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灵异 > 尸香门第 > 第817章 拾遗记载天外宛渠

尸香门第 第817章 拾遗记载天外宛渠

作者:目垂觉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7-05 14:19:19 来源:平板电子书

究竟是什么人的墓穴,竟然有着惊动半个倒斗界前往的强大吸引力呢?

只怕,就算是那千古帝王的陵寝,不具备这种能力吧!

而且,如果能够知道那墓主人的身份,那我们也就能够知道与吴天灵相关的很多事情了。

如果吴天灵真的是如我猜想的那般,被那墓主人夺了舍,那现在真正搅乱了阴阳两界的天魔,就成了另外一个人了!

那个墓主人借助吴天灵的肉身与身份复活过来,可是,他活过来之后所做的事情,竟然便是夺取阴阳两界的大权,妄想统领阴阳。

这就说明,那个墓主人在生前,只怕就是与这阴阳两界的事情,有着莫大的关联的!

他重新活过来,只不过是在继续着他当年未完成的事情而已!

想到这里,我心中不禁愕然,这个墓主人的身份,还真的是令人感到惊奇!

除此之外,便是那忘川杵!

当年,这忘川杵便是从那个人的大墓中取出的。

而这忘川杵,则是与地狱的第十九层有着莫大的关联。

这就更加说明了,那个墓主人的身份,一定是极为特殊的!

一个掌握着地狱的第十九层钥匙的人,这样的身份,实在是令人难以想象。

随后,我便问道:“芸仙,在那阁楼上的暗格之中,除了这些之外,你还有没有发现什么更加有用的信息?”

如苏芸仙所说,那阁楼的暗格之中,放着的,皆是与当年倒天斗有关的东西,以苏芸仙这么多年阅历,或许她能够发现一些有用的东西。

而这时,苏芸仙却是深吸了一口气,说道:“事实上,我觉得,我可能已经猜到了我爸爸他们当年倒天斗,倒的大墓,究竟是与什么人有关了!”

“哦?”我不禁诧异,没想到苏芸仙竟然真的是发现了重要的事情。

我赶忙问道:“什么人?”

苏芸仙并没有直接回答我的问题,而是说道:“我是从那暗格之中的那些照片跟文字之中看出端倪的。那些照片跟文字记载,我大概地看了一下,我发现,按些记载之中,都是无一例外地,是与一个地方有关。”

我赶忙问道:“是哪里?”

苏芸仙淡淡说道:“宛渠!”

“宛渠……”听到这个名字,我立刻便感觉到有些熟悉,随即,我忽然想到了什么,顿时便不可思议地惊呼道:“芸仙,你说的宛渠……该不会就是《拾遗记》中的那个宛渠国吧?”

我简直是不敢相信,可是,苏芸仙却还是点了点头,说道:“不错,正是那个宛渠国!”

这一下,我整个人顿时便如同是遭了雷击一般,震惊不已。

因为,我对于这宛渠国并不陌生,它的存在,着实是太过离奇。

我曾经在陈暮书房里的那本古书《拾遗记》中看到过,与宛渠国相关的记载。

《拾遗记》中有记载说:“始皇好神仙之事,有宛渠之民,乘螺舟而至。舟形似螺,沉行海底而水不浸入,一名‘沦波舟’。其国人长十丈,编鸟兽之毛以蔽形。始皇与之语及天地初开之时,了如亲覩。”

这段记载之中所说的始皇,指的便是秦始皇。

这段文字所记载的事情,便是当年秦始皇时期,所发生的事情。

这记载的大概意思是说,秦始皇当年对于修仙这一类事情十分热衷,当时,有一个自称是来自于“宛渠国”的人,乘着一艘硕大无比,形状如同是海螺一般的船,来到了秦始皇的宫殿里。那海螺船名叫沦波舟,这沦波舟极为神奇,沉入到海底之后,海水却无法浸入其中。

那宛渠国的国人,体型都是十分高大,如果按照当时的计量单位的话,足有十丈高。

当年,秦始皇与那个宛渠人谈论天地初开时的景象,那宛渠人,都是如同亲眼所见的一般,讲述得十分清楚。

而除了这些之外,那《拾遗记》中,还有着其他一些,关于秦始皇与这宛渠人的事情,也都足以证明,那宛渠人绝非是普通的凡人。

例如,那宛渠人还掌握着十分超前的高效能源,能够用于夜间照明。

他们有一种看似普通的石头,却只需要很小的一块“状如粟”,便能够“辉映一堂”。

事实上,有关于《拾遗记》中的这些,关于秦始皇接见宛渠人的相关记载,不管是在史学界,还是在科学界,都是十分著名的。

因为,这段记载中所说的海螺状的“沦波舟”,与如今我们所传说的外星飞碟,实在是太过相似!

这段古文字记载,一度被史学家们认为,是古人曾经与天外神秘文明有所接触的文字证据!

很多学者都是认为,秦始皇所见到的那个宛渠人,便是一个来自于天外的高等生命体!

这样的说辞,乍听起来,似乎是显得有些荒唐,不少的史学家,都认为那宛渠之说,纯属无稽之谈。

可是后来,发生的一些事情,却是让那些对《拾遗记》中所记录的事情,持有怀疑态度的人,也是无法解释。

九四年的时候,被称为是“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二号俑坑,在高层领导批复下,正式开始了挖掘的工作。

而在那次的挖掘之中,其实便出现了一些十分离奇的事情。

当时,在秦始皇陵兵马俑二号坑中,出土了一批青铜剑。

这些青铜剑的剑身都是有八个棱面,而且极为对称均衡,当时负责挖掘的考古学家,曾经拿出了精密的游标卡尺来进行测量,他们震惊地发现,这青铜剑八个棱面的误差,竟然是不足一根头发丝的粗细!

以古时候的制造工艺,是绝对无法将青铜剑打造得如此精密的!

而更加令考古学家们感到震惊的还在下面。

考古学家们发现,这些青铜剑,在地下埋了两千多年的时间,可是出土之后,竟然是没有受到任何的腐蚀,也没有任何的铜锈生出,简直是如同刚刚打造出来的一般!

当时的考古学家,对此都是十分诧异,根本就无法解释。

随后他们便使用现代科学方法,对那些青铜剑进行检测分析。

检测之后的结果,则是令所有人都感到匪夷所思。

他们发现,在这些青铜剑的表面上,竟然是涂着一层厚约十微米的氧化膜,那氧化膜中,竟然是包含着百分之二的铬元素!

要知道,像这种铬元素的氧化处理,可是一种现代的工艺技术,知道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时候才出现的。

可是,如此先进的技术,竟然是在两千多年前的秦朝,便已经出现!

这简直是骇人听闻!

这件事情出来之后,便有更多的学者,将这些事情跟那《拾遗记》中,所讲到的宛渠国人联系到了一起。

他们都认为,当时的秦国之所以能够拥有这种超前的技术,完全是因为那宛渠人所提供。

当然,反对的声音,也同样不少。

长久以来,关于这宛渠国,是否真正存在的事情,在学术界都是争论不下的。

事实上,我之前对于这《拾遗记》中所谓的宛渠人,也是根本不太相信的。

可是,令我没想到的是,此刻我竟然是从苏芸仙的口中,听到了关于这宛渠国的事情。

而且,这宛渠国,竟然还与当年倒天斗的事情有关。

这就更加令我感到匪夷所思了。

这时,我忽然意识到了什么,不可思议地说道:“芸仙,你的意思,难不成是说,当年你父亲要找的那个大墓,竟然是属于那宛渠人的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