾下,前方战事又进展顺利,阿蛮哪里能捞到什么仗打?”

李曜瞥了他一眼,装作不经意地问道:“我看不仅他想外放,就连你也想独领一军,是么?”

憨娃儿微微一呆,下意识点头道:“俺是眼馋得紧,不过郎君身边没人守着,俺又不放心,所以俺琢磨,还是自个留在郎君身边,才免得挂记。”

李曜见他随口回答,根本不假思索,知道是肺腑之言,不禁心中一暖,道:“憨娃儿……谢谢。”

“啊?”憨娃儿有些莫名其妙:“什么?”

李曜哈哈一笑,摆手道:“没什么,你说阿蛮想下去锻炼,依你之见,以他现在的能力,能做到什么位置?”

憨娃儿微微抬起下巴:“俺教出来的徒弟,功夫自然差不了,这小子马上功夫眼下只能算中上,但马下功夫,不是俺夸口,开山军中除郎君和俺之外,只有国宝能稳压他一头!这么说来,他也能干个旅帅!”

李曜心道:“倘若只有憨娃儿和史建瑭能在马下胜他,连李承嗣、史俨等都不行的话,那我多半也是不行的,想不到憨娃儿现在说话也会讲究点策略了……”其实他不知道,憨娃儿对他的实力一贯是高估了的,因为在憨娃儿眼里,郎君能教会他金刚棍法的jing髓,那本事肯定比他自己大……所以在憨娃儿心中,李曜大概是跟李存孝一个档次的战斗力。这实在是个美丽的误会。

李曜笑了笑,心中暗道:“阿蛮的身世我已查探清楚,此儿却是历史上的一位名人,元行钦是也。若不然,我怎会对他格外关注,同意他跟你学艺,又将他留在身边为我捧枪?不过,就算他是元行钦,我也不能这么轻易地就将他安排旅帅高位,玉不琢,不成器啊……”于是对憨娃儿道:“为将帅军官,虽要勇武无畏,但也要熟知兵法,还要能安抚士卒、奖惩有度等等,这些都不是阿蛮现在就已经具备的。如你所言,阿蛮如今不过是空有一身勇力罢了,所需要学到之事物,还有很多,因此,旅帅是全无可能的。”

李曜原本以为憨娃儿听了会有些不乐意,哪知道憨娃儿对自己判断问题的信任程度远不如对李曜判断问题的信任程度高,所以听得他这般说,反而恍然大悟,一拍脑门:“原来是这么回事……那郎君觉得阿蛮现在能做个什么?”

李曜微微沉吟,忽然露出一丝笑容:“再过一个月,我开山军中又要举行新年大比武,若他能拿到新兵第一,我便许他任意一旅之火长,若是能拿全军第一……我便给他一个队正。”

憨娃儿哈哈一笑:“这次俺不下场动手,史都虞候又是‘总裁判’,得须避嫌,也不能下场,阿蛮这个全军第一是拿定了!”

李曜撇撇嘴:“哦?那可未必,就算步战他拿了第一,可骑战……怕是未必吧?”

憨娃儿拍拍胸口:“还有一个月呢,郎君你就好好等着,看俺朱八戒教徒弟的本事!”

李曜又是一笑,却忽然一挑眉头:“不过有一点要告诉你……这次大比,要加入新的项目。”

憨娃儿一愣:“什么项目?”

李曜面带微笑:“这个项目名叫……小队战术协同。”

憨娃儿张嘴结舌:“这……是个啥玩意?”

------------------------------

ps:昨天在书评区回复了一位书友的评论,后来想想,这位书友的疑惑,可能其他书友也可能会有,而书评区的回答,这些朋友未必能看得到,因此本章末尾将无风昨天的回复在此附录,对书中相关内容有疑惑的朋友不妨看看。

第一,女扮男装问题。在我的设计中,王嫣然本身并不是格外“中xing”的长相,但她长得比较英气,又因为现实需要,多作男装,这使她可以较好地以男子的口吻、行为展现人前。而有一个很关键的地方,在于喉结,这一点的解答,在目前写到的这一卷中将会提及,与此同时,那也是她以女儿身现身李曜面前之时。

第二,介绍问题。这其中大部分我是知晓的,但不一定知道得比较仔细,我说的仔细是详细到事件发生在某年某月、历史记载出自何处这种,所以写到具体地方的时候,我是要查资料的。这些资料,我已经在作品相关中特别提及并感谢。此处再次感谢。

第三,所谓武功的问题。武功这种东西,就目前书中提到的最强者李存孝,再包括显得比较神奇的憨娃儿来论。细心的读者会发现,他们的特se未必是招式如何jing妙,也根本没有武侠“内力”概念,至于“真气”,就更不必提了。他们的战斗力强大,体现有两点:一是力大,二是急速。比如憨娃儿的金刚棍法,其jing髓实际上就是“力的运用”;而李存孝在力大的同时,还拥有极高的速度,这从书中他对战白马银枪高思继时施展的“断魂刺”可以看出。

势大力沉则不可挡,出手如电则无法挡,这才是本书中武将战斗力的关键――我相信这也是现实中搏斗竞技的关键,代表人物:李小龙。因此个人感觉本书中的各武将的武力值并未爆表,包括李存孝和今后巅峰期的憨娃儿在内,都还在“人”的范畴之类,不会成神。至于有部分读者看到钟离权这个人物,就直接联想到修仙,对此我实在抱歉,因为其实这里只是为了找一个“基本符合历史时间段”的“著名道教人物”来做李曜的师父,教他调理,教他练身、养心,为他的身体素质做一个必要的铺垫。在我的设计大纲中,李曜的个人能力虽然不是巅峰武将,但全盛时期好歹也要勉强挤进一流武将行列。这是为了i后的一次重要剧情所安排的,当然这个暂时不好透露太多。

第四,敌人好坏问题。敌人未必坏,比如汴军阵营的葛从周,我从头到尾没说过他的坏话,因为这个人从史书上来看,没有劣迹。朋友也未必好,比如李存孝,不论理由如何,他不听李曜的劝告,最后终于还是如史实一般造反,结果失败,这难道不算劣迹吗?又比如最重要的配角人物之一的*用,诸位可以仔细想想我所刻画的他的xing格,他对唐王朝是有感激之情不假,但如果皇帝要灭他,他绝对不会做岳飞;同时他是xing情中人,怒气来得快,但消得也快,非到万不得已,他不忍乱杀属下。然而对敌人,譬如朱温,他就永远不肯谅解。所以*用其实是个中xing人物,如果用金庸先生书里的人物对比,他在某种程度上有些类似任我行、谢逊这一类,算作“亦正亦邪”或许更恰当。

当然,坏的肯定有,譬如李晡,这是水平较差的反面配角,各种小丑一般的剧情都在他这种人身上;也有水平略高的反面配角,比如李存信、李暄,这种配角至少看起来智商要高不少;还有一种纯属尊重史实的配角,比如朱温,本书中对他的yin暗面刻画,应该没有超过史实,甚至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直接刻画出他嗜杀的一面,这将在今后的剧情中呈现。

至于说,为何总感觉主角的朋友都是“好人”,这个有句老话叫“人以类聚,物以群分”,李曜本人品行端正,自然不太可能去跟jian邪yin毒之辈为伍,历史上李嗣昭、李嗣源二人,包括李存审等将领,在史书中得到的评价本来也就基本是都是正面的。因此这种志同道合之辈,在本书中,我就将他们安排成了朋友,因为至少这在理xing上是分析得通的。

最后,感谢纵横书友“yu望的傀儡”的长篇评论,正是有了你和如你一样的诸位读者,时不时提出一些质疑,才使无风在自辩的同时更加清楚的反思书中的某些安排是否合理、某些安排尚未达到预期效果,等等。

因为你们,东唐幸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